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48|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惊疑鹤柳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17 1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数份个人资料显示在国家考古中心高层会议大厅的屏幕上,一个非同寻常的考古小组人员名单正在等待最终审定。由于一个不大不小的考古发现,先期派遣的两批考古专家和权威几乎都是一无所获。新的考古小组必须迅速成立,并使这一发现取得到实质性的突破。

  个人资料一份又一份显现在屏幕上、退出,再一次一份又一份显现。最后,一份资料占据了整个屏幕。

  袁旌生,男,生于1959年,1977年考入南开大学考古系,二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考古考察和考古学的研究及发现。发表论文一百零六篇,近期《考古的人文化进程与生物环境之备考》一文在国际考古年会上引起巨大轰动……
袁旌生被任命为这个考古小组组长。

  现在,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它可能影响到对于袁旌生的任命与否。即将达成的决议又一次产生了新的分歧。

  从个人资料信息库中提取的本人档案来看,袁旌生的籍贯填写不一致。他从读书时期至二十七岁入党时,籍贯均为“大连”,二十八岁起,籍贯填写更易为“梅城”至今。这并非什么重大问题,由于这次行动的重要性,组织方面对每一个细节都非常慎重。多数与会者认为,不必小题大做,应尽早做出决定,使考古小组以最快速度奔赴考古地点鹤柳镇;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在了解到事实真相前之免于做出任何决定,这样可能会更有利于这次行动。搞清楚这个问题也许真正会对这次行动有所帮助。中心有关人员立即拨通了袁旌生的电话,情况很快得到落实。通过表决,袁旌生被正式任命。

  袁旌生的小组在正式组建后一个小时内准时登机,经过一小时二十三分,到达两千里外的梅城,再乘六小时火车,终于在预定时间内顺利赶到鹤柳镇。

  鹤柳镇位于北纬36度以北, 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比较温和,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1度—14度,年均降水量550毫米—950毫米,无霜期180天以上。袁旌生一踏上这个小镇,关于它在地理学上的风貌随即在脑海中一一闪现。小镇仿佛一个梦影,依稀折叠在他记忆深处的某个角落。他在思考着自己即将面临的问题和完全可能遭遇的困难,就像面对教科书上所记载的气温。时间足以改变一切,生存中的变数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平均气温如同一种破绽,你却看不出它适时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还有那原野上的风强烈提升时的引力。

  袁旌生一行在镇外约七公里的地方下车,走上一个低矮的山坡,这里,一条正在开辟的铁道路基处于热火朝天的施工中。山坡上所有应该迁移的坟冢都已按期迁移。在没有任何疏忽的情况下,掩藏在地下的一具遗骸扑朔迷离地佝偻着,似乎冬天的寒冷还在逼近、逼近,令人不忍对视。

  鹤柳镇是一个古老的小镇,镇上有个鹤柳堂,是一个广慈济世的药店。谈起小镇的历史,你无法撇开鹤柳堂;谈起鹤柳堂,同样丝丝缕缕牵扯着鹤柳镇。即使祖祖辈辈定居在小镇上的人们,没有谁能够说清楚,是鹤柳镇得名于鹤柳堂,还是鹤柳堂从名于鹤柳镇。谁因谁而得名的问题经过几代人不休不止地争论,论据、实物例证各有几大箩筐,现在依然没有一个确切的结果。时至今日,镇上的年轻人谁也不会在乎先有鹤柳堂还是先有鹤柳镇了,正如他们已经不再惊奇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老生长谈的问题。他们该奋斗的奋斗,该享受的享受,该追求的追求。但仍有一件事在加深和延续着关于小镇的记忆,他们偶尔也会听长辈们说起,最多问道:“哦,是真的吗?”随后,各忙各的去了。如果你认为这一切皆缘自小镇的历史,那就大错特错了,它只和鹤柳堂有关。

  鹤柳镇、鹤柳堂如果被看作是某种历史和生命的延续,那么,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讲,它们是平等的。它们一同沐浴了历史的风风雨雨,既存在着某种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又洋溢着各自的喜悦,抚慰了各自时空里的尊严,同时,也贯穿着各自的情调和悲欢。事情就发生在鹤柳镇上的鹤柳堂。

