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160|回复: 10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点滴:无趣的周作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3-31 0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笛 于 2019-3-31 14:58 编辑

  晰子写了一篇《点滴——无趣的周作人》,里面提到了周的几篇文字,来印证他的文字审美上的无趣,还有提到了鄙人。的确在和晰子的复言交流之中,我留过好几段关于周作人文字的话,也许晰子受了点儿影响买了止庵定校本的《周作人自编文集》一套,还有另两本精选集吧。晰子在读了数篇后不仅感慨:知堂先生,你不仅无趣而且无情,吾不喜。

  认真读了晰子此文,并在后面留了几条,觉得意犹未尽,何况晰子复言中的“反击”语言犀利如一把竹纹剑和梅花掌,打的俺差点儿“落荒而逃”。这里就续啰嗦几句。理由嘛,晰子是一位很好的文友,书话版打交道中,印象深而佳。面对真正的文友,我一向不吝啰嗦也敢说。何况柳兄也说,只要不是情书,你说了怕个啥。子云:“友直,友谅,友多闻。”,真文友相互交流和探讨,直率的“直”是放第一位的,因了大家都为性情中人,这也是我个人认为的交友的首要条件。

  周作人的好文字太多,他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一座山。他的散文书话,直到现在无人可出其右,这是我个人斗胆的看法。晰子选的几篇,都不算周文中很具代表性的篇章,篇幅也短,但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正可一探法脉。

  文中涉及周的三篇文字,分别是《中秋的月亮》、《梅兰竹菊》还有《初恋》,那么,我也按这个顺序来谈。说之前,先提一下柳兄的《书话之难》,这是一篇书话版大纲性的好文,因为他在文中把书话写什么还有怎么写书话,谈的比较透,里面有两点我印象深:一是书话不能人云亦云;二是写书话评论,要想办法探出“一星点儿翠绿”,我就尽量按这个路径来。另外,此文的题目,我和晰子是一模一样的,但得说明一下。晰子的“无趣”,是不喜欢,我的“无趣”其实是喜欢。那如此一说,题目岂不别扭了,非也。因为周的散文随笔的确读起来是无趣的,这点众口云是。文字很平淡如喝一杯白开水,这是其表。那有无里子呢,答曰:有,且丰腴。从解渴的最基本的角度,再贵再漂亮的饮料,是比不上白开水的。周的文字,有人下了四个字:干枯有味。这个定义似乎奇怪,但又不奇怪。我不多解释了,看多了自会想明白的。名家很多,其实说白了,喜欢不喜欢都蛮好,周是水平高,但水平高的也大有人在。说到底,还是个人读书的偏爱问题。

  这三篇,在我眼里都是很好的文字,为了行文和保持一份对友友的礼貌,我又细细重温一遍。《中秋的月亮》此文从敦礼臣有名的《燕京岁时记》中的中秋写起,先录叙古代的中秋风俗,然后,接上周作人的回忆,叙故乡浙东的节日民俗。我们年年过中秋,但对古代和近代民间各地域乡间的中秋风土人情肯定不甚了了,看了这几行,心中也就有了一个底子。毕竟,过中秋过的是一种文化和思考,月饼真不是重点,何况那东东高糖高油,多吃无益。然后,文章顺势拐远,谈到中国和西洋古代关于月光的迷信,作者的态度呢,显然对这种迷信不是很排斥,因为无害,不是求神拜佛或者宿命论,还可以增加一些有趣味的知识。接续下来的行文走向,写到自己少年时孤身行路月光照缁衣的那时明月那时感受,月高风黑有木有?那时的周作人鲁迅正逢家道中落,这个大家都知。写到此再一转笔,落到苏轼的那首人人熟悉美好而婵娟的《中秋词》,他录了一句“只恐琼楼玉,高处不胜寒。”,月亮如水,是清冷的,就是起舞也是清影。苏轼最后是说共婵娟,前面却是有但愿两字的。冷月照清影,苏轼的生活一路坎坷,思念弟弟子由情由心生。因为此时的苏公,一贬再贬,日记中他说到平时的朋友怕受连累都离他远远的,只有亲人会不离不舍。月很冷,让心更向往馨暖。从此文不难看出周的散文随笔书话中一贯的一个特点:不抒情,况他一向对爱抒情的文字看不太起。

