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622|回复: 1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田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2-29 0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田   埂

            文◇杜永生

  在田野上,田埂是田野的标志,它是田野的灵魂。它依附于田野,田野也呵护着它。它可能就是一条路,是一段线条,是一个大手笔,自然地勾勒出田野盎然的生机;它又不是一条路,是一种希望,是一种憧憬,承载着农家人对生活的向往与美好的愿景。

  这些星罗棋布在田野上的田埂,田连阡陌,犬牙交错,或宽展,或逼仄,或笔直,或蜿蜒,或短促,或纵深,无论它们是以什么样的线条延伸,都是和这些田野一样属于大地上最古老的摆设了,富于生命朴实的蕴涵与永恒。

  一块田地不论大小,必定是要有田埂的,而田埂也是根据田地的大小而设的。是田与田之间的隔离墙、分界线,就是那田地每十多年一次的重新分配,谁家得到了两块连在一起的田块,也不会轻易地将中间的田埂挖通为整体的,否则就少了一块田地,就少了一个人们经常念叨的熟识的地块的名字了。在我老家的田野里,每一块田地都有个响当当厚实实的名字,如大拐田、弯子田、大汪、小汪、大冲、二冲……这些农田,就是一部百科全书,乡亲们在这里翻阅了一辈子,追寻的就是生存的硬道理。这么多年来,这些农田没有减少半分,这是乡亲们的根,是乡亲们生活的依凭和保障。而这些田埂也随着农田的存在而存在,它们可以说都是饱经了岁月的沧桑,却始终焕发着勃勃朗朗的生机。这么多年了,农田还是原有的样子,田埂还是原有的状态。它们相互依存着,相互以一种丰盛的品格丰赡的底蕴默默地为农家人能过上穰穰满家的幸福生活而无私奉献着。

  实际上,农田在一年四季里基本上都生长着庄稼,而这些田埂呢,只有到了春夏之际,才能彰显出它们葱茏蓊郁的蓬勃生机。可不是吗?到了秋收之后,田野里暂时地寂静下来,而这些田埂虽然没有奉献出什么丰硕的粮食,可是,从它们身上长出的芃芃茸茸的薅草不同样是被农家人所收获吗?这些刚被刈割后的薅草是要铺展在田埂上经过几次阳光的晾晒成干草的,这些干草比稻草的质量要高的多,此刻,这些田埂似乎被褪光了羽毛一般,光秃秃地裸露着身子,荒凉而凋敝,隐忍不言地承受着深秋凝重的露水和隆冬的严寒。它们存念着希望,等待着来年的春天。

  那些挨着塘埂、连着道路的田埂就宽绰就宽阔,这也是田埂中的“主干道”了,也是耕田机行驶时的主要路径。那些很少有人涉足或处于农田核心地带的田埂,因为逼仄,使青草生长的鲜嫩鲜灵,在过去就是我们放牛的好地方,不过虽然这些田埂上的青草是耕牛最好的草料,可是在这里放牛是要小心谨慎的,你一不留神,这些牛就会“偷嘴”,用硕大的舌头裹舔起田里同样嫩娇娇青梗梗的秧苗的。不过,这些我们还比较好掌握,只要牵动下手中的牛绳,它们也会知趣的去认真嚼食着青草。人踏走这些细窄的田埂上倒没什么,这牛可是庞然大物,它们才不会按照你的意图小心翼翼的挪动四脚的,经常地将这些本来就细窄或松软的田埂踩踏的一塌糊涂,留下或深或浅的蹄迹。每块田埂上都有一个或两个沟灌,分布也是极为讲究的,这也是为了方便农田的灌溉与排水而精心安排的。那些或宽展或高处的田埂下会埋设几节水泥管子,这样就不会造成作为道路通行的障碍了,那些逼仄的田埂上的沟灌在挖掘时不会超过一锹宽(30公分)或至多50公分的,不能成为一道沟堑,这些沟灌还需要经常的疏浚清淤以保持畅通无阻。

