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李立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高粱,一枚嵌入北方大地的芯片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08:47 | 只看该作者
红秋叶 发表于 2016-8-14 22:10
看了立红的文字,再看看这样细致准确的梳理,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经历过那时苦难,对此物有感性认识的朋友都会多多少少引起一些回忆的,谢谢秋叶!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08:49 | 只看该作者
红秋叶 发表于 2016-8-14 22:10
看了立红的文字,再看看这样细致准确的梳理,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月月同学总是解读得我无话可说
18#
发表于 2016-8-15 10:55 | 只看该作者
       起笔随意而朴质,娓娓道来却如开闸之水——汩汩流泻出对高粱的深情厚谊,既有对走进姥姥家亲情恣肆的描述,又有童年故乡玩耍中打乌米的经历,二叔年年不改初衷送新鲜的高粱米,是一种亲情的延伸,更是为了报恩,也给了一个进城走亲访友的绝佳机会,点面结合,既有细节描述,又有高度概括,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在这个高度物质化的社会,返璞归真的高粱和许许多多喂养过我们祖先的五谷杂粮,重新被城里人所接纳、所认可、所喜欢,不能不说我们古人的聪慧……
     拜读学习,问好文友,祝福快乐!
19#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11:04 | 只看该作者
于文华 发表于 2016-8-15 10:55
起笔随意而朴质,娓娓道来却如开闸之水——汩汩流泻出对高粱的深情厚谊,既有对走进姥姥家亲情恣肆 ...

谢谢文华认真细致的点评,对于高粱想说的太多,有些素材砍掉了,觉得论坛发文不易过长,难得您这样解读鼓励,真的很感谢
20#
发表于 2016-8-15 14:34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写得厚实、宏阔,以质朴的文字,把记忆中的高粱,高梁的方方面面一一写到。立红好笔力!
欣赏并问好!
21#
发表于 2016-8-15 15:47 | 只看该作者
高粱虽是普通的物事,在李老师的笔下具有了诸多内涵,通过其特殊的文化属性,附之一些细节的支撑,使得文章语言朴实,行文稳妥,主旨凸显。一篇佳作,欣赏学习。问好。
22#
发表于 2016-8-15 15:51 | 只看该作者
好文采,很厚重耐读的一篇文章,韵味悠长,学习、欣赏、顶起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16:02 | 只看该作者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6-8-15 14:34
文章写得厚实、宏阔,以质朴的文字,把记忆中的高粱,高梁的方方面面一一写到。立红好笔力!
欣赏并问好! ...

谢谢昙花认可!最初还想写关于高粱秸秆做炕席的事,有个表姐擅长这伙计,考虑有点过长,罢了
24#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16:03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16-8-15 15:47
高粱虽是普通的物事,在李老师的笔下具有了诸多内涵,通过其特殊的文化属性,附之一些细节的支撑,使得文章 ...

谢谢刘老师不遗余力的鼓励!人到中年,开始怀旧了
25#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16:06 | 只看该作者
张小刚 发表于 2016-8-14 17:46
有文采,才能写的长。

文采有点夸张,只是一点感想
26#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16:09 | 只看该作者
戏笑九宫 发表于 2016-8-15 15:51
好文采,很厚重耐读的一篇文章,韵味悠长,学习、欣赏、顶起来!

谢谢九宫同学支持!我继续加油
27#
发表于 2016-8-15 19:46 | 只看该作者
文章从几个方面写高粱,外在的形象内里的感受相互交织,把一种朴实的情愫融入进去,使之浑然天成,值得捧读!很欣赏和看好作者的文笔!
28#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21:07 | 只看该作者
朱竹 发表于 2016-8-15 19:46
文章从几个方面写高粱,外在的形象内里的感受相互交织,把一种朴实的情愫融入进去,使之浑然天成,值得捧读 ...

谢谢朱老师认可,谢谢
29#
发表于 2016-8-16 09:36 | 只看该作者
文章以植物具象入手,叙述质感细腻,因为叙述层面错落有致并且把控到位,所以读者能够获得画面感与万物之间都有触类旁通之处的体验。平铺直叙的手法和朴实的语言很接地气也能够更好地发挥载体作用引领读者,无疑这对于呈现事物的内在核质和表现人性的更为日常和内在的层面是富有意义的。看得出来,本文的叙述方式特别是富有灵性的比喻表达,彰显出了时下散文写作的主流倾向,值得肯定也值得巩固与坚持。不错的文章,欣赏并问好。由于我最近在云南采访采风,所以回帖比较仓促,还望谅解。问好!
30#
 楼主| 发表于 2016-8-16 10:41 | 只看该作者
敬一兵 发表于 2016-8-16 09:36
文章以植物具象入手,叙述质感细腻,因为叙述层面错落有致并且把控到位,所以读者能够获得画面感与万物之间 ...

谢谢敬老师百忙之中抽空阅读并深评!
深知自己的散文只能算小散文,比照您这样的大家差距非常大,但您不遗余力地鼓励提携,深受感动。我的语言缺乏感召力,更缺乏深层次表现力,这点自己很清楚,只有多学习,多实践,谢谢您,再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4042767|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4-9 05:04 , Processed in 0.27735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