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8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试析《红楼梦》的忏悔情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16 09: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忏悔是一种美德,忏悔是一种善良,忏悔是一种勇气,忏悔也是一种尊严。在这个世界上,敢于“把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的人是很少的。唯其如此,卢梭的《忏悔录》才会为万世所景仰,鲁迅的《呐喊》才会为万众所瞩目,,巴金的《随想录》才会被称为"二十世纪的良心";也唯其如此,曹雪芹的《红楼梦》才会成为世界上最为伟大的作品之一。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的“耻感文化”,而西方文化则是以基督教文化为主的是“罪感文化”,他们认为人生来就是有“原罪”的,一生都在赎罪,只有这样死时才能进天堂。而中国的“耻感文化”则强调的是外在教化和约束,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罪错暴露后,受到了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惩罚时,才会翻然悔过痛改前非, 孔子说的“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就是这样一个道理。两者虽然认识不同,却殊途同归,都强调人们要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要有耻辱感和忏悔心。从这个角度出发再细读红楼,充斥于字里行间也便尽是“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的真诚忏悔与无限惆怅。
  《红楼梦》是一部作者忏悔自己“无材可去补苍天”的作品。初读红楼,容易产生红楼受佛教的原苦思想和道家原虚思想影响较大的误解,其实对红楼影响最大的还是儒家的原善思想。宝玉虽有续庄子、悟禅机的举动,亦不过是在酒兴醮醮芳愁默默之时,聊以释闷而已;后来他出家为僧,也并非是看透世事撒手红尘,而是因为他心中仍忘不掉黛玉,仍对当年那份刻骨铭心的感情念念不忘,甚至是因为他摆脱不掉内心深处的那份忏悔之情而不得已为之。其实在宝玉心中,孔子的地位是崇高的,认为他是“古往今来的第一贤人”,是“万万不可轻慢的”。宝玉认为“徐明明德外无书”并不是一概反对儒家经典,而是认为四书还是有些道理的,而其他发挥注解“四书”的都是混编出来的,他反对的是在清代被视为官方哲学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所以后来才会“除四书竟将别的书焚了”。因此,作者对宝玉的态度是非常矛盾的,既有“天下古今第一淫人”式的欣赏,又月对他“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的痛惜,所以脂胭斋才将“无材可去补苍天”称为“书之本旨”。
  《红楼梦》是一部作者忏悔自己 “枉入红尘若许年”的作品。曹雪芹的家族本是一个“赫赫扬扬已尽百年”的望族,只因在康熙末年的皇位争夺之中站到了太子一派,而被后来上台的雍正皇帝借故抄没,在乾隆时期虽然又得到起用,但又因为牵连到弘哲谋反案中而一蹶不振。在此过程中,曹雪芹由一个贾宝玉式的贵族公子迅速成长为勘破世情的成熟长者,他对自己“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美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已至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悔恨不已,悔恨自己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之际,补苍天于未破之时,拯救自己家族的败亡命运,以至落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的悲苦结局。但他又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所以才会“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在这里,曹雪芹是非常矛盾的,他既看到了自己家族败亡的必然命运,看到了整个社会制度的腐败黑暗,同时他又找不到新的出路,所以他的“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也只是一种无奈的干净,是一种痛定思痛之后的惘然与彷徨。
  《红楼梦》是一部作者忏悔自己“无限心事终虚化”的作品。俞平伯曾在《红楼梦辨》中认为“《红楼梦》是为情场忏悔而作的”,这是不无道理的。后四十回中对宝黛爱情的处理并不恰当,以凤姐的精明是决计不会想出那样拙劣的掉包计的,而且在前八十回中凤姐对宝黛恋情是一直持支持的态度的,有时也会当着贾母的面开宝玉和黛玉的玩笑,对金玉良缘却从来没有提起过,这一方面是因为贾母作为黛玉的外祖母是一直支持宝黛的,凤姐这样做是投贾母之所好,另一方面如果宝钗真的成了“宝二奶奶”,那么凤姐荣国府大总管的身份就会受到威胁。我认为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在贾母之上还有更高的权力,这个权力就是身为贵妃的元春。当宝玉的婚事提上议事日程的时候,作为宝钗姨妈的王夫人担心金玉良缘会遭到贾母的反对,便利用元春的权力让他们“奉旨完婚”,黛玉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因伤心过度而死去,这也就使宝玉背上了一个沉重的思想包袱:他为黛玉的死而深深内疚,因为是他违背了木石前盟,因此他只会有情极之毒,毅然出家为僧。红楼梦作为一部“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的写实小说,应该说曹雪芹也可能有过一段类似的经历,脂胭斋才会说“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他哭的是谁?谁又会是那个隐藏在历史之后真实的林妹妹?这也许只能成为一个千古之谜而让后来人揣想万千了。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过深的忏悔,曹雪芹在《红楼梦》表现出的超脱更多的只是一种无奈与彷徨,他发现了封建社会“昏惨惨似灯将尽”、“忽喇喇似大厦倾”的必然命运,但由于时代所限,他也不可能找出新的出路与希望,所以《红楼梦》便也有了些许宿命的意味,所以他也只能做一个在黑夜中孤独呐喊的勇士。即便如此,他也是难能可贵而又足以不朽了,因为在茫茫尘世谁又真的肯放弃所有的既得与未得而作此惊世一呼呢?也只有曹雪芹了吧,我想。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06-12-16 11: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3:02 编辑

红楼真是多读一遍就有一遍的收获,谢谢凌版。

3#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6 19: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3:02 编辑

谢谢红豆,有时间常来,:)

4#
发表于 2006-12-29 15: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3:02 编辑

学习你的好文!

5#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1 21: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3:02 编辑

这几天一直在乡下搞案子,
所以没时间多来论坛转转,
祝高版和朋友们新年快乐~!

6#
发表于 2019-3-12 18:40 | 只看该作者
美文欣赏

曹雪芹能够留下这样一部千古名著,真是善莫大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4 22:49 , Processed in 0.05102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