  其实,这些和农田同生的田埂是需要忍辱负重的。在深秋或隆冬里,这些田埂的下半部分就是百孔千疮满目疮痍的样子。那些在春夏里安身于此的动物的洞穴因为没有杂草的掩隐突兀地显现了出来。这些大大小小的洞穴看着异常扎眼还有种神秘感。特别是一些洞口有碗口大小的说不准内里到底是什么动物的栖息地。我所知道的,像这样大的洞口里,一般隐逸着什么黄鼠狼、兔子之类比较灵活敏捷的动物,内部的结构比较复杂,幽深,怪异,洞套洞、洞连洞,甚至整个田埂都是内空的。而一些小巧的潮湿的洞口外堆砌的形同蚯蚓堆垒的鲜泥,那就是螃蟹、龙虾的居处。这些洞穴简单,浅显,只需一锹下去就能把它们老巢端锅。甭看那些同样小巧但滑溜的黄鳝洞因为又深又长,经常成为了“田漏子”,因为这些黄鳝的洞穴错综复杂,每年在整理秧田的时候,必须要把这些大大小小的洞口挖开填实,以防田漏。就是这样,依然不能保障一块水田就没有像这样的“田漏子”发生了。可别小瞧这些“田漏子”一个不多,十个多,你辛辛苦苦灌溉的水,一夜之间就可以全部漏出去。而蛇的洞穴是很容易分辩的清的,它们把“家”安在田埂的下沿部位,垂直、干燥、丑陋而深不可测,这些蛇是没有毒性的,它们一到深秋就“拖家带口”地开始在这里冬眠着,它们经常会在冬天的某一日被挖蛇的专业人士一挖逮尽,它们没有螃蟹、龙虾、黄鳝般幸运,没有黄鼠狼、兔子般狡黠奸猾,当然主要还是这些蛇的食用价值诱惑着这些专业的挖蛇人。我在2006年的某一个冬日,亲见一个专业人士在一个看不起眼的旱地田埂下,一下子挖到了三处蛇窝,大大小小的蛇有12条。这些粗粗细细可怜兮兮的蛇还在沉睡中就被人轻松地捉进了口袋中,问捉蛇人,这些蛇能卖多少钱,他既兴奋又爽快地答:怎么着也要卖个300块钱啊。

  到了春天,惊蛰之后,这些田埂已经被菶菶茂盛的各种茅草所覆盖,这个时候,田埂显得生机活泼了。这些茅草和田里的农作物跟着风、飙着劲的生长着,可是它们因了田埂的位置优势而高高在上,在起初状态中,田里的庄稼怎么能赛的过它们呢?很快,这农作物啊就整齐划一地葱茏起来,很有节奏,很有秩序,它们在整个的生长期内肯定会被农家人精心的呵护着,在他们殷殷切切的期待中,走向午季和秋季的成熟,收获的日子就是一派繁荣忙碌的景象,而这个时候,那些生长在田埂上的茅草还是乱蓬蓬急冲冲的样子,它们一定也渴望有成果,渴望被收获的,可是,它们只能是斑斓的原野上壮阔绿色的点缀和衬映。

  我对故乡的每块农田都是非常熟稔的,每个田埂上都曾留下过我的足迹。这么多年来,精神上一刻也未能割舍和它们的感情。每次回到家乡,蹀躞在田野,踏足于田埂上,那些远去的往事啊,纷纭泛溢,思潮涌涌,不可抑止。田埂,它依了连绵俊秀的丘陵,牵着一望无际的田野,枕着碧波荡漾的小河,年复一年,安详而静谧地躺在故乡的田野里,素面朝天,不卑不亢,一如既往地迎接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送别黎明前的最后一丝黑暗,坚韧而执着地恪守在那里,见证着农家人的日日月月,感应着沃野的春夏秋冬……(全文2522个字,于08年2月29日0时30分完稿)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8-2-29 02:39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杜先生又一乡土文学精华,实在令人钦佩!

