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761|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隐居:中国文人的自留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4-26 20: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隐居:中国文人的自留地
  
  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有着隐逸的传统,上至尧舜时代的巢父、许由,下至元明时代的王冕,都是隐士中的典型代表。而陶渊明,更被视为“中国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家园”而备受推崇。自古以来,拒不授官或辞官归隐者便会受到吹捧,出山当官者则往往会受到讥讽。前者如东汉的严光,后者如东晋的谢安。
  
  据《世说新语》载:谢公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司马。于时人有饷桓公药草,中有远志。公取以问谢:“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称?”谢未即答。时郝隆在坐,应声答曰:“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谢甚有愧色。
  
  谢安在东山隐居多年,终于在“势不得已”的情况下出山为官,尽管是时势所迫,更兼他肩负着救时的重任,然而无论是在别人眼里,还是在他自己心里,这种行为都是不太光彩的。所以不仅饱受诟病,被人讥为由“远志”降格为“小草”,连他自己也觉得十分惭愧。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把隐居看得多么高大上不仅有违当事人的初衷,更不符合一般常识。隐居,虽然是古代士大夫普遍向往的一种生活状态,但却未必是他们的初衷。
  
  比如孔子。孔子虽然没有真正隐居过,隐逸的传统也不是从孔子开始,但孔子却是历史上第一个阐述其隐逸观点的人。而且,这种观点代表了中国整个古代社会隐士们的普遍心理。孔子曾说:“道不行,乘槎浮于海……”又说,“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可见,做一个隐士,并非其本来意愿,而是取决于“天下”的形势。
  
  可是,在这个问题上,孔子也是心口不一的。他尽管信誓旦旦地表示“有道则现,无道则隐”,但在那样的春秋乱世,他仍然没有选择隐居,而是选择办学授徒,以及周游列国。似乎归隐从来就不是他人生的一个选项。
  
  还有李白与杜甫。杜甫有诗《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据说他们曾相约一起归隐修道炼丹,可惜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即使李白长安失意,即使杜甫四海漂泊,也从未打算将这一计划真正启动。
  
  大多数情况下,归隐,只是他们仕途不顺或有志难申的无奈之举罢了。这其中,陶渊明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人们都很熟悉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并且深为其清高、有骨气所折服。然而换个角度想想,如果需要“折腰”的不是“五斗米”,而是“五担米”“五车米”呢?或者说,如果陶渊明身居高位,可以参与朝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恐怕就可以“折腰”了。陶渊明自己说得很清楚:“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能否“折腰”其实不是关键,关键的乃是“折腰”的对象究竟“乡里小人”还是“明君圣主”。
  
  这一点,李白的态度非常明显。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话音还没落,就被永王李璘请出了山,趾高气扬地唱起“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来。因为对于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归隐从来就不是他们人生的终极目的,“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或者说“学而优则仕”才是他们人生的第一选择。因为自春秋以来,儒家“修齐治平”的观点始终是占据他们头脑的主流思想。谢安出仕,就有着充分的理由:“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他可是肩负着扶危济困、拯救苍生的重任的。
  
  而另一些真正“归隐”从未出山做官的隐士,虽然不肯接受官职,却仍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或多或少地干预着政治,主动承担起封建士大夫的使命。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有“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严光,以及有着“山中宰相”美誉的陶弘景。他们的隐居,未尝不是从政的另一种方式。如孔子所说:“施于有政,是亦为政。”
  
  不过纵观历史,能享受到这种待遇的实在少之又少。大多数弃官归隐者都有着不得已的苦衷,此即孔子说的“无道则隐”。陶渊明所说“田园将芜胡不归”只是自我解嘲的托词罢了。
  
  做不了高官,或者说自己的政治抱负无从实现,对于一些士大夫们来说,“归去来兮”似乎就成了最佳的选择。此时的他们,才算终于博得个“隐士”之名。陶渊明是如此,与他并称“浔阳三隐”的周续之、刘遗民亦皆如此,古有有美名传世大多数隐士都是如此。无论原因怎样,都和以隐居之名行“终南捷径”之实者们有着天壤之别。
  
  然而归隐,却并不意味着他们使命的终结。儒家“修齐治平”的思想始终占据着他们的头脑,从来就不曾须臾远离。即使以“种豆南山下”为乐的陶渊明,仍然免不了“猛志因常在”,更不用说终于被召出仕的谢安与李白们了。
  
