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017|回复: 1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青青曼陀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29 0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青青曼陀罗




  乡间的日子简单朴素,乡间的杂草却繁茂丰富。有些草,人能吃,人们称它为野菜;有些草,牛羊能吃,人们称它为饲草;有些草,能够治疗疾病,人们称它为中药;有些草,误食可以使人丧命,人们称它为毒草。刻骨的教训,防范的叮嘱,使人免受其害。


  有一种半尺高的草,开黄绿的花儿,村里人叫它“害眼棵”,摸了它再揉眼睛,一双眼睛会肿得像铃铛,至今我也不知道它的学名叫什么。有一种草,长得像茄棵,花朵极像牵牛花,颜色有月白、淡蓝、浅紫、粉红、嫩绿、米黄不等,它就像调色高手,总以淡妆点染,却极清秀高雅。它结的果儿像一只只绿刺猬,又似放大了的蓖麻果,所以村里人叫它大麻子。后来,我才知道它的学名叫曼陀罗。


  曼陀罗,一年生木质草本植物,花叶都有毒,但以种实毒性最大,吃三粒就可以使人中毒,轻者口感头晕,瞳孔放大,抽搐痉挛,重者死亡。曼陀罗所含生物碱,为东莨菪碱和莨菪碱,其作用可使人肌肉松弛,大脑和汗腺分泌受抑制。它与乡间的茄子同属于茄科,叶儿与茄叶也相近,因此它才有山茄花、枫茄花、风茄花、虎茄花、胡茄花、风茄子、山茄子的别称。它全株有毒,作中药可起麻醉和镇痛的作用,因此有人叫它酒醉花、醉心花、醉仙桃、醉葡萄、醉心草、大颠茄、猪颠茄、颠茄。一个“醉”字,一个“颠”字,揭示着对其麻醉和迷魂的毒性认识,有着明显的警示作用呢。


  村里人对于生长在沟头地边的曼陀罗,总可以扬长避短,物尽其用。夏天里污水中生孑孓,粪坑中生蝇蛆,将曼陀罗整株切碎,投入污水和粪坑中,等不上半天,那些翻着筋斗的孑孓,那些上下蠕动的蝇蛆,就晕晕乎乎地停止了运动。谁家孩子脸上生暗疮,摘几朵曼陀罗花,晒干研碎,涂少许于患处,不几日脸面就光鲜靓丽了。村中的赤脚医生,也采曼陀罗的花,配上茄梗、大蒜梗、花椒水煎水洗浴,用以治疗痛风和寒湿脚气,特别灵验。用五朵曼陀罗花,在白酒中泡半个月,每日一小盅酒分两次饮下,可以治疗风湿关节痛。利用村边野生着的曼陀罗,乡亲们不用花钱就可以灭蚊蝇,少花钱就可以治疗寒湿脚气和关节痛,真是经济又实惠。


  乡村中柔柔的风吹拂原野,有好多植物便能开出筒状花儿来。地黄的花,顶生成排,花冠紫红色,特像芝麻花。见到地黄开花,我和弟弟你争我抢地摘,然后放在嘴里吸吮,有一种甜丝丝的味道。吸吮的动作极似喝酒,因此村里人管地黄叫做“酒壶棵”。开在乡间的喇叭花,分为两种。一种蔓儿短细,开粉红色小喇叭花;一种蔓儿粗长,开深蓝和紫红大喇叭花。小姑娘们最喜欢喇叭花,摘几朵插在头上,人就显得美美的了。闲散的沟沿地角,村民喜种南瓜。出了芽不用管它,长长的藤萝节节生根,止不住地疯爬,一根藤上就能结出好多大南瓜。南瓜叶直追荷叶,南瓜花橘黄色,喇叭花与它比,好似小巫见大巫。雄花开在长长的梗上,只开花不结果,故而称它为谎花。雌花开在短梗上,花下面跟着小南瓜蛋儿。小时候,可以摘南瓜的谎花玩,以为反正它也不结瓜,其实它担任着给雌花授粉的任务呢。在宴席上吃过清拌南瓜花和油煎南瓜花,色彩黄亮,味道鲜美,清香宜人,常食可以健脑。地里的芝麻杆儿长到一尺高,层层叠叠的筒状白花便如鞭赶似节节高开。站在地边看繁密的芝麻花开,悠悠的香味能把人香醉。文革期间,全国学习焦裕禄,泡桐也随之引种到鲁北。春天里泡桐花先叶而开,淡紫色的喇叭形花冠,富丽典雅,开一树芬芳。点数众多开筒状花的植物,我唯独对曼陀罗花敬而远之,这也是母亲告戒的结果。曼陀罗花色柔和,花味清幽,闻多了就能使人晕晕乎乎地产生幻觉呢。曼陀罗原生印度,名称为梵文音译,意为悦意花。言说看其花开,舒适快意。或许,就因为花香熏染,才令人有了快意的感觉吧?


  麻醉药的发明和应用,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其中主要成分,就是曼陀罗。这说明被先民称作“胡茄花”的曼陀罗,很早就来到了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列子.汤问》中,记载了战国名医扁鹊曾用麻醉毒酒为鲁国公扈、赵齐婴二人做开胸手术。三国时代名医华佗,在民间“迷药”方剂基础上,研制出了“麻沸散”。为患者剖腹开颅,声誉鹊起。《后汉书.华佗传》记载了华佗手术的过程:“若疾发于内,针灸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知觉,因刳剖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敷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平复。”《癸辛杂识》中,也记载汉代回族地区,有人以曼陀罗作麻醉药来实施手术。都说明古代人已深谙曼陀罗的毒性与药理了。江湖上,也有人用曼陀罗花与川乌、草乌配成“蒙汗药”,专做打家劫舍的勾当。曼陀罗为毒为药无错,错在世态炎凉人有善恶之分。善者取其定喘、祛风、麻醉镇痛之功效,为民祛病除疾;恶者取其可令人抽搐痉挛致死之毒性,行害人利己之便。君子与小人,全在能否利人济物为断矣!


