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华新 于 2016-1-10 21:18 编辑
李华新 关于过年的事,大概是那些有过离开家的人独自一人在外,才会有一些切身的感受的。因为过年的含义就是回家,回家过年,总算是让人有一种让家的概念具体起来的感触。因此你需要回家,你不回家就无法过年,这大概是最真实的感受。 记得上个世纪70年代,那时刚刚参加工作,因为是下乡知青,在村里呆了几年之后,被分配到当地一家医院,由此而开始了十多年的独自一人在外的经历。回家过年,是心中的盼望,因为母亲在家,你回家过年就是回家和母亲在一起,现在这样的感觉似乎是在继续重复着这样的轮回。 去年快过年的时候,母亲去世了,过年的感觉就很淡了,因为现在我也有了孙女,我就知道儿子、儿媳、孙女回来过年的感觉,其实就是因为他的母亲婆婆奶奶,对于孩子们回来过年,可是说是倾其所有。而去超市购置年货,却是我不能自己拿主意的。必须要和老伴一起去。其实我知道即使是一块去,买什么一定是她拿主意,所卖的货物第一位的一定是她的孙女。回家之后还要对孩子说,这是孩子奶奶买的。而其实孩子奶奶孩子爷爷,吃的很少。平日里如果是孩子不会来,就只会凑付。而过节了那就是不管孩子多忙一定是要回来吃过年饭的。 对于我来说不好在孩子面前多流露出什么,但是作为老婆她可不行。因为,回家过年的下一代和第三代,这些都是她的牵挂,为了过年家中最累的就是她这个当婆婆的。而我则是做饭的主力,自从有了孙女,更准确的说是自从儿媳怀孕之后、直到她坐月子,喂养孙女,知道现在每逢星期节假日,所有的饭都是我再做。过年与我来言,就是做饭,就是如何把饭做好,如何让孩子们吃得香,就是过年的大事。
北方人的年夜饭,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拿济南的风俗来说,过年最重要的是要油炸的食品,尽管是现在的养生节目对于油炸的食品不那么赞赏,可是过年了,到各家去看看,没有炸鱼、炸松肉、炸藕盒,那简直就不是过年了。老伴是家里的大嫂子,余下的几个妯娌们干活多少,那就全凭着大嫂的样子 来干,因此老伴为了这个家可谓是下了力的。我要是不买,她要是不干,那么家里一大家人,过年的气氛就会淡很多。不过那时还有老母亲,因此,妯娌们也不好攀伴太厉害。现在不同以往了。母亲走了,这家里过年的味道也就淡了很多。
但是,家中还有八十多的老父亲,因此与我来说,回家过年的任务就是一个双重的角色。我还是需要回家和老父亲一起过年。不过我回家过年,不会自己一人去的。我要和孩子一起去,最为关键的是要带儿媳、孙女去。家里四世同堂,我是儿子,也是爷爷,这样的角色其实也是一种天伦之乐。而过年家人在一起就成为最重要的事情。有了膝下的天伦之乐,过年才有滋味。
人到了这个年纪,已经没有了那么好的胃口,不喝酒不吃肉,而且是我心里还是惦念着母亲,因此凡事过年,我是不会吃肉的,而且也不会喝酒的,自然也不会吸烟。自然也不会串门,至少一直坚守三年。我是在用这种方式来祭奠母亲,因为,过年之前我还是要抽出时间到母亲的墓地去看看,去告诉她家里的事情。而只有这样做了,我的心里才会安。
过年,实在是重复亲情;过年,实在是安顿情感;过年,实在就是寄托心绪;过年,实在就是重温岁月;过年,实在就是为延续子嗣之情兄弟之情姊妹之情乡邻之情,过年是家族的事,是一种奢望的想念和念想。而所有的感情,看似平淡,确实在内心深处永远不会停歇亲情的聚散浓和。
过年 一个人 一个家庭 一年一回 是必须见面重温亲情的首选。血脉的传承,血浓于水的感情,就是这样历经过年日子的起转承合,延续无穷。
(济南 李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