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7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们是否误解了孔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10 1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第一次接触孔子是在上小学的时候。那个时候全国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批林批孔”运动,学校里也和社会上一样,整天搞各种形式的大批判,让学生们写批判稿、画漫画、演文艺节目,一定要把孔子“批倒批臭”。那个时候人们还不常把孔子叫做孔子,而是叫做“孔老二”。我们这样的小学生尽管当时还都是小孩子,根本就不知道孔子究竟何许人也,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叫他“孔老二”(孔老大究竟是谁?这个事情到现在我都没有考证出来),但还是照样每天都很愤怒地声讨他。也许从那个时候,孔子就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中被无端地划归到了反动派、坏家伙的系列中去了。
  长大后,上了中学上大学,读了许多的书,对孔子的了解逐步多了起来。但是这也很难把他从“反面人物”的行列中解救出来。因为很多书籍在谈到孔子的时候,虽然不至于把孔子说成大坏蛋,但至少都普遍地认为他是一个搞“复辟倒退”,阻挡历史发展潮流的人;是一个鄙视劳动人民,维护反动统治阶级利益的人;是一个宣传封建礼教,压抑正常人性的人;总之,是一个很令人反感,至少是很不讨人喜欢的人。但是我个人在接受这些思想灌输的同时,心中也是疑惑丛生:既然是这么糟糕的一个人,为什么就能在从古到今的两千年的历史中一直被称作圣人,并且在各个时期,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有许多孔子思想的学习者、研究者,乃至于倡导者、追随者?
  我先前一直在想,或许我们是对孔子的某些思想产生了误解?也许孔子并不是想我们某些书中所说的或者某些人所认为的那样落后、保守、压抑人性?现在,经过多年的人生体验与学习研究,我可以很确定地说:是的,我们从前确实是在很多地方误解了孔子。现在该是“拨乱反正”的时候了。
  一、孔子是一个搞“复辟倒退”,阻挡历史发展潮流的人吗?
  说孔子搞“复辟倒退”,其根据当然是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的主张。所谓“克己复礼”,即是要求人们克制自己的欲念,恢复对正统礼法的遵守。这正统的礼法也就是指西周初年周公所制定的周礼。孔子本人对周礼是非常认可甚至是崇拜的,他曾经说过:“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但是这是否就是搞“复辟倒退”,阻挡历史发展潮流呢? 从某种意义上说,主张复古未必就是“倒退”。因为古代也有很多时候是很进步的,很有秩序的,是很有章法的。很多有作为的思想家也主张以古为镜,“古为今用”。众所周知,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周初制定的礼法到春秋的时候已经很少有人去遵从了。诸侯不把天子放在眼里,卿大夫亦不把诸侯放在眼里。这是一个社会极度动乱的时代。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多年间,有三十多名君主被杀,五十多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多次。可想而知,那个时候普通劳动人民过的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啊!社会生产力又会遭受到多大程度的破坏啊!那么在那样的乱世之中,应该怎样做才能算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历史的前进呢?我相信孔子那个时代的人,无论是哪一家哪一派都没有学过马列主义,大概也都不懂得“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的规律,他们大约只是凭着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希望社会赶紧从大乱走向大治,让老百姓过上平安的日子吧。如何才能让天下从大乱走向大治呢?当然,针对这一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实行“仁政”,未尝不是一种可行的社会改造方式。事实上,当时有很多诸侯国在治理国家的时候走的也是孔子的路子。只是春秋时代乃是乱世,是“霸权主义”的时代,是“强权政治”的时代,是刀枪说了算的时代。儒家的主张只是不太适合当时的“打天下”要求而已。但是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儒家学说虽然不适于打天下,却很是适合于坐天下呢。后世的秦朝奉行法家的“严刑峻法”来治国,三世而亡;而汉朝实行“独尊儒术”的治国之道,掌坐天下三百年有余。你能说孔子的学说是“阻挡历史发展潮流”的学说吗?
  二、孔子是一个鄙视劳动人民,维护反动统治阶级利益的人吗?
  说孔子鄙视劳动人民,最大的根据莫过于“樊迟学农”的故事。樊迟欲向孔子学习种庄稼种菜的知识,孔子的回答是“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过后,孔子又说“小人哉,樊须也!”这段话成了孔子“鄙视劳动人民”的铁证。事实上,我认为这里面仍然有对孔子的误解。第一,孔子一向讲究的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懂的事情绝对不装懂。孔子虽然学问大,但也未必会种粮种菜,因此孔子对樊迟的要求婉言拒绝,未尝不是一种正确的态度。第二,孔子说樊迟是“小人”,虽然不是高抬他,但也绝对不是贬损他。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上,天子、诸侯以及各种官员是“劳心者”,被称作“大人”(这一称呼在后来的封建社会继续沿用,如称包拯为“包大人”),普通体力劳动者是“劳力者”,被称作“小人”(这一称呼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也继续沿用,只是成了人们对自我的谦称,如称自己为“小人”、“小的”、“在下”等)。这里并没有什么蔑视的成分。“小人”这一称呼增添了“势利眼”的内涵是后世的事情,在孔子那个年代并无这种含义。孔子办学,培养的目标是治理国家的人才,所以有很多具体工农业技艺他没有教过。孔子在自己的学堂里所设的课程主要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虽然没有包括“稼穑耕织”,但这也绝对不会有轻视农业的意思。相反,后来那些尊孔的统治者往往同时也“重农”,这说明孔子和“稼穑耕织”决不矛盾。
