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848|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老子》帛书第二章再疏义暨文白对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8-11-27 2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凡 于 2018-11-27 20:27 编辑

《老子》帛书第二章再疏义暨文白对照

作者徐闽苏




原文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②,訾③不善矣。
    有,无之相④生也。
    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⑤也;高,下之相盈⑥也;音⑦,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声(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⑧。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⑨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注】

    ●:帛书原有分章圆点。楚简本《老子》释文(甲14、15、16、17简)。今本二章。

  ①、已:yǐ 本义:停止。(动词)停止;完毕﹑完成;黜退。(副词)已经;太﹑甚;随后﹑然后;一定﹑必定。(助词)用于句尾,相当于“矣”。“已”在这里用作副词,意为“已经,太﹑甚”。
  ②、善:shàn本义:吉祥。(名词)人们对事和行为的主观判断;有德行的人﹑好人,能把事情做好的人。
  ③、訾:zī 《说文》:“訾,不思称意也。”另,訾通恣,放纵之义。《淮南子·汜论》:“小谨者无成功,訾行者不容于众。”帛书《老子》甲本作“訾”,帛书乙本、今本皆为“斯”,意为:这本身。其字义不同。
  ④、相:xiāng 本义:察看;仔细看。(1) 交互;互相。(2)表征动作由一方而来,至另一方,不是相互之间的有来有往,而是有一定的方向和对象的“相”。
  ⑤、刑:xíng 通“形”,对照,比较之意,如:“相形见绌”。
  ⑥、盈:yíng  充满;充实;增加。如:“进退盈缩变化。”――《战国策·秦策三》
  ⑦、音,聲之相和也:音,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 本义:声音。1、《说文》:“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2、《乐记》:“杂比曰音,单出曰声。”3、泛指语言、消息、讯息等。《风俗通義▪聲音》:“聲者,宫、商、角、徵、羽也;音者,土曰塤,匏曰笙,革曰鼓,主曰管,絲曰弦,石曰磬,金曰鐘,木曰柷。《詩》曰:鶴鳴九皋,聲聞于天。《書》: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由是言之,聲本音末也。”据此,音乃各种乐器之声音。乐音,乃五声(音节)相配而克谐其奏。乐音之源为声,声之奏行为乐音,故曰:“音,聲之相和也。”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0#
发表于 2018-12-24 21:00 | 只看该作者
一凡 发表于 2018-12-11 16:59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老子上面这句话中的“行不言之教”这句,以往的注本大都解释为“不用言语法令的教诲” ...


表述真理的语言只是抽象的概念,其所承载的只是遵循逻辑的概念所描述的那部分观察体验过程的片段,它已经不同于人观察认知真理时所感觉到、经验到的全部内容了,而人所知晓的逻辑以外的那部分内容,仅从语言概念上也无法知晓。必须联系该语言概念所指称的“历史事件本身蕴含的内在本质”的观察体验过程,一起来认知、传播和应用才行。而对这个语言所指称的“历史事件本身蕴含的内在本质,”的观察体验过程,就是文子所说的“得其所以言者,言不能言也。”,同时也是老子所说的“不言之教”中“不言”的内涵所在。

这也涉及到了方法论。学习的意义,不仅停留在认识苹果是苹果,还要了解到苹果是水果的一种。继而,苹果的型、味、营养价值,衍生苹果的各种用途,再推衍,象征意义上的苹果。
想到春天读的书里有一段关于“桌子”的描述,当我们一看到“桌子”,就想到是一张有四条腿的方型木质家具,但是圆形桌面就不是桌子了吗?三腿桌子就不是桌子了吗?究竟什么是“桌子”,它的形象是被固定的吗?