  鹤柳堂并不是一家寻常的小小药铺,它可是州城里第一家响当当的大药房,仅州城之内就有它八九家字号。而发生在鹤柳堂的那件事还得从1948年说起。

  1948年春,鹤柳镇上申文云的小儿子申二宝刚刚初小毕业,鹤柳堂的主人正在替帐房先生物色一个帮手。帐房先生年事已高,且一生为鹤柳堂尽心尽力,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这样以来,如果有个徒儿在他身边,一能替他端茶倒水,二来呢,还可以跟他学习管理帐务,帮他记记帐、收收帐。

  话说这申二宝,虽然出生在镇上一个贫寒之家,十四五岁年纪,却聪明活泼,一副英俊少年的俊逸清朗之相。他首先被招进店来,每日里跟随在帐房先生左右,勤学好问,恭敬周到,帐房先生不由喜欢起这个徒儿来。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两个月过去了,申二宝渐渐对这里的环境和鹤柳堂一家大小有所了解。鹤柳堂主人,年近四旬,夫人一直没有生育,膝下仅有二夫人所生一女,唤名柳儿,但他从来没有看见过她。

  “爹,我知道你会在这儿,妈妈和娘等你吃饭呢”。

  堂主正在询问近日生意帐项,门帘一挑,进来一位姑娘,抱住堂主胳膊就轻轻地摇:“爹,我都饿了,快点回嘛”!

  申二宝寻声一望,这姑娘和自己年纪相仿,只见她明目皓齿,半娇半嗔,柳眉微蹙,粉面桃花,一袭海棠红的窄衣长裙轻轻摇摆间,柔韧娇媚的身体充满了弧线之美。她仿佛一朵凌寒而来,盛开在早春的海棠。这惊若天仙的妙人,申二宝不由看得痴痴呆呆。柳儿这才留意到眼前的少年,她低头浅浅一笑,再抬起头来,羞涩地望着他,果然俊逸不凡!他们四目以对,堂主呵呵一笑,对柳儿说:

  “这是新来的伙计,二宝。”

  柳儿对二宝微微一点头算是问候,堂主稍事叮咛和女儿回家去了。从此,柳儿的影子就在二宝的脑海里生了根,发了芽,醒里梦里都是她,醒着期盼与她重逢,梦里皆是她的身影。二宝暗暗对自己说,如果柳儿再来,我一定要想办法让她知道我的心。

  柳儿再也没有来过药店。

  一年后,柳儿与本州旺源钱庄的公子完婚。这一年间,二宝曾托付帐房先生提亲,帐房先生好言相劝,说柳儿早已许配人家,何况二宝与她门不当户不对,不可造次。日复一日,申二宝竟相思成疾。柳儿出阁那天,病体恹恹的二宝突然像疯了一样,死活拉住柳儿的花轿不放,他时哭时笑,一声大喊:“柳儿,我不要你走,我就要你做我媳妇……”“媳妇”两个字还没有说出,新郎向迎亲的人群一示意,四五个大汉立即围上来,有人捂住了他的嘴巴,一阵雨点似的拳脚 ,起初还喊着柳儿名字的申二宝躺倒在地,渐渐没了声息,他面色苍白,气如游丝。柳儿在花轿里惊得闭上眼睛。花轿终于起动,锣鼓鞭炮好不热闹,大红盖头下的柳儿嘴角漾起一丝蜜一样的微笑,随她衷意的郎君嫁到旺源钱庄去了。二宝的父亲和哥哥把二宝抬回家,半个月后二宝才苏醒过来,从此,任凭他的父兄对他大声哭泣和诉说,他一句话也不说。

  这件事在鹤柳镇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波,他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诵着,说申二宝什么的都有。说他是条好汉的;说他自不量力的;说他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申二宝成了哑巴,也像是个聋子,以前那个聪明伶俐的申二宝在1956年合作化运动、1958年的大跃进、吃食堂高潮中,他越发地像一头牛,只知道默默干活,任凭社里大小干部们使唤。他是哑巴,没有人再提防他;他会写字,帐项都由他来记

  申二宝的故事远远没有结束,平静了多年的小镇因这次意外的发现又一次热闹起来。袁旌生的到来,无疑给这次发现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更多的关注。

