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76|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过年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9 1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介草民 于 2016-1-9 13:55 编辑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元日》一诗,十分形象地告诉我们,千年之前,神州大地上人们过年时,就有放爆竹、喝酒、贴对联的习俗。虽经天旋地转,时代变迁更新直至今朝,这些习俗仍如一根红线始终贯穿着。不过,曾经的桃符,经过岁月长河的大浪淘沙,早已被红纸写成的春联代替。每次新年时,看到门上张贴的鲜红耀眼对联,少年时期一件满含着内疚、苦恼而又无奈的往事,总是不由自主地浮现在眼前。


  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吧,从十岁那年开始,我家每年门上张贴的春联都是我书写的。这并不是因为我的毛笔字写得漂亮,而是为了尽可能节省钱,那时农村里几乎家家经济都很困难。写着写着,邻居们过年时也买来红纸送到我家,满面春风地先给我戴上高帽子,接着很客气地请求我帮助他们家写春联。奉承话谁都爱听,高帽子谁都爱戴。老练深沉、甚至饱经沧桑的人们尚且如此,我这位十余岁懵懂的弱冠少年,自然毫不例外。写着写着,除了写贴在前后门、屋里房门上的对联,范围进一步扩大,任务进一步增多,增加了书写贴在猪圈门上的对联。每次带着虔诚又十分得意的炫耀心里,小心翼翼、恭恭敬敬地裁纸,端端正正地书写;写好一副对联,总是两手轻轻拿好,送到避风的地方晾干。同时做好记号,防止几家的对联混在一起分不清。看着鲜红的对联上墨黑的字迹晾干了,再次仔细看着,一家一户区分清楚,分门别类卷在一起。


  当红纸变成写好的对联送到面前时,不识字的邻居叔叔伯伯都非常高兴,接过对联不住地夸奖的同时,总是展开对联喜滋滋地看着,热辣辣的眼光似乎看着齐白石大师画的虾。农民都非常纯朴忠厚,感谢的同时,总是迅速地在家里刚刚准备好的年货里,随手抓出一把,甚至两三把,例如米糖果,花生糖果、芝麻糖果之类的,递过来;有些家庭条件好的邻居们,甚至拿出慎重地收藏在家里隐蔽处的饼干等贵重礼品送给我。那时岁数小,不会推辞,常常是说几句客气话,就接过叔叔伯伯们递过来的糖果、饼干等;偶尔脸一红,就迅速回家,弟弟妹妹一见这些礼品,人人喜不自禁。


  十五岁那年夏天,我初中毕业升入师范学校读书,成了方圆十里人人皆知的半个秀才。年底,写春联时的任务陡然增加了很多。虽然忙忙碌碌宛如陀螺,从清晨到傍晚难得片刻空闲;但是我心里一直喜滋滋的,真真假假的奉承赞扬,使我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刚刚读小学的弟弟见我过了将近半年才回家,宛如我的影子似的;看到我裁纸时,总是慌慌忙忙、战战兢兢地把裁好的红纸一张张地按照我规定的顺序摆好;看到我每写好一副,总是很自然地凑上前来,伸出冻得通红的小手把对联端端正正拿在手里,送到我指定的位置轻轻摆放好。


  由于任务超出常年,也许我写得也慢,尽管我每天忙碌,还是花了三四天时间才把送来的红纸裁完、书写完。写完最后一家,也就是隔壁大伯家的对联,已经是除夕的晌午时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宛如庖丁刚刚解完牛一样踌躇满志;远远近近已经响起了鞭炮声,好像十分焦急地在催促着。望着自己所谓的劳动成果,一股甜蜜满足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浑身上下如沐春风。


  贴好自家门上的对联,太阳已经开始偏西,远近的鞭炮声更加密集了。就在我得意洋洋地欣赏着自己的“佳作”时,弟弟忽闪着大眼睛,一脸的焦急,凑到我面前,提醒着:“哥,隔壁大伯家的对联还没送去。很多人家对联都贴好了,我刚才看了看,晾干了。我送去吧!”我随即点头答应。转眼间,弟弟两手轻轻捧着一大卷对联又闪现在我面前,有些诡秘又得意地笑了笑,转身跑了。看着弟弟匆忙的背影,我和妹妹都笑了。因为送对联到别人家,人家为了表示感谢之意,一定会随手赏给几块糖果之类的礼品。刚才听到隔壁大哥说他们家正在炸糯米圆子,糯米圆子比糖果还好吃,弟弟一定是想吃糯米圆子才争着要去的。


