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075|回复: 7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以植物的名义——雨夜昙花散文赏析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30 08: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终于支撑不住灰色寒冷的云层,从不堪重负而倾斜的天空,硬生生掷进我的视野,使得原本还依偎在目光里的那一丝可怜的绿色,说没就没了。酿雪的冬天,目光日日踏雪寻觅绿色的姿势,一如孩子手中的摇铃,叮咚而啷当。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不经意的回眸间,绿色竟然依了文字,悄悄站定在纸面上,风韵悠然。禁不住我目光的穿梭游弋,绿色的文字顿时就鲜活起来,邂逅里,自然是一片植物清香的气息萦绕着不肯罢休。那些离了冬天而远去的旧日情形,缘了又一次的目光迁移,从灰色纠缠的深处苏醒过来,淋漓浮现。不是我的目光要从文字中穿梭而去,是文字的绿色将我的目光召唤。是的,当时读雨夜昙花的散文,就是这样的感觉。

  风起,有声音从远处追来,心无旁骛,只是一遍又一遍把我拷问。枝枝丫丫的树秃着白头,耸着白肩膀立在寒冷中,上面不见一片绿叶。迟暮里这绿色的树叶去了何方,我还真答不上来。甚至就连镜头回摇式的田园绿波翻滚的情景,也碍于我先前惯有的漠视眼神,隐藏在萧瑟的黄昏中,再也不肯显露。我忽然以为,这是植物对我的一种忽视,或者确切说是植物把我非人化了。这倒也好,犹如惊鸿一瞥间的目光迁移和角色转换,不由思考就把我倾泻在了自然的面前,令我十分汗颜地与真谛邂逅——没有一种生命可以蔑视另一种生命的存在。我其实就是荒野里的草芥。这样的思维转换,瞬间就让我听见雨夜昙花绽放的声音喧哗得更响了,从声音里涌出的文字,跌在我视线里荡起绿色泡沫的欢快中,不见一丝歇息的迹象。没有张扬和炫耀,除了质朴的绿色,还有淡淡的清香。以植物的名义,我看见的雨夜昙花的散文,大致都是这般一个模样。

  雨夜昙花写有很多的散文,逐一考究咀嚼过于琐碎的问题,我定是无能为力的。走马观花似乎又不是我的个性。犹豫之间,一个人的取舍,往往是在灵感袭来的一刹那上揽得的。于是我决定,从她的《紫薇花开百日红——话说陈圆圆》,《李花绽放淡伫更纤秾》,《清风何日再拂松万棵》,《蟹爪兰》以及《花报春风信》等无数的散文作品中,收回自己放逐游弋的目光,集中锁定在《九一八的警报》这篇散文里。

  我是一个喜欢标新立异的人,选择《九一八的警报》作为视线的切入点,就是冲着在雨夜昙花的众多散文里,或许只有这篇文章不可能有植物纠缠的影子出现了,疏不知,文章一开始就让我再次邂逅到了植物——石榴。以植物的名义,我兴奋起来了。这篇散文把焦距调在了石榴的身上,通过“手中的石榴,外皮平实无奇”的远景镜头,“石榴粒异常好看,如红宝石一样夺目却更水灵,象水晶一样晶莹却又更红艳”的中景镜头,“有几粒石榴籽落到桌上,那薄薄的膜竟没有摔破,它们红红艳艳、水水灵灵,异常美丽”的特写镜头,还有“见到落在桌上莹红的石榴粒时,突然想起一个女子,我想她的名字是小红”的回摇式镜头和“石榴剥好后,我把它放进果盘,内心柔软温润。活在这个时代的我,同为女人的我,在这个花好月圆的日子里,会象她们许多年前一样,向月亮祈求团圆和幸福”的定格镜头,采用叙述往事与抒情紧密结合的手法,深刻而又真实地讴歌了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妇女的英勇精神,也强烈地表达出了对侵略者犯下滔天大罪的愤怒控诉情绪。同时,作者通过白描的方式,简捷地几笔就把人物形象、性格特征传神地借助石榴的物象勾画出来,从而构建成这篇散文的新颖特点。此刻,石榴应该是幸福的,因为它承载了无数英烈鲜血的莹红的石榴粒,紧密地聚集在一起的石榴粒所传递出的祈求和平、团圆和幸福的意象,被作者知遇了。

  大脑的沟回中,有意象的分子在蠢蠢欲动,终于,一幅画面被勾勒而出。从芊草丛密挺立的缝隙望去,青山剪影般贴在蓝天上,出发于山脚下的野花,姗姗而来,一片营营。大凡顿时生色的自然风景,都是这样浑然而就的。然而,要是没有芊草的铺垫,没有水浪似的野花涌动,神韵从何而至?植物的世界,就是灵感栖息的场所。毕加索的灵感,费密的遐想,席勒的创意,无不与植物的存在有关。不约而同,雨夜昙花的散文,精彩之处也总是与植物如影相随。例如《敬梓馆内观梅花》里的梅花,是与“吐馨放蕊的丝丝幽香”的精彩文字相连接的;只有《花桩河》中的一株株树木的绿色,才把“我同样勃勃的生命与同样葱翠的青春映衬得更加美丽”;《与荷擦肩》内的荷花,始终轻悠悠在作者心里“荡着清澈明净的荷香”。人的精神与植物的精神水乳交融,才是真实的风景。无须扣问,这就是雨夜昙花行就散文的基本意境之所在。