   "在田野上,田埂是田野的标志,它是田野的灵魂。它依附于田野,田野也呵护着它。它可能就是一条路,是一段线条,是一个大手笔,自然地勾勒出田野盎然的生机;它又不是一条路,是一种希望,是一种憧憬,承载着农家人对生活的向往与美好的愿景。"

------------开门见山,紧扣主题,准确凝炼的定义,从狭义,到广义,把乡村随处可见的灰凸凸的田埂描绘得美伦美涣,更为下文对田埂的赞美奠定了很好的基础.非常欣赏!
   学习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08-2-29 08:4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飞月无痕 发表
拜读了杜先生又一乡土文学精华,实在令人钦佩!

   "在田野上,田埂是田野的标志,它是田野的灵魂。它依附于田野,田野也呵护着它。它可能就是一条路,是一段线条,是一个大手笔,自然地勾勒出田野盎然的生机;它又...

感谢你第一时间点阅。
4#
发表于 2008-2-29 08:52 | 只看该作者
  杜老师,非常您对我文字认真细致的阅读和点评指导!再一次向您表示感谢,为您对一位素不相识的文友付出的真诚而深深感动,酒儿真诚的向您说一声:谢谢!
    
  又拜读了您一篇好文。酒儿不懂写作,写东西都是随手乱写,写成啥样是啥样,所以虽惊羡于您的文字表达之好,却不知该怎么表达。只能说:酒儿虽不能常来,但有时间就会来这里的,来拜读您和其他老师的美文。因为,读好的文字是种享受!:)
   
  问好,杜老师!
5#
发表于 2008-2-29 09:03 | 只看该作者
先问好
6#
发表于 2008-2-29 09:07 | 只看该作者
这些农田,就是一部百科全书,乡亲们在这里翻阅了一辈子,追寻的就是生存的硬道理。诸如此类的质感语言,让文章对田埂的具象描述,获得了生动,获得了妥帖,获得了明线铺垫所应当具备的妙用,从而让文章的暗线,也就是作者感念自然、崇尚质朴的写意构思,随之栩栩如生,充满了清新的原生态气息。我是十分欣赏这类写作手法的,精华支持!
7#
发表于 2008-2-29 09:18 | 只看该作者
泥土的芳香扑面而来
8#
发表于 2008-2-29 09:51 | 只看该作者
细腻绵密的文字,妥帖的描写,如是好文,支持精华!
9#
发表于 2008-2-29 09:56 | 只看该作者
字里行间散发着泥土的芳香。欣赏并学习,问好永生!
10#
发表于 2008-2-29 10:14 | 只看该作者
田埂,既是土地的命脉,也是庄稼人的命脉,是一处处田埂见证了种植和收获,见证了冬天和春天以及丰稔的秋天!欣赏杜老师精致的文字!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2-29 10:2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酒儿 发表
  杜老师,非常您对我文字认真细致的阅读和点评指导!再一次向您表示感谢,为您对一位素不相识的文友付出的真诚而深深感动,酒儿真诚的向您说一声:谢谢!
    
  又拜读了您一篇好文。酒儿不懂写作,写东...

酒儿太客气了。对于你给予的鼓励,我非常感动。其实我很欣赏你的文章,特别是那篇《二梆子与小椅子》。印象极为深刻。问好!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2-29 10:2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若荷 发表
先问好

感谢!现在是在办公室吧,问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2-29 10:3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跃农 发表
泥土的芳香扑面而来

感谢跃农的鼓励。问好!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2-29 10:3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雨夜昙花 发表
细腻绵密的文字,妥帖的描写,如是好文,支持精华!

感谢昙花版主的鼓励!向您学习!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2-29 10:3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娴情逸致 发表
字里行间散发着泥土的芳香。欣赏并学习,问好永生!

感谢娴情逸致版主的鼓励!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1 12:05 , Processed in 0.14323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