  我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似乎有些紧急的念头,话还没说出口,弟弟已经微微低着头,一脸的失望,一脸的沮丧,空着手,无精打采地回到了我眼前。妹妹立刻带着微微的不解,开玩笑地问:“大妈没有把糯米圆子给你吃啊?”弟弟撇着嘴,神情黯然地小声回答:“大妈刚才说,孩子啊,刚出锅的糯米圆子,很烫。不然就给你几个。”我们全家人顿时哄堂大笑,刚刚闪现在脑子里的念头瞬间融入了温馨的笑声。


  千百年来,乡村里的风气一直都很淳朴、温馨。正月初一开过大门的鞭炮声响过后,孩子们都要到邻居家里给长辈拜年。说是拜年,其实很简单。一两个年龄大些的孩子领头,几个、十余个孩子跟随着,按照辈分、年龄大小的顺序,到各位长辈家,欢笑着齐声喊着:“爷爷奶奶,祝你们健康长寿!”“大伯大妈,叔叔阿姨,祝你们新年好!”如此这般祝福以后,长辈们高高兴兴地拿出一些糖果、饼干之类的礼品散给孩子们。很快,家里家外都洋溢着愉快的空气,人人沉浸在新年的幸福里。


  那时,我虽然成了半个秀才,但仍然孩子气十足。初一清晨开过大门,放完鞭炮后,平时的伙伴们约定好了似的全部赶来,紧接着奔赴各家开始给长辈们拜年。


  很快,我们一行就说笑着涌进隔壁大伯家,我们齐声喊过“大伯大妈,新年好!祝你们身体健康!”大伯大妈眉开眼笑,拿出准备好的糖果散给我们,我们也乐得合不拢嘴。干净整洁的堂屋里,满是新年的喜庆。


  忽然,有位伙伴惊讶地说:“大伯家的厨房上头怎么贴着‘六畜兴旺’。”我一惊,一看果然如此。再一看,厨房两边的墙上分别贴着“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不好,大伯全家没人识字,贴错了对联。昨天中午弟弟送对联时,我忙糊涂了没有说明哪些对联贴家里,哪些对联贴猪圈。弟弟送过对联回家后,只顾着笑话大妈小气吝啬,又把提醒大伯家贴对联这件要紧事忘记了,真是不该!大妈一贯鲁莽暴躁,稍不如意就会破口大骂。这可怎么办?众人一齐大眼望小眼时,我抱着一丝侥幸心理,悄无声息地迅速溜出后门;看到猪圈门上,贴的却是应该贴在厨房的对联。尽管天冷,寒风一个劲吹着,我的额上还是立刻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满脸通红,茫然不知所措。


  大伯大妈一听,脸上的笑容停电似的瞬间无影无踪,浑身僵硬,仿佛两尊雕塑。刚刚喜气洋洋的堂屋里,刹那间好像凝固了。


  过了好一会儿,大妈好像惊醒了一样回过神来,冷如青石的脸上阴云密布,满脸怒气;张了张嘴,看样子正要狠狠地骂几句,随即又好像下了很大决心似的,硬是咽回了已经窜到舌尖的脏话。因为很久以来,我们这里的风俗是,不论发生什么大事,正月初一,就是新年第一天都不准骂人。大伯苍老的脸上,一会儿红,一会儿白,内心里的尴尬、无奈不住地涌上心头,清清楚楚地写在满是沧桑的脸上。随后,神情黯然地转身到厨房里找出铁锹,对着厨房门上的对联狠狠地铲去。我和伙伴们见此,谁也没说话,低着头默默地出了门。


  那个年初的几天里,大伯全家一直神情沮丧,整天无精打采。村邻们听说后,同情之余,婉转地指责大伯大妈不该不重视孩子读书;要是家里孩子识字的话,哪会出现这样令人哭笑不得的笑话?


