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7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西江龙,不能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15 1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半两金 于 2016-5-15 11:16 编辑

文/半两金


        仅仅空了两个年头,“西江龙”便成为邹城乃至济宁地区的一个传说。

        从2015年春节的这个凌晨算起,邹城市里的大街小巷、广场超市、公园和游乐场,空前喧腾起来。爱瞧热闹的人们,纷纷涌出家门,去找一找他们心里各自的喜欢和稀罕。年老的,年少的,耳鬓厮磨,相互打听着一个消息:西江龙多咱来城里演出?

        一个说,往年都是正月十五、正月十六,日子还没到呢!

        一个说,往年西江村的龙都是年前腊月二十七在北宿镇彩排拉练,从西江村出发,沿岚济路,扯东到西,经镇政府,去北宿煤矿。今年没听说西江龙拉练呀?

        过完初一过十五,过完十五过十六。这期间,市区大街上、广场上来过“龙”,不用靠上去打听,大家也猜得出:那不会是西江的龙,绝不是西江的龙……

        2016年春节一到,爱玩的城里人和镇上人,又开始打听:今年西江的龙来不来?去年没耍,今年该耍了吧?

        从初一探听到十五,又从十五眼巴巴盼到十六,最终希望落了空——西江龙没来。

        西江龙怎么没来呢?

        看舞龙,还是西江龙!

        西江龙到底有多好?让人们心心念念想着?

        这么说吧,从1983年到2014年,整整32个年头,逢年必舞龙——大家吃得意了这一口,岂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

        “1983年是个头。”时任西江村民间艺术团团长的许芳先老人说,“《春天的故事》里唱的:1979年,又是一个春天。文革结束,改革开放,短短三四年时间,农民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腰杆挺直了,精神焕发了,上级就考虑要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耍!结果,就在1982年冬里,组建了艺术团。农闲啊,有时间。”

        当时村里老支书任命许芳先为团长,让他挑头。亏得村里有基础,老辈人出山一指点,加上许芳先爱琢磨,浩浩荡荡的队伍就组建起来了。

        说是舞龙,其实舞龙只是艺术团里的“一枝花”,还得配上许多绿叶:打头的是蛾螂(绣球或龙珠),引着长龙飞舞。龙戏蛾螂呀。长龙之后是锣鼓家什,舞龙要跟着锣鼓家什的鼓点走。随后是高跷队,高跷队后头是竹马,骑竹马的多是十岁左右的小孩子。紧跟竹马的是花船,摇花船的有男有女,都上妆,踩着鼓点,扭秧歌步。花船后面是县官,也叫七品芝麻官,即兴表演。县官后头是葫芦挑,一个挑挑子的白胡子老头,挑子里有针头线脑,相当于货郎。接着葫芦挑的丑角叫野药——就是卖野药的——没病的给治出病来,有病的拿你命来。是个反面角色。野药有唱词,唱词由西江村人集体创作,诙谐幽默,嬉笑怒骂,抑恶扬善。大头娃娃在队伍最后头,面相是老和尚,慈眉善目,喜笑颜开,拱手送福。

        好家伙,队伍一拉开,摆出二里地,各色人等数目一合计,整整三百人!

        “1985年到1988年,掀起第一个小高潮。”许芳先说,“每年从西江去北宿、去县城是固定路线。西江龙有点名,被邀请到峄山表演。当时峄山正开发旅游,我们去助兴,在书院旁边的广场表演。”

        在峄山会上舞龙,许芳先耍龙头,一个龙头40斤重,需要很好的体力和技巧。蛾螂、龙头、龙尾,在舞龙中是中坚力量,龙舞得漂不漂亮,关键在这三个人。从峄山镇大街到山门口,赶会的人摩肩接踵,可蛾螂在前面一抛起来,人群便自动给闪出一条道让他们过去。

        为什么?西江龙来了呀!

