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58|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夏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6-21 2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20 编辑 <br /><br />

                                                  夏 至


      你行走在追求理想的路上,一个目标破灭了,再打造另一个梦,只为内心向前有奔头。“一切是最好的安排”吗?受挫太多,你只好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抚几近麻木的雄心,不然你又有什么动力可以继续下去呢?


      嘲讽、小瞧、鼓励,不管是刺伤的目光,还是温暖的祝福,你都不必过分在意,重要的是你内心要拥有坚定的信念,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勇气才行。因为无论何种表达,那是他人的角度和评价,你要努力不受其困,只有如此才能走得更好!


      置身于蒸笼般的教室,你要与近六十个留守儿童同呼吸、共命运,旋转的吊扇吹得是热风,吵嚷地记诵声,你不觉其杂,每年的这个时候,你要陪伴他们学习、备考,陪伴他们总结一学期的耕耘,为攀登新的台阶拼命,为一学期的付出收获。


      热呀!有的小脸被淌下的汗水弄成了花猫;有的短发打绺,末端有汗珠滚落;站在讲台前的自己,用手撩起下垂的头发,随即手掌变得湿漉漉,衣衫的背部已经湿透,你尽力前倾,不想浸湿的上衣贴到皮肤上……还得需要几年苦读,孩子们才不受其苦?让他们在最好的年华里,在底蕴深厚的校园氛围里,可以有充分的空间和时间,专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想,放飞心中的梦想和痴狂——但是,教育体制不改变,就永远没有实现的那一天。休要异想天开!


      听过一位来自宝岛台湾的同行介绍当地教育,她是大山深处一所泰雅人小学的校长,那里曾经是张学良的幽居地,作家三毛也曾经在那儿生活过,每天会有来自不同部落的小学生,通过五座吊桥到达学校。在台湾,教育是没有城乡差别的,因为有社会上的爱心人士捐助,使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把“每一个孩子带上来”是他们的办学宗旨,生活在那里的孩子应该特别幸福吧!虽然你知道四季分明对身边的孩子也是一种人生经历,但环境优越是每个普通人的渴望,不是吗?成年人挣扎在追求理想的路上,我们的孩子当然得需要耐心等待,需要不知几代人的接力,需要我们为子孙后代创造美好的生活氛围。


       期末在即,音体美一律免了换成主科,师生共同为分数拼搏!


       教室的前后门都打开了,屋顶的四架吊扇疯狂旋转,室内仍是桑拿的待遇,感觉不到半丝风,只有那不知是否用途多大的书本知识在傲视我们,它那冷冰冰零度以下的体温,那么难以融化,那么难以亲近,那么难以让人甘心情愿爱起来。师生无奈,只好全力以赴去靠近、靠近……


                                                     二


      滚滚雷声,有一种震撼力,那是来自苍穹的吼叫和对作恶生灵地震慑,裹风挟雨带着闪电,让万物敬畏自然。终于伴着电闪雷鸣,久盼的雨水从天而降,哗哗地冲刷着窗玻璃,滋润着花草树木,农人刚刚下种的禾苗,让干旱渴盼甘霖的大地,痛痛快快地饱饮一顿。感谢苍天,既生万物,必养万物,凡事无需着急,只要静心等待就好,上苍自会有美意的安排。


      ”德厚居福地”,也是因为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祖先厚德载物吧!所以我们这个地方几乎是风调雨顺。


      太阳暖暖地照着,花儿静静地开着,树木的枝叶努力地绿着,人却是孤独的。每一个生命都有活下去的理由,所谓的亲人是应该相互疼惜、彼此取暖的。老人算是在寂寞里度过最后的日子,是不是世事早已看透,虽然没有停止过抱怨,但也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死不瞑目的,因为早已了无牵挂,阅人无数早已伤痕累累,所以闭上眼睛就不想再睁开,真应了那句“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人活着,抱怨是没有用的!除了让自己内心更加焦虑、更加愤懑、更加不满,无半点益处,反惹得听者小瞧,这世上没人救你,没有谁真正救助你,只有自救!成为怨妇角色那是做人的悲哀。好在懂得转移、知道自娱自乐、明白人生苦短及时享受、不再疼惜任何人,只与自己亲近,自私自利都是因为世事经历导致的吗?没有文化,没有能力,也没有真命天子来救,只好无奈且怨恨地走过这一生,上苍还算厚待,晚年有健康的身体,有温饱优越的生活,有自由自在的业余爱好,这样的暮年也属于幸福吧!因此我更加确信:天生万物,天养万物;既然给了你生命,就会善待,就会宽厚,就会希望所造的那条生命好上加好,当然也少不了应有的磨砺。