一些随感,继续观读。
19#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6 21:17 | 只看该作者
槐安. 发表于 2018-12-15 22:44
有很多语句都是复合式的,但仔细阅读很有意思,所谓开卷有益,大约如此。

重新回来再看,比如说:

我发的文字专业性太强,常人不易理解。

你若能作出浅显的容易理解的解读,也是大功一件。
18#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6 20: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凡 于 2018-12-17 21:30 编辑

[文白对照]
    (原 文)                     (译 文)
   (二)                   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因为美这个概念是一个源于主体对客观事物进行审美
                 比较所得到的概念,本来就没有客观统一的标准,不同的主
                 体会依据自己的主观意愿,给出各自的审美比较结果。所以,
                 用)天下人都知道的美作为美这个概念的标准,
斯恶已;                          (这本身)就已经是很大的恶了;
皆知善,              (因为善这个概念是一个由主体对客观事物进行评价所
                 给出的概念,本来就没有客观统一的标准,不同的主体会依
                 据自己的主观意愿,给出各自的善恶评价。所以,用天下人)
                 都知道的善作为善这个概念的标准,
訾不善矣。                           这已经是放纵不善了啊。
有,无之相生也。                  确定性的“有名有形”的存在者和指称它的“有名有形”
                 的概念,是源于道之道说的没有确定性的“无名无形”的持
                 存者之显示展现而生出来的。
难,易之相成也;                 “难”这个概念,是对比于成功率为“易”的其他事物
                 的成功率而成就的概念;
长,短之相刑也;                 “长”这个概念,是对比于形体尺寸为“短”的其他事
                 物的形体而形成的概念;  
高,下之相盈也;                 “高”这个概念,是对比于名声或位置为“低”的其他
                 事物的名声或位置而充实起来的概念;
音,声之相和也;                 “音”的概念,是从单一的“声”合和而成的概念;
先,后之相随;                   “先”的概念,是相对于跟随的距离为“后”的事物而
                 显现出来的概念;
恒也。                           (这种指向实存之物的陈述性的语言概念和那些不指向
                 实存之物的源于事物之间的比较而得到的相对性的语言概
                 念)都是普遍存在的啊。
是以声(圣)人居无为之事,       所以圣人怀着无为的观点以顺应自然的方式处理世事
行不言之教。             实行既用表述真理的语言概念教诲人又用获得该语言概
                   念真理的对历史事件本身的观察与体验过程教诲人的教育方
                   法(来教诲人)。
万物作而弗始也,                  让万物自行发展而并不创始,
为而弗志也,               任其自为而不施加自己的意志,
成功而弗居也。              功成业就而不去占据啊。
夫唯弗居,              正是因为不去占据(功名),
是以弗去。                所以才永远不会失去(功名)。


  (全文完)

17#
发表于 2018-12-15 22:44 | 只看该作者
有很多语句都是复合式的,但仔细阅读很有意思,所谓开卷有益,大约如此。

重新回来再看,比如说:
不言之教:“言”在古汉语中表示说出来的语言概念,或者指称存在万事万物及其本质规律的语言概念,而不是动词“说”,某人说话的“说”用“曰”来表示。
按白话,“言”是语言概念,与“说”截然不同。

事物内部对立面的产生,并不是两个对立的东西现成地摆在那里,而是由一个东西自身具有的自我否定性,经过运动变化而转化成为自身的对立面。这才是辩证法。事物的运动性,运动中的变化,非常棒!

最近琐事缠身,而先生之文需静心阅读思索,颇有怠慢,得空就来继续浅陋解读解读,很嗨皮。
16#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5 20:28 | 只看该作者
  如上所说,“指称事物的语言概念之名是否为“真”的决定性,在客体那一方,不在主体人这一方;而给出指称事物的语言概念之名的优先性,却在主体这一方。”是老子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倡导“无为”的本体论依据。那么,“是以声(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这句话,按以上在本体论范畴的论述所说,就很好理解了,即:作为行为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就应该以已知的指称事物的语言概念为入门的向导,入门之后,紧紧的跟随着客体本身的运动变化,顺应着客体一方的实际变化,而去作为,而不是仅仅针对着指称客体的语言概念之名及其变化去作为、去创始、去居功。从而,老子所说的“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就把在本体论范畴的探索与思辨给具体落实到指导人如何去实践的方法论中去了。

