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311|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民间“俏皮话”趣说之“剌剌蛄嗑绛秆儿——不是那里的虫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5-17 2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民间“俏皮话”趣说之“剌剌蛄嗑绛秆儿——不是那里的虫儿”

  
  不久前,在论坛上帖了篇《民间“俏皮话”趣说》,没想到颇受朋友们关注,一水告诉我要向蒲松龄学习,云端还特意给我发来相关的素材,另外几位文友也鼓励我将这一内容再写下去。为了还上“文债”,所以就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把一些对将要失传的民间“俏皮话”找出来,并且续说下去。
  
剌剌蛄嗑绛秆儿——不是那里的虫儿




  对于这条俏皮话里的两个名词“剌剌蛄”和“绛秆儿”,朋友们可能会很陌生。不过如果是上了些年纪的东北人,应该会很熟悉了。所谓的“剌剌蛄”,也就是蝼蛄,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剌剌蛄”是满语的叫法,不过由于已经为绝大部分东北人所熟悉,一般并不知道它的由来罢了。它们通常生活在地下,咬食幼小的植物根部。所以,如果农民们看到自家菜园里新栽不久的秧苗突然枯死了,首先就会怀疑到它们身上。用锄头将秧苗的下面的泥土刨开,往往就会发现它们的影子。
  
  至于“绛秆儿”,也就是高粱或玉米的秸秆,只不过是专指秋收后干枯的秸秆。一般情况下,玉米秸秆都用作烧柴,而高粱秸秆则用作编房笆、编炕席或扎花(花圈等丧葬用品)的材料。所以,显而易见,“剌剌蛄”和“绛秆儿”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剌剌蛄”爱吃的是新鲜的植物的根部,绝不会对干枯无味儿的“绛秆儿”感兴趣,所以才说“剌剌蛄嗑绛秆儿——不是那里的虫儿”呢!
  
  对“绛秆儿”感兴趣的是另一种害虫——“绛秆儿虫子”,也就是玉米螟的幼虫。东北地区,玉米螟以幼虫的方式越冬,所以在玉米或高粱的秸秆里面,很容易就能找到它们。每每烧火时听到灶炕里发出轻微的爆炸,那就都是它们被烧爆的声音了。开春时候,孩子们也往往会把它们从绛秆儿里扒出来,装到夹子上做为捕鸟的诱饵,不过这些已是题外话了。
  
  了解了这几个名词的含义之后,相信朋友们对这句俏皮话也就有了一定的理解。在过去,比如说,一个农户要把儿子送出去当学徒学做木匠,如果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孩子没有进步,木匠就会把他送回来,并且告诉他的父母:“剌剌蛄嗑绛秆儿——这孩子不是那里的虫儿啊!”意思就是说,他不是学习这门手艺的材料。而现在,这句话最多的则转用在学生身上。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了,或对学习没有兴趣了,他的老师就会感叹着说出这句俏皮话来,以表明成绩不好并不是因为自己在教学上出了问题;而如果老师把电话打到家长那里反应情况,家长们也会把这句话搬出来,以表明孩子学习不好并不是因为继承了自己先天不足的智商——总之,谁都没有错,错的只是孩子投错了胎,没有成为一只天生就会读书的“书虫儿”。
  
  谁都没有错,那么错的就只能孩子自己。可是孩子又错在哪儿了呢?试想,如果非要叫“剌剌蛄”去嗑“绛秆儿”,其结果无外乎两种:不是饿死就是累死;可是如果要叫它去嗑新鲜的嫩根,它不但会健康聪明,而且也会心情愉悦,简而言之,对它们的成长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其实,“剌剌蛄”们远比读书的孩子幸福也幸运很多——因为没有谁会逼着它们去嗑“绛秆儿”,可是无论哪一个家长、哪一个老师都会逼着孩子去学习他们并不愿意或不擅长的东西。“剌剌蛄”有自己抛弃干枯无味儿的“绛秆儿”的自由,有去选择幼嫩鲜美的嫩根的权利,可是孩子们却只能听从大人们无情的摆布。
  
