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845|回复: 7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短章长谣尽心评------我读梁星钧评论专著《说长道短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30 0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短章长谣尽心评----我读梁星钧评论专著《说长道短集》    高迎春

  收到梁星钧的文学评论集电子稿,见他邮箱里的笔名是“莫名”,与我们山东作家莫言只差一个字。他发给我的评论专著取名:《说长道短集》,25万字,收集了他写的70篇评论文章。其中:小而说之评,集合了10篇小说评论;散淡之评,集合了35篇散文评论;电影电视评,集合了11篇评论;书报刊坛评,集合了8篇评论。我订阅过多年的文学鉴赏期刊《名作欣赏》,也写过几十篇评论,深知写评论是个吃力的活儿,第一需要大量阅读文字,第二需要切准作者文脉,第三需要研究优缺点,第四需要笔力兼优,尔后方可铺展出一篇既为作者认可,又为读者提供借鉴意义的评论来。如果将一篇评论视为一座平房,那么70篇评论无疑就是一座令人仰望的摩天大楼了,梁星钧所耗费的心神精力,可想而知。

  写作者,最初都是从阅读小说开始的。读多了,有了感觉,才渐渐产生创作的欲望,进而成为作家。梁星钧写过一部小说集,积累了小说创作经验,夯实了文学理论基础,所以他写小说评论,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小说评论,带有文学研究成分,对繁荣小说创作,起着无容置疑的引领作用。小说评论,可分综合评价式;全面剖析式;重点评论式;争鸣评论式。梁星钧简评郑书玉的长篇小说《苦樱桃儿甜,甜樱桃儿苦》,就用了全面剖析式评论。他用“读小说读什么”做标题,以设问法开头、切入,用以引起读者深思,尔后列出提纲:一、读小说人物;二、读小说细节;三、读小说结构;四、读小说语言;五、读小说思想。这样自问自答,浓缩了评论范围,可以层层剖析,详尽解答,使得评论清晰而透彻。文字简洁,却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梁星钧赏析张鹤的短篇小说《油菜花开了》,显然用的是全面剖析式评论。小说写的是一桩买卖婚姻,人物女主角春叶,介绍给她的对象是大锁,她却阴差阳错地爱上了二锁。梁星钧从人物细微的心理,微妙的眼神,示爱的动作入手,复述与叙述,交相辉映。让人感觉到,方寸天地,颇得情趣;让人感觉到,此篇虽短,却有着中篇的容量。小说结尾,是二锁迫于种种压力,想爱而不敢爱,选择了外出打工来逃避。但是,爱情的种子,显然已在春叶和二锁的心中发芽。小说至此,戛然而止,是命也是运也,且缓而行。作者留个悬念,给读者留下了思索空间,显然要比大团圆结局来的高明。人的心理活动,会在情感的作用下,发生多元的不可定量的感知变异。情感主导下的感知变异,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原本单纯、单调的客观存在,变异的无限性,组成感知空间的奇妙性。人的情感世界从摇曳多姿的知觉变异效果中,得到了生动形象的体现。从这篇小说,可以看出,知觉变异是创造富有美感的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梁星钧全面分析与评价,成就了这篇出色的评论。

  星钧赏读刘震云的长篇小说《我不是潘金莲》,一连写了两篇评论,用的是综合评论式。请看篇中的段首语:一、这部小说故事精彩,令人无法不阅读,无法不讲述,无法不回味,无法不思索。二、小说情节集中:结构紧凑,悬念陡生,高潮迭起,讽寓深刻,缠绕式语言结构令人大开眼界。三、小说笔力遒劲:良心与法律,法理与人性,本真与虚伪,权利与民主,在这里发生了碰撞与错位,力现了小说戏剧性冲突的艺术法则。不难看出,梁星钧对这部小说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他带着与人分享阅读快乐的急切,壮怀激情,一泻千里,气开沧溟,云烟盈纸。民妇李雪莲,为了生二胎而假离婚,谁知却弄假成真。由此她走上报复与上访之路,一走就是二十年。其中情节,曲折离奇;其中坎坷,令人唏嘘,作者以辛辣的文笔,揭开了人性扭曲与社会弊端的层层面纱。近来,伊春居民陈庆霞,进京上访十年,期间丢了儿子,被“关照”进太平间,限制人身自由。就是对这部小说现实性的绝好参照。梁星钧连写两篇评论,足见他阅读这部小说所受到的强烈的心灵震撼。这种姿态本身,就是敬畏文字的体现。对一部极有艺术价值作品的推介,既帮助读者提高了鉴赏水平,也势必提高了自己的心灵层次。文章评得好,作者艺术修养、语言功力不可或缺,但作者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是其更重要的元素。

