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08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孔子,可归来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4-22 0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孔子,可归来兮?
刘义忠
  最近教学《论语五则》,感觉到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孔子离我们越来越远,近些年仅仅成为某些地区发展经济的卖点,文化炒作的亮点,至于孔子到底是什么人,我们应该继承他什么,这些人并不知道,一片茫然,于是我竟然发出孔子可归来兮的感叹。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以学为乐,刻苦好学,而且以立志为先导,以乐道为旨归。对为学而言,立志无疑是一项培根固本的工作,而孔子却又将为学之乐寓于生活之中,生活之乐亦在孜孜以学。使“以学为乐”和“立志成才”得到了和谐的统一。然而,遗憾的是,今天的莘莘学子又是怎样学习的呢?他们并不知道为何而学,小学时死记硬背,中学时只追求高分,读书是为了什么呢?家长和学生的回答都是养家糊口,或谋得一官半职,或博取功名利禄,仅此而已!学生厌学,更谈不上乐学勤学。残酷的现实也确实让学生们有些无能为力。就大学生而言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危机,不得不放弃理想、快乐,学习也就变得只一个“苦”差事。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日渐激烈,“以学为乐”的教育理念的生存状况变得岌岌可危。如孔子活到今天,是不是也早就失业了?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提倡敏捷与勤思。孔子于求学、敬事都强调“敏则有功”,“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敏”字有两层意思,一是反映迅速,二是勤于思考。“敏于事”、“敏于行”,是说做事行动要反映迅捷;“敏而好学”、“敏以求之”,是说求知治学要勤于思考。与“敏”相对的是“慎于言”、“讷于言”,其意并非要人三缄其口,而是强调少说多做,言行一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这正是孔子学以修身、学以养德思想的表现。然而,遗憾的是,如今的学生以背诵老师给于标准答案为目的,以应付升学考试为满足,知识仅仅局限于考试的科目和内容,谈不上好学,也谈不上勤问,更谈不上独立思考。书上怎么说的就怎么做,标准答案怎么写的就怎么答,根本谈不上动脑筋,更谈不上创新。
  自省与改过。自省与改过,是求学者终极目标,亦是成贤至圣的捷径。当然,捷径却往往是最难行进的。孔子也觉得“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它。孔子说:“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子罕》)“过而不改,是谓之过矣。”(《卫灵公》)人之过,只要不是故意为之,有过便改,无损形象,还能得人共仰,何乐而不为呢?过而不改,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这才是真正的过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有了正确的态度,有了改过的决心,余下的事情便是如何改过了。改过要分为两个步骤,先是自省,再为改过。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省的关键要通过自省总结得失,找出自己存在什么过错,找出与贤人之间的差距。有过与差距便需改正,“就有道正焉”,以不断完善自己,最终达到“内省不疚”的境界。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是说,人在本性上大体是相近的,只是由于习染的不同,才导致了人与人品行的极大差异。而孔子认为人的品行是可以通过教育和学习加以改变的,因而主张“有教无类”。故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可见孔子除了桃李满园外,更重要的是他的育人理念。然而,遗憾的是,如今忽视平民教育,忽视教育的平等。在孔子的学生中,既有富家子弟,亦有贫民子弟,他们志向不同,性格各异,有的曾是流浪汉,还有的甚至当过强盗。而如今呢?莫说犯罪,就是所谓“差生”也被学校驱赶而辍学,有的“污点”就将会记入档案伴你一生;更重要的是,“有教无类”的基础在如今已被撼动。城乡差别的进一步扩大,富家子弟肆无忌惮地浪费着优良的教育资源,而平民子女却在为不足百元的学费而“报校无门”,导致强势者进取心减弱和弱势者自信心丧失恶果。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入者”。此乃孔子“因材施教”之法。他对学生的性格优缺点可谓了如指掌:子路果 断,子贡通达,冉求多才多艺……从而根据各人的特点授之以教,以扬长避短。如何做到“因材施教”?这也正是我国目前教育所面临的又一困境。试问:今天的老师又有几人能去关心一下学生的性格特点呢?我们学了孔子老人家两千五百多年,其结果如何呢?孔子跟不上新时代,被社会抛弃了。学生只关心成绩,老师只关心升学率就可以了。成绩出来了,升学率也就有了,美其名曰:互利互惠。殊不知其过程中不仅抹杀了个性,更抹杀了因弥补个性所花去的“生命”。可见这种“互利互惠”是以整个社会的牺牲为代价所换得的。什么“因材施教”恐怕只能从教科书中找到了。现代教育采取的是淘汰法,学生自生自灭,优胜劣汰,那么教育的功能又体现在哪里呢!
  如今有的地区或企业搬出了孔子,果真是尊孔,弘扬孔子精神吗?不,仅仅是以“孔子”这个名字设个基金会。塑个孔子铜像,孔子的精神就能发扬光大吗?不,仅仅是招商引资,做更大的买卖。我不禁暗自思忖,“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学为乐”还所剩几何呢?蓦然回首,孔子真的已离我们越来越远。
  一个军事天才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剑,一种是思想。而思想最终会战胜剑。很可惜,今人让孔子失望了,利用的是孔子的外壳而不是他的精神和智慧,他的先进教育思想正在受到“利益文明”的猛烈冲击而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一部《论语》,始终以致用为纲,以德行为本。“学”是为了修身养性而成为“君子”,君子行“仁”而为政。为了达到学以修身,学以成仁的目的,孔子论述了许多学习之道。我们今天尊孔崇孔拜孔,主要是发扬孔子精神,继承孔子的正确思想和教育理念,促动我们的教育发展和企业创新,古为今用,不是仅仅搞搞形式,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推动我们的事业更快的前进。
*(湖北沙市六中434000)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6-4-23 22: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9:58 编辑

欢迎新朋友!

3#
 楼主| 发表于 2006-4-24 09:49 | 只看该作者

请多指教!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9:58 编辑

请多指教

4#
发表于 2006-4-26 22: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9:58 编辑

阐释孔子的观点很到位,逐节论述,论点严谨,见解深刻.提出问题,颇有警示和教育意义.
好文.

5#
 楼主| 发表于 2006-4-27 10:19 | 只看该作者

尊孔切莫功利主义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9:58 编辑

我崇拜孔子主要是要发扬孔子精神和学习办学理念,古为今用,不是打着孔子的招牌赚钱,甚至跟孔子背道而驰,违背孔孟之道!

6#
发表于 2006-4-27 16: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9:58 编辑

一个军事天才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剑,一种是思想。而思想最终会战胜剑。很可惜,今人让孔子失望了,利用的是孔子的外壳而不是他的精神和智慧,他的先进教育思想正在受到“利益文明”的猛烈冲击而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时下发生的许多情形确实如此,令人扼腕。

7#
发表于 2006-5-8 18: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9:58 编辑
最初由 敬一兵 发表
一个军事天才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剑,一种是思想。而思想最终会战胜剑。很可惜,今人让孔子失望了,利用的是孔子的外壳而不是他的精神和智慧,他的先进教育思想正在受到“利益文明”的猛烈冲击而面临...

同感!问好楼主。

8#
 楼主| 发表于 2006-5-11 16:57 | 只看该作者

思想最终会战胜剑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9:58 编辑

我信!

9#
发表于 2007-1-4 11: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9:58 编辑

我不提倡盲于崇信,一个民族或一个人都需要思想.孔子之伟大我已知晓矣.
于丹论<<论语>>中将孔子思想分析的很明了,很透彻,但是现实中又有几人能为之
这个世界以及这个社会毕竟成功的"人"是少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5 19:38 , Processed in 0.12420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