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50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孙子兵法》杂谈(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0-9 19: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孙子兵法》杂谈(四)
      《孙子兵法》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优秀军事著作,其成书约公元前476年以后(此一说尚有待进一步考证)。孙武在书中很系统地总结了春秋时期重要的军事斗争经验,揭示了一系列的战争规律。全书十三篇,经过较长时间流传和前后人不断润色加工,至战国中叶臻于完善。《汉书·艺文志》中有记载指出《孙子兵法》共八十二篇。
      《孙子兵法》后又经汉代刘向(约前77—前6)、任宏等整理排定篇名、篇次,大致形成今传世本的面貌。其后,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操 (155—220) 第一个为《孙子兵法》作了系统的注释,这也是今天传世的最早的注释本。现在有学者认为曹操又削其繁剩,取其精粹,整理出更精简的《孙子兵法》十三篇(此说法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曹操本人善于领兵,深通兵法,当时又掌握军政实权,经他倡导,对《孙子兵法》的流传起了很大作用。而且自他发端,后世许多人随之注解研究,形成今天见到的十一家注本,但诸家注文中言简意赅的仍首推曹操。曹操《孙子序》原文如下:
        
     “操闻上古弧矢之利,《论语》曰:“足兵。”《尚书》曰:“八政曰师。”《易》曰:“师贞,丈人吉。”《诗》曰:“王赫斯怒,爰征其旅。”,黄帝、汤、武、咸用干戚以济世也。《司马法》曰:“人故杀人,杀之可也。”恃武者灭,恃文者亡。夫差、偃王是也。圣人之用兵,戢而时动,不得已而用之。
  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着深矣。孙子者,齐人也,名武,为吴王阖闾作《兵法》一十三篇,试之妇人,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后百岁余有孙膑,是武之后也。
  审计重举,明画深图,不可相诬,而但世人未之深亮训说,况文烦富,行於世者,失其旨要,故撰为略解焉。”其译文如下:
  “我(曹操)听说上古之时便有利用弓箭的事,《论语》中说治理国家需要“充足的兵力”;《尚书》所说的八种政事中有一种就称为“军事”;《易经》上说“出兵正义就会使主帅吉利”;《诗经》上说“周王赫然大怒,于是整顿他的军队出战”,轩辕黄帝、商汤王、周武王皆使用过武力以拯救世间;《司马法》中说:谁故意杀害他人,他人便可以将其杀掉。”;单纯依靠武力的注定要灭亡,单纯依靠仁义的也注定要灭亡,吴王夫差和徐偃王是典型的例证。睿智的圣人用兵,平时做好准备,必要时才出动,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方用兵作战。
  我曾读过很多兵书和战策,感到孙武所著的兵法论述得很深刻。孙子是齐国人,名武,曾为吴王阖闾作兵法十三篇。吴王阖闾命他依照兵法操练妇人,然后任用他为将军,结果吴国向西打败了强大的楚国,占领楚国的国都郢城,并且对北方的齐国和晋国形成了极大的威胁。一百多年后,齐国又出了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孙膑,是孙武的后代。
  《孙子兵法》表现了孙子周密的思考,审慎地采用军事行动,谋划明确而深刻,这是不容曲解的。然而,世人对于《孙子兵法》没有作深入透彻的解说,何况该书文字烦冗,在世上流行而失去了原作的主要精神,因此我为它撰写了简略的解说。”
           《孙子兵法》原作十三篇,分三卷。卷上包括:《始计第一》、《作战第二》、《谋攻第三》、《军形第四》、《兵势第五》;卷中包括:《虚实第六》、《军争第七》、《九变第八》、《行军第九》;卷下包括:《地形第十》、《九地第十一》、《火攻第十二》、《用间第十三》。原作7200余字,今存5900余字。
        
          《孙子兵法》开篇就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国家存亡和军民生死,所以必须谨慎认真地对待。正因为战争是如此重要,所以全文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思想贯穿,站在“全胜”的军事战略战术高度从各个方面进行拓展探讨,在探讨中揭示了战争和政治经济、天时地利,君王将领、士兵民众密切相关并提出诸多战略战术。其战略战术(本人在解释时做了适当的补充)总结主要有如下:
        
          一,备战慎战先胜。即战争之前认真整顿军队,准备粮械,权衡利弊,研究作战方案并考虑战前战后会出现的问题,打有把握之仗,而不打无把握之仗;所谓“亡国不可以复存在,死者不可以复生。”,“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二,正合奇胜速战。即在作战中,以正面作战钳制敌人为正,以侧击突袭等奇特之法为奇,出其不意而取胜。作为战争应该速战速决,尽最快的速度打败或压制敌人;所谓“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兵贵胜,不贵久。”。
        
          三,避实击虚迂直。与敌交战,应避开敌方有利条件,以我方有利条件对敌方不利条件,争取主动权。在交战时要达到军队机动的目的,就要懂得为了走直路而必须走弯路,变不利为有利。所谓“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四,先发制人致人。在战争中,要善于抓住时机,利用我方优势先下手为强,譬如占领要地、打击敌方薄弱环节等攻略;充分牵制调动敌人,而不是被敌人调动牵制。所谓“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五,因敌制胜地形。战争形式变幻莫测,用兵打仗应根据不同的敌情而采取不同的战略去取得胜利。在战争中,我们还应努力占领有利地形,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为胜利创造条件。所谓“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夫地形者,兵之助也。”。
        
          六,诡道用间集兵。战争是残酷的,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对敌人存在任何幻想或妥协,随时堤防敌方的狡诈诡计,同时在我方条件成熟的条件下也可使用诡计。为了更好的去战斗,就必须获得尽可能多的敌方情报,其使用间谍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另外,我方还应尽量集中兵力,想法分散敌方兵。所谓“兵者,诡道也。”,“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
        
          七,主将不愠爱卒。国君不可以因为一时的愤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不可以因为一时的愤懑而出阵求战。国君和将帅都应该把士兵当着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所谓“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八,知彼知己全胜。无论是交战之前还是之中,都应该清楚彼此双方的优势弱点和作战趋向以及意图,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调整作战策略。百战百胜并不是高明中的高明,不经过交战而使敌人屈服,这才是高明中的高明。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以上从宏观上概括了《孙子兵法》的主要战术战略。《孙子兵法》除以上战术战略闻名于世外,另其在几千年前就指出用兵不信鬼神、强调人的能动性以及书中所体现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辨证法也是极其可贵的。
一阵风909  06/10/9晚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6-10-10 16: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5:24 编辑

迎春学习并问好909!

3#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0 19: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5:24 编辑

问好迎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7 09:40 , Processed in 0.16106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