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80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奇意幽深,千古妙文——解读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21 2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奇意幽深,千古妙文

     ——解读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文/赵国宝

  读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深为文章奇妙的构思和蕴含的深意感叹。短短一百八十来字,足以不朽。

  晋宋之际,门阀制度显著,文人学士,大都标榜出自名门望族。不是这王,便是那谢。先生却“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此可谓与当时流俗颇不同也。先生隐姓埋名,用意何在?先生显然不想流行性感冒。此其用意之妙之一也。

  当其时,上流社会崇尚清谈,玄言盛行。先生却“闲静少言”,不想多说一句。只想“造饮辄尽,期在必醉”。醉了之后,也不长篇大论,妄言时事,或感慨命运之不公。来到自己“不蔽风日”的破屋里,大睡一觉。醒来之后,读书著文,管他冰锅冷灶!真可谓“一箪食,一瓢饮,身居陋巷,不改其乐”。比起那些服了“五石散”而放浪形骸的,到底谁是贤者?先生是看不惯那些自命清高,装疯卖傻的“高人”也。

  当其时,官场腐败,政治黑暗,跑官要官者纷纷攘攘,无德无能者居高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先生却“不慕荣利”,甘愿退守田园,“种豆南山”,“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比起那些“汲汲于富贵”,忙于敛私财,想方设法贿赂上司,日日等待提拔者,谁的心情更为平静呢?聪明的先生就看透了这点,“为五斗米折腰”太麻烦了,倒不如挂印归田,结庐人境来得清闲。此先生用意幽深之三也。

  基于上述考虑,先生读书作文也就与别人不同了。先生不是学者,又不想上“百家讲坛”,或到处游学。因此先生读书不必考证一字一句来源何处,只求领会书中要旨。一旦与上古先贤产生共鸣,“便欣然忘食”。先生读书全在兴趣,也不必“头悬梁,锥刺股”了。他又不想考取博士,晋升职称,或中状元名扬天下矣。

  再说先生著文,完全是为了“自娱”。不是为了出名,或得到丰厚的版税。因此,先生的诗文颇与当时流行的“玄言诗”、“馆阁体”不同。因此在当时,先生名字并不在知名作家排行榜的前几名。

  就这样,写下一百八十字后,先生戛然而止了。谁都知道,这是先生的自画像。

  一个不想透露自己真实姓名的隐者,却以耀眼的光芒,活在了中国文学史中。

  后来的文学天才苏东坡赞道:其文“似癯实腴”。大学者朱熹叹道:“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而鲁迅先生说:他“是个非常平和的田园诗人。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平静……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偶尔抬起头来,悠然的见到了南山,这是何等的自然。”

  一个隐者,他的诗文,他的精神气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文人。后来的王维、孟浩然、杜甫、李白、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是其追随者,性情耿直的刘梦得,也取其意,作《陋室铭》,得以流传千古。

  《五柳先生传》,一个隐者的自白。“五柳先生”,一个隐逸的大师!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8-4-23 09:0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问好!
3#
发表于 2008-4-23 15:0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4#
发表于 2008-5-27 22:14 | 只看该作者
多日来,忙于俗事,耽搁了先生的好文,很抱歉!
5#
发表于 2009-9-15 17:48 | 只看该作者

与您感应

一个隐者,他的诗文,他的精神气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文人。后来的王维、孟浩然、杜甫、李白、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是其追随者,性情耿直的刘梦得,也取其意,作《陋室铭》,得以流传千古。

  《五柳先生传》,一个隐者的自白。“五柳先生”,一个隐逸的大师!
6#
发表于 2010-11-16 08:40 | 只看该作者
又拜读国宝的大作了,欣赏,百忙之中如此的雅情 雅致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5 07:08 , Processed in 0.05455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