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8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小天水的社火曲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3-31 1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天水的社火曲儿  
       小天水,古称天水关,是三国时期重要的军事阵地,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小天水的社火曲儿伴随社会表演已经历经了漫长的历史长河。一般是正月初三之后,社火便自发组织,村民积极参与且落实到人,提前演练。渡船、舞龙、秧歌、狮子、秧歌队等组成了社火表演的重要内容。正月初五之后,社火一般就正式开始了。小天水社火表演中,唱曲儿是必不缺少的内容之一。分为单唱、二人对唱、多人合唱等。社火曲儿大多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民间故事等。曲目繁多,韵律和谐,相似于陕北一带的信天游。唱词也是朴实亲切,朗朗上口,易记易诵,广泛流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一、单唱。也叫“丢伞曲儿”。表演开始后,由伞头统一带队,手执花花棍和蜡花盆的男扮女装围成一圈,锣鼓停歇,便有一男一女上场。女的扭秧歌,男的便自编伞曲,即兴清唱。如:
    “胡家沟,两面山,两只青龙把庄边。人民生活看今天,国泰民安太平年。”
    “前是山,后是坡,亲戚坐的是凤凰窝。凤凰窝,凤凰蛋,辈辈出的是翰林员。”
    “高粱伞儿都溜溜转,亲戚站在园边看,耍了个狮子滚绣球,幸福的日子在后头。”
    单句:一般由四句组成,句句注重押韵,力求和谐悦耳。唱时饱含感情,抑扬顿挫。即表达了明确的主题和意义,同时博得了观众的喜爱和拥戴。

       二、对唱。一般由一男一女清唱。一唱一合,循环往复,真切表达了相互真挚的感情和爱慕倾心之情。如伞曲儿〈十对花〉:
    男(唱):“你唱你的一来,谁人对你的一呀?什么花儿开在吆,正呀嘛正月里呀!”
   女(唱〉:我唱呀我的一来,我来对你的一呀,纸灯花艾开在呀,正呀嘛正月里呀!”
   这样以同样的曲调韵律、互问互答,将腊梅、桃杏、马莲、芍药等10种花目依次穿插其中,极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三、多人合唱。这是社火表演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唱词内容、参与人数之多,取材范围,涉题时间之广等切实体现了社火表演的传统性、大众性和娱乐性的特点。那一段段美丽或凄凉的爱情故事、神话传说、传统戏剧通过众人深情高扬的演唱,逼真贴切,委婉动人,胜似秦腔或皮影戏之娱乐功能。笔者通过访问挖掘,整理搜集了小天水的部分社火曲儿,附于此,以世读者:
      曲儿一:<状元夸官>
       正月里是新年,秦琼敬德米粮川,
       打三鞭还二剑,我给唐王保江山。
      二月里,龙抬头,王三姐梳妆上彩楼,
      王三姐梳妆上彩楼,绣球儿飘打薛平郎。
      三月里来三月三,刘关张大战虎劳关,
      三战吕布仗丈败,张飞鞭打紫金冠。
      四月里来四月八,梨山老母要出家,
      她的出家因何事,只因山西樊梨花。
      五月里五端阳,磨房里受苦的李三娘。
      要得三娘不受苦,怀儿里怀抱小儿郎。
      六月里,下大雨,头一名状元高文举,
      梅花转字谁教的,姑姑成亲的张梅英。
      七月里秋风凉,棍打北京的李闯王,
      闯王棍打北京府,梦儿里梦见九龙口。
      八月里八月八,刘权阴曹进北瓜。
      北瓜进到阎王殿,借身子还阳的李翠莲。
      九月里九月九,韩信命丧陈仓手。
      有心不到魏阳去,该人一命还一命。
      十月里,冷清清,三国手里数谁能。
      能掐能算的诸孔明,能杀能战的赵子龙   
    曲儿二:〈绣荷包〉
      初一到十五,十五月儿高。
      风吹儿摆动儿,扬哩嘛扬柳梢。
      年年常在外,月月不回来。
      捎书儿带信儿,要绣个荷包戴。
      自然荷包戴,绸子扯着来,
      将五包花线儿,分呀嘛分着来。
      打开金线包,金线无一条。
      打开银线包,银线也没了。
      上街跑下街,买回金银线。
      绣个花荷包,送给心上郎
      曲儿三:〈高高山上一树桃〉
      高高山上一树桃,年年世世长不高。
      放羊娃娃不学好,上来下去拿棍敲。
      敲一敲敲死了,再也不结仙桃了。
      龙王看见叹可惜,常常担水把树浇。
      浇一浇浇活了,结下的仙桃满筐箩。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6-3-31 20:11 | 只看该作者
民歌美,美不胜收。这也算是散文吧?
3#
发表于 2006-3-31 21:12 | 只看该作者
要是听到曲,就更有味道了。好像这贴放错了地方。
4#
发表于 2006-4-1 11:16 | 只看该作者
非物质的民间文化,值得注意。
放在这里就放在这里吧。
5#
发表于 2006-4-1 15:01 | 只看该作者
曲林儿的文章好美丽啊,好好写写我们天水的文章。问候愚人节快乐。 
6#
发表于 2006-4-5 21:15 | 只看该作者
乡音乡情,亲切,便也喜欢。
7#
发表于 2006-4-6 01:15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

提一下,问候楼上的永红和雨林儿,希望多整理和发撅民俗文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28 00:46 , Processed in 0.15938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