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169|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过年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8 2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年就是个“和事佬”



  正忙着买过年的东西呢,在街上遇见了喜妹,见面没说几句话,她就眼泪汪汪地跟我哭诉起她们家的家务事来。

  喜妹是老家街坊茂眀叔家的儿媳妇,现在在县城一家大型企业上班,我们两家离得不远,喜妹没事的时候爱上我们家去玩。

  原来喜妹和婆婆吵架了,并且吵得很厉害。

  喜妹看上去很气愤,她说:“没想到我婆婆这么不讲理,都好几次了,她说话总是那么难听,我一忍再忍,她却以为我好欺负。这次说什么我也受不了她了,我也就拉下脸来抢白了她几句,看得出来,她也气得够呛。”停了停,喜妹又说:“反正快过年了,她不待见我,我也稀得理她,我有一个多月没回他们那个破家了,过年也不回去了,省得住那个小冷屋子,冻得哆哆嗦嗦就为了给她磕那个头,反过脸来她还这样凶巴巴地对我。这样也好,让他们老两个在家过年吧,爱咋咋地。当然,说不定我不回去过年人家正乐意呢。”喜妹啰啰嗦嗦地说了很多。

  清官难断家务事,媳说媳有理,婆说婆有理,外人很难去明断。我作为局外人,知道自己说出话来也无关痛痒,不过我也得接过话茬说几句。我劝喜妹道:“你还是少跟婆婆斗嘴吧,作小辈的么,对也好,错也罢,该忍就忍,该让还得让。你说不回去就能不回去了,要是真都撕破了脸,你对象处在中间多尴尬。”喜妹还是愤愤不平,她也急着买东西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回家跟母亲谈起了此事,母亲也说:“这事我听说了,你说快过年了婆媳两个把关系搞这么僵,也挺愁人的。人都说家和万事兴,年底了两人咋就针尖对麦芒的吵起来了呢!也是,一时都上来那个犟脾气了。”

  我跟母亲说,过年要是喜妹真不回来,以后这婆媳两个和好的机会就有点难了,得找个和事佬给她们说和说和去。

  我这么一说,母亲叫上大娘真的到茂明叔家去了。

  母亲和大娘先是劝喜茂明婶,也就是喜妹的婆婆,茂明婶也是死撑着面子,说什么也不能先开口和喜妹说话,怎么说自己也是长辈啊,可不能让儿媳妇轻易给灭了威风。喜妹不在家,母亲就一遍遍地给喜妹打电话,无非就是让喜妹说句好听的话,给婆婆陪个不是。起初,喜妹也是犟着不愿意放下架子,母亲和大娘一遍遍地劝说,毕竟年轻人还是有素养的,最后喜妹答应通过电话给婆婆道歉。

  元旦时,喜妹回家,特意给茂明婶买了一件外套。茂明婶也拿出给孙女买的新衣服让大家看,这样一顿饭下来,曾经的僵局也打破了。

  母亲跟我说这事的时候,我夸奖母亲和大娘是合格的和事佬,没想到几句话还真让一家人又和睦相处了。母亲却说:“我们算不得什么和事佬,其实真正的‘和事佬’是年。再说她们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婆媳之间都少不了拌嘴,这也属于正常。她们心里都惦记着过年的事,嘴上虽然强硬,可心里都在服软,说白了,谁也不想把怨气积攒着带到明年去,都想平平安安过好年。”

  是啊!一家人和和美美地过年,来年才会更顺当。过年要是堵心,这一年感觉都不顺心。所以无论有什么纠葛,不要留着过年,把不痛快的事放在年前解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过年才有意义。亲戚朋友之间也是这样,本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说开也就好了。当然,要不是因为过年,说不定大家还要隔膜好长一段时间。说到底,年才是真正的和事佬,化干戈为玉帛,让生活重新变得和美起来。

  就这一点来说,过年还真挺好的。



  2    萝卜钱子



  知道什么叫萝卜钱子么,不知道了吧?嘿嘿!以前我也不知道,不过自从嫁到老公家之后就知道了。

  萝卜钱是词的主要部分,至于那个“子”,只不过是后缀,起辅助作用的。不过,对于萝卜钱这几个字我心里还是犯嘀咕的,因为我也不知道究竟是哪几个字,虽然这么写下了,可自己并没有有多少把握。写也就写了,不过,至于它真正的模样,我也不管了,让它自己来找我吧。

  结婚第一年去老公的老家,就被别人家大门框上那些五颜六色的纸片给吸引了。确切地说那不是单纯的纸片,上面还有镂空的图案,只不过大老远看上去只是些花花绿绿的纸片而已。

  我问老公那些花花绿绿的纸片是什么,老公答:萝卜钱子。

  什么东西?这么拗口,我都没听清楚。老公又说了一遍,我这才听懂他说的意思。不过,就这奇奇怪怪的名字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当然更是第一次看到,所以我反应迟钝也情有可原。

