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830|回复: 7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试问“德育处”何德之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9 1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范廷伟 于 2016-2-4 05:15 编辑

  “不要与社会不良青少年或职高学生混在一起,以防上当受骗或被欺负。”当读者诸君读到这样一句话的时候,肯定感觉到是特别的别扭,或者说特别的不舒服。可这句话确实就出现在了浙江省海盐县行知中学发给本校学生家长的一则短信通知中,落款为“行知中学德育处”。在官员“雷人之语”频频的状态下,大名鼎鼎的行知中学“德育处”以其独创的一则“雷人短信”,使劲晃了大家的眼一下。

  当天傍晚,这则短信截图,先由网友在微博、扣扣空间大量转发以后,引发了很多在读职高学生与职高学生家长的强烈不满,他们一致认为,短信里的言论,严重伤害了职高学生的感情,希望能通过发微博和扣扣空间的形式,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一情况,并要求行知中学向社会道歉。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则短信经网友曝光后,使得多方不断热议和持续关注。大家关注的焦点不外乎是“作为育人机构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发出这样的短信很不应该,更是很不道德的。这是一种赤裸裸的人格歧视,是对职业学校及其学生极大的不尊重。”在读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简直不相信这是出自“传道、解惑、授业”的教育工作者之手、之口、之心。

  我刚参加工作时,作为核算报表的生产科统计员,和分管生产的副厂长、科长在一起办公,每逢副厂长、科长从一线上回来,我们工作不忙的几个统计员,便和领导们相互说笑着,或者给他们满杯茶倒点水,让他们沉住气休息一下,这既是尊重领导,也是合乎情理的一件普通小事。因为我是刚参加工作的新统计员,凡事都要听从一位女同事的业务安排,某日因为报表填写过于潦草,我反复填写了三遍自己还不满意,准备继续填写时,那同事不乐意了,生气地冲我说:“让你填个报表,净毛病,你给领导们满茶倒水溜官咋行呢?”我一听“溜官”二字,那可是经常与“害民”联系在一起的呀。我是那样的人吗?

  我可是一个善于联想的人,把一顶“溜官、害民、舔腚君”的帽子给我强行扣上,我断然不会接受,那时年轻气盛,血气方刚,隔着办公桌一个巴掌扇过去,直接就让她晕头转向,鬼哭狼嚎了。因为情况紧急,我可考虑不了什么“医院院长千金”、“官二代”、“腰粗”之类的话语,既打出了自己的威风,也打出了大家的一片叫好声。之所以说这些,并不是我在炫耀武力,而是说我虽然不能直接扇那位“德育”老师的耳刮子,但和他摆摆理、论论道自然是必须的。本该是一则令人感动的“温馨提示”,却因为六指子划拳
——多此一举,引发了不必要的争议,从行知中学的这则短信中,我读出了一种“言外之意”,那就是拿职高生与社会不良青年相提并论,完全划上了等号。“文武双全,武功高强”的行知中学“德育处”,枪挑一条线,棍扫一大片,将职业学校说成是“洪洞县立无好人”,确实触犯了众怒。

  人们常说,泰山易改,禀性难移。我虽没有了二十郎当岁时的那种锐气,但对于平素听不惯的话,看不服的事,还是非去要较个真不可。行知中学“德育处”的教育工作者,或许真的忘记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的那句名言:“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你“传道”不会,“师德”全无,始终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和自己孩子一般大的学生,从人格上歧视、贬低职高学生,其言行玷污了太阳底下最神圣的教育事业,亵渎了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无上光荣的称号。俗话说得好,用人先用德,万事德为先,此外,还有我们平时所说的德艺双馨也好,德才兼备也罢,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讲师德,没有道德,缺少仁德,从骨子里鄙夷、贬低学生,他究竟能用什么样的“德”去传道解惑,教书育人?