  可以想像,如果“剌剌蛄”非要去嗑“绛秆儿”,它们得到的一定是死亡的代价。那么,逼着孩子们去学习它们不愿意或不擅长学习的科目,尽管对绝大多数孩子们的生命不会造成危害(自然,也有因此而自愿选择死亡的。),但可见的事实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确是已经到了濒临死亡的边缘了。建国60年,在我们这种了无生机的教育制度下,竟没有培养出一个大师级的人物,没有一个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不能说不是一个可悲的证明。
  
  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孩子,他们各有所长、各有所爱,有的很小喜欢搞手工制作,有的天生就是开车的高手,有的摸到电脑就是行家,有的拿起焊枪就很兴奋……即便如学习,有的更喜欢语文,有的更擅长数学,有的对语言有非凡的领悟力,有的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他们都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力和领悟力的“剌剌蛄”,如果给予他们的不是枯燥无味的“绛秆儿”,而是新鲜脆嫩的幼根,相信他们中的每一个都会在属于自己的那一片泥土里自由驰骋,都会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由于“剌剌蛄”是生活在土中的动物,所以可见的机会并不是很多的,我们小时候偶尔捉到一个,是要拿来当玩物儿的。它们的两对前足十分粗壮有力,如果用手指将其捏住,它们就会拼尽了力量和你抗衡。若是太小的孩子,还真就不容易制服它们呢!如此鲜活的生机活力,如此强大的生存本领,该是因材施教、随宜取食的结果吧?
  
  至于那些看起来较为乏味的“绛秆儿”,还是留给更喜欢它们的“绛秆虫子”好了,它们自会从中吸取属于自己的营养,并且最终破茧而出,羽化飞升,成为纵横天空的飞蛾。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这才应该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水如空)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22:32 | 只看该作者
多谢诸位支持!
最近忙些,凑成一篇文章有些困难,但为了还文债,还是要尽力写一写,免得朋友们说我欠债不还……
21#
发表于 2010-5-26 21:1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好,喜欢。
20#
发表于 2010-5-22 13: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水 于 2010-5-18 19:28 发表
太有意思了,如空将民间“俏皮话”趣说得惟妙惟肖,我好象才懂了很多常识,譬如——玉米螟以幼虫的方式越冬。我们吃煮熟的玉米时,有遇见过那种虫子呵,不过,已经是死的了

小文章,大道理。由”剌剌蛄嗑绛秆儿 ...

的确!小文章、大道理啊!
学习了。问好! :handshake
19#
发表于 2010-5-20 20:22 | 只看该作者
这东西在小时候还是见过的,但看到图片还是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文章以俗语开头,引申的话题却是颇有意味的,值得回味,值得借鉴!
18#
发表于 2010-5-20 19: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云端 于 2010-5-19 18:21 发表
看来我是钻进那图的特写了,一直在猜,馒头?没道理;卵?不太均匀;又像极了美食雪衣豆沙,还是没道理.想来想去是玉米吧?一水吃过熟玉米该是见过这样的,恶心她一下.呵呵.至于教育我不和你争,文章写的好,要顶.


云端不用拿图吓唬我,你放心便是,就冲如空弟弟此文,今年秋天的时候,我是一定要认真“研究”下“剌剌蛄嗑和绛秆儿”的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5-19 20: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云端 于 2010-5-19 18:21 发表
看来我是钻进那图的特写了,一直在猜,馒头?没道理;卵?不太均匀;又像极了美食雪衣豆沙,还是没道理.想来想去是玉米吧?一水吃过熟玉米该是见过这样的,恶心她一下.呵呵.至于教育我不和你争,文章写的好,要顶.

