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西部作家缑芳宜的杜甫情结 [打印本页]
作者: 碧波荡漾 时间: 2016-2-24 23:52
标题: 西部作家缑芳宜的杜甫情结
本帖最后由 碧波荡漾 于 2016-2-25 10:47 编辑
近日,有幸拜读了西部作家缑芳宜撰写的秦风天水之《凤凰栖心秦州城》、《且行且叹子美村》、《西枝土窑满别情》等系列作品,感慨颇深。
细细品读缑芳宜的秦风系列作品,总感觉她对杜甫有着情有独钟而又千丝万缕的崇拜情结。借用她的话说,每每提起杜甫流寓秦州,她就有一种不可遏制的思情在胸中奔涌。
缑芳宜作为天水杜甫研究会的一名会员,多年来,她一直是致力于杜甫研究的痴迷爱好者。尤其是杜甫之秦及其诗作,对她来说就是永远享用不尽的精神盛宴。虽说,她还未深入张家川和西和、成县地界,但据我所知,在古秦州地面,但凡有过老杜足迹的地方,她几乎都寻访遍了。社棠,渭水渡,东柯河,子美村,西枝土窑,太平寺,麦积山,隗嚣宫,南郭寺,暖和弯(赤谷),以及铁堂峡、盐井等地,她都悉数踏遍了,并写下了一篇篇怀念杜甫的感人篇章。
据各种史料考证得知,“杜甫过秦州”是言之有据,确有其事。在《凤凰栖心秦州城》这篇文章里,缑芳宜怀着崇敬的心情,在天水城一路追寻杜甫当年弃官落难时的足迹,体味诗圣这只落难的凤凰在秦州的心路历程。公元759年,对于杜甫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杜甫从长安来到秦州,一路寻幽访古,踏访隗嚣宫,寻药偶遇阮昉先生,月夜以清风为伴,与梦中的李白对酒当歌,以抚慰自己痛彻心扉的累累伤痕。杜甫真的就像一只受伤的凤凰,他实实在在把心交给了秦州的山水和人民。他也确实想在秦州颐养天年,但他不甘心就这样一直“隐”下去,因为他心里一直装着大唐的江山和百姓,“致君尧舜上,再使风尚醇”,一直是他不灭的梦想。
但凡有杜甫足迹的地方,都是缑芳宜拜访之地。缑芳宜试图重温杜甫那一段难以想象的苦难,来安慰自己曾经浮躁的心,来安抚她被世俗浮华冲击得七零八落的理想。子美村,因为传说中的杜甫草堂而闻名天水。《且行且叹子美村》是她的又一篇怀念杜甫的文章。缑芳宜借春节访亲探友的机会来到了街子古镇的柳家河村(子美村),“拜访”了她心目中的诗圣,可看到的只有被时光煮熟了的老屋和饱经风霜的柏树。不经意间,缑芳宜来到了杜甫曾经采药休憩过的“八股槐”树下,面对已被野火饕餮,被世风摧折,被蒙昧者千刀万剐而残留至今的树身,她不禁生出了排山倒海般的伤感与落寞。于是,缑芳宜跨越了时空,走进了杜甫的内心世界,写出了杜甫在秦州真实的内心写照:政治失意,理想空置,使他以一个逃难流民的身份亲身体验了大唐那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他远离朝廷,以“从小康堕入困顿”的情感经历把那颠沛流离揽入胸怀,让自己彻彻底底沉入了社会的最底层。尽管他后半生艰难飘泊,身心疲惫,但却始终心系国家,情系贫民百姓。而美丽的秦川山水风光总是促使他时时产生隐逸之念,但他始终未能遁世,一直处于痛苦的矛盾和挣扎之中。缑芳宜慨叹杜甫身世飘零之悲壮,抒写其感时伤乱之情感,歌颂其忧国忧民,兼济天下之高风亮节,感人肺腑,无不激起广大读者对杜甫深切的怀念和由衷的敬仰之情。
令人悲哀的是,偌大的长安城竟然容不下一个素食和尚,亦留不下这样一位才气满腹、悲天怜人的瘦诗人。在《西枝土窑满别情》这篇文章里,缑芳宜给我们讲述了一千多年前杜甫的凄惨遭遇,听起来无不令人心酸落泪。杜甫与赞公生死之交的故事感人至深,西枝土窑就是他们珍贵友情的见证。杜甫与赞公同为从长安走来的失意之人,早年在京城,他们之间就有往来,且过从甚密。恰恰是战乱成就了磨难中诗人与赞公之间的友情传奇。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缑芳宜对杜甫与赞公深深的怀念,对他们之间生死之交的友情表达了崇高的敬佩和无限的感慨。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杜甫一生怀才不遇,他悲天悯人,承受着仕途幻灭、生计困迫的双重磨难,内心又深藏着感时伤乱的沉重忧患。在《洒泪赤谷别秦州》这篇文章里,缑芳宜为我们讲述了杜甫在秦州100天中的凄凉故事。落难后的杜甫如同一个似落叶一般无所依,无所傍的游子。阮昉的劝解,赞公的挽留,从侄杜佐的依依不舍以及他自己对这些好友亲戚的留恋感恩和他对秦州山水的恋恋不舍使得别秦州更是难上加难。因此,男子汉泪洒赤谷就是在所难免的。难怪缑芳宜在文中说,她立于当年老杜驻足之地,看着早已经高楼林立的赤红山谷,深深地为老杜感到悲伤和遗憾。