  结尾的部分,作者得出一个和常人不太一样的结论:中秋的重要性,吃饼大于赏月,花钱大于吃饼。咋一看,很俗气不是?但真俗气吗?现在的中秋,精力和花样全在月饼上面了,一盒卖几百块很常见,这怕是真俗。作者的态度,显然暗示了反感。通观周的此篇,短短六七百字,淡淡说来,面子普通,里子不穷,且蕴识见。结构上,起伏不平,在一个几百字的小空间里,舞出十面埋伏的效果,五折回转,这功夫估计一般散文家达不到。晰子说赏月是美好的抒情的,也很对,但只是晰子自己的感受,也只能算随笔书话的写法之一。周的感觉是清冷,是民俗人情,是中秋节日几百年变迁的慨叹。这也是他的真感情,周也犯不着去作假。文字向来真为第一标准,周很重视此点。失真和矫饰的文章,词句再好,也只是个鸭蛋。1927年蒋介石“清党”,搞“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杀了不少革命人士,周当时就公开在报上发文字,愤慨指斥,连蔡元培胡适也捎带上了,因为蔡在国民党里地位很高,是当时清党委员会的几个委员之一。周当时是光棍一条无任何后盾,风险很大,他凭的就是勇气和良心,不惜跟自己的校长决裂。文字说真话,在他这里是如此的验证过的。周写文字,一向按自己的想法来,平常的那些散文标准在他眼里是零。记得看他的诗集,自注部分,他还专门写过数行自己如何爱吃猪头肉。当然我就觉得这么一个大文豪,怎么写这个,似乎写的还津津有味。但转念一想,大家都是人,爱吃就爱吃,何必作假?

  这《中秋的月亮》评析写完,按我自己的胡言乱语标准,字数不少了,我得收一收文字了,把董桥和胡兰成相关的说两句,结网打道回府,另两篇一说的话,篇幅拉太长了,有空再叙。

  说到周作人的文字,董桥必须提,两个原因。第一,晰子好像最喜欢董桥的字;第二,董桥和周作人渊源不浅。董桥的散文随笔的确很好,公认的,至少是香港的第一人,放大陆的话,目前能力压他的也许有,但我想不起来。把时间如果拉长,他就有很强的对手了。按理时代在进步,后人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物质条件也好的多,同类的文字水平超越是自然的,但遇到大山,得费劲或者只能仰慕了。晰子《无趣》中说,不喜周,因为他无趣无情。那好,让董桥说周,管保比我的话份量重很多倍。

  2012年元月,董桥七十大寿,作为贺礼,香港牛津出版社、海豚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三家联合重印董桥现实的旧作,并安排王绍培和王昉对董桥专访。专访中,董桥对自己“煮字炖句”几十载的人生文字思想以及当代香港、大陆、台湾三地散文的流变,都有精彩论述,这里只录几条和周作人有关的。(另,我记得才子梁文道对董桥也曾有专访,那篇文字也不错。)

  以下是专访对话节录:

“王:大陆呢?我知道您比较推崇沈从文。

董:对,沈从文很好,周作人很好。

王:张中行先生就认为老一辈的那些文人,文章最好的是周作人。

董:当然,周作人是最好的。

王:后来也有人说沈从文是学习周作人的,后来有汪曾祺、阿城这一脉,这样一个线索下来,您在写作上有没有这样一种所谓的师承关系?

董:潜移默化会有吧。我学过周作人,其实我学的最多的是明清的笔记,明清笔记我真的是刻意去学,因为你文言写的好,白话才会好。文言没有底子,白话写不好。

王:如果让您开一个书单,只有五本书和三本书,您会把那本书放进来呢?

董:没有说哪一本书,而是看哪一个人。

王:比如说谁?

董:周作人我肯定放进去,沈从文我也会放进去,杨绛我也会放进去,就中国来讲。”

  这个专访是董桥对自己一生著作和文艺生活的总结,对于周作人文字的看法,他说的很清楚,开书单拔头筹也毫无疑问。另外,“肯定放进去”和“也会放进去”,“肯定”和“也”是有等级差别的,还有董桥看不上钱钟书但却很看得上杨绛的文字。(插一句:董桥写散文随笔书话,常常要涂改几遍,而周作人向来是一遍过,这点也必须提一下。)胡兰成呢大概有三篇文字专门说周作人,还说了鲁迅,这个以后说。关于读书随笔,现在倒是止庵的文字我想准备读一点儿,以前因为他出版了周的文集才稍微关注,但现在好像他的书越来名气越大了,《六丑笔记》、《插花地册子》、《拾稗者》等,书名雅的不像话,风评亦好,虽然我最喜的还是周的那种书名风格。

