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青衫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遥远的放逐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7-6-6 10:49 | 只看该作者
青衫子 发表于 2017-6-6 10:36
你可以洗洗睡了,话都不会说。小心砸你家玻璃。

你以为都是你,喜欢那个东西。切!俺:hug:们直接就这样了。

点评

哎,人家妖听了会不喜欢,啥叫那个东西呀,那叫红艳艳。哈哈哈。你们那样就那样吧,我可不敢,怕沾一身草。  发表于 2017-6-6 10:51
32#
发表于 2017-6-6 11:38 | 只看该作者
图片拍得跟恩和差不多菜鸟。 文字却是好隐忍清静哎。
好。O(∩_∩)O哈哈~
先问好。容后学习。



33#
发表于 2017-6-6 14: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蝉衣cy 于 2017-6-6 18:59 编辑

那些树以松树居多,长得很高大,或许是因为无人为约束吧,

不如:
1、或许因为无人约束吧,
2、或许因为没有人为约束吧,

如果先生的原意是想使用第一种,那就是太急于发文了。如果是第二种,就是没有注意语言节奏。
冒昧的个见。

点评

老师的严谨,芸香学习了  发表于 2017-6-6 14:27
34#
发表于 2017-6-6 14:11 | 只看该作者
以重树关于生命的尊严和悲壮。

重塑?
35#
发表于 2017-6-6 14:1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没有那些图片,没有于那些图片的观察,那些树木像是不存在,

没有于那些图片的观察
此句的“于”,何解?
36#
发表于 2017-6-6 14:15 | 只看该作者
去的时候是在冬天,

去的时候在冬天,
去的时候是冬天,
37#
发表于 2017-6-6 14:17 | 只看该作者
同样与死亡苦难生命之旅有关,宁古塔这里的松树却并没有给人太多压抑,这种分别或许与树种有关,

这种分别或许与树种有关,
这种差别
38#
发表于 2017-6-6 15:06 | 只看该作者
对于每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历史遗址,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时间的沉淀,都能让人充满敬畏感,文字亦是如此,需对它保证足够的敬畏之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方式和行文特点,正因如此,才显出每篇文章的亮点和特色,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模式。在宁古塔前,我想,作者更想表达的是那份缅怀与敬畏,正是这份最自然最真实的状态,让人读来舒服,!
问候:)
39#
发表于 2017-6-6 16:1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宁古塔,好像电视里经常提到哦,呵呵,学习好文章,问好
40#
发表于 2017-6-6 16:18 | 只看该作者
青衫子,老师好!

建议——可否,以后,


把字号放大到4号,或者更大?

谢谢。

小字号,读来很费劲。



41#
发表于 2017-6-6 17:15 | 只看该作者
青衫子 发表于 2017-6-6 06:22
妖好。谢谢用心读评。图片贴上了。慢赏。:)

谢衫衫,我这就慢赏去
42#
发表于 2017-6-6 19:37 | 只看该作者


佳作!大赞!

有温度的写作!

把今昔\历史与现实,等等,

放到一起。

43#
发表于 2017-6-6 19:38 | 只看该作者

在平淡的表面之里面,

是作者深深的疼痛与不舍!

厚重\滚烫!大作!

-------------

古代,那些可怜的人!





44#
发表于 2017-6-6 19:55 | 只看该作者
青衫发挥了充分的想象,把宁古塔想象得过于悲凉,其实,即使是清朝的流放地,也不见得是悲苦得无以复加,很多时候,南人的文化在那里传承,交流,他们也是心有安的。
尤其是看图片清秀,不应该是这样的
45#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20:17 | 只看该作者
秋雪 发表于 2017-6-6 07:37
还是第一次听说。或许是我离那里太远太古的原因吧!有时间一定阅读,不过,看您这清冷隽永的文字,我心里也 ...

问好秋雪。谢谢来读。夏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7 03:56 , Processed in 0.05933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