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93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谈孟子的“浩然之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2 2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孟子·公孙丑上》记载了这样的一件事:有一次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孟子:“请问先生您自己有什么长处?”孟子的回答是“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接着问:“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孟子的回答是:“难言也。”紧接着孟子便对这“浩然之气”做了一番诠释:“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段话如果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下面的意思:“这种浩然之气最为广博、刚强,如果用刚直与正义培养它,不伤害它,它就会充满天地宇宙之间。”

  孟子的这番解释,让我认识了我国古代儒家学者心目中的一种神圣的境界。每当我读到《孟子》的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我都会感到热血沸腾。现在让我根据自己的感受,谈谈我对孟子的这种“浩然之气”的粗浅的理解。古代人认为人因为秉天地之气才会有生命,即所谓“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是也。而“浩然”者,伟岸、正直也。“气”者,精神也。所以“浩然之气”代表的就是一种“伟岸正直的精神”。这种精神,孟子说它“难言也”,是因为它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觉不出,无法用任何一种感觉器官来感受;但是它又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不仅存在,还广大无边,充斥于整个天地宇宙之间。任何一个人都生活在其中,万物都包容于它的胸怀之中。另外,这种“浩然之气”,生命力旺盛,刚猛无比,摧枯拉朽,力量无穷。我想,任何一个得到“浩然之气”滋养的人,都必然会成为一个刚直不阿、嫉恶如仇、正气凛然、无愧于天地的人。

  那么,这种“浩然之气”的具体表现又是什么呢?虽然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没有直接叙述,但是我们可以从《孟子》的其他篇章中得到答案。《孟子·滕文公下》有这样的话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里的“大丈夫”毫无疑问就是胸有“浩然之气”的人。对于这样的人,金钱和地位不会让他迷乱,贫穷的生活也不能让他改变节操, 面对恶势力的威胁决不屈服。战国时期的大诗人屈原身居高官,可以说有条件过豪华的贵族生活,但是他从来没有沉溺于富贵的温柔乡中。他心里忧虑的是楚国的前途,感叹的是民生的多艰。他不怕遭受权贵的排挤和打击,毅然决然地多次向楚王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并和没落腐朽的奴隶主权贵们进行坚决的斗争,最后虽然遭到罢黜流放的不公正待遇,但是他心中并不后悔。这就是“富贵不能淫”。晋代的大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归隐田园,宁可挨饿也不和欺压百姓的官僚们同流合污,这就是“贫贱不能移”。 我国人民在西方列强入侵的时候,敢于拿起大刀、长矛这样的原始武器甚至锄头、镰刀这样的的农具和外国侵略者展开斗争,用可歌可泣的事迹诠释了“威武不能屈”的含义。在我国历史上,像这样彪炳史册的前辈忠良以及侠义志士们,可以说不可胜数。这些人物的事迹为孟子的“浩然之气”提供了生动的注解。他们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不过,孟子又说道,“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则馁矣。”也就是说这种“浩然之气”也是需要培养的。不培养,它也会逐步萎缩,以至于软弱无力。如何培养呢?用“正义”和“道”来培养。而且这个培养过程还是比较缓慢的,要靠平时一点一滴进行积累,日久天长方能使天地间的浩然之气与自身融合,使自己得到“浩然之气”的滋养。并且在这个“养气”的过程中不能有不义的行为。若是行为上有任何一点亏心之处,那就会使自身脱离“浩然之气”的滋养,自身之“气”也就软弱无力了。在这里,我理解这“浩然之气”的培养过程就是一种教育过程。例如,儿童的心灵是纯洁的。但是纯洁的东西往往极容易受到污染。一个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和熏陶,往往就决定了此人长大之后的行为模式。如果少年儿童们从小就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以及世间美好事物的熏陶,当他们看到生活中处处都是关心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楷模,当他们看到任何人之间充满着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温情,当他们看到社会上处处都有爱老怜贫、扶危济困感人事例的时候,他们长大之后就可能成为秉赋“浩然之气”的人,会为人正派,做事道德,会成为一个与国于家都有用的好人;但是如果他们从小受到的是自私自利、个人主义的教育以及社会上阴暗面的熏陶,当他们看到生活中处处是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虚情假意、金钱万能的丑恶现象的时候,你还能指望他们将来会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吗?

  这种教育既可以理解成对别人的教育,也可以理解成自我教育。当一个人长大成人之后,就不常能听到老师、家长的谆谆教诲了。但是并不是说以后就不需要接受教育了。书还是应该多读,但是对于低级下流黄色的所谓“快餐”读物应该远离。朋友还是应该多交,但是交友的的时候应该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别人的思想和行为也可以借鉴,但是当看到别人的所作所为之后,应注意“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做一件事都要动动脑子,想想它是该做还是不该做。孟子说过:“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古人在接受公家俸禄的时候都要讲究是否符合礼仪,不符合礼仪者坚决不受,那么对于俸禄以外的贿赂是不是更应该提高警惕,坚决拒绝呢?看到别人取了不义之财而无人追究的时候是否心动?看到别人做了不义之事而侥幸逃脱惩罚的时候是否羡慕?如果心动了,羡慕了,接下来就可能伸出不该伸出的手,而手一旦伸出去,“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软”,这个时候恐怕是心虚得很,也就难谈什么浩然之气了。况且,手伸出去就极有可能被捉。如果真的因此而栽了跟头,恐怕就只有去到那警卫森严的高墙之内,慢慢地静静地从头再去养“浩然之气”去了。尤其是身居要职,或在某一方面握有一定权力的官员或职员们,在这个问题上就更需要小心一些。

  从孟子的世界观上看,这浩然之气乃是一种天地之间长存的精神,是天地宇宙万物变化的体现。我们若能谨记孟子的教导,顺应天地造化,遵守人间纲常,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上做起,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则于国幸甚,于家幸甚,于己亦幸甚。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8-1-28 11:5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广州商盟 该用户已被删除
3#
发表于 2011-3-4 05:1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2 13:57 , Processed in 0.12418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