  《老子》帛书第一章专门论述了本体论意义上的“道”,《老子》帛书第二章的这百余字,又从本体论意义上专门论述了语言概念之“名”,并且从本体论范畴的理论论述,延伸到人类实践范畴的具体的方法论意义上的行为准则。其前后的逻辑结构,是紧密的,环环相扣的。《老子》帛书第一章与第二章的论述,是老子哲学体系的坚实的本体论基石,其意义极其重要和深远。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1 16: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凡 于 2018-12-11 17:31 编辑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老子上面这句话中的行不言之教”这句,以往的注本大都解释为“不用言语法令的教诲”、“不发号施令的德政教化”或者“重于言教的身教”等等一些仅仅停留在经验层次上的解释。这种解释,只是泛泛而论,并没有触及《老子》文本所涵的哲学意蕴。
  《庄子天运》中说: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詩、书、礼、乐、易、春秋六經,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论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鉤用,甚矣夫,人之难说也,道之难明邪’。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夫六經,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今子之所言,猶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其履哉?’”中国传统文化诸子百家中的“名家”也指出,“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以上文献意指:哲学意义上的真理本身,必然超越历史时空的经验,同时,也必然超越承载它的语言概念和文字。这就是说,源于语言概念(名)的本质和它所指称的作为客体的对象(事物现象)之间的相关性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相关性;语言概念(名)和作为观察认知主体的人之间的相关性是优先性的相关性”;以及语言概念在人与人之间传递交流的特点。语言概念和它所指称的事物本身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对称的关联。即:语言概念和它所指称的事物并非是完全一致的,而且还是可以分离开的。如《文子道原》中所说的诵先王之书,不若闻其言。闻其言,不若得其所以言。得其所以言者,言不能言也。”徐靈府注:“執言为道,即言而非道也。
  这也就是说,历史事件本身蕴含的真理,并不是表述这个真理的语言概念所能够完全涵盖的,要认识历史的真理、传播应用历史的真理,仅仅通过表述真理的语言概念是不够的。语言概念表达的真理所指向的事物内在本质规律本身的观察体验过程所提供给我们的知识,要远远超过表述这一真理的语言概念提供给我们的知识。因为,表述真理的语言只是抽象的概念,其所承载的只是遵循逻辑的概念所描述的那部分观察体验过程的片段,它已经不同于人观察认知真理时所感觉到、经验到的全部内容了,而人所知晓的逻辑以外的那部分内容,仅从语言概念上也无法知晓。必须联系该语言概念所指称的“历史事件本身蕴含的内在本质”的观察体验过程,一起来认知、传播和应用才行。而对这个语言所指称的“历史事件本身蕴含的内在本质,”的观察体验过程,就是文子所说的“得其所以言者,言不能言也。”,同时也是老子所说的“不言之教”中“不言”的内涵所在。由此可见,“不言之教”所含蕴的内容,远比仅仅由语言概念的教诲所含蕴的内容要多得多。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0 21:40 | 只看该作者
  《老子》第二章前半部分,在本体论范畴对语言概念之名的论述,揭示出了在以语言概念为中介的主客体互动过程中,即《老子》第一章所说的“众妙之门”中,语言概念之名的本质和它所指称的作为客体的对象(道显示展现的持存者)之间的相关性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相关性,语言概念(名)和作为观察认知主体的人之间的相关性是优先性的相关性。这也就是说,指称事物的语言概念之名是否为“真”的决定性,在客体一方;给出指称事物的语言概念之名的优先性,却在主体一方。于是,由语言概念所表征的事物的发展变化,与本真的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之间,就出现了差异性,不重合一致了。这也是两千五百年前中华传统文化诸子百家中“名家”的公孙龙子,为何要在《指物论》的开篇就开宗明义地指出:“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的缘由了。