  这位放出豪言“不要与社会不良青少年或职高学生混在一起”的德育工作者,和那位“农村孩子就不该上大学”的人大代表,还有那位“没有千万身价,就不是我的学生”的高校教师,像是同一个爹娘的孩子,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那句古话:人敬有的,狗咬丑的。若他们工作在职高学校,像陶行知一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万万不可能的,他们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对在他眼里似乎“病在腠理”、“不可救药”的学生们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在现实生活当中,职高学生真的像这位德育工作者所说的这样“一文不值”、“一无是处”吗?答案是否定的。我所就职的这家位居世界二百强的大型企业中,从当地某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多都是挑大梁的技术骨干。他们一直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人父母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那种心理,我们做家长的都丝毫不难理解,毕竟是个手指有长短,孩子与孩子之间,总是有一定差别的。我给孩子开过家长会,人家老师的话讲得很实在;“我们都是普通人,都要有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期望越高,那么失望就越大。毕竟成名成家的学生太少太少了。”教育的责任,不仅仅在于向学生们传授宝贵的文化知识,还要教育学生们如何做一个克己奉公、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俗话说,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当然还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之说。科学家们能干的事,建筑工人干不了;铁路工人们能干的事,大学教授办不了。这就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从职高学校(院校)毕业的学生们,正在各行各业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谁能真正否认这一点?

  西谚说,上帝给你关闭一扇门,必然给你打开一扇窗。社会上的各行各业,既需要高端的精英人物,也需要普通的草根百姓,再者说天无绝人之路,每个人都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重点中学或者职高学校的毕业生,都是通过自己的双手,以及辛勤的劳动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国家创造财富,他们的能力或许有大小,但其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没有丝毫的高低贵贱之分,但我们海盐行知中学“德育处”的这位德育工作者,却能将人格上平等的学生,硬生生地分出个三、六、九等来,并且,我相信,情由心出,境有心造,能够将职高生等同于社会不良青少年,这肯定是他的肺腑之言。别人信不信,我不管,我是信了;别人服不服,我不管,我是服了。我还要痛痛快快地为他点三十二个赞。

  说到这里,或许会有人会替海盐行知中学的“德育处”喊冤叫屈,强调“职业教育学生都是双差生“,或者说“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等,是社会上发出来的声音,但该“德育处”如果坚持自己的观点,也就不必由海盐行知中学在官方微博上发表道歉信,公开承认“校讯通知中关于明日学生返校的内容里,其中涉及职高学生的言论、措辞严重不当,伤害了职高学生的感情以及职业学校的声誉”了。既然你向公众发出了不恰当的言论,你就该为自己所发出的声音承担责任;既然你向公众发出了不恰当的言论,你就得承受老百姓的的评头论足,口诛笔伐;既然你向公众发出了不恰当的言论,你就得为自己的不当言论埋单、负责任,道歉认错,闭门思过,这样才是一种不辱“行知”中学名号的正确做法。

  对于行知中学“德育处”的这次不当言论,社会需要反思。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办公室主任高国清说,在进行中职教育国家资助政策落实效果的过程中,“职业学校已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大多数职业院校将思想道德与素质教育放在日常教育的首位,一些职业院校还采取半军事化管理形式,严格管理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但一些旧的观念,在部分人的脑海中根深蒂固,还是将中职学生视同为传统意义上的“差学生”,这是有失公允的。有首诗曾写到: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我国的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神圣使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教育观念必须予以纠正。

  对于行知中学“德育处”的这次不当言论,学校也需要进一步反思。这条将“中职学生等同于社会不良青少年”的信息,由行知中学“德育处”发出,这不得不让我们对该中学的“德育”教育打个问号。社会上对职业教育存在一些偏见,认为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不高,吸引力不强,这固然有情可原。可作为有着高智商、高情商的人民教师、教育工作者,在自媒体时代,既不懂得如何正确使用发声筒,也根本不懂得谨小慎微,慎言慎行,反而口无遮拦,肆无忌惮,讲了一些与自己身份不相符的言论,在贬低别人与歧视他人的同时,收获只能是群众的烦感。所以,送这首“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做事好商量”给行知中学“德育处”倒也合适。

  得饶人处且饶人。行知中学已经公开道歉了,但类似的奇谈怪论,奇言怪语,说不准又从哪个教育部门冒出来,我们的国家教育部,真的应该痛定思痛,深刻反思,对中职学生和对中职教育多一些必要的尊重与理解,从而在教育系统内部建立起全面的道德观。在此,奉劝我们已经无德可言的“德育处”,别再干大水冲了龙王庙的事情,别再自轻自贱、厚此薄彼“窝里斗”,别再给目前“病态”的中国教育添堵了!

