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令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梦游太虚小说评论

[复制链接]
106#
发表于 2017-9-11 16:02 | 只看该作者
凌啸远 发表于 2017-9-11 15:42
芳源好,确实老朋友了,有一段时间不见了。前一段时间莹莹子期提到这个论坛,这两天有个文友老是私底下鼓 ...

那就好。那就好。先熟悉一下。这里的讨论让气氛还是很热烈的。
107#
发表于 2017-9-11 16:07 | 只看该作者
凌啸远 发表于 2017-9-11 15:42
芳源好,确实老朋友了,有一段时间不见了。前一段时间莹莹子期提到这个论坛,这两天有个文友老是私底下鼓 ...

令箭兄的小说有其独特的风格与企图。这个,咱们保留意见。
啸远的意识流小说,也是别具一格,境界幽远,体现了对于严肃小说的自觉的追求。我非常喜欢。
欢迎啸远来太虚玩,来太虚赐稿交流!亲切问好!
108#
发表于 2017-9-11 16:25 | 只看该作者
潭边老桑 发表于 2017-9-11 16:07
令箭兄的小说有其独特的风格与企图。这个,咱们保留意见。
啸远的意识流小说,也是别具一格,境界幽远, ...

嗯,老桑好!现在人人都谈意识流,可见意识流这个东西不是一个好东西。因为人人都谈的东西,也就失去了它的独特性和创见性,这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这样的。

点评

意识流是一种小说写作手法,与其他手法的明显不同是其独特性,用来表现独特见解是其创见性。人人都谈就会失去这两种性质了吗?不懂。或许阁下此话意在表现个人追求。  发表于 2017-9-11 16:44
109#
发表于 2017-9-11 16:32 | 只看该作者
凌啸远 发表于 2017-9-11 16:25
嗯,老桑好!现在人人都谈意识流,可见意识流这个东西不是一个好东西。因为人人都谈的东西,也就失去了它 ...

人人都谈意识流,并不一定人人会写意识流。《芬尼根的守灵夜》人人都可谈和评,可有几个真正读过?所以嘛,把你的意识流和后现代小说贴过来大家学习。
110#
发表于 2017-9-11 16:49 | 只看该作者
潭边老桑 发表于 2017-9-11 16:32
人人都谈意识流,并不一定人人会写意识流。《芬尼根的守灵夜》人人都可谈和评,可有几个真正读过?所以嘛 ...

近段时间没有新作,改天有新作了,发来给大家批评一下。
111#
发表于 2017-9-12 07:57 | 只看该作者
一早提读,也是一种态度。

点评

紧跟着附议  发表于 2017-9-12 09:04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7-9-12 12:43 | 只看该作者
  相亲这篇小说,看了两遍,觉得可以加一星,语言舒畅。

  爱情这个话题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但真正遭遇爱情的人实在不多,因此讲好爱情不是那么容易的。绝大多数人的婚姻都不是最理想的婚姻,而是各种条件权衡之下的妥协结果。小说把相亲这件事镶嵌在爱情这个宏大主题里,基本就是个悲剧。某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给了一个理论,匹配论。各种条件的不可逆差异造成了匹配的不合理,爱情的处境大概也是这样。当我遭遇伍香,爱情悄然发生是很正常的,但被家人阻拦也是正常的,这就是生活的真相,也是小说存在的意义。这里面有两个问题是可以讨论的:我在爱情面前会有怎么样的情绪,十五年前后有什么变化,作家选择平淡应对是其中一个表现手法,当然也可以有极端应对的选择但那也只是其中一个选择;伍香始终没有出现,但深埋于心一不小心就要被激活,那么伍香的可爱在哪里。或许真正遭遇过爱情的人会明白,爱没有任何理由,一见钟情,一眼万年。得不到会加重这种美感日积月累的生成,总有一种那个美女凤冠霞帔或那个英雄脚踏祥云而来的希望日日更新。这篇小说有一种隐忍的爱发散在字里行间,近不得远不得,就那样存在。相亲只不过是个倾诉的机会而已。

  也有探讨的地方,比如伍香可以再隐藏一些,甚至可以听到别人说起这两个字就有一种极端的短暂的情绪反应。还有对话,可以增加趣味性。比如和二姐,和大姐,和相亲美女,和燕子,可以选择性地有所改变,和大姐二姐可以很随便甚至可以开玩笑,和燕子可以更进一步,和相亲美女可以很客气。而且对话内容没必要有因果逻辑关系,答非所问也是正常的。把对话变成推进情节发展的手法不是很好,完全可以做闲笔处理让读者笑一笑。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7-9-12 13: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令箭 于 2017-9-12 13:27 编辑

  升学宴这篇小说情感饱满,但不加星,显然这是一篇新闻报道的好题材,而不是一个小说的素材。

  这篇小说具有一种普遍性,那就是被一些作家奉为文以载道的东西一直占据小说的一席之地。但真实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总是会被回避,这就说明一个问题:什么样的道被什么人推崇。就像阅读典籍一样,精华和糟粕的东西在不一样的读者眼里可能正好是相反的。
        有个小姑娘因为大学学费被骗诱发心脏病死去,老农因为无法筹措到儿子的大学学费,想不开喝了农药死去,等等。当我们发现正能量而予以传播的时候,在客观上对那些上不起学和交不起学费的人是一种软伤害。当社会救济制度的常年缺失被偶尔的个人道德力量遮蔽,作家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去审视这类事件,是拷问一个作家良知的试金石。有个俄国作家说过,作家是社会的最后良心。这句话或许过时了,或许没有过时。