我就说嘛!云端的判断力不会这么差嘛!即使有时“不见舆薪”,但更多时候还是可以“明目以察秋毫之末”的嘛!
16#
发表于 2010-5-19 18:21 | 只看该作者
看来我是钻进那图的特写了,一直在猜,馒头?没道理;卵?不太均匀;又像极了美食雪衣豆沙,还是没道理.想来想去是玉米吧?一水吃过熟玉米该是见过这样的,恶心她一下.呵呵.至于教育我不和你争,文章写的好,要顶.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5-19 17:55 | 只看该作者
多谢诸位关注!恕不一一回复了!
教育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了,照此下去,把祖国交给经过这样教育的的子孙后代手里,只怕真的要“国将不国”了。该怎么教育,自然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但有一点:扼杀孩子天性的教育一定是错误的。
另,给云端解答一下:看惯了1:1的,放大之后就不知道是什么了?只盯着小白点看当然看不出来了,扩大一下视野嘛……

[ 本帖最后由 水如空 于 2010-5-19 20:06 编辑 ]
14#
发表于 2010-5-19 17:53 | 只看该作者
天生我才必有用,因材施教和宽松的学习环境才是未来应该有的理想学习氛围。

如空文章,深入浅出,将深刻的教育理论通过极富乡土味的典故阐述出来,这样更通俗易懂,并极富说服力!
13#
发表于 2010-5-18 22: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水 于 2010-5-18 22:51 发表
我在对屏猜想:江天究竟有多少“书”虫

你还别让我仔细看那些“虫”了:lol

高蛋白!哈哈,没事,绿色食品,哈哈
12#
发表于 2010-5-18 2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云端 的帖子

我在对屏猜想:江天究竟有多少“书”虫

你还别让我仔细看那些“虫”了:lol
11#
发表于 2010-5-18 22: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水 于 2010-5-18 19:28 发表
太有意思了,如空将民间“俏皮话”趣说得惟妙惟肖,我好象才懂了很多常识,譬如——玉米螟以幼虫的方式越冬。我们吃煮熟的玉米时,有遇见过那种虫子呵,不过,已经是死的了

小文章,大道理。由”剌剌蛄嗑绛秆儿 ...

你要是遇见煮过还活的虫子就要打新闻热线了,呵呵
那倒数第二图我没看懂,是馒头?还是卵?
10#
发表于 2010-5-18 22:42 | 只看该作者
如空(大家都叫你如空,我也叫下,不过感觉如叫悟空,并且有种我是唐僧的感觉呵呵)此文,很值得品读。
可能因为大家都不懂这个俏皮话的常识,所以花了许多精力解释,辛苦了。
天赋不能否认,比如我的记性不好,就不善于读历史,而犯糊涂的大脑也不善于分析。
我有个中学校友当年数学每次考试都满分,放言要做华罗庚,后来考到了清华因为其他学科的偏科而厌学,最后竟然因为总去打游戏被开除了。可惜了一个人才。
对整个社会而言,能各施所长,人尽其才最好,对于个体而言,全面培养与扬长避短各有利弊,比如偏科就是瘸腿项目,哪路不通,哪路就依赖于人。
大学区分精细学科,英雄还是有用武之地的。曾经我常去学地球物理的朋友实验室去玩,他们设计的程序用计算机一算就是好多天,还有他们的宇宙学书籍,我看着如天书一般。
蝲蝲蛄、飞蛾,从各自生命角度讲各有各的精彩,人,当个全才还是专才,关键是看是全才的虫儿还是专才的虫儿了,不要做强扭的瓜就好了。
9#
发表于 2010-5-18 22:08 | 只看该作者
这标题太长了吧。
这俩动物我都见过,“绛秆儿”还玩过,却一直不知道字怎么写。这句俏皮话也第一次听说,有意思。
我特别喜欢这些民间俏皮话,蕴含丰富。若有采集,与诗经媲美。
8#
发表于 2010-5-18 19:28 | 只看该作者
太有意思了,如空将民间“俏皮话”趣说得惟妙惟肖,我好象才懂了很多常识,譬如——玉米螟以幼虫的方式越冬。我们吃煮熟的玉米时,有遇见过那种虫子呵,不过,已经是死的了

小文章,大道理。由”剌剌蛄嗑绛秆儿——不是那里的虫儿”,阐述对中国教育体制的担忧,文字鲜活,感情充沛,联想丰富,读来共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0 13:56 , Processed in 0.05169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