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69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史记》之春秋笔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29 1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史记》之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典故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撰《春秋》,在语言平面上“不露山水”,但在表达平面上,自能见其“微言大义”,“以一字为褒贬”,后人就称这种手法为“春秋笔法”。春秋笔法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但是又中规中矩,保持文字的一致性。春秋笔法为中国古代的传统所褒扬,不仅体现在典籍思想里,也融入到了民间思想中。日常生活伦理所体现的“隐恶扬善”、“长幼有序”、“适可而止”等的作法和说法,塑造的便是含蓄的谦谦君子彬彬有礼的形象。 
  东汉班固总结了人们对《史记》的认识,对实录特征的表述特点和“不虚美、不隐恶”的直书精神给予了肯定。班固称誉《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善,故谓之实录”,他的评价对后人认识和理解《史记》影响很大。其后《史记》和司马迁的“实录”论述已经很多了,但对于继承《春秋》风格只是一些片言只语,并不深入。其实《史记》在继承《春秋》写作风格的“微言大义”上是很明显,其春秋笔法耐人寻味,却又与其整体风格一致。
  《史记》以后的历代正史,除了极个别的例外,都是由朝廷主持、按照君主的意志修撰的。司马迁虽然是朝廷的史官,《史记》却并不体现最高统治者汉武帝的意志。因此,《史记》曾被删除剩下仅十万余字,现流行《史记》是经续补的《史记》。虽然这样,司马迁的春秋笔法的曲笔的写法还是有著较深的痕迹可寻。《史记》的春秋笔法在以下三个方面表现较为明显:
   第一,体现在编排思想上。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就说,他撰述太史公书的目的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是巫史世家,但是到他的那个时代已经不再“巫”了,他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虽有点“巫”的意味,其实已经是儒家的思维了。“成一家之言”也即要用写史传达他自己的儒家思维。如他在自序中引用他的父亲司马彪的话说:“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就是表达的这种思维。最为明显的是在《管晏列传》中借用孔子的话表达了对管仲的贬,并表示对晏子的敬仰。
  第二,        体现在编排思路上。《史记》敢于“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汉书·司马迁传》)司马迁没有囿于“成者王,败者贼”的传统正统理念,把失败者项羽,尤其是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放到与王侯功臣以及封建社会的圣人孔子同等的地位来写;在轻视工商业的时代,为工商立传,把《平准书》、《货殖列传》收入正史;在以中原为正统的时代里,敢于为少数民族立传,作《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并且司马迁在正统文人对浪迹江湖的行径嗤之以鼻的时代,第一个为卑微者列传,作《刺客列传》、《游侠列传》等。这样的编排在无形中传达着司马迁的臧否。
  第三,        最为明显是体现司马迁“太史公曰”的见解上。《史记》以“太史公曰”对所述发表议论,因事立论,以事明理,褒贬臧否。如《五帝本纪》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这段文字是曲笔,内涵就很多:一是司马迁态度认真,崇儒;二是百家是怎样不雅训呢?怪诞,还是与儒家不是一个版本呢?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孟尝君列传》正文说孟尝君怎么好客仁义,可是最后太史公曰“吾尝过薛,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不露山水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循吏列传》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表达了自己赞成“无为”循理的看法。“太史公曰”言简意赅,画龙点睛,感情浓厚,爱憎好恶之情流溢在字里行间,体现了他的政治观、伦理观、史学观和文学观。
  《史记》继承了《春秋》的曲笔的写法,但是并没有影响它的实录,对于流传的史实或传说,“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虽进行选择,但往往在评论中简略提出看法和线索给读者。《史记》不愧是“千古之绝作”啊!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7-7-30 16: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4:19 编辑

很好的见解,客观求实,不错!欢迎小只只!

3#
发表于 2007-7-31 14: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4:19 编辑

欣赏,体会,龙女读史记光停留在情节、人物上。很佩服您已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4#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20: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4:19 编辑

一楠好,谢谢点评。
小龙女好,其实你的文字很细腻的,我的太理性,自己都有点讨厌的。哈哈

5#
发表于 2007-8-26 23: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4:19 编辑

  见解独特,学习。

6#
发表于 2008-1-8 20: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4:19 编辑

学习体会.

7#
发表于 2008-1-23 16: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4:19 编辑

分析的较细致。原来一直认为春秋笔法只是用在写人叙事上,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内在东东啊。

8#
发表于 2008-1-23 16: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4:19 编辑

向小只只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2 14:00 , Processed in 0.05449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