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568|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诗人的节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28 0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当端午节来临,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个性化诗人屈原。因为屈原,中国有了一个节日,有了一种食品(吃粽子),有了一样活动(划龙舟)。这在中外文学史上绝无仅有。
        
  因此,我要说,端午节,也是诗人们的节日。
        
  能被人们以节日的形式来崇敬与怀想的诗人,除了屈原,中外诗人中似乎也再找不出第二个。
        
  屈原是世界文化史的一座高峰,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标志。历经两千两百多年,这座浪漫主义诗歌的高峰,依然巍峨耸立在文学史的旷野上,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醒目标志。屈原那爱国忧民、上下求索的节操也永远镌刻在了中华民族的心灵上。
        
  两千两百多年了,缘何一读屈原的诗文,仍能产生如谋其面、如见其心的感觉呢?我尝试着拨开历史的沉雾,从鲜活的文字中感触一个伟大的灵魂是怎么锻造出来的。
        
  屈原生活于战国后期“七雄并峙”时代,春秋时代的几十个小诸候国经过战争的兼并,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其中秦、楚最强大,统一中国的大业也非秦楚莫属,而两国之间的斗争也最为激烈。屈原效忠的楚怀王,远远没有同一时期的秦王有政治手段和政治远见,秦国已开始远交近攻,向外扩张;楚国贵族集团却苟安享乐,弄权谋势。屈原也是出身于同楚王同姓的贵族,世代都是显官要职,他以宗亲而任重臣,在楚国贵族中是清醒地看到了当时的政局的人,为了国家,为了世族,他极力想有所作为,司马迁在《屈原列传》记述,屈原最初为楚怀王信任时,担任着左徒(相当于副宰相)的职务,内政辅佐怀王,外交善于应对,起草法令施行革新,两度出使齐国“合纵”,但革新的措施必然触及贵族集团的利益,那些终朝享乐的当权派当然不答应,诽谤,诬陷,中伤,小人的诡计什么时候都总是比正直的人多的多。屈原尽管有政治远见、有政治魄力,但“厚黑”之术远逊于子兰、靳尚、郑袖等奸佞之徒,最终被排挤出政局,流放汉北。后在顷襄王时再次启用,仍是时间不长,又被奸佞离间,流放江南。
        
  历史就这样无奈,他原本想做一位力挽狂澜、中流砥柱的政治家。然而历史不给他这个荣幸。
        
  但幸好这个历史的失误,成就了第一位有个性、有气血的诗人。
        
  屈原的主要作品大都是两次流放期间写的。第一次流放时,他的代表作是《哀郢》、《抽思》和《思美人》等。《抽思》中有两句诗最能代表他这段时期的心情:“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意思是说,他本来可以逃离苦难的土地,远走高飞,但一路看到老百姓的苦难,自己又不忍离开。他的情感、他的痛苦始终是和对国家的爱、对民众的忧联系在一起。实事上,春秋战国时期的文人谋士,不论效忠于哪个诸候国,都无可厚非的,苏秦、张仪就是典型的例子。忠厚正直的屈原正因为他誓死坚守一个信念不动摇,坚守一份情怀不变节,所以两千年而下依然令人挚爱有加。
        
  第二次流放时间长达九年。屈原从郢都顺江而下到江陵(今安徽青阳一带),停留一段,而后又达辰阳、溆浦(今湖南沅陵一带),不久,又到了洞庭湖,渡湖而到汩罗。这期间,他辗转流离,走了许多地方,回楚都无望,求贤不成,但始终没有迈出楚国国境。也正是这个时期,他怀着对危在旦夕的祖国的焦虑、对群小们的憎恨以及自己理想得不到实现的痛苦,写下了不朽诗篇《离骚》。这是文学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
        
