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257|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背离与妥协凝练勾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19 16: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孔 于 2016-4-19 19:41 编辑

   
背离与妥协凝练勾勒
——熊荟蓉几则微小说的闪评
 
  我的迟钝在于我至今都不能搞清楚小说、微小说以及闪小说之间的准确区别,就像刘姥姥吃茄子,只隐约地知道反正味道不错,至于什么作料,怎样的手法是断然说不出所以然的。
  
  刘姥姥也没有兴趣纠缠,也没有那个能力说得清楚,一如我。
  
  倒是看过一些小说,单从篇幅上来讲,内容长的是长篇,短的叫短篇,不长不短的叫中篇,相对来讲,倒是适应中篇一些。因为长的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短的一扫而过,也没有多少印象,反倒中篇看起来多少能看进去,也会留点印象,早年有本《中篇小说选刊》杂志我就比较喜欢。
  
  也不尽然,有些东西再长也还是能看得进去,比如通常的几本名著,还有那个《战争与和平》算是长到家了,《霍乱时期的爱情》、《荆棘鸟》也不短,上周翻了一本略萨的《酒吧长谈》翻译过来得有个七八百页,也都看完了;《追忆似水年华》厚厚的三大本,没整完,不过倒不是因为它有多么难读,有点像猴子上山吃桃子,桃子多了,眼就花了,也就缺少吃个完整桃子的耐心,只能对不住病怏怏的普鲁斯特大师了。
  
  好的长篇小说能给你重新打开一个世界,它的篇幅保证了它可以完整地搭建一个世界,你可以在无意中对现实进行置换,你浸淫其中而不自觉。
  
  至于短的,也不至于屏蔽,比如那些教科书上推崇的短篇小说大师,什么莫泊桑、欧亨利、契诃夫、马克吐温、卡夫卡、卡佛、奈保尔等等自然是读过一些的。特别羡慕他们编故事的能力,尤其那个欧亨利,教科书式的写法,那些惊为天人般的结尾,你只能折服,然后无声无息。
  
  其实,我印象最深的短篇小说不是《麦琪的礼物》以及《最后一片叶子》,而是一篇叫做《爱情与逻辑》的小说,美国人马克思夏尔曼写的。这人在百度上名字都找不着。但是我分明看到了一个作者居然能将文学与数学结合起来且穿插自如。读那样的小说,你会发现,他可真是在欺负哥读书少而且脑子笨啊!
  
  那篇小说里具备了通常可读性小说的所有因素,情节的起伏、结构的凝练、行文的幽默,还有大跌眼镜的结尾。
  
  而达到这些应该有多么的难!
  
  所以,写成一篇漂亮的短篇小说也应该有多么得难!
  
  浓缩都是精华,不是越短越好写的,裤子长了,至少可以遮住膝盖上的伤疤,要是穿条短裤,下面要是条罗圈腿那就大煞风景了。
  
  我有幸见过一次曹文轩,距离比较远,听了他一节讲座。这人终于在除了小孩之外的圈子也火了,获得了全中国第一个安徒生奖。他说话很逗,挤兑女同志也会露出坏坏的一笑,他说,自己看有些女同志不会穿衣服很着急,他说有些女人那个腿伸出来像牛腿似的,咋还穿个超短裙呢?整个讲堂哄堂大笑,最后找他签名最多也还是女同志。
  
  文章未必就得像女同志的裙子,越短越好(不是我说的哈,别拍我),但是,短要短得精致,短得妩媚,短得意犹未尽,短得风姿绰约。
  
  估计,现在所说的微小说,闪小说要想得到好的效果,对于写作者的综合要求是非常高的。
  
  我也不认为我当真读到多少出色的短篇小说,包括这个论坛上。
  
  荟蓉很努力,笔力充沛,冲劲很足,产量也很高,说起来也是好评如潮,正高歌猛进地行进在微小说的康庄大道上。出于好奇,也出于学习的动机,读了几篇,虽还不至于用多少炫目的语言来形容或者吹捧,但印象还是不错的。
  
