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36|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人心无足”或“知足常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13 17: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范廷伟 于 2015-12-15 04:45 编辑

  喜欢读杂文或者写杂文的人,大概有着一副挑剔的眼光,想来大都喜欢追求事物的完美,凡是看见或者听见世间的不平事,总爱“路见不平一声吼”,就像目睹正在实施的犯罪行为时,断喝一声就能将歹徒吓跑一样,假如武艺高强,身手不凡的话,估计也能像侠肝义胆的好汉一般“该出手时就出手”,扫涤人间不平事,留给大地一世春。

  喜欢读杂文、写杂文的我,在不该生气的年龄阶段,却生气了;在该心情舒畅的时候,却有点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了,其实,这源于我所在的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近期的一次集体增资。我们魏桥创业集团是一家即将跨入世界二百强的大型综合企业集团,年销售收入今年将要达到三千多亿元。从一个原先不足百人,却又名不见经传的小型棉花加工企业,历经三十多年的稳步发展,员工总数迅速达到十六万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十五万人,集团每年向农村转移资金七十多亿元,而“为国创业,为民造福”已经成为企业矢志不渝的永恒价值追求。瞬息万变的市场犹如大海上的波浪起伏,这艘巨轮征帆高悬,劈波斩浪,栉风沐雨,几经磨难,在国际和国内市场长期持续低迷的情况下,魏桥创业集团坚持让十六万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短短五年的时间内,持续为广大职工十七次普调增资,每次都是人均增资一百元。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逆势为职工增资,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人心无足蛇吞象。按理说,人人分得一杯羹,这该是职工们欢天喜地,奔走相告的一件好事,可还是有个别职工在背后说闲话,在网上发牢骚,说职工年年增资不见多。真是“一人难趁百人心”,即便是普遍给职工增长工资,还能惹出麻烦来,倒是怪事一桩了。分厂与分厂间的分配不均衡,有设备上的原因,有人员上的原因,有管理上的原因,还有市场上的原因等等,如果仅是因为个别分厂的自身原因,而觉得增资不明显,而到处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者,全然不记得那句“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县域内的企事业单位,可谓多如牛毛,遍地开花,环境好的,工作轻松的,收入稳定的,气氛民主的,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在我们单位有本事发挥不出来的怪言怪语者,还有这看不服,那看不惯者,何必固执而倔强地在魏桥创业集团这棵大树上吊死呢?可以跳槽到新的单位施展手脚,说实话不一定是一件坏事。有道是,树挪死,人挪活,是金子总会闪光的。心高气傲的人们,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遇人不淑,可你本不是一块金子,却自认为是一块金子,充其量你在企业就是一块不怎么值钱的“乌金”。

  作为一家年销售收入突破三千亿元的特大型综合企业集团,魏桥创业多年来一直肩负着更多的社会责任,除了强力带动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外,在集团近年来经济总量迅速壮大的同时,集团始终坚持向职工提供成本价住房,完全满足职工的不同住房需求,尽最大努力办好幼儿园,协调中、小学校建设,切实满足了职工子女的入托需要,让孩子们就近上学,完全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少有所教,劳有所获,是魏桥创业集团为广大职工搬掉了社会上传言多年的、压在人们头顶上的、包括买不起房子、看不起病,孩子读不起书这新的“三座大山”。在魏桥创业集团快速发展的这三十多年间,可以这样说,职工工资始终按时足额发放,始终向职工实行全天候、全免费供暖,此外,还以超低廉的供电价格满足了职工的生活需求。在这么好的企业工作,在这么好的环境中生活,却身在福中不知福,说这些在背后说风凉话的人“良心大大的坏了”,我觉得丝毫也不为过。