  经过实地考察,铁路施工中发现的那具遗骸大约距今半个世纪,性别为女性,其年龄在五十二至五十五岁之间,身体呈弓状。这一切都很平常,使人惊奇的是,她的整个骨骼保存完整,没有任何肌肉腐朽时残留的痕迹,骨骼表面呈现出瓷器一般精致的釉质,且质地坚硬,敲击,能发出青铜一样的铿锵之音。

  考古小组成员在袁旌生的带领下,夜以继日地分析、化验,并且使用了多种新的考察手段和实验方法,依然没有能够得出合乎事实真相的结论来。袁旌生焦虑万分。他的脑海里反复出现的是那具遗骸,一些琐碎而含糊的印象在他的心头翻滚,他希望尽快能有个水落石出,但目前看来,进展不大。他不断在互联网上调集最新资料,并就此请教了他在美国留学时的导师T·尼古莱 ·列米鸠斯博士。T·尼古莱 ·列米鸠斯博士是国际考古界的著名学者,但却对袁旌生所提供的考古对象的情况闻所未闻。

  考察的进度就这样被隔阻、延误。考古中心每日几次电询进展情况,袁旌生和小组的所有成员心急如焚,虽然工作还在继续正常进行,

  古老的鹤柳镇对于袁旌生来说完全是陌生的,没有半点熟悉的痕迹,他努力恢复那些梦境一般的缥缈记忆,依然是混沌一片,一片混沌!

  小组到达鹤柳镇以后,袁旌生和助手在镇上考察半个世纪前的生物环境时,简单了解到镇上一些情况。申二宝的故事他也听人说起:1963年的社教运动中,申二宝突然开口说话了,他和社教工作组的同志整整交谈了三天三夜,第四天,鹤柳镇生产合作社的支部支书、大队长、出纳、会计因贪污浪费,多吃多占等罪名被绳之一法。镇上人们菜色的脸上绽出了许久许久以来不曾有过的僵硬的笑容。镇上有人说,那几个人的罪行,他记在了一个本子上。那个本子是否还记着别的什么呢?

  申二宝老人还健在吗,如果能见到他的话……

  袁旌生想到这里,立即通过当地政府了解申二宝老人的情况。镇上也有其他老人能够谈出一些具体情况,他觉得申二宝老人一定知晓得更多、更详细。

  “申二宝老人可能还健在”!

  这消息虽然带着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多少使袁旌生感到振奋,他长长地吁了口气。

  “申二宝老人并不住在镇上,他一直没有婚娶,当然没有子女,好多年前他带着过继给他的侄子离开家乡,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袁旌生刚刚有所放松的心情立即又沉重起来,虽然那条线索也不一定真正能为他提供什么有价值的信息,但他希望这条线索还是不要断。

  经过公安内部网的大量排查和地方公安部门的大力协助,申二宝老人终于找到了。1963年,四位合作社干部被逮捕的当天夜里,以防报复,他领着年幼的侄子沿路乞讨,最后在伏牛山区一个叫做丁家旮旯的小山村安家落户,生活至今。

  当年的申二宝,今天已是一位古稀老人,生活的困苦使他面容憔悴,身躯单薄,但他思维清晰,语言表达清楚明确。他拿出一个发黄的本子来,本子破烂不堪,上面的墨迹已经很淡。他说那四个人的事情就写在这个本子上。袁旌生问起这个遗骸,他说,知道,但没有写。很多很多的事情都在他脑子里。

  袁旌生的眼睛湿润了,他一直预感的事情就要成为事实,这不会错!申二宝老人提供的1961年被远房表姨领往大连的那个孩子不就是自己吗?他二十八岁那年表姨去世,临终前对他的身世有所交代,最后那一刻,表姨气息微弱地对他说:“你的祖母……太……太……惨了”就闭上了眼睛。所以,他从二十八岁起,籍贯一栏填上了自己真正的故乡:梅城!但表姨没有来得及告诉他,他的家乡是否就在鹤柳镇。他含着热泪问申二宝老人:“那是我的祖母吗,她肯定是!”

  老人平静地说:“不,不一定!虽然你和这家人都姓袁,但你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出生在鹤柳镇,也没有人能证明你就是这家人的后代,我也记不起那个孩子的小名,你现在的官号肯定对不上号。再说了,那个时候,谁能保证就没有第二个这样的事情发现呢”?