  散文评论,不外赏析型、归结型、争鸣型。赏析意在分析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归结意在从中总结散文创作规律;争鸣意在探讨艺术技巧和思想倾向。详读之后,方可以复述与叙述交相辉映,如行云流水,似天衣无缝;笔墨酣畅,痛快淋漓,糅合为有机整体。生活中的梁星钧,把更多精力放在散文写作上,十几年时间,写了数百篇散文,散文结构,散文概念,早已谙熟于心。所以,他写散文评论,显得驾轻就熟,数量也多。梁星钧评论白落梅的散文,用的是赏析型,他将白落梅比喻为“驾驭文字天马的骑手”。其一、赞叹白落梅文字意境悠远,写文与众不同之处,是将自己融入意境之中。用物象来解释物象,用物象来臆测物象,语言妙在以物解物,却又包含了人的思想感情。其二、赞叹白落梅文字活用灵动,用词与众不同之处,是将词语陌生化处理。看似简单的字,经她巧妙而非凡的智慧搭配,就成为独到的解语,使得文字有了气韵,有了灵性,有了禅味。其三、赞叹白落梅文旨多元,与众不同之处,是将自己隐入文字背后,虽然引而不发,却静中念虑澄澈,闲中气象从容,淡中意趣冲夷;文笔安静、唯美、空灵、禅机、忧郁,显现出寓意的多重,笔意的遥深,思绪的汪洋,足见她深得心之真味。主旨的多重性,抒情的流动性,思考的穿透性,形成了白落梅独特的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文字画卷。梁星钧从赏析的角度,高屋建瓴的透析其思想性,其艺术性,其独特性,从而让读者领悟到了,怎样来驾驭文字,怎样成为散文高手。

  梁星钧评论郭玉琴的散文,用的是归结型,他形容郭玉琴的文字,是来之“心底的歌谣”。郭玉琴出生在苏北淮安一个贫瘠的小村庄,从小受歧视,受虐待,被人骂作“痴子”,视为不值钱的“野丫头”。父母让弟弟妹妹上学,偏偏不让她去。好心的大伯看不下去,用卖猪的钱替她交学费,送已经九岁的她进了校门。由于家境贫寒,中途几乎辍学,是好心的老师慷慨解囊,才使得郭玉琴勉强读完高中。心存自卑的郭玉琴,虽不言语,却以自己加倍的努力,来抗争世人落在她身上的白眼。艰难的成长环境,艰难的求学路程,在屈辱中生存,在逆境中长大,使得郭玉琴的文笔十分沉涩,文字十分凝重,却难能可贵地显示出一种生命的信念与力量。文字成为她心灵的家园,也成为她心灵飞翔的翅膀。梁星钧读完郭玉琴墨水与泪水相溶的散文,得出了三点结论。其一、真情流露,心底歌谣。郭玉琴散文的最大特点,就是真实述说,饱含真情。其二、日记体裁,简章短字。郭玉琴笔随心意,意尽文止,是最纯真的心灵独语。其三、议论风格,关注女性。郭玉琴同情弱小,悲天悯人,文笔成了她抗争压力,暴露人性的武器。梁星钧归结郭玉琴散文,以真立趣,以直入劲,以新入目,以智入味,心直口快,敢爱敢恨,纯真性情,令人刮目相看。他相信郭玉琴的文笔极具潜质与实力,假以时日,定能大放异彩。梁星钧的评论,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不屈抗争的郭玉琴,一个在文字中成长的郭玉琴。

