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02|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工作日志之班中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9 2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24 编辑 <br /><br />
  工作日志之班中餐

    自当上副班长,老六的想法和心胸就不一样了,甚至可以说天翻地覆。这要从老六当班的第一天说起。

    那天是星期六,上中班,共是八个人,比起平常要少一两个。按说八个人不少了,可分在两个工作地点,就显得紧张了。去上班的路上,老六就开始想这八个人谁干什么谁干什么,怎么分才能不让大家有意见。

    对老六来说,这在以前是没有的事。

    没当副班长之前,班长安排什么老六就干什么,就算再苦再累,也很少说什么,只是认认真真干好分给他的活。也有清闲的时候,每到这时,老六就会拿出手机,看他提前下载好的书。比如莫言所有的小说,三毛所有的散文,都是在这样的工作间隙看完的,现在他正在看《资治通鉴》。

    分完所有的活,老六还像往常一样,闷头干活,不知不觉已是下午六点多钟,到吃班中餐的时间,也巧了,这一天活特别多,他只想着赶紧干活,千万别耽误生产,根本没想吃饭的事,当同事打来电话询问的时候,他有些蒙了。于是,他连忙想对策,询问值班队长。谁料值班队长一句话就把他打发了:“这么多的活,那还有时间吃饭。”

    不吃就不吃吧,好在同事们都很努力,没有因不吃饭影响到工作进度。终于下班了,老六一颗提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回到家,他觉得骨架都要散了,躺在床上回想第一天当班的过程,老六感到了煎熬,也感慨万端。第二天,他就发了一条微信:感谢领导的信任,给我以新的责任。第一天当班,人员少,任务重,应对起来有点捉襟见肘,不过还好,在兄弟姊妹们的通力合作下,还算圆满完成任务,感谢他们的支持。古人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和胸怀亦不同。西汉时有位将军,每打胜仗归来,别的将士都在争论谁的功劳大,唯他在这时默默地站在大树下,不争不抢,人称大树将军。我想,他应是楷模。

    经过第一天当班后,老六总结了一下,当班长不仅仅是把活干好,还要全面考虑,班中的任何一件事都是他的责任。想是这样想,可要一下子改变几十年当工人的工作思维,却不是那么容易。

    就在老六第二次当班的时候,出事了。

    这一天的活依旧很多,依旧分两个工作地点,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工作点又分两种活。分活前,老六唯恐出事,他把自己分在这个工作点。开始的时候还好,两种活不断,四个人两两分开,互不影响。可是,工作到中途,其中一个活出现了间断,他就把那两个人喊了过来。

    事情坏就在坏在这里,活一忙起来,老六一是又进入到原来的工人思维,再一个就是忙昏了头,他没想到刚才中断的那个活又接续上了。

    老六正忙得昏天地暗,忽然见一帮人叫嚷着来到场地,其中一个人说:“我这就给你们领导打电话,问问他为什么不给我们干?还了的了!”口气非常强硬。还有一个叫嚷着要揍人,这个人一边叫嚷一边走到老六的同事跟前,老六怕真的动起手来,赶忙把这个凶顽的人拉到一旁。

    说起来也不能怨老六,两个活的距离很近,从他工作的角度往后看,很难分清是两种活。话是这么说,可那些人不会理解。出事了,老六还得解决,好在这些年老六在当地的人缘不错,有几个很有势力的朋友,那些人也知道。老六赶忙边劝解边指挥同事给他们干活,劝了好大一会,事情才算平息下来。这些年来,老六清楚地知道,对那些人平时有一百个好,只要有一个不好,一切都等于零。有时想想,老六不免有些心寒。

    俗话说,一人难趁百人意。经历了两件事,再当班时,老六的心更细,考虑的事情更多、更全面。尽管如此,还是难免不愉快发生。

    昨天中班,又是老六当班,班中九个人,还是两个工作点,一边五个,一边四个。开始活不忙,两个小时后,开始忙起来。有值班队长盯着,五个人的那边老六不用管,要操心的是他所在的一边。

    工作刚开始的时候,老六就估计,如果不出现其他情况,他这边的活一定能提前完成。为了预防万一,老六还得按正常下班计算,甚至还要考虑到加班的情况出现。这样的情况常有,就在前两天,本应晚上十点下班,结果通知加班,等他们洗完澡回到家,已是深夜。

    老六一边干活,一边计算怎么安排同事从几点开始,一次去几个人吃饭,留几个人干活才不耽误工作。想来想去,老六觉得一边留三个人干活最好,他知道,以前留两个人干活的时候根本忙不过来。于是,老六就有了打算。他首先按正班长当班时七点开始吃饭算起,分三批次吃饭,每批次一个小时,到十点正好吃完。五个人的一边第一和第二次都去两个人,留一个最后吃饭,四个人的一边第一和第二次都去一个,留两个人最后吃饭,然后再从五个人那边第二次吃饭的两个人中抽出一个人,与四个人那边第二次吃饭的那个人共同去替换四个人那边剩余的两个人,这样一来,不管是哪一边,都能保持三个人在干活。如果工作提前完成,老六也想到了补救的办法。老六当然是最后两个吃饭中的一个。

    老六平时喜欢写点小文章,同事都称他文化人,其实,老六也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在班中餐这件事上,难得他这么费心。老六边干活边想,这样同事应该不会有怨言了吧。谁料事与愿违,不愉快还是发生了。

    事情就发生在和老六一起回去吃饭的同事身上。回到休息室,老六说:“你快去食堂吃饭吧。”谁料同事却说:“还吃什么吃?马上就下班了。你这样安排时间不合理!”听同事这样说,老六不由暗暗叫苦,没承想自己煞费苦心,还是有同事不认可。他连忙解释为什么这样安排。老六越解释,同事越认他的理,还嫌安排他最后一波吃饭。说着说着,老六有些急了,就把想好的补救办法说走了样。老六说:“明天谁都不去,就安排你一个人去吃饭。”老六的本意是,明天安排他一个人去食堂吃饭,时间是一个小时,然后把其他同事的班中餐都领来放在休息室,其他同事吃饭是半个小时,以弥补他今天少休息的时间。可是,话赶话赶的,老六的语气显得生硬了许多。

    同事一听老六如此说,更加不依不饶:“你这样说不是叫我难看吗?明天?明天你还当班?”

