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86|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一棵树的编年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18 1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1 编辑 <br /><br />
      一棵树,孤独地站在一片麦田里,品味着平原空旷的荒凉。它,用沉默的姿态,写出平原苦难的墓志铭。一棵树,是村庄的家谱,只要打开一棵树的内心,就会看见一圈圈疏密不一的年轮,上面满是编年史:那年,黄河泛滥;那年,蝗虫蔽空;那年,天旱地渴。

一棵树的籍贯

      它,或许有一个文雅的名字,叫做桐树。在远古的《诗经》里,它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它在此处,等待一个虚构的情节。

      既然祖先开了个好头,让它一头扎在具有草木气息的《诗经》里。“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悲剧的爱情,又让它承担起死亡的隐喻。到了后来,盛唐的桐树里飘出“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的蝉声,也自然躲不过它。这些足够证明它的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有着贵族范式的风花雪月。

      它,只能在出生地这一栏填上豫东平原,这里和旧都汴梁相距不过百里,也算享受过皇族的恩泽,但是一棵树,一棵桐树,一棵在此地等待命运转折的理想主义者,显然希望走进东京汴梁的帷幕里,而不是在这里倾听乡村的鸡鸣狗叫。

      最好在政治面貌一栏里填上自由主义者。它不加入任何政党的派对,只相信阳光、清风和雨露。它相信朴素的自然所带来的惬意,什么后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都会被一棵树统统遮蔽掉,让阳光走进它的身体里,让月色覆盖它的枝蔓。

      它的性格有点分裂,一边拼了命地靠近天空,一边坚持不懈地钻进土地的深处。这是多么矛盾啊,虚荣与沉默同在。根部的故乡被掩埋,顶部是繁华的城市,顶部有鸟鸣,有牙牙白的桐花。高高的树干是一条高速路,每天都传达故乡的消息,例如东家的田地被工厂污染了,西家的土地被干旱搞垮了。

      它喜欢夜色,唯有夜晚才能安静地聆听世界。乡村的夜晚很丰满,没有灯光追赶。一棵棵树,像在夜色的宣纸上书写出来的草书。夜晚的墨汁慢慢地侵润开来,一笔一划,饱满,厚实,酣畅淋漓,且不带杂质。

一棵树的简历

      它,是一个干净的人,这里的人都知晓。它,空有一颗理想主义的情结,看着周边的树木一个个被拦腰斩断,它只能静静地哭泣。这种安静的悲伤方式,是它另类的抒情,其中压抑的眼泪也只有它自己懂得。

      乡下人对它不怎么感冒,认为这些站立的树只是死寂的草木肉身而已,在他们眼中,这乡下的树木都是低贱的,都应该搬进茅屋空洞的内心里。这或许是它对人类最好的认识,通过这一把木锯,一把刨子,人的虚伪,人的残忍,一一呈现,但是它想着以德报怨。

      文革中,它和人一样孤独,沉默的人和沉默的树没有区别。灵魂被压抑在根红苗正的意识形态内,它知道,世界上它出身最清白,一片贫穷的土地,深埋着一些干旱的往事。一些人,经过它身边的时候,总是抬头看他,那安静的眼神里有艳羡,当初它羡慕村人,羡慕他们的自由,此刻,轮到他们羡慕自己了。

      那些年,一些女人,经常会在夜半时分,依靠在它的怀抱里痛哭,把它作为精神发泄的出口。有些人哭过后,一抹眼泪笑了,从此在隐晦的生活中体会到坚强;有些人,越哭越绝望,一纵身,跃入身边的老井里。它见证了人的脆弱,一颗薄如白纸的心。每当有人轻生的时候,它试图叫醒他们、唤醒他们,但是他们沉溺于自我酝酿的情绪里,再也走不出来。它甚至想抛开自己的内心,让他们看看无心的树,内心是多么的干净和硬实。

      它,是一个善人,总是在盛夏的炉膛内深藏一片绿枝。那些年,它见证过太多的往事,月色下男女的偷情,把这野性的乡村盘活了。这小道上,拐杖敲击着干硬的土地,远处的男人,正在麦田里观看。有时,会从庄稼地里走出一个饱满的竹篮,肚子里满是偷窃的赃物,它想告诉他们,不劳而获的东西总是提心吊胆的,但是他们不懂一棵树的暗语,直到他们被警察带走,才明白一棵树干净的内心。如果我忘了些什么,匆忙中疏忽了曾经落在头顶的一滴雨或者是掠过耳畔的一缕风,远处的那棵桐树便会提醒我。

      一棵树,本该是这里的帝王,它比乡村里的炊烟要早一些。在祖先没来这里时,这一棵树就活在这里,我们都是它的晚辈,不敢在它的面前流露出一丝的不敬。后来,祖父在它的身边,栽了一棵小树陪它读书,说是死了后做一个棺材。这棵树,承担了一些祖父死亡的遗言,每当小树坐姿不端正时,它总是纠正它错误的身姿。祖父死后,这个棺材很漂亮,博得一村的眼睛。它欣慰的笑了,这世界,死亡和生一样重要,这是它从人的内心里读出的寓言。

一棵树的结局

      一棵树,走向坟墓,把自己的过去杀死。死亡是重生的另一条状态,它隐蔽了村庄的所有秘密,包括庄稼的呐喊,夜色的自我。一棵树,再也不想为一个人的遗言活了,它要走向另外一个地方,让布谷鸟的啼叫、夏蛙的乐音、秋虫的吟唱等安静下来。