  《离骚》是一篇空前绝后的政治抒情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屈原写《离骚》时已经度过了大半生,为了实现政治理想,挽国家危亡,他殚精竭虑,苦苦求索,却一再遭到群小们的排斥和打击,图存无路,报国无门。楚国也在短短二、三十年间由一个颇有希望统一大业的国家,弄得朝不保夕,濒临危亡。屈原一路流放,看到祖国山河行将易帜,想到自己起伏不平的生涯,情动于中,感慨万千,他把空负一腔爱国忧民情怀的沉重情感,熔铸成这一激动人心的伟词。全诗倾吐了诗人赤诚的爱国信念和报国无门的极度忧伤。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脩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多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不悔。”阅读《离骚》,我们似乎能清晰地看到一个峨冠博带的老夫子孑然一身行走在江河之畔,时而疾行,时而徘徊,时而低吟,时而高歌,时而神遨九天,时而叹息现实……他的政治理想,他的内心渴望,他的不懈求索,他的一腔赤诚,都在三百七十多行诗中表现得酣畅淋漓,生动饱满。“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这正是诗人当时的真实写照。
        
  悲愤出诗人。屈原的悲愤是内心孤苦、无人理会的个人悲愤,更是忧国忧民、忠贞不渝的博大悲愤。这两者丝丝如扣的结合,自有一番感人的力量。
        
  当屈原第二次流放到达汩罗附近时,秦国的大军已经攻进了楚国,他为之奋斗一生的愿望彻底破灭了。他不忍心看到百姓残遭涂炭,不忍心看到倾注一生爱着的国家为秦所灭,而自己内心的痛苦却无人会意,无奈之际,便选择了自沉汩罗江,以死明志。。
        
  他在绝命词《怀沙》中写道:““文质疏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重华不可撰兮,孰知余之从容!”这是屈原个人修养的自述:文质彬彬,内心通达,博学多才,忠厚谨严,雍容大度的三闾大夫,没有人理解,没人有重视,悲愤之际,他问天问地,为什么自古圣贤不能同时,尧、舜、汤、禹不能再世。无奈,只好强抑内心的悲愤,要为后人留下榜样:“惩连改忿兮,抑心而自强。离闵而不迁兮,原志之有像。”这一声声深长的叹息就这样定格在历史的旷野上。
         
  那一天,是公元前278年的初夏五月初五。
        
  这一天,成了世界诗人共同怀想的节日。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8-4-28 12:20 | 只看该作者

的确如此

屈原是世界文化史的一座高峰,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标志。历经两千两百多年,这座浪漫主义诗歌的高峰,依然巍峨耸立在文学史的旷野上,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醒目标志。屈原那爱国忧民、上下求索的节操也永远镌刻在了中华民族的心灵上。
3#
发表于 2008-4-28 12:22 | 只看该作者

提醒柯版主?

文质疏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重华不可?#123;兮,孰知余之从容!”
?#123;兮
请修改?
4#
发表于 2008-4-28 12:28 | 只看该作者

快乐阳光来了

爱国忧民、上下求索

让人敬仰
5#
 楼主| 发表于 2008-4-28 17: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提醒柯版主?

最初由 王棣 发表
文质疏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重华不可?#123;兮,孰知余之从容!”
?#123;兮
请修改?


谢谢!已修改.
6#
 楼主| 发表于 2008-4-28 17:23 | 只看该作者
谢王棣、快乐阳光的支持!
7#
发表于 2008-4-28 17:52 | 只看该作者
祝贺!热烈祝贺!
8#
 楼主| 发表于 2008-4-29 11:41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跃农 发表
祝贺!热烈祝贺!
呵呵,谢谢了!
9#
发表于 2008-5-1 20:1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五一快乐!
10#
发表于 2008-5-1 22:14 | 只看该作者
悲愤出诗人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5-6 17:15 | 只看该作者
谢倩理支持!
12#
发表于 2008-5-8 11:32 | 只看该作者
柯版主好文,学习。


另:你主编的《生命树》杂志已收阅,谢谢。《生命树》征文出来了吗? 向你问好!
13#
发表于 2008-5-18 23:19 | 只看该作者
屈原是一位非常令人感动的诗人。
14#
发表于 2008-10-3 18:4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柯版的大作。屈原是中国诗人的精神领袖。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5 16:2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西夏楼兰 发表
欣赏柯版的大作。屈原是中国诗人的精神领袖。

问好!感谢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5 15:46 , Processed in 0.57446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