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均衡发展”纵横谈之一——转学 如果你家里没有孩子转学,就不会知道转学有多难。尽管电视新闻上信誓旦旦地表示,自从实行学籍电子化管理,再转学方便多了。但以我们以往的经验分析,电视新闻中所说的和现实之间差距总是很大,有的甚至会完全相反。 比如转学,新闻说家长再不用跑来跑去,通过电脑联网便可以实现跨区域转学。而实际情况却是,如果一个学生要转学,首先要先联系好接收学校,经学校同意,开出“转学四连单”,加盖学校学籍管理专用章;再到接收地教育局,经教育局同意,加盖教育局学籍管理专用章;再到转出地学校,经学校同意,加盖学校学籍管理专用章;再到转出地教育局,经教育局同意,加盖教育局学籍管理专用章;同时转出地教育局留下一联,再将其他三联分别送到转出地学校、转入地学校、转入地教育局;最后由接收学校在网上学籍管理系统中提出申请,并逐级审核,才能把一个学生的学籍成功调入接收学校,也即宣告转学成功。 如果您觉得以上叙述有些罗嗦,那么不妨亲自实践一把。读着都觉得罗嗦,办起来自然更麻烦,就算这四个部门都照章办事,没人故意刁难,每个章都轻松盖下来,至少那些路还是要跑的。 然而这个世上的事情又往往是,并不是你不怕麻烦就能把事办成,因为那几个章可不是那么好盖的,至少得符合盖章的条件才行。 比如前几年,找接收方盖章一般都是比较轻松的,尽管那时候还没有实行学籍电子化管理。之所以这个章好盖,是因为义务教育阶段早已免收学费,学校的办公经费改由国家按学生名额直接拨款。也就意味着,学校每多收一个学生就会多出一份拨款。对于学校而言,多一个学生只不过增加了一个老师判作业、批试卷的工作量,这个是不用给老师额外多开工资的。而国家拨下来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有额外收入却无额外支出,哪个学校会拒绝这种好事呢? 可是对于转出地学校,就完全应该反向来看:每转出一个学生,就会凭白无故减少一个学生的收入,而老师的工作量却不见得轻松多少,所以就难怪所有的学校都会千方百计地制造障碍,限制学生转出了。不过学生们的流向,大抵还是以农村向城里居多(其中原因不言自明),而农村学校的领导和当地的百姓又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但凡有想要转出者,总能托门子找关系,求学校领导盖上宝贵的公章。于是,转学也就顺利完成了。 然而近两年的情况却大有改观,改观的不是农村学校转出变得有多困难,而是城里的学校转入增加了难度,或者如百姓们说的“不好进了”。 城里的学校为什么变得“不好进了”呢?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多年来农村学生大量涌入城里就学,城里的学校,尤其是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名校”或“重点学校”,早已承担不起如此“生命之重”,大都人满为患,甚至在小学阶段就出现八九十人的超大班额,可是还是有许多人抠窗户挖门子往里进。甚至有的校长每到开学前后的十几天里都会玩“失踪”,人不上班,电话关机,谁也联系不上,别的领导又没权私自接收学生,靠这种方法把许多试图挤进该校的学生拒之门外。 原因之二便是近两年国家实行“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其中便有“优化学校布局,努力消除城镇‘大班额’,逐步实现区域内校际资源均衡配置。”(见XX百科)其中举措之一便是严格划定“教育片区”,绝不允许跨“片”招生和跨“片”入学。于是,校领导就有了政策的大棒支持:你不属于我们这“片”的,对不起,我没有权利接收。 这一点,上头卡得非常严,原因很简单,有领导曾直言:如果还有择校的现象发生,就说明了我们的教育还不够“均衡”。这个道理并不复杂,想必大家都能搞清楚。试想一下,如果有农村、城市所有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学手段……等等全部一般无二,全部“均衡”了,那么谁又会舍近求远,非要费劲巴力地进城去读书呢?所以,为了证明我们的“均衡”工作已经做得颇有成效,便必须得严格控制择校。你要择校?你要把孩子送进更好的学校读书?对不起,在我们这里没有最好,也没有更好,只有“均衡”,我们治下的所有学校都是一样的,您还是回去念吧!结果便是,不管学生们和家长们信不信,反正教育主管部门的学籍管理者们是相信了。 这样便直接造成如下结果:原来只有转出困难,现在是连转入也变得困难重重了。 不过诸如此类的问题是难不住智慧过人的中国人民的,因为虽然“择校”为政策所不允许,但“随迁子女”却是政策所支持的。所谓“随迁子女”,就是跟随外出打工的父母搬迁的子女。众所周知,打工一族在中国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而打工带来的诸如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等都是社会所面临的严峻的问题。不过这里不做讨论,只说“随迁子女”的就读问题。比如说,一个孩子的父母都进城打工去了,子女在家无人照料,自然要把孩子也接去。而孩子如果尚未成人,自然也要接受义务教育。在过去,由于户口限制,随迁子女在城里就读困难重重。如今,国家早已出台了相关政策,允许打工者的子女和当地孩子一样拥有入校学习。所以,该孩子就有了在随迁地就读的正当理由,任何人都无权拒收。最关键的是,这与“择校”有着本质的区别。 不过这只是在名词解释上的区别,实际操作中却是很难区分的。而要证明某个孩子属于“随迁子女”,需要的只是打工地的一张务工证明或暂住证。而这两者,相信大家都知道,是很容易就能开出来的。这就如遥远的当年,有许许多多的中学生连年复习、连年中考,只为了考入一所可以包分配的中专。那时中考也有限制,过了十八周岁是不允许参加的。可是实际情况却是,有许许多多有“有志青年”甚至一直考到二十三四岁,而户口和学籍档案上却仍然只有“十八”。这个已是公开的秘密,看各乡镇派出所户籍管理员生活的阔绰便可略知一二。 同样地,务工证明只要在城里随便找个熟人,找个单位,开个证明盖个章便可生效。暂住证虽然是要派出所开的,而只要有了务工证明,或者只要找人写一份假的租房协议,便都可能搞定,这个,甚至连人情钱都不用花。(所以近几年,派出所的户籍管理员再没有原来那么“肥”了。) 如此,为了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便彻底或基本彻底地解决了“择校”问题。而且,为了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还或明或暗地取消了诸如“名校”“重点学校”的名头。因为要“均衡”嘛,自然就无所谓“名”与不“名”,也无所谓“重点”不“重点”。就如法律规定的那样:所有公民一律平等。教育也是一样:所有学校等无差别。都已经没有差别了,都已经“基本均衡”了,您还挑个什么呢?对付对付就在你们那个偏远的农村学校念几年算了。 然而奇怪的是,“择校”的问题虽然基本解决了,“随迁子女”的数量却多了起来,以致于“均衡发展”的督导档案材料里,都要多出一份关于“随迁子女”的统计数据。叫人不理解的是,既然都“一视同仁”了,既然又不想给点儿特殊补助之类的,统计这个又有什么用呢?难不成是因为城乡之间及城区各处“随迁子女”数量的不“均衡”,也考虑要推出政策,对于这部分特殊群体,不再按居住地分“片”,也搞个“均衡”分布不成?谁知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