  
2#
发表于 2016-1-29 16:36 | 只看该作者
媒体、舆论绞杀人的现象屡见不鲜了。行知中学的言论的确不当,但也没必要腥风血雨,否则,谁还敢开口说话?一不小心就得被自己的不当语言毙杀了。范老师说得对:得饶人处且饶人。
听见对自己不利的语言就大喊大叫,是不自信或心里有鬼的表现,试想,如果那句话改成“不要与社会不良青少年或专家混在一起,以防上当受骗或被欺负”,会引发“专家”的强烈不满吗?
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6: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范廷伟 于 2016-1-29 16:50 编辑
lvhq018 发表于 2016-1-29 16:36
媒体、舆论绞杀人的现象屡见不鲜了。行知中学的言论的确不当,但也没必要腥风血雨,否则,谁还敢开口说话? ...

谢谢18老师的阅评。每隔一段时间,就有这样那样的奇谈怪论出炉,如果不及时纠偏,会混淆人们的正常思维。例如这次,人们不理论理论,说道说道,或许会加剧重点中学与职业学校学生在价值观念上的对立。

点评

这篇文章很给职教生勇气,我项评分,可惜威望不足。没分了。  发表于 2016-2-3 12:04
4#
发表于 2016-1-29 18:34 | 只看该作者
社会上总会有极个别现象和个人,有些人总是以偏概全,进而打击一大片,这就不对了。
5#
发表于 2016-1-29 18:57 | 只看该作者
各处的作用,自由各处的作用。德育处,自然发挥着德育处的作用。
6#
发表于 2016-1-29 19:17 | 只看该作者
教育乱相、不一而足!
7#
发表于 2016-1-29 19:39 | 只看该作者
写得很犀利,一针见血。问候
8#
发表于 2016-1-29 20:14 | 只看该作者
也不怪人家说,职高、技校,上了这样的学校就意味着都是学习成绩极差者。当然,学习差并不一定意味着别的也差,但我们的国情就是,学习一差,从小就会接受各种各样的打击,于是就会自暴自弃,于是家长无奈……学又学不好,进入社会吧还太小,总还得念书吧?本来就学不好,高中的东西也学不会,那就上职高或技校吧……于是,职高和技校就成了差等生的天堂,老师不管,学生混乱……都是去混的。学校无错,德育处也无错,职高家长和学生不满也没错……错的是我们不该生在这个时世……
9#
发表于 2016-1-29 20:32 | 只看该作者
范老师给职校学生鸣不平的行为理所应当,行知学校的言语确实失当。但真正为自己正名还得依靠职校生自己。
不能否认的是,多年的职教积弊确实给大家留下了不那么光彩的影响,要想改观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身正不怕影子斜,相信真正强大的职教不会在意此等言语,只会用事实证明什么叫谬误。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20:49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6-1-29 18:34
社会上总会有极个别现象和个人,有些人总是以偏概全,进而打击一大片,这就不对了。

枪挑一条线,棍扫一大片。这则信息本身就有问题!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20:49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6-1-29 18:34
社会上总会有极个别现象和个人,有些人总是以偏概全,进而打击一大片,这就不对了。

枪挑一条线,棍扫一大片。这则信息本身就有问题!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20:49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6-1-29 18:34
社会上总会有极个别现象和个人,有些人总是以偏概全,进而打击一大片,这就不对了。

枪挑一条线,棍扫一大片。这则信息本身就有问题!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20:56 | 只看该作者
一介草民 发表于 2016-1-29 18:57
各处的作用,自由各处的作用。德育处,自然发挥着德育处的作用。

有德无德,大家心里有数!谢谢您的阅读!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21: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范廷伟 于 2016-1-29 21:01 编辑

教育乱象,见怪不怪!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21:03 | 只看该作者
张小刚 发表于 2016-1-29 19:39
写得很犀利,一针见血。问候

谢小刚弟,有时间过来看樱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8 02:41 , Processed in 0.13336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