  1845年,欧洲的哲学家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世界东方中国的老子在距马克思两千四百多年前,就已经这样做了。老子在本体论范畴对语言概念之名作出论述之后,接着指出:“是以声(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就已经把他在本体论范畴的探索与思辨,给具体落实到人类实践范畴的方法论之上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21:12 | 只看该作者

  有些现代的《老子》译注者,对《老子》第二章中老子列举的以上概念,作如下解读:“这一章前半集中论述了辩证法思想,指出了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失去了对立的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任继愈《老子新译》第63页)这种解读,仅仅看到了表面上的相对性,就按自己主观上想象的对立概念,匆匆忙忙地下了一个辩证法思想的结论,还名之曰“朴素的辩证法”。

  其实,所谓的“辩证法”,其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是一个统一的事物内部的自我否定。事物内部对立面的产生,并不是两个对立的东西现成地摆在那里,而是由一个东西自身具有的自我否定性,经过运动变化而转化成为自身的对立面。这才是辩证法。谢林说:“假如自我中没有对立,那么它里面一般地就根本不会有运动,不会有创造,因而也不会有什么创造物了。”(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第65页)

  所以,只要略加思考就能看出,《老子》第二章所列举的这些概念,显然不是在说辩证法的。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00:19 | 只看该作者
  后面一段的“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这一类的语言概念,只是源于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而得出的没有确定性的实存之物所指的反映比较结果的语言概念,它们与陈述性、表属性的“无”和 “有”这一类概念,不是同一类的概念,也没有什么自然存在之物与之相对应。

  这段话译成现代汉语即是:“‘难’这个概念,是对比于成功率为‘易’的其他事物的成功率而成就的概念;‘长’这个概念,是对比于形体尺寸为‘短”的其他事物的形体而形成的概念;‘高’这个概念,是对比于名声或位置为‘低’的其他事物的名声或位置而充实起来的概念;‘音’的概念,是从单一的‘声’合和而成的概念;‘先’的概念,是对比于跟随的距离为‘后’的其他事物而显现出来的概念;(这些源于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而得出的没有确定性的实存之物所指的反映比较结果的语言概念)从存在论的角度来看,是普遍存在的啊。”

  这就是说,依据语言概念(名)和作为观察认知主体的人之间的相关性的优先性,老子列举的这些源于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结果而得到的语言概念,在本体论的范畴里,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它们仅仅是反映人们头脑中对不同事物之间比较,所得到的判断结果而成对出现的观念一类的东西,只是一种没有自然存在之物与之相对应的相对性的概念,而不是那种有自然存在之物与之相对应的绝对性的概念。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 18: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凡 于 2018-12-1 19:12 编辑


  以上从万事万物得以存在的本根“道”出发,依据语言概念(名)的本质和它所指称的作为客体的对象(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起决定性的相关性,在本体论的范畴论述了“无”生“有”的逻辑过程。反过来,在本体论的范畴里,“有”生“无”则不能成立。因为,没有确定性的“无”,它自己就无,它无的你说它是什么它就不是什么,你根本找不出“无”的确定性出来,那又怎么可能从有确定性的“有”那里,生出如此这般的“无”来呢?这在逻辑上解释不通。而且,没有确定性的“无”,不是也不可能是有确定性的“有”的对立面。因而,“有”生“无”是不能成立的。


  至于那些把“无”当作“不存在”或“没有了”、把“有”当作“存在”,来解说“有无相生”是“有和无的相互生成”的论述,那已经不是在哲学层面的思考,而只不过是属于不讲逻辑的“戏说”一类的文字游戏罢了。“戏说”一类的文字游戏,则不足论也。