  梁星钧分析王克楠老师的散文理论和散文创作,就作者的思想倾向,艺术实践展开探讨,显然是评论中的争鸣型。梁星钧的评论标题是《当醒者,著醒文------王克楠文学理论及创作实践之浅析》,一连两个“醒”字,提示读者,王克楠老师既有散文理论高度,又有散文创作高度。对这样一位全国著名作家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实践进行探讨,无疑是有难度的。梁星钧却选择了知难而上,他利用一年的时间,阅读了王克楠老师大量文稿,终于理清了思路,写出了这篇极有分量的评论文章。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当醒者”,下篇“著醒文”。在上篇中,梁星钧重点探讨的是王克楠老师的散文理论:其一、关于散文主张之“涩痛说”。其二、关于散文写作的自由精神。其三、关于散文写作最高层次之“宁静”。王克楠老师,对于散文创作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必将对散文创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肖云儒在散文界,最先提出“形散神不散”理论。所谓“形散”,是指“散文的运笔如风、不拘成法,尤贵清淡自然、平易近人”,是指“小题大作”“大题小作”“无题有感”的自在自由。所谓“神不散”,是指“中心明确,紧凑集中”。“神”乃散文之灵魂,散文之血脉,至今依然在起着指导作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林非首先明确,将以往中国的大散文概念类分成“散文”、“散文诗”、“杂文”和“报告文学”。并主张千万不要给散文设置任何框子和套路,以便散文在生活的长河里,用它广阔的触角去自由地探索,从而带给读者更具魅力的审美感受。他的这一“非模式化”写作主张,至今还受到人们认可。近年来,张守仁提出“写独特,独特写,要有我”的散文观,九个字,简洁而直观,容量无限大。提倡站在我的角度,独出心裁地表达我眼中的折光,标新立异地过滤我心灵的觉悟。有了自我,就有了个性,就有了人格魅力。散文中如果无我忘我少我,散文的味道就淡了。我们欣喜地看到,每一个散文新理念的推出,总是能够润泽散文百花园地。

  在下篇中,梁星钧着重探讨王克楠老师的散文创作。发现他写的散文基调中,充满忧伤、悸痛、苦涩、迷茫、哲思,果然给人一种涩痛感。在舒缓的散文结构中,一步步将探幽和思考引向深入,让人领略到感伤、冥想、穿凿、饱满的阅读效果。散文理论,是用来指导散文创作的,王克楠老师践行自己的散文观,写出了许多篇带有自己风格的散文作品,注定为散文百花园地,输入一股强劲的清新之风。梁星钧为王克楠老师写评论,用时一年,五易其稿,洋洋洒洒万言,可见其倾注了极大精力与热情。王克楠老师虽是著名作家,却非常平易近人。2010年曾以《因为爱而获得永恒》为标题,为我的散文写出长篇评论,令我受益匪浅。梁星钧以“当醒者,著醒文”为标题,可谓纲举目张,切中了评论的灵魂与要点,相信这样的探讨,会令众多读者大饱眼福,受益终生!

  在《说长道短集》中,梁星钧写了11篇影视评论和8篇书报刊坛评论。而这些都需要大量观看与思考,需要有把控大局的能力。比如影视作品,它是一门综合艺术,不仅仅用电声、电光来传送影视特有的由蒙太奇语言构成的视觉图像,还综合了小说、戏剧、绘画、摄影、音乐、舞蹈、化妆、布景、灯光、音响、录音、剪辑、制作等多门艺术。没有全面的艺术素养,没有对这些特殊的艺术有机合成综合体的全面理解,就不能写出上乘的评论来。梁星钧在后记中坦言:“写评论这件事,做起来辛苦,比写一篇有记忆资料的文章难多了,苦多了,但还是乐意,有挑战的兴趣,也不想免人希望。”正是因为他勇于挑战困难,不畏辛苦,勤于耕耘,不论是千字小文,还是鸿篇巨制,他都是潜心阅读,尽心评论,所以他如愿攀登上了风光无限的评论高地。最后,期盼梁星钧的这部《说长道短集》,早日出版面世,惠及众多翘首以待的读者。