  至少她对于人物的勾勒比较凝练。她作品当中的人物,我看到了与惯常的背离,也读到了人们在生存的背景下一种不得已的妥协,她的小人物写的相当出彩。
  
  《你听谁说的》写的是一次提拔经历。局长的眼神瞟到了李科长,似乎有意提拔李科长。于是为李科长说好的人纷涌而至,这个说李打小命苦,那个说长大以后继续背运,即便走上了官场依然不顺,貌似给李科长赚些同情的眼泪,然而这些消息的来源渠道却是李科长本人,最后,升官的也不是李科长,而是另外一个从未露面的王科长。
  
  这个故事还是值得咀嚼一番的。几个焦点:一个是局长为什么朝李科长多看了几眼或者张局长究竟有没有朝李科长看了几眼;第二个焦点是那几个说情的动机到底是什么,是真心给李科长说情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个自然是结果,结果为什么是那样的?
  
  我们可以从最通常的习惯说起,那就是张局长看上了李科长,准备提拔,于是青睐有加,然后手下人纷纷说好,只不过矫枉过正,露了底,最后偷鸡不成蚀把米,一场遗憾。这个故事也能说得通。而且,这个故事也表现了时下官场所谓长官意志突出,手下溜须拍马,一帮人拉帮结派,机关算尽等等,要故事有故事,要主题有主题,相对就算成功了。
  
  但是,显然作者的本意不在于此,或者说不止于此。我们都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读的,首先张局长有没有多看几眼李科长?我觉得既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多事之秋,面对符合条件的候选人出于本能多看两眼完全正常,不一定就有价值判断。眼神这东西是复杂的,多看几眼与结果几乎没有因果联系,但是大家都觉得有,是因为大家更关注这件事,更关注具有决断身份的领导,就像领导可能肚子痛,偏偏就有一帮人觉得他要上厕所,这就是官场的某些现状。不是张局长的眼睛在动,是一批跟班的心在动,这是表情背后的实质。职务晋升有着现成的规则和秩序,体制内人都很清楚,可是我们的现状是那些都是摆设,完全取决于领导的意志,这才是规则,大家习以为常,心知肚明,这才是可怕的。
  
  再看看那些说好的人,他们有可能当真在说好,但更大的可能是在落井下石。因为,每个人表达的内容无关工作,无关业绩,尽找些无关痛痒的事情来说事,就像选秀节目上流传的一哭二闹三上吊的节奏,他们说好的架势完全让人怀疑他们的具体动机:他们究竟想干什么?恐怕是想告诉局长,这个李科长自己已经在活动了,自己在要官跑官,这不是在抹黑在干什么呢?一个单位就是一个江湖,江湖真的很险恶。
  
  嫉妒是藏在每个人心里的毒蛇,时不时会吐出信子,而且还伪装得很好,而且还留有余地,因为如果李科长如果当真当选的话,他们又会说,我们当初是怎样地给你说好话啊!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土壤还是很肥沃的,这个未必“秀”的李科长刚一伸头,就被狠狠地按了下去,于是另一个“表现平平”的王科长上台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张局长可能故意放话出来,目的是考察李科长,这样的权谋在咱们这个土壤上司空见惯。他那可能并不存在的“多看几眼”兴许就是把李科长架在火堆上在烤,我们完全怀疑,那个王科长按兵不动完全是张局长的指使。
  
  依据是既然当官是一把手说了算,那么王科长和张局长之前从来没有沟通?不可能的,他不是个表现平平的人,他是受了高人指点,这个高人就是“张局长”。说到底,最后的操控者还是张局长!
  
  没有人能突破游戏规则。
  
  这个小说非常短,但这个小说的魅力就在于他不动声色的叙述当中给人们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平静如水的表面下暗流涌动,这股暗流是官场的腐朽,人性的复杂,价值观的混乱。
  
  没有多少人在想着工作,没有多少人想着更好地服务。
  
  这就是背离,投入与结果的背离,温情与势利的背离,陋习与主旨的背离。
  
  一句话就是,你的脸和你的心完全背离。
  
  背离的思想表达在荟蓉的其他一些小说也有体现,那个《我的浓妆女友》也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子故意整得非常难看,作为考验,指望着找到真爱。她是故意打破一种平衡(漂亮的脸蛋与满意的爱情)来谋求一种新的平衡(纯粹的爱情是不掺杂任何杂质的),这说明了她自己对于爱情的极度不信任,她好像成功了,但是,她唯独没有想到,对方可能还真就冲着她的出身,连外貌都豁出去了,那其实更为可怕。
  
