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62|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原创] 红楼梦与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4-23 0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已通灵性的顽石来去自如,可大可小,逍遥自在,怜香惜玉,引出了一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曹雪芹借用天地造化之精——玉石来塑造了宝玉和众多冰清玉洁的女儿形象,以玉喻人,人玉一体,创造了一个从顽石到宝玉再到顽石的历程,玉石作为创作的重要载体,始终贯穿于全书之中。

  红楼中人将那块刻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的宝玉视之如命,贾府中最高统治者贾母直言不讳地宣称:“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的命根子”!当此玉丢失时,合家惊慌,乱作一团,立即开出悬赏一万两白银的天价以求找回宝玉,在贾府中,金山银山不稀奇,为了这块宝玉,花再高的代价,“也不过是多使几两银子罢了”,同宝玉相比,银子算什么呢?这充分说明宝玉不但是贾宝玉和贾府的命根子,也是整个封建社会的命根子。

  古人曰:“宝,玉也”,认为“黄金有价玉无价”,至贵者为宝,至坚者为玉,因而在红楼有名有姓的480多人中,仅有三个半曹雪芹最喜爱的人物名字中才予以“玉”之称。这三个半人是:宝玉、黛玉、妙玉、红玉。曹公对前三个人的钟爱自是不言而喻的,直接将至贵至坚的“宝玉”赐给了书中男主角,黛玉、妙玉皆为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人物,作者是倾注了大量心血来塑造的。黛玉,曹公合着血泪塑造的女主角,唯有用“玉”才能喻出她至纯至洁的品质,黛的本意为黑绿色、青黑色,上佳的墨玉“黑如纯漆”,迸发光亮,非赏珍贵。黛玉即黑绿色之玉,用黛色而不用其它颜色的玉来喻黛玉,实在是曹公的良苦用心,唯有用黛色才能喻出黛玉“玉带林中挂”那高贵、忧郁而薄命的一生。妙玉,具“气质美如兰,才华郁比仙”的金玉质,世上任何美玉都无法喻其美好,故而在玉字前择一妙字以之才能匹配,由此足见曹公对这一人物的喜爱。而红玉,后改名为小红,则是连又副钗都沾不上边的小丫环,但却因聪明过人,口龄伶俐,其内秀通过简短准确得体的传话充分展露,深得红楼中掌权人,少说也有一万个心眼子的巾帼英雄王熙凤的赏识,这当然是先得到曹公的赏识,才将红玉这一宝贵的芳名赐给了小红。可惜只因她身份低微,这“玉”字是位尊者才能享有的,更何况还重了贾府中的宝贝——“两个玉儿”的名,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因而才改名为小红。从这三个半人的名字中可看出,曹公对这几个人是何等的喜爱,“玉”字又是何等的金贵。

  当然,名字与玉有直接联系的还有曹公喜爱的两个人,即宝钗、宝琴两姊妹。“宝”字就是“玉”和“家”的合字,为家中有宝之意,将“玉”字巧妙地融入这“二宝”之中,符合“二宝”含而不露的性格,也反映了曹公对这姊妹俩的偏爱。

  《红楼梦》总纲第四回“葫芦僧判葫芦案”中,门子呈给贾雨村的护官符:“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少了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护官符中所举的四大家族,都用珠宝金银来显示其富贵之至,尤其是贾、王两家曾经是皇亲国戚,接过驾,唯有用玉来形容,才能突出其尊贵富有。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这本是才貌俱佳的探春咏白海棠之诗句,可用她来形容大观园中“水做骨肉”的女儿们,实在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这群“集山川日月之钟秀”的女儿,一个个如出水芙蓉,美玉无瑕,她们“半卷湘帘半卷门,碾冰为土玉为盆”。以“冰作影”,“玉为魂”,天真浪漫,生活在不染凡尘的世界里,“种得蓝田玉一盆”,以玉言志,借玉抒怀,以身比玉,那么灵秀,那么飘逸,为世人留下了一幅何其高雅动人的玉人图!唯有象征高贵、纯洁、吉祥、美丽的玉,才能完美地体现红楼女儿的心灵和容貌。