通联:山东省宁津县开瑞社区二号楼三单元101室        高迎春        邮编;253400  








[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13-2-13 11:04 编辑 ]
2#
发表于 2013-1-30 08:41 | 只看该作者
欣赏着高老师的欣赏。
3#
发表于 2013-1-30 08:59 | 只看该作者
我对评论鉴赏是门外汉,再加上没有读过梁的这个文稿,呵呵。
4#
发表于 2013-1-30 09:22 | 只看该作者
评得扎实,学习收益。
5#
发表于 2013-1-30 09:33 | 只看该作者
多角度的书写,再现了一个评文者的不易,从中也令人感悟到文学创作中的艰辛。对于文字有这样的“旁观者”,有这样冷静而不失条理的书写者,属文友之福。预祝梁老师《说长道短集》早日出版面世。
6#
发表于 2013-1-30 10:08 | 只看该作者
来学习了。问好高版!
7#
发表于 2013-1-30 10:30 | 只看该作者
  迎春老师此评动我心扉。我想了许多,最先的有:
  1、毕竟是我“老家”人啊,这么熟悉、亲切、透彻!
  2、我仿佛一下回到了火热的敬、杜、高、琴版主时代,先前的寒冷一下驱散,这个冬天仿佛顿成阳春!
  3、高老师的评我是知道的。历练不待说。他的仁厚中庸也有“扩张”的时候,比如此篇,就写出了激情,写出了气度,写出了境界。几番归总,几番索引,几番理论点示,不记不思不嚼不赏都难!
  4、此番整理评集,原想匆早了点。原计划三阶段结束之后再说,那时大约有100篇,宽厚也要好些,又鉴当今评论集不好出(书),不想承蒙本地作协领导重视,让我汇编一下申奖出书,故有此举。也就趁机选取几面镜子,照下自己脸庞,到底白黑。故选几方代表,以不同的视角来观照。迎春老师此评,入出简明,尽取精粹,抓点提面,收得奇效。于我来说,不啻一面高悬明镜:我初步看清了自己的几分清晰,又几分朦胧;几番脚步,又几番希翼。我说过,鲁院是我进修过的高级文学学府,中财则是我文学历练的重要演兵场。再加一句,敬、高老师这类是我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8#
发表于 2013-1-30 11:1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问好!
9#
发表于 2013-1-30 12:15 | 只看该作者
前来学习,问好各位老师!
读迎春版主这评,受益许多,谢谢。
10#
发表于 2013-1-30 12:29 | 只看该作者
评不好写,文章非认真读而写不出,读,还得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理解,又是一难。所以有时我看星钧的评,不管新人或有些资历的人,他的评大都很认真,也领悟的深刻。高老师此篇算是对星钧评文之评了。问好老师。
11#
发表于 2013-1-30 12:44 | 只看该作者
用心解读的一篇文字。问好两位老师。
12#
发表于 2013-1-30 15:07 | 只看该作者
以评鉴评,精细、严谨之中,多得是相互深入的了解与感受,以及文友之间的纯正友情。
13#
发表于 2013-1-30 16:1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评论的评论,读来亲切,想见文友之间的真诚交流多么美好。学习。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17: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运涛涛 于 2013-1-30 08:41 发表
欣赏着高老师的欣赏。
谢谢运涛首先阅读。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17: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13-1-30 08:59 发表
我对评论鉴赏是门外汉,再加上没有读过梁的这个文稿,呵呵。
敬版谦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5 09:20 , Processed in 0.07985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