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124|回复: 7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在创作中对杂文这一文章体裁的一点粗浅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7-10-9 09: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秋實 于 2017-10-10 07:38 编辑



  在创作中对杂文这一文章体裁的一点粗浅体会

作者:秋實





  来到中财论坛,随着交流互动,阅读了文友们的大量文学作品。特别是在杂文版块,为忠人之事,也是兴趣使然,更是每文必读,个别的还留下了自己的拙见或悖谬。文友们的文章不拘一格,丰富多彩。故觉感触良多,也受益匪浅。


  杂文原本是一种要求严谨,定义缜密的正统文体。后来在实际应用中,其内涵被广大文友约定俗成地扩大开来,给杂文的界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使杂文这个概念逐渐模糊起来。下面就我个人的体会与认知谈一点对杂文的理解,请大家斧正。


  杂文与散文一样,有狭义与广义之别。狭义杂文指原本正统的杂文定义,从形式到内容都必须符合其特有的规范。广义杂文指正统文体之外的各种文章作品,写作比较随便,受正统思想的束缚也较少。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能得到进一步得到发挥。


  首先是狭义杂文的定义。它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也就是说,杂文属于论文范畴。既然是论文,就要有论文的特征。最基本条件,就是要具备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与论证。在表现手法上,夹叙夹议,以议论为主。


  例如微风轻拂的《 教师节,让老师们走下神坛》就是一篇典型的例证。文章开始部分就鲜明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主张,教师是普通人,既不能神话,也不能丑化,要给予正确的看待。接下来列举了大量事实,证明、支持自己的观点,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进行反复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将老师拉下神坛,去掉崇高的光环,也少了道德绑架,让老师返璞归真、轻松人生”。


  其次是狭义散文的特点。短小、锋利、隽永,富于文艺色彩和诗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短小”和“诗的语言”,给我们创作杂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日尧月的《中秋看月杂谈》,全文仅一千三百余字,就把“看月”写活了。无论是短小隽永,还是文艺色彩,以及诗的语言都很精彩,特别是艺术色彩尤甚:“从出游的好友微信所知,河西一带八月落雪了!让人顿感,秋已深,天已凉。雨雾弥漫,天地相接,秋阳沉睡,何赏中秋之皎月?”


  在《中秋看月杂谈》中,充满艺术感和诗的语言比比皆是。再如:“今日,长假至中央,又逢花好月圆的中秋。天公作美,秋雨逃遁,秋阳半遮琵琶面,总算从阴雨缠绵的幽境中走出了。月,不怕没赏的了”。像这样耐人寻味,引人入胜,且又生动形象的句子,所表达的艺术氛围,思想感情,是深沉幽远,意味深长的。诚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矣。


  再次是杂文的表现手法。其一,尖锐性与欣赏性的和谐统一。杂文在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时,不乏尖锐犀利,泼辣无情的语言。但不是侮辱谩骂,是给予强烈的反响与有力的抗争。同时,又要有艺术的欣赏性。给人以轻松感、愉悦感。在谈笑中得到思想的熏陶与渐染。


  水如空的《痴人说梦》里有这样一段话:“曾看到一则报导,说是某彩民梦见了一组号码,于是便照此号码前去购彩,结果一举而中,得了百万大奖。……如果有哪个彩民也照样子整天躺在床上去做梦,则无异于那个守着树桩子等兔子的人”。用守株待兔这样尖酸刻薄的成语,来抨击那些痴心妄想、荒诞不经的人,实在是有理、有力、有节。


  其二,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杂文的目的就是辩是非,正谬误,寻真理,促和谐。所以“辩论”是杂文的主体,“逻辑”是杂文的经络,“事实”是杂文的灵魂。所以,摆事实,讲道理,正本清源是杂文创作的基本思路。


  千年女妖的《女人别犯贱》一文中就写到:“贱人就是矫情……本是泥地里扑腾的野鸭子,硬说自己是化了烟熏妆、非主流的天鹅,我去!好吧,权且算是高仿的天鹅,却不尽天鹅的本分、洁白到底。整天弄鬼装神,又恍惚以为自己精变为了天使。总向往高处,一个趔趄,咔嚓,一声闷响,枝桠断裂,顷刻间乱羽飞散,“鸟人”便从歪脖树上跌下来,死翘翘了。这便是贱人的下场!”这段描述怎么样,犀利中带有尖刻,把个“贱人”刻画的还形象吧?