  黛玉与宝玉爱情的破灭,使得这位“愁多焉得玉无痕”的女子只求速死,以保“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的本质,其身洁如玉的精神同样坚韧如玉,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以玉为尊贵,以玉为荣耀,这是中国几千年玉文化的积淀。

  “通灵宝玉”本是稀世之宝,她本来“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只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惹是非”。世间本是是非之地,尽管“一个是林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但食了人间烟火,终要沾染上俗气,生些俗念,做些俗事,当一回世间凡人。

  《红楼梦》从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到第一百二十回贾雨村归结《红楼梦》,展示了经石——玉——人——石的全部发展过程。一块顽石,吸纳了天地之精、日月之华而成为一块美玉,并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簇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走了一遭,以玉为主线,演绎尽了人间荣辱兴衰、悲欢离合,成就了流芳千古的《红楼梦》。

  始于青埂峰,终于青埂峰,这便是宝玉的最终归宿。“沉酣一梦终须醒”,经历了一番梦幻之后,那僧道曰:“那蠢物已经回来了,还得把它送回原所”,于是仍携了玉到青埂峰下,将“宝玉”安放在女娲炼石补天之处。

  从来处来,由去处去,无论如何演绎,终要回归到本真的状态,客观事物的规律就是这样。

  其实,宝玉本来就来自于石类,她就是石中的一族,不过为石中的“美者”而已。所谓玉石、宝石、钻石等均源于其母体——石,所以在先古时期就曾经玉石不分,统称玉石。石与玉实为一体,蕴藏有玉之石则称为璞,在先民眼里,玉器与玉石区别不大,区别只在于石的美与丑,即石质是否细腻滋润为玉与石的主要依据,因而有玉石俱在,玉石俱焚之说,无论多么珍贵的玉石,归根到底不过是石头罢了。

  真正闪烁着不朽光芒的,是人类那些美如宝玉的智慧和思想,辟如我中华几千年来的文化奇葩玉文化,辟如千古奇书《红楼梦》。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6-4-23 08:10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大理老乡佳文,顺便提醒,第三自然段的排版需要再编辑一下.
3#
发表于 2006-4-23 09:27 | 只看该作者
确实好文!这样的文章不好写!
4#
发表于 2006-4-23 09:5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你大气的文笔,缜密天成而灵秀贯通。好!
5#
发表于 2006-4-23 10:09 | 只看该作者
从红学研究的角度而言,这篇文章也是具有很高水准的。恭喜老朋友在文笔上出现了这样的转变!
6#
发表于 2006-4-23 10:11 | 只看该作者

^_^

学习君雯姐姐美文,收益不浅,问好!
7#
发表于 2006-4-23 14:51 | 只看该作者
真好看,长了见识,姐姐好手笔!
8#
发表于 2006-4-23 15:10 | 只看该作者
我晕,这篇东东刚在曹雪芹版发了呀,
是不是发重了?
9#
发表于 2006-4-23 16:00 | 只看该作者
厚重之作!姐姐的文章十分喜欢.学习并欣赏!
10#
发表于 2006-4-23 21:47 | 只看该作者
悲金悼玉的红楼梦,确实离不开一个“玉”字。问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4-24 08:51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永平张会军 发表
拜读大理老乡佳文,顺便提醒,第三自然段的排版需要再编辑一下.


问老乡好,谢谢提醒,已经更正过来了,还望多关注!
12#
发表于 2006-4-24 08:56 | 只看该作者
姐姐这"玉"系列真是好!
学习!欣赏!
13#
发表于 2006-4-24 10:40 | 只看该作者
“红楼梦”的灵魂就是"玉",那是一种凝结的灵性。
14#
发表于 2006-4-24 11:17 | 只看该作者
有底气。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4-25 23:11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陈元武 发表
确实好文!这样的文章不好写!


问好陈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4 19:42 , Processed in 0.06088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