        翻江倒海、云龙腾飞、神龙摆尾这些动作就不肖说了,西江龙在广场的旗杆上演了一出“龙盘柱”。这招稀罕,没见人这么玩过。挑龙头的许芳先攀上了旗杆,蓝龙昂首挺胸,仰天长啸,俯视万众;龙身缠绕,龙尾摇摆,真个是活龙活现。

        峄山庙会成了名,接下来西江龙舞进国际盛会——1994首届孔子国际文化节。

        国际盛会,岂能儿戏?“西江龙”吃住在杏坛中学,集训一周,随之在文化节上登场献艺。西江龙一现身,央视主持人李默然、鞠萍做了详尽解说。一周集训,六天献艺,时近半月,辛苦异常。可“西江龙”玩的就是心跳,玩的就是“新花样”!

        在孔子文化节上载誉归来,“西江龙”对人员做出调整:许芳先耍蛾螂,许让启挑龙头,许新房摆龙尾。“二把”做为龙头的衔接,也相应进行了角色固定。来年正月济宁市民间艺术展演,在西郊宾馆颁奖时,西江龙代表邹城市参赛荣获全市舞龙第一名。

        此后,西江龙再进济宁市区、邹城市区游艺时,兄弟乡镇、街道的龙和游艺队伍有了避让之意。这份礼让,是尊重,是羡慕,更多的是敬佩。有一年正月十六在济宁市区游艺时,市委正在开会,市委书记当即宣布:“休会十分钟,去看西江龙!”

        西江龙的好,不单在玩出“新花样”,还有西江龙的好扮相。

        “装得不像,不如不唱。说的就是扮相。”许芳先说,“我们的龙,我们自己扎。现在能动手扎龙的,我算一个,村会计许亮先算一个,村支委许孝群算一个。”

        许亮先介绍:一条龙身长27米,龙头、龙身、龙尾,骨架用的竹子,先扎出大框架,外面用白粗布包裹、裱糊。复杂的是龙头,要先剪出布丁,马脸、鱼须、鹿角、虾眼、驴嘴等等,剪好样子,逐个裱糊。最耗时日的是给龙身上色,也是个技术含量高的活。用水胶勾兑颜料,一次勾兑一色,上色时一次上完一种颜色。之后在阴凉出阴干,一般三四天时间,之后再上第二种颜色。隔三四天阴干后,再上第三种颜色。西江龙主色调是蓝色,但龙背、龙腹、龙尾、龙鳍、龙鳞以及表现龙鳞反光的暗影,要用不同颜色来表现,不然哪会有西江龙的好扮相?

        村支委许孝群对西江龙辉煌过往,沉醉其中。孝群老人说,西江龙,不能停,还是要拾掇起来,重振雄风。那时候多少单位来请?北宿矿来请,南屯矿来请,兖矿集团工会来请,还有其他的大企业。我们的精气神多足!浑身是劲儿,大正月里一身秋衣秋裤,外头套上行头,舞得浑身是汗,那个舒坦,过瘾。没一个惜力的!

        “西江龙,不能停!”村妇女主任冯尊英颠起了秧歌步,扭啊扭的,反倒停不下来了,边扭边说,“高跷花船葫芦挑,县官野药老和尚,统统交给我了。只要给我徒弟,包教包会!”冯尊英乐呵呵的,快活得像只鸭子:“好学!有绝招:谈恋爱,不用教,胆大皮脸不害羞。跟这差不多。哈哈。舞龙得要功夫,那是你们男爷儿们的事。”

        现任村支书许胜震,活动活动手腕,看似跃跃欲试,只是既没挑龙头也没耍蛾螂,正正身子,重复一句大伙的话:“西江龙,不能停。”又找补一句:“1983是发端,2014是阶段。西江龙,不会停。”


2016年4月6日

2#
发表于 2016-5-15 16:17 | 只看该作者
民俗文化,凝结着民族的智慧,凝结着民族的欢乐,值得传承与光大。
3#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0:39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6-5-15 16:17
民俗文化,凝结着民族的智慧,凝结着民族的欢乐,值得传承与光大。

感谢高老师来评。多谢多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24 05:02 , Processed in 0.11029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