  当然,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都是发言人。年年增资不见长,因为这个五年内连续十七次增资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正所谓,步子要一步一步地走,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话要一句一句地说,事要一件一件地办。不是不让人说活,提意见,只是说针对这次增资说闲话的个别职工,即使你意识不到增资的快乐,你在魏桥创业上班的妻子和亲戚朋友、同学乡邻,都没有感受到职工们对于这次增资的内心欢喜与满面笑容吗?他们从来没有感受到魏桥创业给自己带来的真实惠、真好处吗?在企业工作这么多年,与同事耳鬓厮磨,享受着魏桥创业集团给自己和家人们带来的无限温暖,他们不但不身揣感恩心,手干感恩事,传播正能量,反而在网络上、现实中不加遮拦,怪声怪气,颠倒黑白,耍耍嘴皮,过过嘴瘾,说这些人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或许他们会委屈得掉泪,但实事求是地讲,他们确实是扮演了“端起碗来吃了肉,放下筷子骂了娘”的角色。

  蚍蜉撼树,螳臂当车。魏桥创业的整体形象,魏桥创业为社会和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不是个别人的只言片语就能抹黑了的。如果仅仅是私下埋怨“职工年年都增资,增来增去不见多”,显示自己“吃了昧心食,说了昧心话,做了昧心事”倒也罢了,与此同时,这种人还忘不了拿魏桥创业的领导们“涮”上一把:“创业年底奏凯歌,领导分红把酒喝”。多劳多得,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即使同为企业员工,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那么为企业所做的贡献肯定也不一样。你看到了领导们的收入高,那是他们舍家撇业为企业付出,走南闯北为企业日夜操劳应该得到的;你看到了领导们陪客人吃饭,那是他们为了给企业争取一份大额的订单,而在近乎“自残”地和客户“感情铁,喝出血”。之所以这样说,是在偶尔的一个场合,我亲眼见证过他们“宁伤身体,不伤感情”。身在其位,力谋其政,他们为了给企业争取一笔宝贵的资金、一份大额的订单,有的喝酒喝得胃出血,不得不住院治疗,有的领导年纪轻轻,却做了心脏搭放支架手术至今在家休养。难道他们都是嗜好杯中物的高阳酒徒,傻到了不知道自己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顶梁柱?难道他们不知道“有银子,有金子,不如有个好身子”的民谚?

  无论在企业、在机关,或者是在学校,谁都不容易,干什么都不容易。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你没有早期的倾情付出,也就没有后来的回报。你只要工作在在单位上,“就是千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我有一个女同学,在某乡镇中学毕业班担任班主任,家住县城。丈夫在某企业干产品销售工作,经常不着家,儿子在县城读重点中学,每天她披星戴月,往返于乡镇与县城之间,既要照顾好自己的学生,又要兼顾自己的孩子。每天都是早晨连孩子的午饭做好,晚自习结束后回到家接近十点钟。假设赶上雨雪异常天气,自己驾车往返时,穿梭于车流滚滚的国道上,这事听来都让人为她感到心惊肉跳,担心不已。还有某位担任高中班主任的教师,他说除了寒暑假外,他晚上十二点之前从来没有睡过觉,找学生谈话,盯学生晚自习,查学生宿舍,杂七杂八,不一而足。无论做什么,一定要摆正心态,不能用算葡萄心理看待问题。职工增加工资也好,机关提拔干部也罢,要站在全局看,不能坐井观天,而要以一斑而窥全豹。

  魏桥创业集团从三十年前的“魏桥速度”到今天的“魏桥模式”,从三十年前的“魏桥制造”到今天的“魏桥创造”一个个人间神话从魏桥镇这个穷乡僻壤出现,一个个业界传奇从邹平县开发区诞生,一路走来,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发展不放松,创造出令世界为之赞叹、瞩目的业界奇迹。这种看上去的“人心无足”,实则是一种事业与发展上的“人心思上”,它为当今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并向国家上交了巨额的税金,这本身是一种大境界、大智慧、大情怀、大魄力,它与单个人的“人心无足”、“得陇望蜀”是泾渭分明,天壤之别。吃了饭说却没吃饭,得到了却说没得到,已经享受了却说没有享受过,昧着良心说瞎话,因此,在养活着十多万人的魏桥创业集团,这是一种典型的“白眼狼”行为。这根本不是偶尔的情绪化语言,而是在思想根子上面除了问题。是“赚不到便宜认为自己吃了亏”的病态心理在作怪。把自己的错误观点无限放大,想当然,所以然,向人们、乃至社会传递的是一种“负能量”。

