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高迎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杂说《容斋随笔》之十三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15-11-19 10:44 | 只看该作者
梅边 发表于 2015-11-19 10:02
读书是能给人启发。没有启发,读书还是读书;放在这里,文章还是文章。别相信“天下文章一大抄”那句话。 ...

你舍得问好我了呀,哼
17#
发表于 2015-11-19 10:47 | 只看该作者
高老师,你看的什么版本呀?是不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我看的是远方出版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没注释。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13:12 | 只看该作者
夜莺 发表于 2015-11-19 10:47
高老师,你看的什么版本呀?是不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我看的是远方出版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没注释。

我看的是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它是文白对照全译本。不过翻译的不好,像六十四种恶口,几乎没有翻译。
仅仅指出了《大集经》也叫《大方等大集经》。
19#
发表于 2015-11-19 13:44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5-11-19 13:12
我看的是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它是文白对照全译本。不过翻译的不好,像六十四种恶口,几乎没有翻译。
...

不过遇到不懂的,边读边猜也很有意思的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13:53 | 只看该作者
夜莺 发表于 2015-11-19 13:44
不过遇到不懂的,边读边猜也很有意思的

不好理解的,可以上网搜索一下,基本可以解决的。
版本里,有一句:曾立战功。翻译者解释成“屡立战功”,真有点牛头不对马尾。还是自己能读懂理解最好!
21#
发表于 2015-11-19 13:59 | 只看该作者
开卷有益。高老师看来是读上兴头来了。
支持18所言。期待高老师更精彩的篇章。
2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0 08:43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5-11-19 09:44
这篇由宁津县的地名演化引发出“鬲”,由鬲及鼎,深入开去,写作手法有了变化,系统性增强了,可读性和味道 ...

谢谢鼓励,我认真的事,一定会写完才罢休。至于好与坏,我就现有能力写而已。都想当世界第一,可是第一就那么一个,就让别人去争去吧。
2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0 08:45 | 只看该作者
梅边 发表于 2015-11-19 10:02
读书是能给人启发。没有启发,读书还是读书;放在这里,文章还是文章。别相信“天下文章一大抄”那句话。 ...

我会尽力的,尽管笔力肤浅。
24#
发表于 2015-11-20 10:09 | 只看该作者
高老师的题材总是挖得很深,深井总能出水,学习。
25#
发表于 2015-11-20 20:41 | 只看该作者
时光流逝,到如今,这些宝鼎已经不知散落何处了?
——高老师竟敢“问鼎”,分明是犯了大忌了
26#
发表于 2015-11-20 20:46 | 只看该作者
鼎,是《周易》六十四卦之一,且是流传至今很少见的以器为名的一卦,值得一品。
记得读《夷坚志》选,有一则关于鼎的故事,别说,还真搜来了,给高老师欣赏:
无足妇人
关子东。说其兄博士演。在京师。见妇人丐于市。衣敝体垢。无两足。但以手行。而容貌绝冶。有朝士见而悦之。驻马问曰。汝有父母乎。曰。无。有姻戚乎。曰。无。能缝衽乎。曰。颇亦能之。朝士曰。与其行乞栖栖。孰若为人妾。敛眉叹曰。形骸若此。不能自料理。若为婢子。则役于人者也。安能使人为己役乎。且谁肯用之。士归语其妻。妻亦恻然。取致其家。为之沐浴更衣。调视其饮食。授以针指、敏捷工致。一家怜爱焉。士亦稍与之昵。居一年许。出游相国寺。遇道人。骇曰。子妖气甚盛。奈何。士以为诳已。怒不应。异日再见曰。祟急矣。子其实语我。我无求于子也。家岂有古器若折足铛鼎之属乎。曰。无之。问不已。士不能掩。始以妾告。曰。是矣是矣。亟避之。明日宜驰往百里外。藉使不能及。姑随日力所至托宿。深关固拒。中夜闻扣户者。无得开。或可以免。舍是无策也。士始怖。不谋于家。假良马。尽日极行。逼暮舍于逆旅。歇未定。道上尘起。旗帜前驱。一伟丈夫乘黑马亦诣焉。长揖而坐。指一房相对宿。略不交谈。士愈惧。闭户不敢寝。夜艾。外间疾呼曰。君家忽值丧祸。令我持书来。时灯火尚存。自隙窥觇。乃无足妇人。负两肉翼。翼色正青。士骇汗如雨。伟人遽撤关出。挥剑击之。妇人长啸而去。明旦。士起见伟人。拜而谢之。曰。微尊官。吾不知死所矣。敢问公为谁。曰。子识我乎。乃相国寺道人也。曩固告子矣。我即子之本命神。以子平生虔心奉我。故来救护。言讫与车马皆不见。
27#
发表于 2015-11-20 21:07 | 只看该作者
唯有学习,不想多说,那天成书时讨一本
28#
发表于 2015-11-20 21:08 | 只看该作者
唯有学习,不想多说,那天成书时讨一本
29#
发表于 2015-11-20 23:12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5-11-20 20:46
鼎,是《周易》六十四卦之一,且是流传至今很少见的以器为名的一卦,值得一品。
记得读《夷坚志》选,有一 ...

有意思。
30#
发表于 2015-11-21 07:11 | 只看该作者
山海关孟姜女庙的楹联,千百年来令人赞叹、敬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8 05:06 , Processed in 0.16538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