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62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拿把野草进城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29 1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屈原投江后的千百年来,整个汉语区的端午节都以一种浓烈的习俗来纪念他:赛龙舟,吃粽子,戴香包,插柳条,採艾叶。可是近年来,干旱已使得整个北方的河无舟可赛,也使得华丽的香包无香可裹。进入五月,河边稀稀拉拉的柳树仍象那起尘的河滩垂不下几根可人的柳条,偶尔的一点碧绿也被顽痞小儿折之抹之。于是,端午的早晨,城里城外的人只得早早出门去山上或郊外寻找日渐疏离的柳树。
  烟柳迷懞的景象对他们来讲已是一件惆怅的往事。
  在农村,柳树是从来不被当成树的,尤其是垂柳只被看作一种活物残存在《水浒》鲁智深的传奇故事里,并从一张又一张的大嘴里传来唱去。偶尔地,它们被那些闲散老人随便戳在了村头地边,然后就野草一样地长着,活着,再也无人管问。只有在端午的早晨,人们才记起它,并顺手折下些嫩嫩的枝条盘在门顶来驱魔避邪或祈求吉祥。寒冬腊月之季,当农人们为着新年的到来而打扫庭院时,那些早已干成碎叶的枝条才被灰尘一样扫去。又比如艾叶,一种长于田边地埂之上、牛羊不闻不问的大恶大臭之草,却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成为了必需的祭物。是屈原生前的洁癖,还是后人的反潮流而上,我不明白。以驱蚊之品祭江南之灵,除却借用的意味外,难道是北方人的幽默之举?我更不明白。
  可是,如今的端午,柳条艾叶却充斥了大街小巷。它们和任何寺庙前出售的香蜡纸火一样,已沦落为廉价的表白虔诚的商品。与这个时代相仿,与其说它们是虚假的祭品,不如说它们是一把真实的野草,插在门上权且点缀而已,谁还再去当真并纯情地辨认它的真假呢?太阳一出,那些沾满了自来水的枝叶已缩成一团,垃圾一样无人过问。即使是一介老农,谁还再去珍存它呢?
  当作商品出卖的柳条艾叶已不再是柳条艾叶了,它甚至已不再是恶臭之物了。假如屈原先天有灵,他还会接受这种浮夸虚伪的纪念吗?他还再能写下那些散发着香味的诗句吗?看着那些废弃之物,我宁愿它们是一堆了无鲜活的野草,烤干晒干之后烧火取暖而已。
  当柳枝已变成待售之物,当香包已填满甜腻之粉,还有人肯再花钱买一把野草,无论对于这个时代或者对于个人来说,都已经是一种难得的民情了,谁还再奢求那些曾经沾满露珠的柳枝上会不会附有淳朴的民风呢?当千年之前的屈原对于今天大多数痴柳之人来讲已仅仅是一种称谓一种指代时,谁还再能从容地拿起书本去吟唱那些美妙的诗篇呢?
  我想,以后的端午人们会选择其它方式来进行这种民俗纪念,或者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纪念。然而,在某一天,当他们的生活因失去了一种牵挂而变得更加无趣或无奈时,他们才会对从前产生一种更为虔诚的怀想。那时的屈原还会是从前的屈原吗?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楼主| 发表于 2006-5-29 11: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5:00 编辑

请斑竹多指正.

3#
发表于 2006-5-29 14: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5:00 编辑

每逢端午柳值钱!

4#
 楼主| 发表于 2006-5-29 17: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5:00 编辑
最初由 邱天 发表
每逢端午柳值钱!

感谢邱天斑斑的阅读与评点.
节日快乐!

5#
发表于 2006-5-31 06: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5:00 编辑

柳树现在可少多了,我家门前的一行柳树被修河堤的人给砍了后,一场沙尘暴也来了,问好端午节快乐

6#
 楼主| 发表于 2006-5-31 09: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5:01 编辑
最初由 渭水河 发表
柳树现在可少多了,我家门前的一行柳树被修河堤的人给砍了后,一场沙尘暴也来了,问好端午节快乐

共感啊!顺祝节日快乐!

7#
发表于 2006-6-1 18: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5:01 编辑

当柳枝已变成待售之物,当香包已填满甜腻之粉,还有人肯再花钱买一把野草,无论对于这个时代或者对于个人来说,都已经是一种难得的民情了,谁还再奢求那些曾经沾满露珠的柳枝上会不会附有淳朴的民风呢?当千年之前的屈原对于今天大多数痴柳之人来讲已仅仅是一种称谓一种指代时,谁还再能从容地拿起书本去吟唱那些美妙的诗篇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4 04:32 , Processed in 0.05602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