  希望这篇小说的作家在写作的时候审慎选定素材为好。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7-9-12 14:08 | 只看该作者
  林小白的文字很好,完全可以成大气候,只是目前找不到好的方向,仿若初懂剑术的少侠混在江湖,剑谱也懒得看了,能杀人不行么。这两篇微小说若向好处走,那么作者就是一个好的少侠。若往坏处走,就是混吃等死弄点稿费花花的少爷。

  小说的情设不错,行文有想法,但有两个方面没有搞懂:一个是写作功课不足,一个表达意向不明确。

  比如一些功课,杨老实也好,双轮也好,老皮也好,描写定位略微浮漂。江湖之上,无论哪个作家也不会写掌柜的躺在躺椅上,除非他武艺高强深藏不露,否则殷勤伺候江湖才是常态,大喇喇躺着本身就是对过路侠客的不敬。花生这种东西一般不会在武侠小说里出现,它进入我国时间并不长。双轮赌棋最起码有几本棋谱吧,橘中秘也好,梅花谱也好,有了这些,逼格也就有了。而且赌棋的一般分为两种,全局和残局。若是全局,很多人都知道。那么残局就有很多名局,比如北斗七星,等等。有了这些,逼格会更高。既然是写高人赌棋,怎么可能少了盲棋呢?

  杨老实这篇似乎是说江湖很好其实江湖险恶,好心不得好报。赌棋似乎逼格更低了,你睡我老婆,我睡你女儿。莫非我看错了?

  小说这东西,你看不起它,它也会看不起你。你有了敬畏之心,那么你的小说也就有了灵性。
115#
发表于 2017-9-12 14:31 | 只看该作者
令箭 发表于 2017-9-12 12:43
  相亲这篇小说,看了两遍,觉得可以加一星,语言舒畅。

  爱情这个话题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但真正 ...

116#
发表于 2017-9-12 14:32 | 只看该作者
令箭 发表于 2017-9-12 12:43
  相亲这篇小说,看了两遍,觉得可以加一星,语言舒畅。

  爱情这个话题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但真正 ...

听朋友说令箭给了砖家小说评,
特意来看看,
不错不错,甚和我意。
有改进的空间,说明还有戏,没有空间,就很麻烦。
这是真心话。
感谢令箭的辛苦,
117#
 楼主| 发表于 2017-9-12 20:10 | 只看该作者
  小野菜的这篇小说不加星,理由很简单,从头至尾甚至不如一个有趣的段子。
  
  我不知道作者对小说是怎么理解的,怎么能把这种非但不新鲜而且很庸俗的东西当成小说素材来看待。老年生活,包括贫贱夫妻的老年生活,可以作为小说素材方向,但总要过滤一下,筛选一下,分析一下,然后再选定。用这么一个七夕红包的小情节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不是能有趣一些,情调高一些,而不是用戏谑的语调来写实。即使是一对住出租房的贫贱夫妻,也不会脱离社会环境而生存,这样描写映照出的社会是个什么样的社会真令人费解。
  
  作者多努力吧,这样的小说真的需要多思考,而不是随便就可以贴出来的。
118#
 楼主| 发表于 2017-9-12 20:26 | 只看该作者
  《特蕾莎》写的也是老年生活,加一星支持,为什么?比其他一些小说多了很多思考。

  这篇小说的文字略微粗糙,但还原了老年夫妻和女儿的不间断交流。用心做菜,然后电话联系,然后失望,然后各种失望,然后看国际新闻,其实这都是老年人百无聊赖的生活写照。老夫妻两个下象棋或斗嘴,这几乎是是老年生活的一个影子。从小说的叙述上看,繁琐冗长不厌其烦地铺陈各种细节,从客观的方面印证出你对小说有多么烦,那么你对老父亲老母亲们的生活状态就有多么烦。这并不是说令人烦的文字都是好文字,而是说,当你把这种繁琐和对老父母的关系捆绑在一起进行体验的时候,你就会明白这种写作的不简单。


        但要说明,结尾把女儿置于战火前哨,这对本文的意义并未有太大的促进作用。即使女儿在某个地方吟诗作乐或游山逛景也不影响整个小说的风格。有意拔高某种空虚感的价值反而失去了小说的普遍意义。另外,特蕾莎并非仅仅是一个战地记者,也是人权的斗士,更是伟大的慈善家,不要轻易做一般的类比为好。
119#
 楼主| 发表于 2017-9-12 20:42 | 只看该作者
  千语的这篇小说不加星,原因也简单,这篇文章更像是为丽江做广告的散文。
  
  小说是需要人支撑的,可以没有婉约曲折的故事,也可以情绪流淌,但没有人和本人,人和环境,以及人和他人的冲突存在,只堆砌一些漂浮的词汇,构架不了小说的样貌。看过儒林外史的读者应该知道,某位类似学官职位的先生心情大好游山,竟然无一诗歌歌赋表露,只是看一眼就走。为什么?吟诵不出来哟。胸中有沟壑,君子讷于言,这是个表达问题。丽江那么美丽,那么适合艳遇,为什么就没有美丽的事情发生呢。可惜这洋洋千语了。

120#
 楼主| 发表于 2017-9-12 21:00 | 只看该作者
  对门的女人这篇小说不加星,把简单的事情无谓地复杂化,不符合小说的审美习惯。

  并非所有的简单都不可以复杂化,而是没有必要的复杂化就不要去弄复杂。当年同学之间的同学恩怨,而且都动用了社会混混来参与处理,人到中年了突然冰释前嫌,这种素材写出来有什么样的意义呢?看上去写了几个人,但每个人都着笔浅白。从事件看,对门的女人的小委屈和双方曾经大打出手相比实在构不成素材的内核作用,我看不会有多美。

         但愿作者能够提炼素材,写出好的作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 17:30 , Processed in 0.06091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