  诚然“人心无足”,但当足则足,否则人们就要深深陷入到一个作茧自缚的怪圈中不能自拔;只有“知足常乐”,才能寡欲乃安,笑口常开。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那些埋头工作,不问收获的职工,才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和这些勤奋的职工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这些积极的职工在一起,你不会消沉。和极个别不懂得感恩,却又拿不当言论调侃养育自己企业的人在一起,唯一的结局就是降低了你的人格素质,让你变得平庸,变得市侩,变得低俗。在人生的路途上,你何去何从?相信读者诸君,能够拭亮自己的眼睛,拿出自己的正确选择。



2#
发表于 2015-12-13 17:38 | 只看该作者
人心无足和知足常乐两者应该辩证地看待,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求应该永不满足,对待金钱和享乐应该知足常乐。
3#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3 17:57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太对!追求知识和人生价值,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对金钱的渴望应该是知足常乐,寡欲乃安!问好您周末愉快!
4#
发表于 2015-12-13 18:19 | 只看该作者
魏桥好,在全国赫赫有名;有人发牢骚也好,可以督促领导把事情做得跟完善。就怕死水一滩。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3 18:27 | 只看该作者
以偏概全,仇官仇富的心态,是不健康的!任何事情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包括单个的人,单个的企业!有意见放到桌面上,或者建言献策,都是不错的办法!躲在阴暗的角落里,说风凉话放臭炮,根本无济于事。就有一名职工因为上书领导而破格提拔!谢谢您的阅读,好久不来,问好您了!
6#
发表于 2015-12-13 18:30 | 只看该作者
人心不足蛇吞象。 能解决16万人就业的企业,无疑庞然大物,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在中国可是功德无量的事。

这个时代,还是得靠努力和埋头实干,赞同老范观点。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3 18:50 | 只看该作者
微风轻拂 发表于 2015-12-13 18:30
人心不足蛇吞象。 能解决16万人就业的企业,无疑庞然大物,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在中国可是功德无量的事。

...

谢谢微风老师,很喜欢你的文章,观点鲜明,知识渊博,有理有据,令人记忆犹新!问好您!
8#
发表于 2015-12-13 20:03 | 只看该作者
人心无足蛇吞象。诚然,如果没有知足常乐了心态,生活就永没有快乐感。
想起这两句,莫说空门无佛陀,心无阻碍自祥和。这是梅红的诗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3 20:13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想起了一句话,在学习上向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看齐,在生活上向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看齐!“人心无足”与“知足常乐”是互为辩证的关系!问好玉清好友!
10#
发表于 2015-12-13 20:38 | 只看该作者
无论面对什么事情,都应该秉持客观态度。不同的心态,就会有不同的人生。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3 20:57 | 只看该作者
夏冰 发表于 2015-12-13 20:38
无论面对什么事情,都应该秉持客观态度。不同的心态,就会有不同的人生。

有道理。谢谢夏老师!好久没来,问好您!
12#
发表于 2015-12-14 10:05 | 只看该作者
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句成语不是空穴来风。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4 13:20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5-12-14 10:05
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句成语不是空穴来风。

谢谢安然老师阅评!问好您!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5 04: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范廷伟 于 2015-12-15 04:39 编辑
刘玉清 发表于 2015-12-13 20:03
人心无足蛇吞象。诚然,如果没有知足常乐了心态,生活就永没有快乐感。
想起这两句,莫说空门无佛陀,心无 ...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15#
发表于 2015-12-15 07:49 | 只看该作者
三类人,无能力,脾气大,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喜好抱怨社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8 11:06 , Processed in 0.12953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