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00|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安得广厦兮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6-8-26 18:0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安得广厦兮

安得广厦兮

  一场秋雨,暑气顿消。夜游南山,松涛深处,古寺更显幽静清肃,昏黄的路灯和疏郎的月光交错辉映,将夜色调和成忽近忽远的烟雾。四野缥缈,非梦非醒,恍惚中忽觉暮霭中渐渐走来一人,瘦骨峭立,浓须冉冉,衣衫飘拂,谁?杜甫。只见先生虽磨蚀千载,但气宇凛然,形容峻冷,酷似苍松傲岸,渐远渐真。耳旁顿觉秋风飒起,尘埃深处,茅屋飘零,先生积满浓血的咳嗽,依然飘荡在古寺边缘——“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唐乾元二年(759年),诗圣杜甫辞去华州司功参军之职,携家寓居陇右,开始了他的后半生的流寓生活。客居秦州,是杜甫最艰难的一个时期,一代诗圣,朝不保夕,居无定所,“自负薪采稆,儿女饿殍者数人”,二十首秦州杂诗,留给后人的是黯然悱恻的震撼。余秋雨在写到苏东坡被遭诬陷罢黜,长途押解一路示众的情景时说:“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杜甫流寓秦州,辛苦赴蜀,病故耒阳,是唐末乱世的写照,更是中国知识分子辛酸命运的注脚。长期的奔波流离和生计困顿,让杜甫这样的传统知识分子对儒家的有些观念也产生了动摇,他说“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如”“天下尚未宁,健儿胜腐儒”,当时秦州是陇右古道的边防重镇,安史之乱后,精锐部队全部调走,边防空虚,吐蕃经常蚕食边境,“警急烽常报,传闻檄屡飞”,形势岌岌可危,杜甫从此踏上了流浪者的不归之路,而其人格和诗艺也达到了悲与美的高峰。

  人之区别于动物的文明之处和优越感之中,会造房子大概算得上其中重要一条,从穴居的洞窟到茅棚草舍,从黄泥小屋到高楼大厦,人获得了健康与温暖,也练就了防御与抵抗的力量和智慧,孕育了爱美、向善、进取之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身受流离之苦的,心忧天下寒士,他的呼喊,是对民生疾苦的控诉,也是淳朴的关于家园的呼唤。安身,才能立命,没有自己的房子,人活在世上,总觉得脚下时时被抽空了。

  留恋房子,就是留恋家园,留恋属于自己的生活,“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好出门不如薄家坐”,民间古训,传递的便是老百姓在生活中的自足和清醒,占有并经营好属于自己的很小一部分,就是大多数老百姓自己的心愿。当三峡移民举家搬迁之时,库区农民,无论老少,无不垂泪。我们可以想象,栖息数十代的家园瞬间被夷为平地时,人人都会有被斩断后路的痛楚,无论彼岸是黄金世界,因为太多的足迹羁留在此岸成了无法触摸的隔世记忆。

  广厦千万间,天下多寒士,老百姓会心有戚戚;如果连自己的立身之地都无法自保,他们就会震怒,会不顾一切,如今,在许多地方,以城市开发的名义,新一轮圈地运动此起彼伏,野蛮回收、低价侵吞民用土地,以此回笼资金,制造政绩工程,已经是屡试不爽的合法手段,由此诱发的群众上访,占到每年上访总量的四分之三,失掉土地,失掉家园,他们失掉了一切。

  家园是一个出发的地方,最终仍是回归的处所。家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栖息,而在于回忆,回忆,是一种享受。在现代都市生存挤压的空间中,寻求一方自己的去处,成了好多人终生的目标,此时,家的意义更主要是一种价值和财富的象征,那一放鸽笼般的水泥建筑物,远远没有村庄的永恒与纯朴,所以城市的家仍然是一方流寓之地,于是我们便拼命封闭,用足够的可能养育自己居留其间的美梦,捍卫自顾不暇时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至于明天,我们自己无法断定有无怀念的闲心,因为一旦失去,那些有数字编码确定的地理方位没有任何自己的个性和气质,因此我们懒得回忆。

  “安居乐业”是农耕文化的理想图景,但人们似乎从来不安心向命运屈服,总是力图改变自身的处境,苦苦寻找命运的最好归宿和可培植理想的沃土。万千农人告别老土,结队而往,聚居城市,唯图再返贫瘠故里,摆脱贫穷缠绕之困,于是家园被荒弃了,他们在城市严酷的生存法则和竞争大浪中过着流浪的艰辛生活,此时,家园的召唤愈加沉重。这些义无返顾的人们,只有等待习惯于流浪,获得一种新的稳固的流动轨迹,方才心安,但他们永远没有获得新家的奢望。“安得广厦千万间”——这个原始的旧蒙,又被新的欲望牵引,让人永无宁日。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6-8-26 18:13 | 只看该作者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不错的一篇,读后从各方面受益匪浅,无论是语言,还是格式,都堪称一绝.好文章.
3#
发表于 2006-8-26 21:30 | 只看该作者
  强势阶级压迫弱势阶级,弱势阶级想有一个稳固的家、宁静的家都成了奢望!这一很低的要求往往强势阶级也要来破灭,真是猪狗不如的人啊!强盗,抢劫犯,从农民手中用很低的价钱强行征去,几万元几十万元征去,转手就是几十万几百万卖出。有了这一大笔钱,他们又可以胡作非为了!高大、雄伟、气派、漂亮、豪华的办公大楼(或场地)就是他们胡作非为的证据,因为他们没有权力用劳动人民的血汗钱来盖高大、雄伟、气派、漂亮、豪华的办公大楼(或场地),他们这一行为,他们这样类似的行为都是非法的。
4#
发表于 2006-8-28 10:27 | 只看该作者
思接千载,牢笼万汇,笔有藏锋。
5#
发表于 2006-8-28 19:50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乃至世界上的人来说,家绝不仅仅是一个精神上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实体,简而言之,就是房子。无壳蜗牛的滋味不好受啊!
不过黑兄论到了另一个层次的东西,是我等所不及了。
6#
发表于 2006-8-28 21:19 | 只看该作者
住房改革后,没钱买房子、住不起房子的人越来越多了,“寒土”越来越多了。这样下去怎么办?
7#
发表于 2006-8-29 09:36 | 只看该作者
城市里,一部分人还是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呵呵安得广厦……
8#
发表于 2006-8-31 12:17 | 只看该作者
“安居乐业”是农耕文化的理想图景,但人们似乎从来不安心向命运屈服,总是力图改变自身的处境,苦苦寻找命运的最好归宿和可培植理想的沃土。万千农人告别老土,结队而往,聚居城市,唯图再返贫瘠故里,摆脱贫穷缠绕之困,于是家园被荒弃了,他们在城市严酷的生存法则和竞争大浪中过着流浪的艰辛生活,此时,家园的召唤愈加沉重。这些义无返顾的人们,只有等待习惯于流浪,获得一种新的稳固的流动轨迹,方才心安,但他们永远没有获得新家的奢望。“安得广厦千万间”——这个原始的旧蒙,又被新的欲望牵引,让人永无宁日。
9#
发表于 2006-8-31 19:26 | 只看该作者
"发思古幽情,往往是为了现在"
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冲撞和对抗带给我们太多的思虑及尴尬
"住久了,才算是家',没地方住,那家就便是最为"美丽'的空中楼阁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9-1 16:55 | 只看该作者
我在外地,问候众兄弟!
11#
发表于 2006-9-1 20:43 | 只看该作者
广厦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呜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7 20:13 , Processed in 0.05288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