      一棵树,死后会走向不同的地方,有些在坟墓里腐烂,这是最好的结局,回归到它来的地方。有些被解剖成木板,做成雕花的木具,如果年代足够久远,那么就可能送给民俗博物馆,供后来者瞻仰。猛然一看,这种存在的方式似乎很体面,占据生活的高处,但是,它却不能过隐居般的生活,每天都在捧高的目光中,战战兢兢地活着,被拥挤的人群评价它的好与坏,汗流浃背的样子,也实在无趣。

      我喜欢一棵树,从枯干的那一天起,就顺着生活的方向奔跑,最好被一把锋利的斧头劈开干净的躯体,然后在贫穷的炉火内飘出饭香的味道,这是一棵树死后最理想的选择,也是一棵树死亡的最好超度方式。或者是,占据一个低矮的门槛,被生活的脚印践踏。最次的选择是蜗居一方黑暗之地,让冰凉的肉身腐化。

      如果说,每一棵枯干的树都是一个坟墓,那么我们就要和坟墓为伍,便不会觉得死亡的可怕。如果不能在一棵树的身上读懂生活,那么必然对于死亡的真意不得要领,甚至对于形而上的修行感到不解。

      有时候,会觉得生活是一个遗忘者,这棵树是谁留下的,要留下干什么,三代以外的孩子往往会对着一棵树质疑,推测一个远古的谜团。

      一棵树的编年史,其实就是一部乡村的编年史。

      一棵树的编年史,其实就是一部死亡的编年史。

      一棵树的编年史,其实就是一部怀念的编年史。

曹文生,1982年生于河南杞县,现客居陕西洛川,喜欢在文字里寻找生活的温度,作品散见《山西文学》《时代文学》《奔流》《岁月》《红豆》《躬耕》《东京文学》《延安文学》《秦都》《星星诗刊》《河南诗人》《艺品》等杂志,多篇随笔发表于《河南日报》《华商报》。


2#
发表于 2016-5-18 19: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1 编辑 <br /><br />谢朋友发文交流!
一棵树的编年史,也是一座村庄变迁的见证者,视觉独特,文字质感。欣赏并问好!

3#
发表于 2016-5-18 19: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1 编辑 <br /><br />好文!
一棵树不仅自己活得自然、随心所欲,还见证了一个村庄的兴衰,人不过百岁,而有的树却可以活千年
一直对树有着天然的敬畏。

4#
 楼主| 发表于 2016-5-19 08: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1 编辑 <br /><br />谢朋友发文交流!
一棵树的编年史,也是一座村庄变迁的见证者,视觉独特,文字质感。欣赏并问好![/quote]
好久没来论坛了,最近闲了,发文一篇交流学习,谢您的鼓励!

5#
发表于 2016-5-19 09: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1 编辑 <br /><br />这篇文章因为拟人化的笔触而颇具灵性。风格毕肖的描述,彰显了树的品性与精神,对应了人的相关部位,也让乡间地理和历史随之活色生香,确实很有意义也很有味道。倘若将第一部分第四段和第二部分第三段等描述做模糊化处理,使之与全文的整体格调趋于一致,相信这篇文章会是一篇很不错的文章。欣赏并问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16-5-23 09: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1 编辑 <br /><br />这篇文章因为拟人化的笔触而颇具灵性。风格毕肖的描述,彰显了树的品性与精神,对应了人的相关部位,也让乡 ...[/quote]
谢谢老师指导

7#
发表于 2016-5-23 09: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1 编辑 <br /><br />托物言志,语境激越!

8#
发表于 2016-5-23 14: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1 编辑 <br /><br />拟人化的笔触,以树为依托,表达出一棵树延伸出的作者的人文化认知。以自然物象,映照、鉴别成长与生死。问好。

9#
发表于 2016-5-23 23: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1 编辑 <br /><br />介绍树的方式很值得借鉴。

10#
发表于 2016-5-24 09: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1 编辑 <br /><br />相对而言:人与一颗树,人便是树生命里的过客。
那些世间莫言的事物并非无言,它的生命在与人渐次交往的过程中,就在其体内不断记载着人的历史走向;解读一棵树,就是解读一个村子、一个家族······的历史。正如作者如此细腻周到的解读一棵村旁田间的树。
我很喜欢你如此的做文,做人!
赞赏并紧紧握手!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5-24 10: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1 编辑 <br /><br />托物言志,语境激越![/quote]
谢谢李老师,经常读您的美文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5-24 10:03 | 只看该作者
李兴文 发表于 2016-5-23 09:40
托物言志,语境激越!

李老师,您的微信号能否告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5-25 09:00 | 只看该作者
房子 发表于 2016-5-23 14:24
拟人化的笔触,以树为依托,表达出一棵树延伸出的作者的人文化认知。以自然物象,映照、鉴别成长与生死。问 ...

房子老师好,这篇文章写的有些短,没有展开,显得内容不太实
14#
发表于 2016-5-28 16:21 | 只看该作者
曹文生 发表于 2016-5-24 10:00
谢谢李老师,经常读您的美文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5-30 08:27 | 只看该作者
日尧月 发表于 2016-5-24 09:52
相对而言:人与一颗树,人便是树生命里的过客。
那些世间莫言的事物并非无言,它的生命在与人渐次交往的过 ...

问好老师,谢谢您的鼓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8 15:07 , Processed in 0.05473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