                                                         三


      你问,自己一直在努力奋斗,而徒劳工是不是太多?朋友说那是属于到达成功的台阶,凑够那些路程才能走近目标。说的似乎很有道理,内心却感觉需要走得路竟然那么长,那么长,长到要拼尽最后的气力,才前进一点点,难道必得嗑血而亡,消失在追求的路上吗?但是人活着,需要怀揣希望才有奔头。有些语言是担负不起的,所以还是沉默的好,心里懂是一种默契,不懂也不必尴尬,寡言时于己于人都有好处。


      这个世界是残酷的,也是烟花易散、人情凉薄居多,但是毕竟还有温暖。


      夏天除了热没有什么不好。看看那些充满生机的花花草草,树木枝叶茂盛月季开的此起彼伏,小麦收割后,玉米苗又钻出来,抬眼四望都是绿色,特别是西边那一排排白杨,如同绿色的屏障站在那儿,送来凉风,还不时从“哗哗”的欢呼叶子间传来阵阵鸟鸣,有绿色的树木不仅使氧气充足,连人的视力也可得以缓解疲劳,功莫大焉。










2#
发表于 2016-6-21 21: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20 编辑 <br /><br />文章写得真诚,实在,对于现实中一些问题的追问有着无奈,具有思辨色彩。欣赏并问好!

3#
发表于 2016-6-21 22: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21 编辑 <br /><br />老师辛苦的付出写的十分逼真,与台湾教育的对比着意说明孩子们不能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资源,致使老师的努力付诸东流!哀哉!

4#
发表于 2016-6-21 22: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21 编辑 <br /><br />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未来。
些许的惆怅,些许的迷茫,在学生的笑脸中,会渐渐淡漠,生活是美好的,向前看,明天会更好。
拜读老师佳作,阳光问好。

5#
发表于 2016-6-22 09: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21 编辑 <br /><br />这排版雅致,这文字细腻,夏至夏安。

6#
发表于 2016-6-22 11: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21 编辑 <br /><br />从受教育的孩子到自我的追求以及人生感悟,有努力,有无奈,有思考,也有一些困惑,同时,也表达出了内在的希望。问好。

7#
发表于 2016-6-22 13: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21 编辑 <br /><br />从节气折射出对气候的感悟,同时也是对生活的感悟,把自己内心的情绪表达得实在、细腻。
欣赏,问好!

8#
发表于 2016-6-22 13: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21 编辑 <br /><br />夏天除了热没有什么不好。看看那些充满生机的花花草草,树木枝叶茂盛月季开的此起彼伏,小麦收割后,玉米苗又钻出来,抬眼四望都是绿色,特别是西边那一排排白杨,如同绿色的屏障站在那儿,送来凉风,还不时从“哗哗”的欢呼叶子间传来阵阵鸟鸣,有绿色的树木不仅使氧气充足,连人的视力也可得以缓解疲劳,功莫大焉。
真实的写照。感动 的瞬间,令人为之动容。细腻的笔触,描摹出真实的人生。

9#
 楼主| 发表于 2016-6-22 20: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21 编辑 <br /><br />文章写得真诚,实在,对于现实中一些问题的追问有着无奈,具有思辨色彩。欣赏并问好![/quote]
感谢阅读留言鼓励,祝福夏日心静凉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6-22 20: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21 编辑 <br /><br />老师辛苦的付出写的十分逼真,与台湾教育的对比着意说明孩子们不能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资源,致使老师的努力付 ...[/quote]
感谢老师阅读留言鼓励支持
祝福夏安!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6-22 20: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21 编辑 <br /><br />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未来。
些许的惆怅,些许的迷茫,在学生的笑脸中,会渐渐淡漠,生活是美好的,向 ...[/quote]
感谢阅读留言支持鼓励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6-22 20:08 | 只看该作者
林晓妮 发表于 2016-6-22 09:00
这排版雅致,这文字细腻,夏至夏安。

感谢并祝福夏日凉爽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6-22 20:08 | 只看该作者
房子 发表于 2016-6-22 11:35
从受教育的孩子到自我的追求以及人生感悟,有努力,有无奈,有思考,也有一些困惑,同时,也表达出了内在的 ...

感谢房子老师鼓励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6-22 20:08 | 只看该作者
肖娴 发表于 2016-6-22 13:22
从节气折射出对气候的感悟,同时也是对生活的感悟,把自己内心的情绪表达得实在、细腻。
欣赏,问好!

感谢留言鼓励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6-22 20:09 | 只看该作者
太和五中张奇 发表于 2016-6-22 13:28
夏天除了热没有什么不好。看看那些充满生机的花花草草,树木枝叶茂盛月季开的此起彼伏,小麦收割后,玉米苗 ...

感谢并祝福夏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4042767|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4-6 06:57 , Processed in 0.18070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