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429|回复: 10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词与物——房子随笔集《境遇》读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9-4 07: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词与物——房子随笔集《境遇》读后感

           ■
敬一兵

  收到房子寄来的新书《境遇》,就像突然遇见了旧日的一位朋友,心想这次再也不能放过他了。书的装帧设计很有个性,手感特别好,尤其黑色和与黑色有亲缘关系的灰色字体,在封面的白色底板上呈现出勾沉的形式,确实让我感到亲切。过去我一直以为,黑色仅仅是尊贵和严肃,现在凭借这本书我才发现,黑色还象征水的意味,是流淌和滋润,是中国哲学寓意深奥广阔的依托所在。房子朋友对封面颜色的选用,以及我读到他在自序中写下的“面对文字,我常常以为,它极有可能是一座冰山,有露出的雪光,也深藏感应的声响、色彩,也有沉在下面可供感知想象的神秘存在”这句话时,我有了类似邂逅的感觉。邂逅这个词汇浸满了惊喜的元素。房子朋友情景交融的发现和诠释,自我生活的联想与补白,还有感性色彩浓郁的语言质地,都是我偏爱的那种类型,与我读福柯的书一样惊喜。

  以自己独特、丰富的人生视角进入世界,采用我特别喜爱的那种原初的、无限意义的诗性词语,从物质景象里浮出时所产生的接触、感知、想象、经验、摩擦、纠缠甚至撕扯的种种境遇和印象,应该就是房子这本随笔集中,词与物相互关照的核质所在。语言是一个分成块的自然,对照自身而被分块,并改变了使其丧失基本透明性的一切;语言是个秘密,它在自身内(尽管接近表面)拥有有关自己将要说的一切可辩认的标记。语言是一种被埋藏的启示,同时又是一种会变得愈来愈清晰的启示。福柯的如是认识观,与房子在《时间折叠》里对词与物的感受交融得如此彻底,令我惊讶,也令我感慨,成了我阅读《境遇》而获得诸多感受的一条线索。


  这样一种词与物的直接目的、一种话语幻像、一种认识微启,还有片断的萌芽以思想句子的形式从各处向我走来。第一章中的“虚拟死亡”,所有的词与物都在印象与写意的交融中,以及“在对生命分割许多感觉的过程中,保持着对真实的触摸以及由此延伸的幻觉的忠诚”内漫衍,映衬出了词与物“我们同时在虚拟死亡的地方,获得生命的自救。我们的想法,将生长到肉体消亡的最后一刻”的背景。我面对这样的具象背景,就像是面对用细腻的写实表现纯粹美以及虚无性,用存在主义来分析其中的人物存在的相对性,当然还有外化性和虚化性的反差效果明晰的一面镜子,真切感受到了房子类似川端康成万物一如、真美求存的清澈畅达的东方式的思辩美韵,但却又超越了川端康成自我悲怜、感物伤怀的哀愁樊笼的脉搏。这显然是对那些习惯于逻辑性的终极思索的哲学家,比如康德、叔本华、黑格尔、尼采以及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的一种挑战,他们无力连起生与死,就如同无法承担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路径那样。

  第二章中的“响动”,房子的词与物让声音赋予了生命的意义,有了意象的能动性。这样的能动性,在大音稀声的寂然无声的自然背景的映衬下,以反差的情形,质感而又形象地勾勒出人性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辨证关系,让我看见了能动性体现在了“我断定声音蜗居在里面,我用眼睛和内心的感觉,测试着声音与我的难以接近的距离”,“ 悲伤提醒他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知道自己还活着。时间在大地上的悲哀,却有人的生命来承载。每个人都这样呼喊着,继续着他的寻找”,“所拥有艺术,文字的、电影的、绘画的艺术。幻想的图景,想象的一端,重新自己的时间,让时间在瞬间停留,如同我用这些文字,在既定的现实里,拥有拯救自身陷落的幻想和浪漫”的文字里面。同时正是人性的能动性,才让我看见了“在被时间覆盖住尘世上,摇晃生命之火,释放身体的欲望,闪亮灵魂,发热发光。经历着肉体和灵魂的痛苦和欢乐,把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变成一块块握紧在手里的石子,朝向人世间宽大无边的水面上,投掷出水花灿烂、细碎的光芒,并借此在人类世界沉寂的荒野上”的词与物的绚烂之光。这就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看点——即使很渺小,即使很短暂,即使有不尽的悲哀与痛苦要用生命来承载,然而正是人的能动性,让我们了解了自己,了解了局部的世界,了解了我们生命的秘密。透过文章的这个看点,我领悟到珍惜生命,努力拼搏,让生命在短暂的时光里,用声音划出一条靓丽的轨迹,而不是如同海边沙滩上的一张脸,随时都会被风和海浪抹去的那种积极向上的意境。


