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28|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小人善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27 17: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们普遍以为,嫉妒之为病,虽像伤风感冒一样,大家都可能患上,但善妒者常以女性居多。因为,女性惯善争宠邀爱,争风吃醋。因此“妒妇”一词,像口红和隆胸药一样,属“女性专用品”。
                 
  偶翻闲书,知有名唤虞通者,撰过一本《妒妇记》,专记行行色色善妒之女性,可惜未能一读。在擅写女性的《红楼梦》里,倒是有一回“王道士胡诌妒妇方”。当宝二哥问王道士“可有贴女人的妒病方子没有”,王道士回说:“不但说没有方子,就是听也没有听见过。”由此看来,“妒病”不仅多属女性,而且一旦染上,便像Aids和癌症一样,差不多无药可医。
                 
  不过,这只是我以前的看法。新近的一些经历,却让我感觉到,除开女性外,还有一种人也是善妒的,那就是:小人。
                 
  对小人颇有研究的余秋雨先生,在《历史的暗角》中,列举了小人的种种行为特征,如“小人见不得美好”“小人见不得权力”等,计有八条之多,却未曾一语言明小人之善妒,未免略显缺憾。其实,小人不仅善妒,而且就我的感受,他们比起妒妇来,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余先生说“小人见不得美好”,而善妒的小人,不仅见不得“美好”,甚至也见不得“丑好”;所谓“女无美丑,入宫见妒,士无贤肖,入朝见嫉”,说的正是此等小人心理。女无美丑,只要入宫,就可能亲近君王,承欢受宠;士无贤肖,只要入朝,就可能得到王者赏识;别人受宠受赏识,他就可能失意失利益,“常戚戚”的小人不嫉之妒之才怪。
                 
  谓予不信,随手拈得一则野史,说是有叫李峤者:“李公三怪:性好荣迁而憎人升进,性好文章而憎人才笔,性好贪浊而憎人受贿。”这可算是典型的“小人式的嫉妒”:他可以欣赏自己的一切丑恶嗜好,包括追功名、写文章,甚至收点儿红包,吃点儿“回扣”,搞点儿贪污腐败,对别人的此类爱好,却一概嫉妒憎恶之,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实在说,将“嫉贤妒能”这帽子戴这类人头上,份量似乎还嫌太轻。
                 
  倘这小人不巧又沾了些“文气”,便颇类余先生所说的“文痞型小人”。这类小人更为可怕。他们不特具有小人的奸诈无赖,更兼有痞子的无耻无畏,同时也颇善“作秀”,常将自己修饰得正人君子一般慷慨激昂,正气凛然,因此更具有虚伪性和欺骗性。倘若他们蹿身文坛,极有可能因“憎人才笔”,而不甘寂寞地,在文场里搅惹出是是非非来。
                 
  这种“文痞型小人”的“憎人才笔”,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文人相轻”又有不同。“文人相轻”之说,典出建安诗人曹丕。在《典论。论文》中,他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继而例举早他100多年的班固和傅毅为证。班、傅名气,在当时相差无几,但班固老看不起傅毅,常说傅“下笔不能休”。所谓“下笔不能休”,不过是说傅毅写文章不知节制,显得繁琐冗杂。客观地说,这其实算不得“嫉妒”,而属“文学批评”,顶多也就是“买石灰的见不得买面粉的”,略有些同行相轻。
                 
  真在文人之间,这种“相轻”乃至相骂,亦无大碍。但到了“文痞型小人”那儿,这“相轻”往往就发展成嫉妒。而嫉妒之火一旦被点燃,他们便少不了要不择手段地去攻击对方,对付对方,甚至千方百计,必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在这种种手段中,至为可怕亦至为可恶的,当属借助政治上的力量以击败对手。文学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便是这种小人在嫉妒心驱使下,以政治力量对付文人的典型案例。
                 
  苏轼在当时的成就实在太大了,令与他同时代的寻常的舞文弄墨者难以望其项背。若是品行端正的文人,有苏轼这样的榜样在前,只需诚心敬仰,奋力效法就是。可世上偏偏就有那等小人型的文人,出于对苏轼天才的嫉妒,声名的仇视,影响巨大的反感,处心积虑要寻隙报仇,终于闹出了沸沸扬扬的“乌台诗案”。
                 