  孔子不但不歧视劳动人民,反而在很多事情上常常考虑到劳动人民的利益。孔子最突出的思想“仁”就是指“爱一切人”,其中当然也包括“劳动人民”。孔子曾经说过“苛政猛于虎”的话,提示当时的统治者要兼顾人民群众的利益,不要对老百姓剥削得太厉害。孔子的门徒,另一位儒学大师孟子将孔子的思想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就等于是在直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要想长久地维护自己的统治,就不能不兼顾劳动人民的利益!当然,非要说孔子“维护统治者的利益”不可的话,这也不是不可以。其实在那个时代,诸子百家的学说,又有哪一家敢说自己不是“维护统治者的利益”的?道家如何?法家如何?兵家如何?纵横家又如何?
  三、孔子是一个宣传封建礼教,压抑正常人性的人吗?
  孔子确确实实是宣传“克己复礼”,一生重视“礼”的教化。但孔子之“礼”绝对不是后世所谓的“封建礼教”。一谈起“封建礼教”,人们首先会想到所谓的封建式的愚忠:“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这句话的确可以算得上是一句非常过分的封建“混账话”。但这句话究竟是谁说的?翻遍整本《论语》,找不出这样的话。再到《孟子》中去寻找,同样也找不到这样的话。我只记得《论语》有这样的说法:“定公问孔子:‘君使臣,臣事君,如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孔子虽然肯定应该“臣事君以忠”,但这是有条件的,前提是“君使臣以礼”。孔子又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也是先说国君要先有个国君的样,然后才说臣下要有臣下的样。而亚圣孟子在这个问题上说的就更直接了:“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 离娄篇下》)。可见无论是孔还是孟,二者都没有提倡过无原则的“愚忠”。
  另一类影响比较大的封建礼教的内容是所谓的儿女婚事要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寡妇不应再嫁,要为夫守节等等事情。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听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后曾经很难过,听说这对有情人成不了眷属的根源就在于“封建礼教”,于是内心里就将封建礼教恨透了。又听人们说孔子是封建礼教的提倡者,于是又不假思索地把孔子恨透了。到长大之后多读了一些古书,才知道这所谓“封建礼教”跟孔子根本就八竿子打不着。关于婚姻问题,孔子倒是也有自己的主张,即所谓“六礼”,分为纳采(男家请媒人去女家提亲)、问名(男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纳吉(占卜得吉兆之后,通知女家,缔结婚姻。)、纳征(男家向女家送聘礼)、请期(选定婚期后告诉女家,求其同意)、亲迎(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整个过程中虽然需要“媒妁之言”,却并没有说一定要有“父母之命”。如果某位男子自己看上了某位女子,也完全可以按照“六礼”的礼法去聘娶。另外,孔子从来也没有说过寡妇应该为夫守节,不应再嫁之类的话。实际上,在春秋时期,婚姻问题不像后世封建社会那么压抑人性。国家统治者为了增添人口的需要,在男女婚姻问题上不但不去作梗,有时甚至还会实施一些促进的措施。例如《周礼·地官·媒氏》云:“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不用令者,罚之。”你看,这里的官员要求男女一定要在中春之月交会,私奔也不管,若想当单身贵族守身如玉的话还算违法,得受罚呢!孔子最认可《周礼》,在这个问题上估计也不会有异议。孔子办学时,对后世称之为《诗经》的民间诗歌集作了删减修订,但还是保留了大量的反映爱情题材的“十五国风”的诗歌。其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等诗歌,哪一首不是大胆的爱情表白?但孔子对这种情感非常认可,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能说孔子是“宣传封建礼教,压抑正常人性的人”吗?设若孔子得知后世的儒生将他的学说改造成那种走火入魔、不可思议的样子,他老人家一定会摇头叹息说:“哇噻!后世的人实在是太有才了耶!”
  孔子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两千年前的学说传到现在,能确保不走样吗?谁能说得准啊?孔子被崇拜了许多年,又被批判了许多年,只怕也被误解了许多年了吧!究竟还有多少孔子的话被我们误解了?比方说,《论语·子路》上有这样一句话:“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本来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却不知何时被讹传成孔子说的了。此外,人们根据“学而优则仕”这句话,就断定孔子主张“读书做官论”:学习好了将来可以做大官。假如这种理解方法是正确的话,那么“仕而优则学”又该怎么理解?总不能理解成“官当好了就可以去读书了”吧!所以,恳请我们的同胞们,在听到或读到孔子以及像孔子这样的大思想家的话时,千万不要不分青红皂白,乱贴标签进行评判;也不要不假思索,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式地进行错误的理解。我们要尽力地去研究,去思索,去搞清楚先贤的每一句话的实质意义!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7-11-11 12: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9:43 编辑

一篇有理有据,论证翔实,见解深刻、充分的好文。

3#
发表于 2007-11-13 09: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9:44 编辑
最初由 房子 发表
一篇有理有据,论证翔实,见解深刻、充分的好文。

不错!欣赏!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4 20: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9:44 编辑

感谢版主和朋友们的鼓励!我会再接再厉,继续向大家学习。

5#
发表于 2007-11-15 09: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9:44 编辑

这篇文章写得有血有肉!

6#
发表于 2007-11-15 23: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9:44 编辑

范公子这个考证很下了一番功夫,赞同并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4 02:37 , Processed in 0.09725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