    老六听出同事语气中的蔑视,心中的火一下就上来了,“明天正班长休班,还是我当班。明天就让你一个人去吃饭。”

    “明天是明天,今天是今天。你现在是班长,是官,给你提合理化建议你得接受。”

    其实,同事不知道在班中老六已接受了一个合理化建议。

    “老六,你快把我徒弟调到你那边去,她在这边不行,影响其他人工作情绪。”老六一听就明白怎么回事了。他安排的那五个人中有两个女同事,一个姿色尚佳,一个相貌平平,另外三个男同事中,其中一个在干活时一有点空就去找那个姿色尚佳的女同事聊天,再有活来时,视而不见,因此影响到别的同事。于是,老六就电话通知她和其他同事进行了对调。

    老六和同事争论着,其他同事陆续回来,才渐渐停止。好不容易下个早班,应该高兴才是,老六却有些心堵。回到家,老六回想整个过程,心中犹豫着,明天该不该给同事解释一下。


2#
发表于 2016-4-9 22: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24 编辑 <br /><br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一篇生活气息浓郁的文字,抒写细腻、流畅。
问好朋友,欢迎常来春雨交流!

3#
 楼主| 发表于 2016-4-9 22: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24 编辑 <br /><br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一篇生活气息浓郁的文字,抒写细腻、流畅。
问好朋友,欢迎常来春雨交流![/quote]
感谢肖娴老师赏读!会的,只要写了新文章,我就会贴在中财,还请多指正。

4#
发表于 2016-4-10 00: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24 编辑 <br /><br />看来各行有各行的难。文章写得很是实在具体,对一位新晋副班长的难处写得很是真实。
另:段首请空两格。

5#
 楼主| 发表于 2016-4-10 14: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24 编辑 <br /><br />看来各行有各行的难。文章写得很是实在具体,对一位新晋副班长的难处写得很是真实。
另:段首请空两格。[/quote]
感谢雨夜昙花版主赏读和指正!

6#
发表于 2016-4-10 20: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24 编辑 <br /><br />文章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勾勒与呈现可谓是缜密细致面面俱到。虽然有琐碎之嫌和对他们所干活计不甚明了,但是这一点也没有影响到作者对人性本质的挖掘。作者从尽职尽责的角度进行感悟性叙述,有一定的大向度气息。欣赏并问好。

7#
发表于 2016-4-10 23: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24 编辑 <br /><br />题材来源于生活,就向文章说的那样,一人难趁百人意!现实生活就是这样!

8#
 楼主| 发表于 2016-4-11 05: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24 编辑 <br /><br />文章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勾勒与呈现可谓是缜密细致面面俱到。虽然有琐碎之嫌和对他们所干活计不甚明了,但是这 ...[/quote]
感谢敬一兵老师给予此文如此高的评价。文中所描述的几件事都是我亲身经历的,煤矿工人工作在八百米深处,白天不见阳光,夜晚不见月亮,不易。我是一名铲车司机,任务是地销煤发运,整日和煤贩子与拉煤的人打交道,而这些人中,绝大多数都是当地人。强龙难斗地头蛇,这是生活中的俗语。

9#
 楼主| 发表于 2016-4-11 05: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24 编辑 <br /><br />题材来源于生活,就向文章说的那样,一人难趁百人意!现实生活就是这样![/quote]
感谢老师赏读,我只是尝试着把亲身经历用笔描述出来,没有埋怨,只有感慨。

10#
发表于 2016-4-11 08: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24 编辑 <br /><br />小说笔法,日常场景,普通人物。作者的叙述的功底扎实。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4-11 08: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24 编辑 <br /><br />小说笔法,日常场景,普通人物。作者的叙述的功底扎实。[/quote]
感谢剑鸿老师赏读和夸奖。

12#
发表于 2016-4-11 11:28 | 只看该作者
故事的主干缺少力量,感觉有点写散了。另外,说明性的文字有点集中,可以拆开,不知不觉的掺进正常的叙述中(比如班次的交代,工作程序的交代等,可以用粗线条,因为大家是来看故事的,找心灵的感觉的,不是来了解工作程序的)。请史老师适当调整。拙见,勿怪。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4-11 12:03 | 只看该作者
半两金 发表于 2016-4-11 11:28
故事的主干缺少力量,感觉有点写散了。另外,说明性的文字有点集中,可以拆开,不知不觉的掺进正常的叙述中 ...

感谢金言,继续努力。
14#
发表于 2016-4-11 13:11 | 只看该作者
文字实在,人物的形象通过事件、对话,表达的感性、生动,有着鲜活的生活气息。作者在叙述中,忽略了一些比较事情的交代,比如具体工作,可在斟酌。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4-11 13:42 | 只看该作者
房子 发表于 2016-4-11 13:11
文字实在,人物的形象通过事件、对话,表达的感性、生动,有着鲜活的生活气息。作者在叙述中,忽略了一些比 ...

感谢房子老师指正,私底下改好后,再来中财改,希望能更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2 23:27 , Processed in 0.13766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