  岁月的流逝,带不走心里深深的内疚;日月的旋转,抹不去心里不安的阴影。曾经过年时的那些事儿,早已在我心灵深处镌刻了深深的痕迹。将近四十年风霜雨雪的侵蚀,反而使镌刻在心灵里的痕迹愈加清晰。当初,我若是细心一点,大伯家就不会在新年第一天出现那样尴尬的笑话。在村临们同情夹杂着嘲笑的话语里,我也深深地认识到,任何人都必须要读书学习。不读书,没有文化知识的人,就是很愚昧的人。自己做错了事情,闹出了笑话,自己还浑然不知。这样的人生活在世界上,是很可笑、很可悲、很可怜的!


  就在那个让我悔恨不已的年初,好像有点少年得志的我迅速冷静下来,内心里滋生不久的轻狂,很快融入了凝重的内疚,化成了微微的阵痛。从此,我养成了做事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


  曾经过年时那些闹心的事儿,对于我来说,最大的得益是酝酿转化成了老子的一句话:“祸兮福所伏”。


2#
发表于 2016-1-9 14:40 | 只看该作者
春联作为过年最重要的标签或者LOGO,拿它来说事,传统、正统。行文中穿插了一些写春联的趣事与糊涂事,有意思!
3#
发表于 2016-1-9 14:44 | 只看该作者
草民写对联的过年往事看得我心仪不已。小小的对联,浓缩着亲情乡情、得意失意、轻狂觉醒,意义非凡呀!
4#
发表于 2016-1-9 14:45 | 只看该作者
草民写对联的过年往事看得我心仪不已。小小的对联,浓缩着亲情乡情、得意失意、轻狂觉醒,意义非凡呀!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4:49 | 只看该作者
潭边老桑 发表于 2016-1-9 14:40
春联作为过年最重要的标签或者LOGO,拿它来说事,传统、正统。行文中穿插了一些写春联的趣事与糊涂事,有意 ...

谢谢潭边老师阅读拙文,谢谢您精彩细致的点评。往事不堪回首啊。欢迎老师常来指导!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4:50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6-1-9 14:44
草民写对联的过年往事看得我心仪不已。小小的对联,浓缩着亲情乡情、得意失意、轻狂觉醒,意义非凡呀!:han ...

谢谢18兄的赞赏。回忆往事,感觉温馨的同时,也带着丝丝缕缕的悔恨和内疚。欢迎老师常来指导!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4:52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6-1-9 14:45
草民写对联的过年往事看得我心仪不已。小小的对联,浓缩着亲情乡情、得意失意、轻狂觉醒,意义非凡呀!:han ...

谢谢18兄的雅赏、点评。那时的做法,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做出不妥的事情,至今仍然感觉懊悔不已。欢迎18兄常来指导!
8#
发表于 2016-1-9 14:58 | 只看该作者
算是文人乎,的确是要自己写春联!有趣,收藏学习!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5:09 | 只看该作者
李华新 发表于 2016-1-9 14:58
算是文人乎,的确是要自己写春联!有趣,收藏学习!

谢谢朋友的阅读和点评,谢谢赞赏!欢迎常来指导!
10#
发表于 2016-1-9 16:11 | 只看该作者
春联是新年最具特色的装点了。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6:23 | 只看该作者
摇曳风铃 发表于 2016-1-9 16:11
春联是新年最具特色的装点了。

谢谢老师的阅读、赞赏,欢迎老师常来指导!
12#
发表于 2016-1-10 14:25 | 只看该作者
小插曲插得不赖,加强了可读性。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0 15:26 | 只看该作者
夏冰 发表于 2016-1-10 14:25
小插曲插得不赖,加强了可读性。

谢谢夏版老师的赞赏,祝老师冬日安康!欢迎老师常来指导!
14#
发表于 2016-1-11 10:10 | 只看该作者
大妈刚才说,孩子啊,刚出锅的糯米圆子,很烫。不然就给你几个。
也太那啥了吧,不就是一个糯米团子嘛,也舍不得给小孩子吃,真是的。
15#
发表于 2016-1-11 10:14 | 只看该作者
现身说法,有新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8 02:17 , Processed in 0.16793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