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9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感悟《老子》详解之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4 2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子》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大德的样态,是由“道”决定的。
  “道”这种东西,没有固定的形体,难以捉摸。它是那样的难以捉摸啊,其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难以把握啊,其中却有实物。它是那样的深远幽昧啊,其中却有精气;这精气是如此的真实啊,是可以信任与检验的。从当今上溯到远古,它的名字永远不能除去,根据它才能认识万物的本质。我怎么知道万物开始的状态呢?就是从“道”来认识的。
  这章是对十四章的进一步阐释。道的存在是普遍的,却又不居于一种固定的形式,随着环境、对象的变化而变化。掌握了道的规律,便能从现象看到本质,从本质上去理解现象。认识到万物开始、发展变化的规律了。
  《老子》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委屈的反而能保全,弯曲的反而能伸直,低洼的反而能盈满,破旧的反而能生新,少取的反而能得到,贪多的反而会迷惑。
  所以,有道的人坚守“道”这一原则;以它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显露,所以能显明;不自以为是,所以能昭著;不自持有功,所以能成就,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久。
  正因为不争,所以天下没有人与他相争。古时所说的“委屈反而能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确实是能够达到的。
  这是不是告诉我们万事不用刻意呢?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太重视了,太紧张了就失去平日的心态,正常的水平得不到发挥,结果自然不那么令人满意了,庄子的“鬼斧神工”讲的也是这样的道理吧?最佳的状态是以退为进?“退一步海阔天空”也是这几句的衍生品吧?
  这章我以为此章是对第十三章中的“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的解释与深化,人没有了后顾之忧,或者完全放低了姿态,客观上就站在了最高峰,达到了无人之境。
  《老子》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
  清净无为,少发号施令,才合乎自然法则。
  所以,狂风刮不到一早晨,暴雨不会下一整天。是谁使它这样的?是天地自然。天地自然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又何况人为的发号施令呢?
  所以,从事于道的,就能得到道;从事于德的,就能得到德;表现为失道失德的,就会失道失德。合乎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合乎于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表现为失道失德的人,道和德也乐于失去他。这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源头吗?一个人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没有法律、忽视道德,还有天地。所以发誓常说,上有天,下有地吧?冥冥中的注视,便是“道”。
  统治者诚信不够,百姓自然不信任他。这是在意料之中啊。有什么可说呢?
  讲的还是无为,尊重客观规律。万物的存在与发展是在对立的矛盾中得到统一,天地都不能一成不变,何况人为的干预呢?
  《老子》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踮起脚跟想站得高些,反而站不稳,大步前进想走得快些,反而走不远;自我表现的反而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反而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反而没有功劳,自满自大的,反而不能长久。
  从“道”的观点来看,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可以说就像吃剩的饭和多长的肉瘤。这些都是惹人讨厌的,所以,有“道”的人不会这么做。
  都是“预速则不达”或是“过犹不及”的种种表现吧?做事情,都要掌握一个度,这是非常重要的,位置与火候掌握地恰到好处,可以马到成功、事半功倍。但是太早或者太晚,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憾。
  这章与二十二章,是从相反两方面证明一个道理。让人坚守“道”,尊重规律办事,达到真正的“无为”。
  《老子》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章又一次对“道”进行了阐释,并且引出了另一个概念“大”。是对第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六章的总结。
  道就是这样的啊!有一个东西浑然天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它没有声音,没有形体,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存在,循环往复而永不停息,可以说,它就是天地万物的根本。
  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叫做“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向遥远而又返回本原。
  所以说道是大的,天是大的,地是大的,人也是大的。天地宇宙种有四个是大的,人就是其中的一个。
  宇宙万物被分成四部分,天、地、人,道。涵盖了人类、自然的一切活动及其自身运行和发展的规律。
  有法可依,有章可寻,那就是: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取法自然。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8-3-5 10: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6:57 编辑

  精,在帛书本中是“请”,请通“情”。
  明,是聪明,明知。不是“显明”,显明不好理解,说得有点含糊不清。
  王亦大中的“王”,是王法,也就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后面中的“域”,在帛书中是“国”或“邦”。
  
  我以为,还是看帛书本《老子》好,它更能接近老子真实思想。而通行本《老子》,差不多有点把《老子》改得面目全非了,不利于我们正确解读。请参考。
  总体说来还不错,高于北京图书馆馆长任继愈的《老子绎读》注解,主要是在每章的议论方面。如果能把《老子》本意搞清楚了,那么每章的议论会很精彩的。勤劳勤奋吧,天道酬勤!

3#
 楼主| 发表于 2008-3-5 18: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6:57 编辑

感谢照版的鼓励。我手中的老子,是广州出版社出版的老子,庄子的合集。也听说过帛书的老子最接近原文,只是没有看见过。
我读它的方法,一般是参照注释翻译成白话文,然后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理解。
谢谢您一直以来的鼓励和关注。

4#
发表于 2008-3-5 18: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6:57 编辑

龙女在这个方面的努力,对于你今后的文学写作是会有很大帮助的,进来支持一下!

5#
发表于 2008-3-5 20: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6:57 编辑

  请参看置顶的“老子《道德经》原文”,我整理出了一个更接近老子原文的版本。

6#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10: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6:57 编辑

谢谢敬版的鼓励与支持。
谢谢照版的提示。

7#
发表于 2008-3-8 15: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6:57 编辑

进来问候!

8#
发表于 2008-4-18 19: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6:57 编辑
最初由 黑龙江小龙女 发表
感谢照版的鼓励。我手中的老子,是广州出版社出版的老子,庄子的合集。也听说过帛书的老子最接近原文,只是没有看见过。
我读它的方法,一般是参照注释翻译成白话文,然后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理解。
谢谢您一直...

在这里可以买到《帛书老子》及《周易》等。很便宜的。我买的就是西苑出版社的,书很薄,但内容不错。老子道经与德经都有帛书甲乙本及通行本的对照,实在难得。唯一的缺点就是字体太小,看起来累。当然,这个网站还有其他选择啊!

9#
 楼主| 发表于 2008-4-20 09: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6:58 编辑

谢谢永红的关注。感谢水如空的提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7 04:12 , Processed in 0.06349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