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俏皮话”趣说之“剌剌蛄嗑绛秆儿——不是那里的虫儿”
不久前,在论坛上帖了篇《民间“俏皮话”趣说》,没想到颇受朋友们关注,一水告诉我要向蒲松龄学习,云端还特意给我发来相关的素材,另外几位文友也鼓励我将这一内容再写下去。为了还上“文债”,所以就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把一些对将要失传的民间“俏皮话”找出来,并且续说下去。
剌剌蛄嗑绛秆儿——不是那里的虫儿
对于这条俏皮话里的两个名词“剌剌蛄”和“绛秆儿”,朋友们可能会很陌生。不过如果是上了些年纪的东北人,应该会很熟悉了。所谓的“剌剌蛄”,也就是蝼蛄,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剌剌蛄”是满语的叫法,不过由于已经为绝大部分东北人所熟悉,一般并不知道它的由来罢了。它们通常生活在地下,咬食幼小的植物根部。所以,如果农民们看到自家菜园里新栽不久的秧苗突然枯死了,首先就会怀疑到它们身上。用锄头将秧苗的下面的泥土刨开,往往就会发现它们的影子。
至于“绛秆儿”,也就是高粱或玉米的秸秆,只不过是专指秋收后干枯的秸秆。一般情况下,玉米秸秆都用作烧柴,而高粱秸秆则用作编房笆、编炕席或扎花(花圈等丧葬用品)的材料。所以,显而易见,“剌剌蛄”和“绛秆儿”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剌剌蛄”爱吃的是新鲜的植物的根部,绝不会对干枯无味儿的“绛秆儿”感兴趣,所以才说“剌剌蛄嗑绛秆儿——不是那里的虫儿”呢!
对“绛秆儿”感兴趣的是另一种害虫——“绛秆儿虫子”,也就是玉米螟的幼虫。东北地区,玉米螟以幼虫的方式越冬,所以在玉米或高粱的秸秆里面,很容易就能找到它们。每每烧火时听到灶炕里发出轻微的爆炸,那就都是它们被烧爆的声音了。开春时候,孩子们也往往会把它们从绛秆儿里扒出来,装到夹子上做为捕鸟的诱饵,不过这些已是题外话了。
了解了这几个名词的含义之后,相信朋友们对这句俏皮话也就有了一定的理解。在过去,比如说,一个农户要把儿子送出去当学徒学做木匠,如果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孩子没有进步,木匠就会把他送回来,并且告诉他的父母:“剌剌蛄嗑绛秆儿——这孩子不是那里的虫儿啊!”意思就是说,他不是学习这门手艺的材料。而现在,这句话最多的则转用在学生身上。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了,或对学习没有兴趣了,他的老师就会感叹着说出这句俏皮话来,以表明成绩不好并不是因为自己在教学上出了问题;而如果老师把电话打到家长那里反应情况,家长们也会把这句话搬出来,以表明孩子学习不好并不是因为继承了自己先天不足的智商——总之,谁都没有错,错的只是孩子投错了胎,没有成为一只天生就会读书的“书虫儿”。
谁都没有错,那么错的就只能孩子自己。可是孩子又错在哪儿了呢?试想,如果非要叫“剌剌蛄”去嗑“绛秆儿”,其结果无外乎两种:不是饿死就是累死;可是如果要叫它去嗑新鲜的嫩根,它不但会健康聪明,而且也会心情愉悦,简而言之,对它们的成长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其实,“剌剌蛄”们远比读书的孩子幸福也幸运很多——因为没有谁会逼着它们去嗑“绛秆儿”,可是无论哪一个家长、哪一个老师都会逼着孩子去学习他们并不愿意或不擅长的东西。“剌剌蛄”有自己抛弃干枯无味儿的“绛秆儿”的自由,有去选择幼嫩鲜美的嫩根的权利,可是孩子们却只能听从大人们无情的摆布。
可以想像,如果“剌剌蛄”非要去嗑“绛秆儿”,它们得到的一定是死亡的代价。那么,逼着孩子们去学习它们不愿意或不擅长学习的科目,尽管对绝大多数孩子们的生命不会造成危害(自然,也有因此而自愿选择死亡的。),但可见的事实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确是已经到了濒临死亡的边缘了。建国60年,在我们这种了无生机的教育制度下,竟没有培养出一个大师级的人物,没有一个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不能说不是一个可悲的证明。
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孩子,他们各有所长、各有所爱,有的很小喜欢搞手工制作,有的天生就是开车的高手,有的摸到电脑就是行家,有的拿起焊枪就很兴奋……即便如学习,有的更喜欢语文,有的更擅长数学,有的对语言有非凡的领悟力,有的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他们都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力和领悟力的“剌剌蛄”,如果给予他们的不是枯燥无味的“绛秆儿”,而是新鲜脆嫩的幼根,相信他们中的每一个都会在属于自己的那一片泥土里自由驰骋,都会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由于“剌剌蛄”是生活在土中的动物,所以可见的机会并不是很多的,我们小时候偶尔捉到一个,是要拿来当玩物儿的。它们的两对前足十分粗壮有力,如果用手指将其捏住,它们就会拼尽了力量和你抗衡。若是太小的孩子,还真就不容易制服它们呢!如此鲜活的生机活力,如此强大的生存本领,该是因材施教、随宜取食的结果吧?
至于那些看起来较为乏味的“绛秆儿”,还是留给更喜欢它们的“绛秆虫子”好了,它们自会从中吸取属于自己的营养,并且最终破茧而出,羽化飞升,成为纵横天空的飞蛾。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这才应该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水如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