  “乌台”是宋代御史衙门所在地。王安石变法失败后,负责言论监察的御史府被一群投机钻营、品质恶劣的小人所把持。对王安石新法中扰民的部分,苏轼是持反对意见的,所以新党一直视苏轼为对立面大加倾轧,排挤。他们对苏轼屡屡外任尚不尽意,必欲除之而后快,便授意御史们搜集苏的言论诗文,蓄意进行政治构陷。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元丰二年(1079),苏轼从湖州太守任上被径直逮到京城开封问罪。后来,由于善良者的大力营救(包括司马光等人),苏轼在饱受皮肉和精神之苦痛折磨后,再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从余秋雨先生的《苏东坡突围》一文中,可以看出,在构陷苏轼的活动中,最卖力的正是一伙品格低劣、虚伪跋扈的“文痞型小人”,如王圭、舒亶、李定等。他们或嫉恨苏轼的文章,或妒忌苏轼的盛名,或无中生有,造谣中伤,或断章取义,上纲上线,目的只在扳倒苏轼,以泄私愤。其中尤以御史舒亶为甚。
                 
  舒亶本是文人,会写几首词,现在《全宋词》中尚有他的作品。其人阴险狡诈,工于心计,擅打“小报告”。他一直注意从苏轼诗文的字里行间,搜集可以致命的把柄。机会终于来了,新党要进行政治清洗,而苏轼正在被清洗之列,舒亶便不失时机地上书皇上,列数苏轼罪状:“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谤谩骂而无复人臣之节者,未有如轼者。”并对苏轼的诗文词论断章取义,无限上纲,说苏轼“触物即事,无一不以讥谤为主”。他的结论和建议是:“按轼怀怨天之心,造讪上之语,情理深害。事至暴白,虽万死不足以谢圣恩。伏望陛下用治世之重典,付轼有司,论如大不恭,以戒天下之为臣子者。”怂恿皇上对苏轼用极刑,借刀杀人,这个“文痞型小人”的阴险用心,真是毒如蛇蝎,狠赛虎狼。
                 
  细究起来,舒亶用心较其他御史更加歹毒,恐怕就因为他也是文人,而又多了一份小人的嫉妒。他的心思或许是:我既然在创作上赶不上你,超不过你,那就从政治上想法整倒你,让你威风扫地,让你受尽折磨,最好整死你,让你搭上性命,让你看看是你创作高明还是我手段厉害。而他所以这样做,无非是想通过非常的手段,获得从正常途径得不到的一切,以满足其阴暗的贪欲,平衡因嫉妒而倾斜的心理。
                 
  王圭也好,舒亶也罢,这些“群小”都已成为历史,他们的种种把戏,也都成了千古笑柄。但是,这种舒亶式的心术和行径,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没有绝迹,而且屡见不鲜。善良而有成就的正直文人,献身事业而无暇他顾的知识分子,对舒亶式的人物,还当足够警惕。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5-11-27 17:34 | 只看该作者
妒由心生,人嫉妒可 说是天性,只是表现不同而已,嫉妒不可超越理智和友善心,否则就是变态
3#
发表于 2005-11-28 08:43 | 只看该作者
笔墨纵横,针贬痼疾,读后愉悦。
4#
发表于 2005-11-28 14:45 | 只看该作者
优良传统与劣根性并存,是得注点意,那些小人不会一下被历史的尘埃所淹没,还有随时显现的。
厚实的文章。
5#
发表于 2005-11-28 23:2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武俊岭 发表
笔墨纵横,针贬痼疾,读后愉悦。


:))同感!
6#
发表于 2005-11-29 15:39 | 只看该作者
精华。
7#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9 17:3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各位。谢谢版主加精。
8#
发表于 2005-11-29 17:50 | 只看该作者
又读一刀好文章!学习~
9#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0 22:1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陌笛。
10#
发表于 2005-11-30 22:42 | 只看该作者
:)))小人善妒,一针见血!
11#
发表于 2005-12-1 05:55 | 只看该作者
小人随处可见,文痞型小人尤其可恶!
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 10:37 | 只看该作者
问好丛容和涂豆山。
13#
发表于 2005-12-2 22:28 |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5-12-2 23:07 | 只看该作者
该死的小人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 22:32 , Processed in 0.08482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