  小说是写给成年人看的,读者都有着自己的审美习惯与判断标准,你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读者,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找出路径,收获自己想要的那部分内容。小说应该是个果园,里面琳琅满目,读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找出自己喜欢的果子。
  
  荟蓉的第二则短篇小说同样也呈现出这种多样性和发散性。而且,小说中还相当精彩地写出了人性中妥协的必要性。
  
  《社区好后妈》在我读来,通篇两个字:妥协。
  
  一个叫“梅”的后妈,因为是后妈,所以只能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母爱,孩子上网她就给他买手机;孩子偷东西,她就给他赔偿;孩子在学校闹事,她就给校长下跪;最后,女主人公评上了社区好后妈,孩子进了看守所。
  
  
  惯子不孝,谁都知道;这个后妈的处理方式谁都知道,这是溺爱,这是纵容,是在变相害孩子,这算不上好妈妈。
  
  但是,这个故事的有个特殊的点,那就是后妈的身份。
  
  小白菜,黄又黄,三岁两岁死了娘……中国的后妈是一个特殊人群。后妈就是毒蛇般的人物,就必须得歧视非生子,如果自家再有个亲生的,那一定是撵走继子继女,扶正自己生养的。漫天飞舞的影视作品里,情节老得都快烂了,可我们依然乐此不疲。这是我们的环境,这个怪诞的土壤上只能生长出畸形之花。
  
  梅自己很清楚,她不能按照最为规范的方式教育那个孩子。你稍有动静,别人就会说,你看,毕竟不是亲生的,孩子玩手机,孩子偷东西,孩子打架等等肯定是因为在家里得不到关爱。不就一个手机吗?买个不就行了吗!为什么偷东西?肯定在家没钱用!在学校打架,一定是在家里得不到温暖!在这样的语境下,她只能妥协,向通行的语言环境妥协。好,你们能想到什么,我就做成什么,我节衣缩食给他买手机,我磕头打滚给他求情,总归行了吧!至于什么结果,我一个后妈,还能怎样?
  
  后妈不能真正地爱孩子,不敢爱孩子。她不是人言可畏的阮玲玉,但她也得尾随着社会的偏见。
  
  在当后妈这个角色上,她以自己忍辱负重般的付出换取了同情,赢得了尊重,我们的大环境居然也默认甚至推崇这种畸形的母爱,给她给予荣誉的奖励。她成功了,但孩子失败了,我们的舆论是推手,我们那个原本以弘扬正能量为诉求的评选活动是吹鼓手。
  
  那个还算贤良的梅也许根本不在乎这个“好后妈”的称呼,但她也不愿意承担“恶晚娘”的名声,她也怕让吐沫星子淹死。
  
  梅的举措如果换到了亲生的孩子身上,她绝对评不上好妈妈,还是备受诟病的母亲,不是吗?她可以严厉地管辖自己的孩子,而且,她根本不屑于别人的评判,也不会对那个什么“好后妈”有一点点动心。
  
  爱孩子是老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那得有个前提,那得是老母鸡自己孵出来的,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资格。
  
  一个不正常的爱孩子方式得到认可,相反,一个正常的爱孩子方式却不能存在,这只能说明什么?说明我们自身不太正常。
  
  妥协是正常吗?
  
  我们的文学作品总是为惯性束缚,总是在迎合受众,把局部变成全局,把不正常慢慢演变成正常。这不好,好的东西应该是引领时代的,应该有那么点先知情怀。我们的宫斗剧很火,其实宫斗是存在过,但怎么可能是那样的呢?宫廷里的女子多半受过良好的教育,什么《女诫书》,什么《女四五》背得滚瓜烂熟,干政的很少,现在搞得好像只要是在宫廷里,就有一大批虎视眈眈的老娘们想颠覆政权似的。男人没能力整好国家,把板子打给女人是我们最爱干的事情。就拿清朝来说吧,有个孝和睿皇太后明明有机会立自己的儿子当皇帝,可她偏偏为国家计,立非生子道光当皇帝,这是何等的胸怀?可没人说她好,她也评不上“社区好后妈”的。
  