  涂抹几行,和晰子探讨交流,因为怕文子太长显啰嗦,就重点说了晰子文中的一篇。搁笔匆匆,抬头望一眼,今夜月明星亮。

                        山笛  2019.3.30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9-3-31 12:31 | 只看该作者
这几天出门在外,手机阅读眼睛确实受不了。等待回家学习。
问好; 肩带坐沙发。
3#
 楼主| 发表于 2019-3-31 12: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笛 于 2019-3-31 12:36 编辑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9-3-31 12:31
这几天出门在外,手机阅读眼睛确实受不了。等待回家学习。
问好; 肩带坐沙发。

昨晚12点以后发的文,怎么还发不出来哈?文字都挤到一块儿了,偶编辑一下。

问好小草!
4#
 楼主| 发表于 2019-3-31 12:35 | 只看该作者
赶紧滴,今天编辑一下。

晰子同学,这晚12点以后不让发文是伐?

点评

晚上12点到早晨六点发帖子回复都需要管理员审核才能放出来。主意都是那些乱发广告惹得祸。  发表于 2019-3-31 14:17
5#
发表于 2019-3-31 13:12 | 只看该作者
没想到山笛还是雄辩家。特别是最后一段亮相,漂亮!

那个时代,国破家忙。加之周作人的站队问题,肯定很多人不爽他。他的中秋感觉自然多了几分真实的写照。

对了读子庵前,你一定要去读读欧阳的《搂书》,因为里面有她对你的定位。
6#
 楼主| 发表于 2019-3-31 13:18 | 只看该作者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9-3-31 13:12
没想到山笛还是雄辩家。特别是最后一段亮相,漂亮!

那个时代,国破家忙。加之周作人的站队问题,肯定很 ...

:)

《楼书》,这名字蛮靓。在哪儿呀?俺立马跑过去迎接一下。
7#
发表于 2019-3-31 13:24 | 只看该作者
山笛 发表于 2019-3-31 13:18
:)

《楼书》,这名字蛮靓。在哪儿呀?俺立马跑过去迎接一下。

提手旁好不好?
麻溜去吧,散文版。
8#
发表于 2019-3-31 13:59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山笛,再来读晰子。感觉晰子好比哪咤,风火轮,红缨枪轮番上,令人眼花缭乱。而山笛只消站在火焰山上,冷冷地瞅准时机,芭蕉扇一抡,就把人扇出去十万八千里。

                                       ——特此复来文字一段,拍马屁若干。
9#
发表于 2019-3-31 14:22 | 只看该作者
上午回复梦梦累了,出来逛逛,补充点元气。所以,手机,睄了一眼,哇哈,山笛快手。小梦同学的回复也精准,我比以前更爱小梦梦了。那个,我先在十万八千里的地方呆一会儿,缓缓神。明儿早晨再赶过来继续风火轮红缨枪。
10#
发表于 2019-3-31 14: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欧阳梦儿 于 2019-3-31 14:35 编辑
冷晰子 发表于 2019-3-31 14:22
上午回复梦梦累了,出来逛逛,补充点元气。所以,手机,睄了一眼,哇哈,山笛快手。小梦同学的回复也精准, ...

哈哈,纯属个人之见。你歇够了回来再收拾山笛。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3-31 14:30 | 只看该作者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9-3-31 13:24
提手旁好不好?
麻溜去吧,散文版。

汗,是《搂书》,我看清了但打错了。:)

嗯,看了,哎哟,惊艳之作,新了俺的耳目,小梦的确写的很好。
12#
 楼主| 发表于 2019-3-31 14:32 | 只看该作者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9-3-31 13:59
看了山笛,再来读晰子。感觉晰子好比哪咤,风火轮,红缨枪轮番上,令人眼花缭乱。而山笛只消站在火焰山上, ...

:)

我哪有芭蕉扇,晰子是哪咤红缨枪,偶是勉强招架哇。
13#
 楼主| 发表于 2019-3-31 14:33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9-3-31 14:22
上午回复梦梦累了,出来逛逛,补充点元气。所以,手机,睄了一眼,哇哈,山笛快手。小梦同学的回复也精准, ...

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偶回完这篇,也得赶紧溜,脑袋都快懵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9-3-31 14:34 | 只看该作者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9-3-31 14:28
哈哈,纯属个人之见。歇够了回来再收拾山笛。

:)

收拾吧,俺皮厚,挨打功夫练出来辽。
15#
发表于 2019-3-31 18:22 | 只看该作者
无趣的周作人
遇到有心的山笛
余音绕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4 00:17 , Processed in 0.071109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