  其三,讽刺性与幽默性交相辉映。讽刺,是以含蓄的语言或夸张的手法,鞭笞谬误,嘲讽落后。或含沙射影,或指桑骂槐。幽默作为一种修辞现象,是艺术语言中一朵鲜艳的奇葩。幽默、风趣、诙谐,向来很受人欢迎,让人们在谈笑风生中接受文学的熏陶与感染。


  再如水如空的《谁比谁更聪明》,是写骗子行骗和被骗者拒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互相较量的杂文。开篇第一句话就是:“我是相当聪明的,这个无需证明”。风趣又幽默。以下,就像讲故事一样,揭露了骗子的卑劣,被骗者的无知。使读者在轻松愉悦的中“吃一堑,长一智”。


  最后是狭义杂文的作用。在社会斗争中,杂文是战斗的利器。在社会建设中,杂文是赞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以及针砭时弊的喉舌。秋实的《 一条命,难道仅仅只值1000元》,描写了一个青年在网吧时间太长,突患肺栓塞昏迷不醒。经抢救脱离危险。在抢救过程中,因医生剪开了患者的衣裤,该家长向院方索赔1500元损失费。后经调解,几位涉事医生凑了1000元赔偿给老人。作者通过这一新闻事件,有力的赞扬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充分折射出人格的劣根性。


  杂文不是近代文学产物,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杂文。嗣后,到南北朝文艺理论家刘勰正式提出了“杂文”这个概念。直到近代“五四”运动以后,许多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都写过优秀的杂文。特别是文学家鲁迅更是开创一代杂文新风的大家,把杂文推上了高峰。鲁迅杂文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犀利尖刻,抓其一点,小中见大,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淡淡不如风的《我们应该怎样去慈悲》也是从“到底是杀羊的残忍,还是吃羊的残忍”这个极小的角度做文章,从而揭露那些披着慈悲的外衣,行那些残忍之实的伪君子。还有幸福小草的《那些微小的感动》更是小角度,大文章,选材立意大中取小,小中见大,达到惩恶扬善的目的。


  关于广义杂文,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正统文体以外的文章,皆可为杂文。致使杂文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一些与社会生活、文化动态以及政治事变有关的杂感、杂论、杂谈、随笔、讽剌小品、知识小品、漫谈等,都列入其中。甚至,就连杂事也在此列。优秀的杂文,它所概括出来的社会“类型”,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意义,读者即便不熟悉时代背景,也可以把握杂文的实质性内容。


  时光安然的《老湾风情》把旧时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描写的淋漓尽致,形象生动地摆到了读者的眼前。文章的主题更是鲜明突出,给人以有力的启迪:“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那些与土地最贴近的事物不会改变。恰如那些差不多将要被尘封的农具,那是前辈们曾经赖以生存的产物。还有宗祠里悬着的从文字里流露出的不厌其烦的教诲,那是子孙们不忘对祖先们的感恩及传承。他们优良的传统及文明早已在大地上生根,哪怕是某个时期一度迷失,也只不过是时光里的积淀,不久的将来,即会以崭新的面孔及全新的方式,溶合到古朴而不乏婉约的民风里”。











       点击标题 欣赏例文:
       《 教师节,让老师们走下神坛》 作者:微风轻拂
       《中秋看月杂谈》 作者:日尧月
       《谁比谁更聪明》 作者:水如空
       《痴人说梦》  作者:水如空
       《女人别犯贱》 作者:千年女妖
       《 一条命,难道仅仅只值1000元》 作者:秋实
       《老湾风情》 作者:时光安然
       《那些微小的感动》 作者:幸福小草
       《我们应该怎样去慈悲》 作者:淡淡不如风







评分

9

查看全部评分

来自 69#
发表于 2017-10-9 11:45 | 只看该作者
秋實 发表于 2017-10-9 10:21
哈哈哈!点错了。煮字老弟首赏支持,不胜感激,秋实有礼了!