  我们的导向可能真有些问题。
  
  如此串起来,荟蓉这个小小说,倒真是有些深度了。
  
  实际上,荟蓉的那些小段子,我可能最看好的还就是这个《社区好后妈》。
  
  起初,我面对微小说的时候,总觉得微小说和我们通常讲得段子有点混,但我想,小说毕竟不是笑话,那么我的界定至少应该是,虽然都短,但是笑话读完之后是让人笑的,而微小说读完之后,至少得给人思考,给人回味,乃至于让人哭。
  
  无论是《你听谁说的》还是《社区好后妈》,读完之后,我们总有点隐隐的痛,这是小说的效果。
  
  当然,微小说不好写是事实,一斑窥豹,一目传神,对于要求是无止境的。荟蓉的短篇小说,论语言已经圆熟老道,结构也是紧凑起伏,也都能有意地抖抖包袱,已经相当不错了。我不太习惯那些理论,因为所有理论都是跟在作品后面的,所以,我也就不从写法上再作谈论了——再说,那样的话,我也会露馅的。
  
  至于说是否有些缺憾,可能是杂七杂八的东西看过不少,所以,内容的新颖是很难得,比如那篇《我的浓妆女友》,我一下子就想到了金庸小说当中的木婉清,还有荟蓉自己感觉比较好的那个《最宽容的男人》,那样的故事其实我也见过不少,想必不少读者也有此感觉,只不过未作表明而已。
  
  还有一些铺垫的必要,不一定非得增加内容,但要通过一些关键的词句串联,保证故事的完整性,比如,第一个《你听谁说的》中的那个王科长用“表现平平”就未必精确,他不言语不代表他就平庸,同样,在第二个故事里,那里面有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就是孩子爹,对于他也是可以写两句的,至于,怎么写是另外一回事。
  
  不过,也真难为她,她写得太快了,再说,我说的也不一定对。

       借此机会,一并谢谢她前段时间寄给我的那本书,《玉笛飞花》单名字就很好听。



     

2#
发表于 2016-4-19 18:46 | 只看该作者
    一字一句读下来,为一孔兄精湛的评论艺术深深折服。除了《你听谁说的》的解读,不太合乎我的创作本意外,其他小说都评论得非常精准。当然,小说忌主题太鲜明。所谓“作品一旦产生,作者就死了”,就是允许读者有多样化的理解。意蕴丰富的作品,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孔兄对这篇的解读,也非常有道理。《你听谁说的》,瑞雪版主的解读是符合我的创作本意的,特引述在下:

    《你听谁说的》
荟蓉的小说越发有内涵了,这篇的留白很充分。初看时,我就想:那个电话、短信、微信都是王科长干的,对吧?可那些话也没见对李科长不利啊?细读,才知这些话都是李科长说的,李科长说亲身父母不好,老师不好,领导不好,这是他的人品不好的表现,哪个领导会用人品不好的人呢?王科长故意跟张局长为李科长求情,其实是栽赃。这幕后的几招,立竿见影啊!

    《最宽容的男人》,结尾部分,我没有在回帖中看到精准的解读。夫妻离婚,是要分隔财产的。小说的结尾,我用了细节说话。这个开着宝马外有小蜜的男人,用十万块钱就“宽容”地打发了他的妻子……不知一孔兄注意到了没有。

    小说是用形象说理的,细节窥全貌。尽量用最简单的故事,表达更丰富的含义。荟蓉写微小说不到半年,笔力还很不够,以后,多向大家学习。还请一孔兄多指导!谢谢!

   请一孔兄将此篇复制到太虚版好吗?这里学习的人,太少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16-4-19 19:54 | 只看该作者
熊荟蓉 发表于 2016-4-19 18:46
一字一句读下来,为一孔兄精湛的评论艺术深深折服。除了《你听谁说的》的解读,不太合乎我的创作本意外 ...