  其实我和老公家离得并不算远,也就一百来里地,是一个县城的,只不过一个在县城的最西边,一个在县城的最北边。我所处的乡镇方圆一二十里根本没听说有这种东西,至于老公老家有这样的东西也不奇怪,所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吧。

  可当我走近老公家门时却没有发现那种飘舞的小纸片,我私下里还以为我第一年过门他们家追求新风尚就不帖了呢。谁知下午的时候,老公也拿来一摞那样的小纸片,并让我帮忙。

  我不知道帖那些小纸片有什么用,于是就问老公,这些纸片是不是相当于“佛印”什么的啊,专门捉拿那些过年上门来的妖魔鬼怪的。老公听后夸奖我想像力丰富,说应该差不多是这样的,不过,也没细考查。

  我仔细翻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纸片,纸片的形状大小跟我们平常看到的书差不多。上面有许多不同的花色图案,什么鲤鱼,麦穗,双喜,荷花等等,还有些猪牛羊之类,样式挺多。其实仔细查看就会明白,所谓的萝卜钱子,说白了那就是些剪纸而已,就像窗花一样,只不过窗花帖在窗子上,萝卜钱子要帖在门框上。

  我想那些图案这样丰富,应该有很好的寓意,比如鲤鱼荷花可能就意味着连年有余,麦穗就意味着五谷丰登,双喜当然就是双喜临门了。后来问老公,老公说就是这个意思。以前老百姓过年家里穷,就用这象征性的方式来祈求来年更好。

  我们帖得不慢,我和老公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把萝卜钱子帖满了所有的门框,当然也包括什么厕所啊猪圈啊等等的地方。这么说吧,凡事有门的地方都得帖。

  萝卜钱子帖好了,感觉功劳不小,抬头一看五颜六色的真惹眼,风一吹,还呼呼直飘。



  3    谁说我不会蒸年糕



  每年过年回老家走亲戚,小姑小姨的都会给我们放上一些她们自己蒸的年糕。年糕的寓意是年年高,一年更比一年高,所以过年吃年糕应该是中国年的一部分。不过我不太喜欢吃,总感觉粘粘的,吃起来远不如馒头利落。不过,儿子爱吃,所以这年糕我们也就照收不误。

  快过年了,儿子让我给他蒸年糕,我还是犹豫了。因为我从来没有蒸过那东西,还真不知怎样下手。

  老公的话激发了我的斗志:“这次你该承认自己笨了吧,连个年糕都不会蒸。”

  谁说我不会蒸?谁说我笨?我只是没蒸过而已。

  这方面当然少不了老公的卖弄,他以他大厨的身份告诉我蒸年糕先得这样那样。什么这样那样的,我自己试试不就知道了。凡事都得有个开头,只要我了头,我就能按我的想法完成了。

  听说蒸年糕得用江米面,说是粘性大。我也不知道江米面是哪一种,买的时候只管去问就是了。

  这样我买回了几斤江米面,这蒸年糕最主要的食材就有了。当然还有红枣,这个家里有,不用买。

  红枣得先用清水洗几遍,泡上一晚,然后再上锅蒸。红枣是年糕甜味的主要来源,多放点红枣更好吃。

  红枣蒸好了,我准备和面。我把枣从锅里捞出来,刚想把水倒掉,可老公说这蒸枣的水不能倒,要用它来和面,这叫原汁原味。老公看上去很懂的样子,我也就照他说的做。只是蒸过枣的水上面漂着一层白沫,我就用勺子一点点撇去浮沫,再用打豆浆的过滤器过滤了几次,这样那水看上去干净多了。

  煮好的枣不能就这样掺到面里,要把里面的核挤出来才行。以前小姑小姨家送的年糕都太省事,枣核都没挤出核来,有时猛一口下去,会把牙给咯一下。

  我看小姑小姨家蒸的年糕都是窝窝头状的,这年糕没蒸过,不过窝窝头我还是蒸过的。记得小时候,没事老是拿着泥巴做成窝窝头的样子,然后再用力摔在地下,只听啪的一声,那泥巴窝头就被摔出一个大洞。我们把这种泥巴窝头叫瓦捂子,名字也挺奇怪的。

  只不过这年糕远不如泥巴窝头好做,它太软太粘了,总是粘在手上不肯下来。我好不容易把做好的一个年糕放到箅子上,只是没多久它就一点点缩小下去,看上去有气无力的样子。我也不去管它,只把剩下的年糕做完放到箅子上。

  年糕全部做好后就放到笼上蒸,半小时候后关火。

  我心里惦记着我初次的年糕作品,不知道它会美到什么样子,于是急忙掀开锅来查看。咦!我的年糕哪儿去啦?那一个个站立着的年糕不见了,只有一片饼子躺在笼里。

  老公那个笑啊!

