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作品真成“鸡肋”了吗
沈茂昀
据新华网转引8月11日《钱江晚报》晚报消息: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鲁迅论坛上,来自全国的学者和中学语文老师一起,就新时代如何读鲁迅作品再度展开了探讨。论坛现场来了很多全国各地的一线语文教师,他们带来了很多来自校园的声音,很多学生反映“鲁迅的部分作品很难读懂,文字较晦涩。”“读鲁迅的作品,好像看不到希望,很压抑。”北京师大附中一位老师坦言,“鲁迅作品几乎快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块鸡肋。”
与此消息相印证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记念刘和珍君》3篇。于是,今天还要不要读鲁迅?鲁迅的作品真的过时了吗?一时间人们争议不断。陪伴几代人成长的鲁迅作品,竟然在校园里面临是去是留的尴尬境地。
“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典源出自《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后来被人们用来比喻某种东西丢了有点可惜、不丢又觉得没多大保留价值。把鲁迅的作品说成是“鸡肋”,这中间到底蕴含了怎样的文化心态,又折射了怎样的民族心理呢?我们不妨从“鸡肋”本身的含义来进行分析。
先说“食之无味”。觉出“无味”者,必须是先“食之”而后才觉之。鲁迅作品,真的有人“食”进去了吗?不错,时下中学校园确实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为什么怕鲁迅?有个师生“共识”就是,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不好学。正如有网友所说:“中学的时候,最不喜欢的就是鲁迅的文章,半文言半白话,又拗口,还经常是连标点符号都要背下来的,太痛苦了。”然而这样的痛苦是鲁迅造成的吗?非也,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出了问题。
现行教材对鲁迅的解读,依然没有走出窄化的误区,依然在将其简单地政治化、革命化乃至意识形态化。很多老师上鲁迅的课,一开始就介绍学习鲁迅的战斗精神,夸大了鲁迅先生反封建、反奴性、反保守、反复辟的“斗士”形象,渲染了鲁迅作品作为“匕首”和“投枪”的战斗檄文的作用,很少有教师引导学生经由文本进入鲁迅的真实世界,认真解析鲁迅作为文学家所留下的那些传世经典。这种泛政治化倾向教学影响的结果,在今天与鲁迅时代相去甚远的背景下,鲁迅留存在十几岁少年心中的形象,就只是一个横眉冷对的老头了,是不会讨人喜欢的。再加上高考的重压,不二的教学答案,老师只管拿着教参照本宣科,又有几个学生能够真正进入鲁迅的世界呢?这种误教、误读,中学生是不会对鲁迅作品“食之有味”的。
说鲁迅是“没有半点媚骨的人”没有错,毛泽东就说过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但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鲁迅在中国成了一尊神后,关于他的许许多多真实而丰富的信息就被有意无意地遮蔽了。事实上,鲁迅也是一个“好玩”的人。有回忆文章记载,当年和鲁迅先生一起玩的小青年唐姓长者回忆说,鲁迅跑来看他,兴致好时,一进门就轻快地在地板上打旋子,一路转到桌子前,一屁股坐在桌面上,手里拿支烟,嬉笑言谈。那种顽皮劲、孩子气,让人忍俊不禁。鲁迅的这种顽皮劲、孩子气,在他的一些作品,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风筝》中也可以找到痕迹,如果我们的鲁迅作品教学能从这些可亲、可近、可感的情景中去还原鲁迅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真实形象,把他讲成为一个人情味十足的“可爱的老头”,想来是不会为中学生们所反感的。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不能让孩子们去领悟前辈文字的智慧和力量,反而去一味指责鲁迅作品“生涩难懂”,这也反映出教师本身的学养还不够,值得认真反思。
说鲁迅作品“弃之可惜”,这恰好证实了鲁迅和鲁迅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无法动摇的地位。就中学语文教学而言,就像华东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多年来一直参与中学语文教材编写工作的王铁仙教授所疾呼的那样:“中学语文教材绝不能没有鲁迅作品!” 为什么?从中国现代文学史来看,作为现代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和文学先驱,鲁迅凭借他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社会的深睿观察和深沉思索,在无法直面的社会面前,以坚韧的“精神界战士”的形象,努力克服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虚无态度和绝望情绪,执着于自己经历的人生和现实,在文学创作、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等方面,为20世纪中国的文化和文学发展史作出了经典性的杰出贡献。
仅就文学创作而言,首先,中国现代小学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是中国文学史上并不多见的现象,题材开掘的深刻性,情节、结构的独特性,叙事艺术的独特性,都使鲁迅的文学创作具有了经典性的意义。《狂人日记》、《故乡》、《药》、《阿Q正传》、《孔乙己》、《祝福》等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在几代中国人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次,就传统文学来说,鲁迅在散文领域也创作了堪称经典的《朝花夕拾》、《野草》等散文集,“独语体”成为空前绝后的艺术创造,散文语言达到了“无词的言语”的境地。第三,鲁迅的名字更是与杂文这一特殊体裁紧密联系,以至一谈鲁迅就是杂文、一谈杂文就是鲁迅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有的现象。鲁迅的16部杂文集,是现代中国社会、政治、历史、法律、宗教、哲学、道德、文学、艺术,乃至经济、军事的“百科全书”,是对中国现代国民的文化心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以及民性、民情、民俗、民魂的生动传神的描绘,成为现代中国的国情史。
可见,作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是当之无愧的,任何想否定鲁迅、想把鲁迅作品剔除中学课堂的做法,不仅是荒谬的,而且是非常愚蠢的。经典的修习能直接进入人的心灵深处,塑造人健全的心智和人格素养,一个民族一定要有一些真正的经典存留下来,这是塑造民族精神最便捷的途径。今天,面对鲁迅及鲁迅的作品,我们需要矫正的,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怎么样去解读、用什么方式走近的问题。如果总是把诸如“横眉冷对”、“不妥协”之类的斗士标签贴在鲁迅身上,总是给鲁迅戴上“匕首”“投枪”式的严酷面具,把他继续神化起来,而忽视鲁迅作为一个文学家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忽视鲁迅作为一个真实的人那个宽厚仁爱、幽默睿智、和蔼可亲、丰富多姿的形象,不仅是今天鲁迅作品阅读和教学的悲哀,也是全民族的悲哀。
郁达夫先生曾在纪念鲁迅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这话是有深刻见地的。正如英国有莎士比亚、俄国有托尔斯泰、德国有歌德,在中国,不能没有鲁迅及鲁迅的作品,任何“去鲁迅化”的癔症,把鲁迅作品当“鸡肋”的呓语,都是对一个民族的不负责任。
就像针对中学生的“三怕”有网友说的那样,既然鲁迅作品才是最后一怕,何不为了取悦中学生,为了好教,把前两怕一并都去掉,岂不皆大欢喜!这建议非常之好,但是,我看,谁又敢呢?谁又敢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