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574|回复: 5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脑萎缩前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28 10: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准备外投文学杂志,故取消在论坛的发表。  

2#
 楼主| 发表于 2016-5-28 10:58 | 只看该作者
很可惜,无法上传图片

3#
发表于 2016-5-28 11:10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很痛恨脑萎缩,我奶奶就得的是这个病,情形与你母亲的病差不多,是令人很无奈的变化。欣赏好文!

4#
 楼主| 发表于 2016-5-28 11:13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很痛恨脑萎缩,我奶奶就得的是这个病,情形与你母亲的病差不多,是令人很无奈的变化。欣赏好文![/quote]
情形确实如此。感谢你第一时间回帖。
5#
 楼主| 发表于 2016-5-28 12:07 | 只看该作者

我母亲最喜欢的索玛花

6#
 楼主| 发表于 2016-5-28 22:54 | 只看该作者
很可惜,无法上传图片[/quote]
终于把图片上传出来了

7#
发表于 2016-5-29 04:16 | 只看该作者
我母亲最喜欢的索玛花[/quote]
这不就是杜鹃花吗?

8#
发表于 2016-5-29 04:20 | 只看该作者
写母亲患脑萎缩之后的状态,一种亲情氤氲在字里行间,感人至深!我的母亲,老年之后就是患的脑萎缩,这个病最怕肺部感染,一定要注意!

9#
发表于 2016-5-29 06:58 | 只看该作者
我血浓于水的肉身里,一直盛开有我母亲喜欢的索玛花,有她曾经在生活里留下的足迹,有她一直没有离开过的歌谣和灿烂如阳光一样的敞亮情愫。
索玛花,是母亲的物象,更是精神支撑。
敬版的文,令雁子泪下。因为我父亲也得了这个病,他像个怕被遗弃的孩子,又像一个暴戾的国君,受着瞬时记忆的折磨,那个痛苦啊。身在异地,我无能为力。

10#
发表于 2016-5-29 16:55 | 只看该作者
一点小误:望敬老师改过:“只雨燕一只是母亲同事的老公,另外一只是他们的儿子,一个比我大十一岁的哥哥。”句前加“两”字。
相比前数篇散文(如《顺德巷3号》的对故土事物的追忆和反思、《皮肤科三病区》对如今病、病人、医生深入内部本质的探索、《低吟浅唱》的对神秘我们肉眼眼不见的蘑菇菌等很感性的描述,《啁啾啼啭》的对一个人身外之物(山雀)的感悟和倾听以及质疑生存等的追索),此篇散文无论在遣词用句上,还是感性转变描述上,均与前数篇大不相同。
1、《脑萎缩前后》用词清新质朴,厚道自然。通篇无引故论典,文中仅仅选择与母亲一生渗透骨髓的爱和悲的代名词(索玛花和手帕)来暗示一位平凡和高大的母亲形象。
2、《脑萎缩前后》文如平原流水,意似湖中涟漪。对母亲病前的“肤浅”思念,也是因年龄、思维、阅历等造成,而非一个“不孝之子”的使然,我想这对谁而言均是一样的。病后,对母亲深入内心感人肺腑的怀思念。尤其对母亲那双握住自己手不放的长长母子牵手,我想,其中不知蕴含着多少说不完的话儿,道不尽的缠绵,诉不了的惦念。尤其对一个脑萎缩之后的母亲而言,这一牵手到底让多少岁月里的往事非烟似的再次袅袅升起?
3、《脑萎缩前后》用母亲的“无休唠叨”,彰显子对母无尽敬畏和感恩。老人如小孩,却非小孩,无论父还是母,在见到远离自己之后的子女不停的抚摸、握手、唠叨里,到底他们要诉说哪些一生中未曾说出的心里话?敬老师在此文中,对病后母亲牵住自己手不放的情景不厌其烦的描述,到底为的是什么?我想作为一个读者,这种虽然敬老师自己言说了一些,可让这一母子长时间的牵手的情景自己所言说,这一留白正是此文最最看好的要点所在。
4、《脑萎缩前后》的两个散文具象(索玛花和手帕)的深层涵义。索玛花的热艳,暗示母亲对生活无尽的向往,对光明的不懈追索,对未来的火一样热爱;手帕,暗示对父子两人的无尽思念,思念之后对生命和现实的再思考,以及雨燕的飞翔对作者今后生活的美好向往。在这一喜一悲的交融中,再次阐释生命和现实的关系。
感人的东西始终是最最平凡的事物、事件;平凡的事物、事件最最难以叙述,然敬老师却做到了,足见一个散文大家的深厚功底。
感人至心、动人至泪的美文,不加修饰,不用装饰的好文。
欣赏敬老师用平凡的文字书写平凡母亲的高大之文,紧握,学习。

点评

我特喜欢看李老师的解读!赞!  发表于 2016-5-30 12:07
我特喜欢看李老师的解读!赞!  发表于 2016-5-30 12:05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5-29 17:58 | 只看该作者
这不就是杜鹃花吗?[/quote]
是的,索玛花就是杜鹃花。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5-29 18:00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6-5-29 04:20
写母亲患脑萎缩之后的状态,一种亲情氤氲在字里行间,感人至深!我的母亲,老年之后就是患的脑萎缩,这个病 ...

非常感谢高版的对中疾病的提醒,同时也感谢高版的诚挚点评,握手致意!
13#
发表于 2016-5-29 19:17 | 只看该作者
感动,学习啦,问好!
14#
发表于 2016-5-29 20:12 | 只看该作者
读来让人痛心,痛心的不只是疾病,更为的是母亲的遭遇。作者用深情为母亲写下这篇纪实散文,可见对母亲的孝顺。学习!
15#
发表于 2016-5-29 22:08 | 只看该作者
敬版此文,写得深情动人。从母亲抚摸自己手的这个动作,回想了自己见证过的母亲的那些岁月,写得非常质朴,仅用情感来支撑,看起来甚至没有了技巧,有种大道至简的味道。如此写亲情,是最动人的。每个人都有母亲,看着自己的母亲为自己煮饭、洗衣,会有感情在里面,而看着别人的母亲为别人煮饭或洗衣,大约是没有这个耐心的,除非有特别的理由。而敬版跳脱出了此类写到母爱就会写到的内容,而是从母亲因脑萎缩引起的握着自己的手喋喋不休写起,从中表明了一位母亲,就算脑萎缩了,她对自己儿子的爱也是分毫不萎缩的。敬版此文全方位地写了他的母亲:她的理性与善良,对待工作的态度,甚至面对不公平时的软弱,写得非常立体,读来非常生动,从中了解一位女子生命中几个角色在岁月里是如何划分的:妻子、母亲、以及工作者,这样的书写,其意义不言自明,女人,她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于世。这正是文章最值得称道的地方,通篇没有写到母亲为自己的牺牲,或做为一名母亲的奉献。在歌颂母亲的文章中,牺牲自我,奉献自身的母爱样式几乎已成了一个样板,似乎只有比较牺牲和奉献的多少,才能确定母爱的多寡,这样的赞美,其实是对母亲进行了道德的绑架。当然我不反感这样的文章,但多少有些审美疲劳。所以此文的独到之处,正是它的看点所在。
欣赏,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4042767|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4-6 06:56 , Processed in 0.30246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