  (未完待续)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 18:51 | 只看该作者

  紧接着,老子列举了“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也;恒也。”这样两类普遍应用中的语言概念之名是如何产生出来的。它们一类是陈述性(表述性)的指称没有确定性的持存者的没有确定性的“无”(无名无形)和指称确定性的存在者(事物或现象)的确定性的“有”(有名有形),这样一对绝对性的语言概念之名;另一类是几对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而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相对性的语言概念之名。对这几句话的解读,特别是对“有,无之相生也”这一句的解读,当从本体论的范畴,才能够予以清晰的阐释。先说一下,句中的“相”字,并不是相互之间有来有往的“相互”,而是有一定的方向和对象的“相”,是表征动作由一方相来,至另一方的相去之“相”。

  在本体论的范畴,所谓“无”(无名),即道之道说显示展现在时空中的没有确定性的“持存者”,在其持续变化存在的过程中,当它还没有显示展现出其语言概念的确定性之前,只能用“无名”(持存者)来指称它;所谓“有”(有名),即当道之道说显示展现在时空中的没有确定性的“持存者”显示展现出其语言概念的确定性之后演变成了具有确定性的“存在者”,此时就用“有名”(存在者)来指称它。以上从“无”到“有”的过程,就是“有,无之相生也”,即“确定性的‘有名有形’的存在者和指称它的确定性的‘形名’概念,是源于道之道说的没有确定性的‘无名无形’的持存者之显示展现而生出来的。”这也就是说,在道之道说的显示展现过程中,确定性的事物和现象的出现,是:从没有确定性的“无名无形”相来,到有确定性的“有名有形”相去,而显示展现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的语言概念之“无”和“有”,都有一个其所指称的自然存在的不确定性的持续的存在和自然存在的确定性的具体的事物或现象(存在者)与之相对应。


9#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 18: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凡 于 2018-12-1 19:21 编辑



  由于语言概念之名与它所指称之物之间的相关性是决定性的,所以,陈述性或表述性语言概念之名是否为真的问题,可以从名与它所指称之物的相关性是否紧密相符或者是否有差异那里得到证实与证伪。又由于人与语言概念之间的相关性的优先性,所以,有些非陈述性或表述性的语言概念之名,并非都是针对实存之物的,像那些只是认知主体人针对“某些现象之间的比较结果的评审意见”(审美意见),或者是认知主体人针对“某些现象给出的主观价值评价”(道德评价),此类的语言概念,就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来界定它们。这就是说,涉及到“审美”与“评价”这两个源于不同的行为主体会给出不同结果的问题,是没有客观的确定性的标准的,基本上是“谁掌握了话语权,就是谁有道理。”的状况。

  《老子》第二章就从本体论的角度,列举了“美与丑,善与恶(不善)”这两个源于认知主体对某些现象之间的比较和认知主体对某些现象的主观评价而产生出的语言概念之名。因为它们不是指向自然实存之物的概念,那么,“语言概念之名与它所指称之物之间的决定性的相关性”关系是不存在的,因而,它们也不涉及是否为“真”的问题。于是,从本体论的角度,我们就知道了,这些属于“审美”与“评价”范畴的语言概念之名,是没有客观的确定性的标准的,不同的主体会给出不同的审美与评价结果的。这样一来,如果硬要给出一个“美”与“善”的标准,那就像老子所说的那样,“斯恶已”、“訾不善矣”了。即“这已经是很大的恶了”、“这已经是放纵不善了啊。”



8#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9 22:55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18-11-29 08:37
学习了,谢谢老师,早安!

艾桃网友好:不要客气。希望我的这篇文字对你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7#
发表于 2018-11-29 21:33 | 只看该作者
往往,觉得语言在表达哲学思想时,是有很大难度的。一方面出于哲学术语的理解度,另一方面则是语言逻辑的掌握力。而对读者来说,过的第一关,就是语言的理解能力。
向先生问好了,这两篇文我还要继续学习~
6#
发表于 2018-11-29 08:3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老师,早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5 12:45 , Processed in 0.05385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