下午写得匆忙,刚刚又检出了几个错别字的。

至于复制到太虚版可不可以,我还真不清楚,毕竟没有操作过,我这也是生出来的娃,也由不得我了。

《最宽容的男人》我只是一笔带过,因为不能再长了,再长的话,人家也不会买账的,要是单论的话,可能会饱满一些。包括十万块钱的事情,我是有印象的,可能男人和女人在面对婚姻爱情的时候观点还真是不一样,女人感性许多,一时半会儿可能还真没在意到钱的事情,再说女的总觉得自己有负罪感,所以也不大好意思再索取;男人在成功“解套”(好像只能用这个词)之后,给点属于女人的钱也是自然之举,这是一场属于男人的阴谋的胜利。这是在理解上不会有多大的偏差。

反倒是《你听谁说的》呈现出内涵的多样性,大家也乐于琢磨,单从这点来说,这个可能就好点。毕竟在这个论坛里都很多人不得真意的话,那理解偏差的人还真不是少数,小说说到底还是写给别人看的。

而你的小说能让我絮絮叨叨写这么多,并且还能让非常粗犷地回忆一下对于小说的一些感觉,至少说明这个小说触动了我。

会时常关注微小说的,对于新事物,不留意的话,就被什么车轮给压扁了。
4#
发表于 2016-4-19 19:56 | 只看该作者
“通常可读性小说的所有因素,情节的起伏、结构的凝练、行文的幽默,还有大跌眼镜的结尾。”------概括了优秀小说的一些写作技法。
5#
 楼主| 发表于 2016-4-19 19:59 | 只看该作者
梅园星语 发表于 2016-4-19 19:56
“通常可读性小说的所有因素,情节的起伏、结构的凝练、行文的幽默,还有大跌眼镜的结尾。”------概括了优 ...

谢谢梅园星语老师,跑到这儿惊扰你们了
6#
发表于 2016-4-19 20:0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小说非常短,但这个小说的魅力就在于他不动声色的叙述当中给人们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平静如水的表面下暗流涌动,这股暗流是官场的腐朽,人性的复杂,价值观的混乱。'----解读的精细到位。
7#
发表于 2016-4-19 20:10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背离,投入与结果的背离,温情与势利的背离,陋习与主旨的背离“---对小说深层挖掘出来的精神内涵,有趣。
8#
发表于 2016-4-19 20:57 | 只看该作者
先普及一下小说知识:一般说来长篇小说的字数都在8万字以上,短篇小说的字数在几千字到三万字以内,中篇小说的字数大约在在三五万字到八万字之间。微型小说也叫小小说、袖珍小说、微信息小说、超短篇小说、掌篇小说、一分钟小说,字数在千字以内。一般来说500字以内的叫蚂蚁小说,也叫闪小说,1500字以内的叫小小说。其实,不管哪种小说写作方式都是因杂志、报刊的版面设定的,久而久之就成了特定的写作手法,玩得好的就成了大家。
9#
发表于 2016-4-19 20:58 | 只看该作者
小说没有定式,只要写得入眼咋都行。版版好心情,评得不错。
10#
发表于 2016-4-19 21:57 | 只看该作者
“微小说读完之后,至少得给人思考,给人回味,乃至于让人哭。”---揭示微小说的创作意图。
11#
发表于 2016-4-19 22:10 | 只看该作者
一孔老师就荟蓉老师关于“官场”关于“伦理"的两篇微小说进行了细致全面的分析,从小说的创作意图以及所体现的精神内涵入手,解读文学作品应如何真实的反观现实的社会问题,并教益与人如何的思考与面对。同时,也提炼出了写作微小说所应有的技法。是一篇很有趣,也很有指导意义的文章。拜读,问好。
12#
发表于 2016-4-19 22:12 | 只看该作者
熊荟蓉 发表于 2016-4-19 18:46
一字一句读下来,为一孔兄精湛的评论艺术深深折服。除了《你听谁说的》的解读,不太合乎我的创作本意外 ...

向荟蓉老师学习。问好老师。
13#
发表于 2016-4-19 22:16 | 只看该作者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6-4-19 20:57
先普及一下小说知识:一般说来长篇小说的字数都在8万字以上,短篇小说的字数在几千字到三万字以内,中篇小 ...

嗯,梅园向木门老师学习。问好。
14#
发表于 2016-4-19 22:19 | 只看该作者
一孔 发表于 2016-4-19 19:59
谢谢梅园星语老师,跑到这儿惊扰你们了

欢迎多看到这样的文字,欢迎多惊扰
15#
发表于 2016-4-19 22:20 | 只看该作者
文章未必就得像女同志的裙子,越短越好(不是我说的哈,别拍我),但是,短要短得精致,短得妩媚,短得意犹未尽,短得风姿绰约。

天,我终天知道自己为什么爱穿长裤了,原来你说的这些我都不具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11:03 , Processed in 0.06252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