  袁旌生拭干眼角的泪水。这个真实的故事,象传说一样的往事依然啮噬着他的心。不知道那个是不是自己的祖母。她的一生生育了七个儿女,六个病饿而死,只有一个儿子长到成年。家世寒微,高兴的是,毕竟为他娶上了媳妇。儿子添了孩子,锅里没吃的,炕只有一个,炕上仅有一条儿子结婚时用家里稍微象样的棉絮续成的被子。每天晚上,她挤在那个炕上,不敢脱掉自己的衣服,这巴掌大的被子怎么能盖严一家四口啊,她瑟缩在寒冬的这个角落,哆嗦着眼睁睁等待天明。孙子稍大,孩子占了半边炕,儿子给她在外屋盘了个炕,屋檐下四面透风,炕就像石板,她就像睡在露天里一样寒冷,一条破絮不知道都该盖在哪儿,她浑身冷得近似麻木。炕对面的灶旁,堆积着不少引火的稻草,她把稻草一个又一个抱到她的炕上……鹤柳镇上很久没有人见过她,他的儿子和儿媳也和镇上大多数人的猜想一致,她可能讨饭去了!那个困顿而饥饿的年代,谁也顾不上谁了,儿子儿媳没有寻找她。第二年,1961年的春天,灶台旁的稻草烧完了,儿媳把炕上的稻草准备拿下来,从中间一把拉开,一架雪白的白骨佝偻在草丛里,草下是一层厚厚的老鼠屎。不日,她的儿子在断粮几天后的某天晚上去偷盗公粮,当时被活活打死,儿媳跳河自尽,他两岁的孙子被一个回乡探亲的亲戚带走了……

  经过全体成员的努力,出初步得出结论:遗骸表面的釉质与某种动物的唾液有关,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性作用,,也许是一种有毒物质。它是一种什么物质呢?它的来源又是什么?

  接到考古中心通知,考古工作携带原始标本转移回考古中心实验室进行,申二宝老人的的目击论证确定了这种动物就是老鼠。

  那个寒冷的冬天,那些饥饿的老鼠把那个饥饿年代里那具饥饿的遗体上的皮肉悄然洗劫一空,而饥饿的老鼠们在当时颗粒无遗的大地上,它们到底食取了什么,至今还是一个未知的迷。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5-12-17 20:15 | 只看该作者
那个寒冷的冬天,那些饥饿的老鼠把那个饥饿年代里那具饥饿的遗体上的皮肉悄然洗劫一空,而饥饿的老鼠们在当时颗粒无遗的大地上,它们到底食取了什么,至今还是一个未知的迷。

深沉!
3#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8 16:3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叶柄老师阅读拙作,问好!
4#
发表于 2005-12-18 16:40 | 只看该作者
震撼人心的结尾啊。
5#
发表于 2005-12-18 18:29 | 只看该作者
有待研究。:)
6#
发表于 2005-12-18 20:18 | 只看该作者
有待研究。:)
7#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8 21:4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陌笛老师和左老师。同样期待!
  感谢春暖花开和其他朋友的阅读.
  问好并祝圣诞快乐!
8#
发表于 2005-12-19 06:24 |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5-12-19 11:11 | 只看该作者
结尾叫绝
问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9 16:0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晓梅,也问候你!
1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9 16:14 | 只看该作者
报告陌笛斑斑:
我的帖先发在这里,然后发在我经常溜达的几个地方,你连接的那儿,就是俺的老巢,嘿嘿~~~

我以论坛斑竹的身份邀请您,如有可能在那里也发个帖,指导一下,大家会非常高兴的。恕丁香冒昧,只是希望原来的论坛会更好些。这只是我的愿望,知道你很忙,没时间 就以后吧。再次感谢!
12#
发表于 2005-12-19 17:1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丁香笑雨 发表
报告陌笛斑斑:
我的帖先发在这里,然后发在我经常溜达的几个地方,你连接的那儿,就是俺的老巢,嘿嘿~~~

我以论坛斑竹的身份邀请您,如有可能在那里也发个帖,指导一下,大家会非常高兴的。恕丁香冒昧,只是希?..


关于发文章,相关规定可看中财管理版块.

对文不对人.理解!
13#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9 22:1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
14#
发表于 2005-12-19 22:31 | 只看该作者
好啊!
15#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0 17:0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上的朋友,再次感谢大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21:22 , Processed in 0.05350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