  眼光在雨夜昙花的文字里行走,其繁密的植物清香始终就将我合围着,言说顿显苍白。必如此,才会有圆足的醉,圆足的爱,圆足的颓弦和圆足的痴,成熟了她文字心田里的植物。我俨然看见,雨夜昙花散文中的每一个文字,都是被她用手紧紧握住的一枚种子,在温柔和辛勤的呵护下,徐徐绽放出新绿的一抹亮泽。不然,这植物的气息,怎么总是依恋在她的文章里,活灵活现地呈现于我的视野中呢?我喜欢植物,是因为植物不奢求不贪婪的个性,我喜欢绿色的文字,是因为虽然屡屡遭遇做派、权术、意识和喧哗的濡染,绿色仍旧集结不散的气质。或许只有以植物的名义,文章才不会以时间的方式老去,就象雨夜昙花写的《九一八的警报》,还有《与荷擦肩》和《茶花杂记》等等。

  诚然,面对无以计数的植物种类,各人有各人的喜好。就象植物一样,文章是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有美与丑之别。从雨夜昙花的散文中也可以看出如是的情形。譬如在她散文的字里行间,时时有幼稚、弯扭、迷茫或是脆弱的姿势摇曳晃动,宛如初初破土的嫩苗,面对广阔的寰宇显得手足无措一样。但是谁又能够说,这株幼苗今后就一定不会成长为一棵英挺的大树呢?不经意间,奥古斯丁的话由远处递来:植物追求被人发现,这对于它来说就是得救。以植物的名义表现散文、表现雨夜昙花的自我精神世界的举措,拯救了植物,拯救了植物也就拯救了自己。由此看来,绿色与她的文字融合,无疑就等于是扎根在了最深刻的爱之中,在爱之中,有植物的实在性。

  若回头,雨夜昙花散文中的植物气息想定是依然。果不其然,我的目光没有离开绿色文字的意思。这令我由不得以植物的名义,继续去追寻雨夜昙花散文里那一抹原本就应该驻足于身上的绿色,在这个寒冷的冬天。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0 08:55 | 只看该作者
身为云南作家协会会员,雨夜昙花在文学创作的事业中,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客观公正、内敛平和以及不事张扬的特点,值得我认真学习。特以此文表示敬意。
3#
发表于 2005-12-30 09:09 | 只看该作者
雨夜昙花斑竹的谦虚确实让我感动。好评析!
4#
发表于 2005-12-30 09:28 | 只看该作者
这一篇评析也不亚于坛花的好文了,老朋友还有如此柔美的另一面,真是令人感动!
5#
发表于 2005-12-30 09:32 | 只看该作者
一看开头就喜欢!欣赏你的文字!

也喜欢雨夜昙花文字!
6#
发表于 2005-12-30 09:4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读过此文,才认识到雨夜昙花的庐山真面目。楼主也厉害,能够将其文风分析得如此细致,这有因为有你们及众多高人的会聚,才能让我一饱眼福呀!祝福大家!
7#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0 10:0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高迎春 发表
雨夜昙花斑竹的谦虚确实让我感动。好评析!

问好高迎春朋友!
8#
发表于 2005-12-30 10:07 | 只看该作者
由此看来,绿色与她的文字融合,无疑就等于是扎根在了最深刻的爱之中,在爱之中,有植物的实在性。
9#
发表于 2005-12-30 1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原创] 以植物的名义——雨夜昙花散文赏析有感

最初由 敬一兵 发表
  终于支撑不住灰色寒冷的云层,从不堪重负而倾斜的天空,硬生生掷进我的视野,使得原本还依偎在目光里的那一丝可怜的绿色,说没就没了。酿雪的冬天,目光日日踏雪寻觅绿色的姿势,一如孩子手中的摇铃,叮咚而啷当...


好好读一篇,了解朋友的文章!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0 12:5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吴君雯 发表
这一篇评析也不亚于坛花的好文了,老朋友还有如此柔美的另一面,真是令人感动!

谢谢君雯老朋友的鼓励!
11#
发表于 2005-12-30 13:35 | 只看该作者
新年快乐!
12#
发表于 2005-12-30 15:17 | 只看该作者

^_^问好两位!新年快乐!

最初由 敬一兵 发表
身为云南作家协会会员,雨夜昙花在文学创作的事业中,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客观公正、内敛平和以及不事张扬的特点,值得我认真学习。特以此文表示敬意。


在敬版精彩的文字里读着昙花姐姐的隽永与婉美!做人与做文,你们都是清风学习的榜样,问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0 16:3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戈眉 发表
一看开头就喜欢!欣赏你的文字!

也喜欢雨夜昙花文字!

谢谢戈眉鼓励!
14#
发表于 2005-12-30 17:02 | 只看该作者
喜欢雨夜昙花
15#
发表于 2005-12-30 20:07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的取舍,往往是在灵感袭来的一刹那上揽得的。

我觉得,有时候这样的取舍就是命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7 14:46 , Processed in 0.13203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