我觉得哈,应该对杂文与散文的区别提一些看法,现在各种文体有混淆的趋势。
68#
发表于 2017-10-17 13:16 | 只看该作者
老师用心了,江天之福。
67#
发表于 2017-10-16 17:48 | 只看该作者
全面到位啊,非常中肯,老师不愧为杂文高手。
66#
发表于 2017-10-13 16:52 | 只看该作者
对每一篇文加以了细致品读,才能写出如此中肯的点评,秋实老师做事实打实呀。
65#
发表于 2017-10-12 19:17 | 只看该作者
多谢支持,欢迎光临指导雅正!~~奉茶!
64#
发表于 2017-10-12 19:16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佳作!问好秋实老师!
63#
发表于 2017-10-10 21:35 | 只看该作者
秋實 发表于 2017-10-10 18:42
“东西只要好吃,用什么包装,贴什么标签没那么重要的”这就是真理,言简意赅,人人都懂。这就是 ...

哈哈,秋实先生说是我的哥哥,一孔先生又称秋实先生老弟,可看二位先生的头像,我就迷茫了:lol
62#
发表于 2017-10-10 21:06 | 只看该作者
言默然 发表于 2017-10-10 17:56
胡润排行榜以财富多寡排序吧?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章尚且难排序,这作家排排序岂不一大创举 ...

时下,这类举世无双的人很多,什么专家、教授、大师、头衔多了,别人不给,自封一下,过过皇帝瘾吧。
61#
发表于 2017-10-10 21:04 | 只看该作者
言默然 发表于 2017-10-10 17:47
哈哈,令箭先生在坛子没有得到他期望的尊敬,边骂骂咧咧边摆出自己的在职公务员兼职律师的身份 ...

原来是这样,明白了。看来言老师是性情中人,还特意到书店查证,佩服。
60#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0 18:42 | 只看该作者
一孔 发表于 2017-10-10 12:35
老弟是个很规范也很上心的人,其实吧,东西只要好吃,用什么包装,贴什么标签没那么重要的。

        “东西只要好吃,用什么包装,贴什么标签没那么重要的”这就是真理,言简意赅,人人都懂。这就是语言艺术!感谢临帖支持,问好!
59#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0 18:38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7-10-10 12:27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凌云健笔,碧海鲸鱼……
例证虽然可能挂一漏万,但总结的几条还是叫人受益良多。

如空出口成诗,文字凝练几近文言。才人!
58#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0 18:35 | 只看该作者
水墨含香 发表于 2017-10-10 10:50
您提到都几篇文章,我还没有看过,但是经过你的点评,像是读了一遍。为你的点评点赞。

感谢含香友友临帖支持,辛苦了。
57#
发表于 2017-10-10 17:56 | 只看该作者
吾其还 发表于 2017-10-10 16:30
不知道这位令箭先生什么身价,想弄一个胡润排行榜?

胡润排行榜以财富多寡排序吧?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章尚且难排序,这作家排排序岂不一大创举?岂不举世无双,岂不旷古绝后了么?伟大呀,伟人的伟大!
56#
发表于 2017-10-10 17:50 | 只看该作者
吾其还 发表于 2017-10-10 16:30
不知道这位令箭先生什么身价,想弄一个胡润排行榜?

至于令简先生在中国文坛上的地位或身价,无从知晓,或许无价吧亦或许在中国没影响,在西方在国外大名鼎鼎吧?不过,我专门上了一趟新华书店,找了个遍,也没找他的文笔
55#
发表于 2017-10-10 17:47 | 只看该作者
吾其还 发表于 2017-10-10 16:30
不知道这位令箭先生什么身价,想弄一个胡润排行榜?

哈哈,令箭先生在坛子没有得到他期望的尊敬,边骂骂咧咧边摆出自己的在职公务员兼职律师的身份,还言之凿凿地要在杭州起诉中财对他的不恭,请他入坛子又不礼拜他——他宣称中国没他入眼的作家,就在太虚版里矮子里面挑将军,就批发作家桂冠了,还一二三四五,一二三四五六七地排排座,厉害不?
54#
发表于 2017-10-10 16:32 | 只看该作者
言默然 发表于 2017-10-10 14:28
哦,亲爱的秋实先生,不管您是彼秋实还是此秋实,我特欣赏您的实诚与恬淡。

虽不曾谋面,心 ...

看到言老师和秋实先生的对话,无意中得知您的年龄,失敬失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3 09:12 , Processed in 0.221547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