  其实,如陶渊明等人的隐居,或是做诗,或是撰文,或是行医,或是卖卜……无不仍然是在延续着他们的初心。有俗话说:“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为良相固然是济世之道,为医、为卜乃至写诗撰文亦是济世之道。由此便可知为何隐逸者中诗人居多、医生居多的原因所在了。司马迁《史记》专门为卖卜的布衣司马季主立传,原因亦在于此。传中司马季主曾说:“今夫卜者,导惑教愚也。其实和孔子的办学授徒甚至鲁迅的唤起民众并无二致,都是无奈之下另一种从政的方式而已。
  
  由此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历史上那些著名的隐士,其实大都不是真心归隐、享受田园生活的无欲无求之辈,否则他们又何必写诗作文?又何必行医济世?又何必佯狂“接舆”(接舆者,跟在车后面也。)?又怎能名留千古?俗话说:你永远也唤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我们也不妨这样说:你永远也找不到一个真心隐居的隐士。如贾岛诗云:“此只在山中,云深不知处。”或如李白诗:“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既隔世绝尘,又难得一见,更不用说什么作品、名姓传世了——这才像一个真正隐士的样子。
  
  那么,向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的陶渊明是“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家园”一说,似乎也有些不确。因为对于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们来说,他们的精神家园从来就不在于此,儒家的“修齐治平”才是他们终极的使命,也是他们“心向往之”的乐园(或曰“苦海”)。如果非要形容一下,所谓的归隐,更象是他们房前屋后的一块“自留地”,是他们在因天灾人祸而导致的“三年自然灾害”之时可以与老天爷抗争的最后一丝希望。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4-26 20: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槐安. 于 2018-4-26 20:57 编辑

按例,要少许来些歪论。隐,隐市,隐野;有人的地方,物理上的隐并不存在。
又及:清楚自己是另类了,让周围的人不知道自己是另类,也是隐。
掩耳盗铃也是一种隐,你看不见我,你看不见我。这情形吧,与现实竟是更合拍。每个人都有一内心世界,当外界纷杂不堪了,人可以表面上佛系三连,“都好都行都可以”,却早早把自己藏了,且自以为藏得不错。
3#
发表于 2018-4-26 21: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安 于 2018-4-26 21:05 编辑

小狐狸让我来看陶渊明,来了,看了,睡了。对了,我刚研究过陶渊明,等我明天读完找出问题,使劲儿拍你个砖头。
4#
发表于 2018-4-27 02: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實 于 2018-4-27 02:59 编辑

       欣赏如空又一力作!讲得很有道理。论点明确,论据充分,令人信服。
       总感觉历史上对 “ 人才 ” 具有一种无限夸大的成分。归隐者一个人就能成就一个国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做出了一番事业,这都是事后被史官拍马拍出来的。还有秦相张仪,仅凭着一张以横破纵的利嘴就能被封为一国之宰相?这是哪门子的逻辑啊!
       像这样的事情,可能是因为古代知识贫乏,被演绎了的缘故。官场不顺,被迫告老还乡还是有的。然而,隐不一定非要 “ 归隐山林 ” 。古有 “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 的传说,那是说闲逸潇洒的生活不一定要到林泉野径去才能体会得到,更高层次隐逸生活是在都市繁华之中,在心灵净土独善其身,找到一份宁静 ”。这便是“隐”之本义也。
5#
 楼主| 发表于 2018-4-27 06:46 | 只看该作者
槐安. 发表于 2018-4-26 20:46
按例,要少许来些歪论。隐,隐市,隐野;有人的地方,物理上的隐并不存在。
又及:清楚自己是另类了,让周 ...

鲁迅有一篇文章,隐士。其中提到,出仕是啖饭之道。归隐亦是啖饭之道。当然,迅翁是另有所指。古代是有不少隐士,但不会留下名字。
6#
 楼主| 发表于 2018-4-27 06:49 | 只看该作者
an安 发表于 2018-4-26 21:03
小狐狸让我来看陶渊明,来了,看了,睡了。对了,我刚研究过陶渊明,等我明天读完找出问题,使劲儿拍你个砖 ...