  老公说大过年的都忙着跑来跑去的,你的年糕怎么全都卧倒睡觉啊!而且还连在一块,你说这应该叫手牵手呢,还是叫心连心呢?

  我也不知咋回事呀!

  不过究其原因,可能是和面时水放多了,面太软当然站不住了。

  不过老公还能给我打圆场,老公说,这年糕咱们也不叫“年高”了,当然也不能叫“年矮”了。过年福字倒过来贴就说是“福到”了,你这年糕倒下了,那咱就叫它“年倒”吧!当然就是“年到”的意思,也可以叫“年到”。

  年到!好名字啊!我也好厉害啊!蒸着蒸着竟然把年给蒸出来了。

  年到了!2015年的脚步已经远去,2016年的新春就要来临,来吧,咱们快快乐乐迎新年吧!








2#
发表于 2016-1-8 20:32 | 只看该作者
年还真是和事佬。我特别喜欢过年时一笑泯恩仇的场面,人情如此,多好!
“萝卜钱”在我们这里叫“大字",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叫。
从你蒸年糕看,你是生在好时代了,要是过去,嫁不出去也未可知。
几个细节,勾勒出过年的情趣。是啊,情趣从来都是有情趣的人创造的。
3#
 楼主| 发表于 2016-1-8 20:36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6-1-8 20:32
年还真是和事佬。我特别喜欢过年时一笑泯恩仇的场面,人情如此,多好!
“萝卜钱”在我们这里叫“大字", ...

呵呵!18老师真让你说着了,我差点嫁不出去呢!:lol,嘿嘿!多亏那人眼神不好。
4#
发表于 2016-1-8 20:43 | 只看该作者
微雨清音 发表于 2016-1-8 20:36
呵呵!18老师真让你说着了,我差点嫁不出去呢!,嘿嘿!多亏那人眼神不好。

过去的好女子,是能经营一个温饱的家;现在的好女子,是会营造一个温馨的家。这样看,你肯定够格了!
5#
发表于 2016-1-8 20:58 | 只看该作者
好有生活情趣,喜欢这样接地气的
6#
发表于 2016-1-8 21:06 | 只看该作者
看来我也得学着蒸年糕。
不过这技术,我得再琢磨琢磨。
7#
发表于 2016-1-9 14:33 | 只看该作者
感慨赞成作者的话“年就是和事佬”,这话说得很经典!人世间,以及兄弟姐妹间无数的纠缠和烦恼,最后都融入了新年浓浓的喜庆之中。
8#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5:59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6-1-8 20:43
过去的好女子,是能经营一个温饱的家;现在的好女子,是会营造一个温馨的家。这样看,你肯定够格了!

就算够格我也是四舍五入刚刚够及格,平时一般都是五十九点九五分,马马虎虎就算及格了。:lol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5:59 | 只看该作者
秋实 发表于 2016-1-8 20:58
好有生活情趣,喜欢这样接地气的

谢谢秋实,问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6:00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1-8 21:06
看来我也得学着蒸年糕。
不过这技术,我得再琢磨琢磨。

嗯!早练练内功,否则也像我一样。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6:01 | 只看该作者
一介草民 发表于 2016-1-9 14:33
感慨赞成作者的话“年就是和事佬”,这话说得很经典!人世间,以及兄弟姐妹间无数的纠缠和烦恼,最后都融入 ...

谢谢草民老师,好多的不愉快也都是伴着新年走远了。
12#
发表于 2016-1-9 16:28 | 只看该作者
读书的好处就在于长知识,比如萝卜钱子,还是第一次听说,蒸年糕在我们北方似乎也新鲜。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20:44 | 只看该作者
摇曳风铃 发表于 2016-1-9 16:28
读书的好处就在于长知识,比如萝卜钱子,还是第一次听说,蒸年糕在我们北方似乎也新鲜。

感谢风铃,北方过年和南方应该不太一样。
14#
发表于 2016-1-10 11:46 | 只看该作者
温润的文字温润的情愫,情趣,亲切,年味十足。
15#
发表于 2016-1-10 13:56 | 只看该作者
萝卜钱子,我们当地叫花钱,也有叫萝卜钱子的,什么意思呢?就是那些镂空的图案类似于萝卜的叶子,萝卜的叶子什么形状,可以去网上看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8 02:01 , Processed in 0.07899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