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二十八 封禅书 第六 正义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 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言禅者,神之也。白虎通云:“或曰封 者,金泥银绳,或曰石泥金绳,封之印玺也。”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 封泰山,禅梁父,*(荷)**[何]*?天命以为王,使理髃生,告太平于天,报髃神之功。” 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见而不臻乎泰山 者也。虽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传曰: “三年不为礼,礼必废;三年不为乐,乐必坏。”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及衰而息。 厥旷远者千有余载,近者数百载,故其仪阙然堙灭,其详不可得而记闻云。 尚书曰,舜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遂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山川,篃髃神。 辑五瑞,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还瑞。①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岱宗,泰 山也。②柴,望秩于山川。遂觐东后。东后者,诸侯也。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 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五月,巡狩至南岳。南岳,衡山也。③八月,巡狩至西岳。 西岳,华山也。④十一月,巡狩至北岳。北岳,恒山也。⑤皆如岱宗之礼。 中岳,嵩高也。⑥五载一巡狩。 注①集解徐广曰:“还,一作‘班’。”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泰山,一曰岱宗,东岳也,在兖州博城县西北三十里。 周礼云兖州镇曰岱宗。”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衡山,一名岣嵝山,在衡州湘潭县西四十里。” 注④正义括地志云:“华山在华州华阴县南八里,古文以为敦物。周礼云豫州镇曰 华山。” 注⑤正义括地志云:“恒山在定州恒阳县西北百四十里。周礼云并州镇曰恒山。” 注⑥索隐独不言“至”者,盖以天子所都也。正义括地志云:“嵩山,亦名曰太室, 亦名曰外方也。在洛州阳城县西北二十三里。” 禹遵之。后十四世,至帝孔甲,淫德好神,神渎,二龙去之。①其后三世,汤伐桀, 欲迁夏社,不可,作夏社。后八世,至帝太戊,有桑谷生于廷,一暮大拱,惧。伊陟曰: ②“妖不胜德。”太戊修德,桑谷死。伊陟赞巫咸,巫咸之兴自此始。③后十四世,帝 武丁得傅说为相,殷复兴焉,称高宗。有雉④登鼎耳雊,武丁惧。祖己曰:“修德。” 武丁从之,位以永宁。后五世,帝武乙慢神而震死。⑤后三世,帝纣淫乱,武王伐之。 由此观之,始未尝不肃祗,后稍怠慢也。 注①索隐如淳按:国语“二龙漦于夏庭”是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陟,古作‘敕’。” 注③索隐案尚书,巫咸殷臣名,伊陟赞告巫咸。今此云“巫咸之兴自此始”,则以 巫咸为巫觋。然楚词亦以巫咸主神。盖太史公以巫咸是殷臣,以巫接神事,太戊使禳桑 谷之灾,所以伊陟赞巫咸,故云巫咸之兴自此始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一作‘鷮’,音娇。” 注⑤索隐谓武乙射天,后猎于河渭而震死也。 周官曰,冬日至,祀天于南郊,迎长日之至;夏日至,祭地祗。皆用乐舞,而神乃 可得而礼也。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其疆内名山大川。 四渎者,江、河、淮、济也。天子曰明堂、辟雍,①诸侯曰泮宫。② 注①集解韦昭曰:“水外四周圆如辟雍,盖以节观者也。” 注②集解张晏曰:“制度半于天子之辟雍。”索隐按:服虔云“天子水澘,为辟雍。 诸侯水不澘,至半,为泮宫”。礼统又云“半有水,半有宫”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