  汉语典故里有个成语叫“天花乱坠”,用来形容说话夸夸其谈,漫无边际或存心骗人。这从天坠落的花,就是曼陀罗花。中国的佛教与道教,都认为曼陀罗是本教之花。传说佛讲法时,空际响天乐,曼陀罗花落如雨。而道家的秘籍则记载,北斗星有位曼陀罗使者,手中所持的花就是曼陀罗花。曼陀罗与佛、道结缘,也就成了神的化身,成了神秘而美丽的天花。


  野生在故乡田间沟渠的曼陀罗,年年都长得青青翠翠。花儿芬芳,伴着炊烟缭绕,果刺摩挲,警告人畜别离它太近。村里人看惯了曼陀罗的模样,既不感觉它有什么特别,也不感觉它有多么神秘。如果道边上有棵蒺藜,村民见了会毫不客气地铲除,却从无人主动去铲除曼陀罗。我想,在长长的岁月中,曼陀罗与人类一定达成了某种默契,才可以这般相安无事、和谐共存的吧?



  山东省宁津县工商局    高迎春

邮编 253400






[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10-7-29 14:00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7-29 09:26 | 只看该作者
先记个号:从早上五点多打开电脑,到现在才能上论坛,可能是中财网站机房的故障吧。稍后再来读。
3#
发表于 2010-7-29 09:27 | 只看该作者
高兄的植物系列文章写到现在,还文思泉涌,很不容易.问老兄好
4#
发表于 2010-7-29 10:16 | 只看该作者

是另一种曼殊沙华 ^-^

你挥霍了我的崇拜,我戒掉了你的溺爱。
浸淫于文字若吸食过量的罂粟,拒绝的是祖母绿对己之救赎。
文字行走,关注疼痛。
——歃血为盟,行走在寻找曼殊沙华的路上:)
5#
发表于 2010-7-29 10:41 | 只看该作者
青青曼陀罗:植物系列的散文,能保持始终如一的风格,以及清晰、出新的笔触,婉约的语境,这些,都如实证明了一位笔力丰厚的写作者所具备的天资和努力。青青曼陀罗,一种乡间的植物,单听它的名,竟带着十足的诗意,从植物的性情到生长习惯,一直到对人类的作用,无一不深刻翔实,融入生活的所有细节中。可圈可点,读来可观。欣赏了。
6#
发表于 2010-7-29 11: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拜读迎春先生的植物系列美文。有回忆,厚重的历史积淀。问好永远的朋友!
7#
发表于 2010-7-29 11:11 | 只看该作者
家乡的田野就有这种草,叶大肥厚,说是一种中草药,而且繁殖率极高,看了高老师文字才知道是曼陀罗!
8#
发表于 2010-7-29 11:12 | 只看该作者
干净利落的文字,天然合一的自然之感,阐释了一种大气的胸怀和超脱的美感。
喜欢读这样的文字。
9#
发表于 2010-7-29 11:13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刚找了一张曼陀罗的片片,没想到曹版先发上来了,先一睹为快。

                                      高老师,这是曼陀罗的花吗?

[ 本帖最后由 圆圆饼干 于 2010-7-29 11:20 编辑 ]
10#
发表于 2010-7-29 12:39 | 只看该作者
又认识了一种植物,学习高斑竹新作,问好!
11#
发表于 2010-7-29 12:52 | 只看该作者
最喜高版文中的这句话:
乡间的日子简单朴素,乡间的杂草却繁茂丰富。
昨晚和朋友聊天,
其写的诗里有这样几句:

目光越过那片广场
越过那花蔓缠绕的枝头
知道
你的身影会偶尔出现
期待
无尽的期待
在目光里
结成了绝望的火棘球

我问什么是火棘球,

其就给我发了张照片(如图),
高版有时间时不妨写写这种植物,
让我也长长见识,呵呵。。

未命名6.jpg (230.23 KB, 下载次数: 430)

未命名6.jpg
12#
发表于 2010-7-29 13:28 | 只看该作者
那些各种各样的草,曼陀罗是随地就可生长的一种,作用却大。文字自然流畅,寓意深刻,看似一挥而就,实则具备了深厚的文字功底。
欣赏佳作,问候迎春!
13#
发表于 2010-7-29 13:30 | 只看该作者
娴熟的艺术手法,清丽的文字,使整篇文章色彩斑斓。高老师的视觉很敏锐,我一直这样认为。在生活中善于挖掘,善于发现。真诚的向您学习。
14#
发表于 2010-7-29 13:40 | 只看该作者
君子与小人,全在能否利人济物为断矣。
青青曼陀罗,为药为毒,全在于人心矣。

欣赏!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7-29 14: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笨小暖 于 2010-7-29 09:26 发表
先记个号:从早上五点多打开电脑,到现在才能上论坛,可能是中财网站机房的故障吧。稍后再来读。
我也是很早开机,等着发稿,可一直打不开。前段时间忙着搬家,来的也少,感觉与大家都疏远了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09:06 , Processed in 0.05762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