从缑芳宜的秦风天水系列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她几乎不忘寻觅杜甫曾经留下的点点足迹,哪怕是蛛丝马迹她都从不放过,足见缑芳宜对杜甫的痴迷钟爱之如此之深。
杜甫的一生的确是不平凡的一生。缑芳宜对杜甫弃官后从华州动身,一路辗转来到秦州,直至依依惜别秦州的落难经历如数家珍,实在令人叹服不已。
我想,缑芳宜之所以对杜甫有着如此痴迷的情结,不仅仅是她被诗人尽管怀才不遇,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但却依然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深深地感染了,而且一定有她对待人生更深刻的感悟和对社会现实强烈不满的深层思考。
缑芳宜的杜甫情结让我又一次平添了对杜甫的敬仰之情。一直记得我早年读过的杜甫那脍炙人口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在这首诗里,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强烈情感,给我们后人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几十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重温杜甫的这首悲壮的离歌,不禁又一次潸然泪下。在高楼林立的今天,作为衣食无忧,过着小康生活的我们,想想一千多年前的杜甫之秦,是不是也应该从杜甫凄惨的人生境遇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呢?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
6cef76a0h9ed4afbe49d6&690.jpg
(213.37 KB, 下载次数: 294)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6-2-25 09:23
提帖,占座。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2-25 10:46
杜甫值得人们尊重和研究,那些在今天浮躁的背景下仍然坚持认真探寻杜甫足迹的人更值得尊重!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6-2-25 10:48
中国知识分子渴望成为李白,但最后都距离杜甫比较近。
文章解读厚重,每一个读书人都有这样的杜甫情结。
作者: 碧波荡漾 时间: 2016-2-25 11:10
感谢安然版主的关心和鼓励,问好!
作者: 碧波荡漾 时间: 2016-2-25 11:11
感谢好友的关注和精彩点评!遥祝安好!
作者: 碧波荡漾 时间: 2016-2-25 11:14
这是读书人的悲哀,也是历史的悲哀!感谢微风轻拂好友的精彩点评,问好遥握!
作者: 欧政芳 时间: 2016-2-25 12:26
一个爱国怜民的诗人,值得后人缅怀研究!
作者: 碧波荡漾 时间: 2016-2-25 16:00
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值得我们后人永远铭记在心。感谢小欧的精彩点评,问好!
作者: 碧波荡漾 时间: 2016-2-25 16:00
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值得我们后人永远铭记在心。感谢小欧的精彩点评,问好!
作者: 文字闪耀生活 时间: 2016-2-25 20:08
令人感动的作家情怀!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6-2-26 14:46
再一次了解杜甫,并予诗人更高的崇敬!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6-2-27 17:51
杜甫之秦?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6-2-27 17:52
领略,收获,感受。是一份沉甸甸的收获。
作者: 碧波荡漾 时间: 2016-2-28 18:45
本帖最后由 碧波荡漾 于 2016-2-28 18:48 编辑
“之”就是来到的意思。感谢夏冰版主的关注和鼓励!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