刚研究过,大概可以算砖家了。那就别和俺们业余的计较了。更何况,咱只讨论问题,不谈主义,更不搞阶级斗争……

点评

怕昨晚看完睡不着觉,就只好像小孩打不过人家似的说句:等我一会儿回来揍你!  发表于 2018-4-27 07:29
7#
 楼主| 发表于 2018-4-27 06:52 | 只看该作者
秋實 发表于 2018-4-27 02:51
欣赏如空又一力作!讲得很有道理。论点明确,论据充分,令人信服。
       总感觉历史上对 “ 人才 ...

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以记载的东西有很多太理想化,用小说笔法写历史,司马迁开了个不好的头,班固也没有矫正过来……
8#
发表于 2018-4-27 07:03 | 只看该作者
欲拍之砖,何患无辞,你先答应不反手拍死我,行不!
还是儒的不彻底,“富人有丧,乃大喜曰:此衣食之端也。”儒,从一开始就是在险境与压迫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以糊余口”的,为米折腰以待时机。若彻底受修齐治平的思想影响,是万不至于归隐的。道家、佛学思想对其归隐之举的影响不能忽视,苏东坡说的“欲隐则隐,不以隐之为高”才是真懂得渊明的任真自得。既然如此,只从修齐治平一个角度来分析其归隐无奈是片面的,所以说是自留地没错,抗争却不见得,我认为是坚守,大伪斯兴中坚守一真我,因此说是精神家园也没错,在朝朝是家,归隐田是家。
9#
 楼主| 发表于 2018-4-27 07: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水如空 于 2018-4-27 07:38 编辑
an安 发表于 2018-4-27 07:03
欲拍之砖,何患无辞,你先答应不反手拍死我,行不!
还是儒的不彻底,“富人有丧,乃大喜曰:此衣食之端也 ...

因为儒中一些太高大上的东西违反人的本性,就如同过去总宣传为了给学生补课而顾不上自己生病的孩子的伟大教师一样,搞宣传骗骗人行,实际操作起来很难。
佛道的影响自然不容忽视,但中国的文人士大夫,即使崇佛信道,早期接受的以及生活中耳濡目染的仍是儒家的东西,是刻在骨子里的,是无法抹除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修道,崇佛,亦是济世之道,仍与其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初衷相同。至于抗争还是坚守,本没有那么大的差别,因为我文中用比喻,灾害时要保命,故曰向老天爷抗争。与性命无涉时,自然就是对本心的坚守了。
10#
发表于 2018-4-27 07:35 | 只看该作者
揍完人了,等着挨揍了。其实揍回来不可怕,就怕迟迟不揍回来,那才是提心吊胆呢!

——熊孩子揍完人的心里活动
11#
发表于 2018-4-27 07:38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8-4-27 07:34
因为儒中一些太高大上的东西违反人的本性,就如同过去总宣传为了给学生补课而顾不上自己生病的孩子的伟大 ...

还好还好,不算狠,谢手下留情。认真地说一句,文写得真好,纵横捭阖。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4-27 07:41 | 只看该作者
an安 发表于 2018-4-27 07:35
揍完人了,等着挨揍了。其实揍回来不可怕,就怕迟迟不揍回来,那才是提心吊胆呢!

——熊孩子揍完人的心 ...

揍人容易被讹,再不干这种傻事。今后,只揍死去的,如南大师之流……我不怕他们从坟墓里爬出来找我算账。若因果有凭,彼等害人无数,应堕无间地狱,爬不出来才对。
且去看我在孔子版的回帖……
13#
发表于 2018-4-27 07:59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8-4-27 07:41
揍人容易被讹,再不干这种傻事。今后,只揍死去的,如南大师之流……我不怕他们从坟墓里爬出来找我算账。 ...

sf说得极是,td再也不干这种傻事了,可是南大师您一个人就搞定了,也用不着我帮忙啊,我上哪找个找揍的去呢!
14#
发表于 2018-4-27 10:21 | 只看该作者
真的让一些隐士去做高官,他们真的能胜任吗,我心里其实一直是画问号的。。。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4-27 10:48 | 只看该作者
an安 发表于 2018-4-27 07:59
sf说得极是,td再也不干这种傻事了,可是南大师您一个人就搞定了,也用不着我帮忙啊,我上哪找个找揍的去 ...

这是在中财,你上一些网站试试,一说南大师不对,站出一大群人来攻击……
当然,由此,
也可见南大师的信徒们都是些什么货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0 01:15 , Processed in 0.066177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