  第三章中的“游动的触须”,抽象出了词与物的内核,使我通过阅读,走进了房子的内心世界,经由他的文字呈现,我体验到了就像我竭尽全力也无法限定风拂的方向一样,词语欲锁定人生——现在我才知道是运动留下的痕迹的企图,总是会被其它继续发生的动作打断,而且这些动作一如我在过道上行走所掀起的气流涟漪,还有高呼让家人开门的声音,总是会先我一步涌入居室。这是意外,但也必然。居室作为一个概念符号,并非是因我而产生的那些气流涟漪和声音痕迹的栖息场所,痕迹仍会以不同的意义线索,溃退或是解构于混沌的苍穹,任我怎样挽留也无济于事,情形仿佛皑皑白雪赶走了叠翠碧绿,抑或怒放了一夏的玫瑰被秋风葬入泥土。任何痕迹都会被时光的大潮拂去。真的就没有例外吗?自我意识随了死亡而被解构是必然的,同样必然的,是我通过《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的文字见识了溃退的叔本华的极端化象征的尼采,通过英文字母“a”知遇了喜欢在横向的符号链条中用概念描述的德里达,以及通过奇谲而庄重地残存在石灰石墓碑上刻着的咒语,领悟到了归于金字塔里的法老们的讯息。这些被锁定的物象,还有与之相关的人生,再次将我逼指到了文字的面前。如果把自由思想和个性独立的空间理解成文字的符号,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游动的触须”,于是我以为,如何书写自己的文字,以及怎样使自己的人生获得妥帖,怎样让自己留在人生路上的痕迹变得富有意义,是为首要。


  由于我在阅读房子的随笔集《境遇》的同时,也在阅读尼采的《道德的谱系》和福柯的《词与物》,于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就出现了:如果说尼采的“上帝死亡”的口号是一个起始点,那么福柯反人本主义思想的底色就越来越浓郁了的情形,就是这个起点向下伸展的根系,但在房子随笔集的第四章里的“开蓝花的草”,第五章里的“幻觉”和第六章里的“被怀疑的内心悲剧”的词与物中所传递出来的中庸色彩,就是这个起点向上生长的叶子。人认知和活着的根本并不是真理和存在,而是外部事件和偶然。福柯的观点太极端,直线的力度太强。相较而言,“跟随类似幻觉的时间,一些东西带走,另外一些东西带来。如我期待的,那或者是另一个我。在未来,行走,说话”的房子的字眼,是不是就显得感性而又柔和得多了呢?房子用诗意和个性的方式找到了自己的表达对象和表达方式,将自己的思想通过词与物传递给我,没有杂质,全是惊喜,确实值得我借鉴。

  我曾经就文体探讨问题采访过房子朋友,他向我谈了他的认识观——诗歌更多地通过外在意象把作者的思想传递出来,或者换句话说诗歌把思想隐藏在意象里,看上去有如凝结水滴的姿势。他的如是认识观,在他的随笔集《境遇》里,也同样得到了淋漓的展示。诸如飘散或者与之近义的词汇,隐藏和与之近义的词汇,发现和与之近义的词汇,死亡和与之近义的词汇,触须和与之近义的词汇等等,在他的书里出现的频率很高,具有原初的诗的秉性和丰满的意象。这些像容器一样接纳程度十分宽泛的词汇,用来表征物象,自然就会在揭示外在环境陌生面孔方面,显示出客观、忠实、精到、细腻、率性和意味深长的优势。他的这些词与物的紧密结合所生发出来的暗示和境遇的结果,与其说是向我展现了生活的本质,不如说是在不知不觉间,循了一条溪流,把我引领到了一个自己从未见过的桃花源,一个未被现实污染的理想国。它们存在的方式不同,人进入其中的方式不同,决定了其意义的不同,这也应该就是《境遇》一书用散点透视的形式呈现词与物的感性色彩的高光点了。我承认,房子具有直觉意味的词与物的结合特征,是我获得收益的惊喜理由所在。

  再次回过头来看房子在书序里说的那句话:很多和我有关的东西,最终都将被折叠,它们化成文字……如衣服所包裹的躯体,充溢了我的灵魂以及我用内心发现经验的许多东西,它们的品质是令我永久怀念的本真或者真实。他对词与物的细节的极端热爱,强烈而又真挚,感念的情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词与物之间的转换和美妙的传递,漫衍的感性色彩和丰富的歧义,还有在声响、色彩以及神秘感应之间进进出出的时候所唤出来的精神和意识,让我明白了这本书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好东西,有营养。传递情感的独特性,高像素制造的清晰度,还有把物象深入到意象里面去的那种强烈的震撼感,不仅意味着房子凭借自己的词与物的驮运,把人性关照的视线,像潜望镜那样托出混沌的海面,集中投放在了观察和描绘的层面上,同时也意味着正是他的个性色彩浓郁的词与物的结合方式,锻造了这本书的艺术感染力。

