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小野菜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5.【金秋】谁掐断了这朵花蕾(小说)

  [复制链接]
241#
发表于 2017-11-24 07:35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7-11-24 00:45
“争其必然,顺其自然”,怎么就不愿意承认那个人的死是因为当下社会的自然呢?!非得给他的死另外找个理 ...

你一定要把一个辍学和超速的花蕾意外的死,修改成社会每一个人的罪过,也未尝不可。连历史事实都是任意打扮的小姑娘,何况虚构的故事?
煤块都能写成白的,只要你有天才的想象力。实在不行把煤块烧成煤灰,虽然煤灰是白的但已经不是煤块了,还是姓煤啊!
不过,读了这样的故事,人们半夜起来上厕所时,要想到如此奢侈的享乐,和我家下水道相连的污水井盖会不会被偷,或者被车压坏,然后某个下夜班的底层花蕾人士走夜路低头看手机掉进污水井,哎呀妈呀!一定会有人把这个事故的责任写成半夜上厕所,我以后睡觉还是戴上纸尿裤比较稳妥。不过,全家人戴如此昂贵的纸尿裤算不算奢侈享乐?还是算奢侈娱乐?
24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4 08:32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7-11-24 07:35
你一定要把一个辍学和超速的花蕾意外的死,修改成社会每一个人的罪过,也未尝不可。连历史事实都是任意打 ...

呵呵!这又让我想起某外国一篇名著《钻进套子里的人》啦
243#
发表于 2017-11-24 09:01 | 只看该作者
小野菜 发表于 2017-11-24 08:32
呵呵!这又让我想起某外国一篇名著《钻进套子里的人》啦

哈哈,菜仁兄说得不错。先设定一个社会责任的主题当做套子,然后用一个故事来装进去,结果发现故事有漏洞(那孩子是自己辍学干外卖和骑车超速),装不进主题这个套子里,那也不能动这个套子,必须削足适履,砍头戴帽,改那个在一开头就声明是“这是个真实事件,就发生在前天。”的事实,也要装进这个主题套子。
244#
发表于 2017-11-24 09:07 | 只看该作者
小野菜 发表于 2017-11-24 08:32
呵呵!这又让我想起某外国一篇名著《钻进套子里的人》啦

此外,老兄真该炼炼句了。比如“虽灯火如昼,可道路两旁的风景树正泛着片片黄叶,随着阵阵秋风凋落。”
虽然……可是……,这是转折关系句式,但是“灯火如昼”与“黄叶凋落”有关系吗?

您这篇的确没写好,如果是我,与其改得千疮百孔,不如拿出本事来另外写一篇。
245#
发表于 2017-11-24 09:10 | 只看该作者
小野菜 发表于 2017-11-24 08:32
呵呵!这又让我想起某外国一篇名著《钻进套子里的人》啦

正面回答我的问题,不要闪烁其词。
246#
发表于 2017-11-24 09:51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写的很好,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好文支持哥哥。
247#
发表于 2017-11-24 09:58 | 只看该作者
再次阅读哥哥的这篇小说,深深被文章中那位快递员的父母感动了,他们才是最最让人感动的,尤其是妈妈那哭一声打一下逝去儿子,把自己独一的心痛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好极了,赞一个!
248#
发表于 2017-11-24 10:03 | 只看该作者
有时候我们的享受是别人用生命换来的,想想内心就十分的不平静。珍惜生命,珍爱别人的劳动!
249#
发表于 2017-11-24 10:14 | 只看该作者
地耳草 发表于 2017-11-23 20:27
首先向老师问好!我坦白说,我肚里墨水不多,而且在校时语文成绩不是很好。出来打工时,休息间会阅读些故 ...

我也认为菜仁兄这篇的立意是好的,但没有用一个好的故事来表现和支持,难让人信服。
如果立意好就是最好,不需要其他支持,那不是小说,而是口号。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50#
发表于 2017-11-24 11:14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7-11-24 07:20
在这篇小说上谈高行健莫言和诺奖,你应该和作者谈。将来太虚很可能会出现诺奖得主,但一定不是我。

      虽然国内买不到与高行健直接有关的书籍,但是香港的文友可以弄到。而关于小说是否可以不重视故事,是你要求我举例的。如果举例的不是著名作者的,你会另有说辞。至于“将来太虚很可能会出现诺奖得主”,可以去掉“很”字。
      
251#
发表于 2017-11-24 11:24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7-11-24 11:14
虽然国内买不到与高行健直接有关的书籍,但是香港的文友可以弄到。而关于小说是否可以不重视故事, ...

书呆子,你非要抠字眼的话,我原话是请你写一篇不重视故事的小说来表现这篇的主题。
252#
发表于 2017-11-24 11:36 | 只看该作者
小野菜 发表于 2017-11-24 07:03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我想这篇既是没得奖也已达到获奖目的!文意主旨和表现形式各位都已说出。合不合理已无 ...

      “文学是人学”的“人”,可能(只是可能)在你心里,文学成了政治人学。我觉得这里的“人”应该是全方位的(比如《白鹿原》),自然人(包括人的心理欲望、潜意识世界,小说的心理刻画多有这部分内容)、社会人(包括政治人{比如《芙蓉镇》,这里就体现了文学离不开政治}、民族群体人{民族文学如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地域人{如海派作家【萧军、萧红、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王安忆等】的作品})、类人类的(比如姜戎的《狼图腾》)。举例的作品都是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当然也是我书架上有的。
      
253#
发表于 2017-11-24 11:38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7-11-24 11:24
书呆子,你非要抠字眼的话,我原话是请你写一篇不重视故事的小说来表现这篇的主题。

我写的有这样的说服力吗?故事控!
254#
发表于 2017-11-24 11:40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7-11-24 11:38
我写的有这样的说服力吗?故事控!

你可以改呀?削足适履
255#
发表于 2017-11-24 12:14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7-11-24 07:35
你一定要把一个辍学和超速的花蕾意外的死,修改成社会每一个人的罪过,也未尝不可。连历史事实都是任意打 ...

“你一定要把一个辍学和超速的花蕾意外的死,修改成社会每一个人的罪过,也未尝不可。”
这话曲解原话意思了。原意是:其死是当下生活里的社会正常现象,不存在是哪个人的罪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7 20:24 , Processed in 0.05879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