  词与物,主观与客观,一切都在交融之中,难分彼此。美的境遇,让我陶醉,让我流连。随笔集《境遇》看似一些小叙事和小感念,细微而又朴素,但它的内涵,却大到了灵魂。关于灵魂或者人性的本真,现在提它的人不多了,但《境遇》里的词与物,却多次涉及到,让我能够在空虚、贫乏、焦虑和孤独中安静下来,并生出诸多的感念。可以给我带来心仪感觉的书不多,《境遇》算是其中的一本。



103#
 楼主| 发表于 2009-9-11 07: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汤如浩 于 2009-9-9 18:54 发表
最近忙坏了,先记号,问好敬版!
越忙越是要注意身体!
102#
 楼主| 发表于 2009-9-11 07: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张立国 于 2009-9-8 17:58 发表
这些都是生活经验的积累,思想的精髓啊!
还请朋友多提意见!
101#
 楼主| 发表于 2009-9-11 07: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房子 于 2009-9-8 16:34 发表



章烨朋友好敏锐。能够使用如此精确的语言概括我的文章。
十分佩服。
“房子的为文风格,是能够从断续、零散、浮游的生活场景里面,清晰地分离出最接近生命本质的生命轨迹,对灵魂近乎痴迷的探寻和叩问,一种 ...
章烨朋友的点评确实不错!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9-9-11 07: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清风拂面 于 2009-9-8 15:46 发表
一兵老师的感与房子老师的文,一定是相得益彰的。
先问好二位,我再多学习!
谢谢你的鼓励,握手致意!
99#
 楼主| 发表于 2009-9-10 08: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韩开春 于 2009-9-8 08:14 发表
有机会也欣赏一下房子的大作,一兵这篇读后感写的好。
谢谢鼓励,握手问好!
98#
 楼主| 发表于 2009-9-10 08: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溪 于 2009-9-8 06:38 发表
敬版的评论,是深入到作者心灵层面和文字的高度的,昨天已读过,下载了,再细读回复。在此,一并祝福敬版和房版二位老师!
期待你的点评意见!
97#
 楼主| 发表于 2009-9-10 08: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嘎玛丹增 于 2009-9-8 00:32 发表
久违,现问候一兵老乡!

房子这书,值得期待。
问好老乡!
96#
 楼主| 发表于 2009-9-10 08: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潇湘珍珠 于 2009-9-7 21:41 发表
敬版读房版的文章是读到骨头缝里去了。问候敬版。
严重了,呵呵,还要继续学习。
95#
 楼主| 发表于 2009-9-10 08: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段成仁 于 2009-9-7 21:16 发表
“回避圆满精细叙述生活细节的想法,回避常规所带来的审美忽视。”房子躲在常规的后面独自享受特殊“境遇”,这种境遇让人向往。
祝贺房子!
敬版辛苦!
不辛苦。写评其实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嘛~~
94#
 楼主| 发表于 2009-9-10 08: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馨凝雨阁 于 2009-9-7 18:59 发表
这么让人心仪的书,那一定好看、耐读!我憧憬着。。。。
祝贺房版~~~
问好老乡!
93#
 楼主| 发表于 2009-9-10 08: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银杏王 于 2009-9-7 18:42 发表
欣赏这样的点评!
希望得到你的指点!
92#
 楼主| 发表于 2009-9-10 08: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文竹 于 2009-9-7 11:02 发表


这评得太精到了!认识你们真好!
情形确实如此。
91#
 楼主| 发表于 2009-9-10 08: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文竹 于 2009-9-7 11:01 发表
“透过文章的这个看点,我领悟到珍惜生命,努力拼搏,让生命在短暂的时光里,用声音划出一条靓丽的轨迹,而不是如同海边沙滩上的一张脸,随时都会被风和海浪抹去的那种积极向上的意境。

如何书写自己的文字,以及 ...
感谢提读,握手致意!
90#
 楼主| 发表于 2009-9-10 08: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石丁香 于 2009-9-7 10:01 发表
学习敬版好评,祝贺著书作者。问候敬版!
问好朋友!
89#
发表于 2009-9-9 18:54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忙坏了,先记号,问好敬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8 12:23 , Processed in 0.05404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