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900|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骂人的“境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15 1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21-1-16 19:31 编辑

骂人的“境界”
文/草舍煮字


  骂人一般都要有侮辱性词汇,这是骂人的特征。不含侮辱词汇的,大概只是斥责、训诫之类的吧。骂人的内容也分两种,一是被骂的对方实有其糗事,比如“三姓家奴”、“皓首匹夫、苍髯老贼”,包括骂对方的生理特点、缺陷,比如“大耳儿”、“环眼贼”,这种骂经常会把对方实有的劣迹、缺陷揭穿并夸张,公之于众。还有一种是骂人的内容于被骂的对方根本就是无中生有。既然无短可揭那就污言秽语,以私密器官为中心发散思维,只要能够羞辱对方,就大行人身攻击之能事。当然,这两种内容多是结合在一起,以增加杀伤力的。
  
  骂人者用词虽然肮脏,其嘴上功夫、口舌之利,旧时代却被坊间喜闻乐见。例如夸耀某泼妇可以从街头一路骂到街尾,几个小时花哨污词不重样。看客如云莫不称赞、称奇、称羡,大呼过瘾。如此,骂人不仅是一种杀伤之术,而且成为了可观赏的艺了。
  
  的确,不掌握骂人的艺术,有时候骂不好会把自己骂进去。比如,被人骂了,反击说“被狗咬了,不能咬狗”,意思是骂人的是狗,互相骂的是狗咬狗。然而说对方是狗算不算骂人?这算不算互相骂?
  
  按道理说,对方骂的无中生有,于己个人尊严名誉无碍,无需理会就是了。一旦理会,甚至被激怒,那就会被人看做对方骂得事出有因,无风不起浪了。问题是人要脸树要皮。即使不理会骂人者,看客的看法却不能不理会,这涉及到社会评价。而看客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于是冲突难免升级,拼嘴功很快转化为拼武功。
  
  骂人的目的,发泄情绪,使对方受辱而精神痛苦,戳心戳肺。血口喷人是要让对方狗血喷头,百口莫辩。对方争辩,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不理会又是脸皮厚过城墙拐弯。骂得对方精神痛苦了,自己就精神胜利了。更为严重的,骂人降低对方的社会评价,使其尊严和名誉遭受损失。这就侵害了名誉权,涉及违法。人言可畏,被无端侮辱的人不仅精神上受到摧残,其社会生活会被人刁难,痛不欲生。千夫所指,无疾而死,骂死人也要偿命的。
  
  骂的对象也是极为普遍的,比如骂下属是树立自己的权威的领导方法,骂上司是表明对方有眼无珠和自己高明,骂穷人来表现自己条件优越,骂富人来表明自己视金钱如粪土,骂家人来争夺家庭地位、财产,骂子女使他们成就大才,骂邻里没让他占到便宜就是吃亏了,骂别家狗子来指桑骂槐侮辱狗的主人,骂能人来怀疑对方靠投机取巧成功,骂名人、伟人来炒作自己出名,骂祖宗没有给他遗传一个权势熏天的爹,骂老天把酒色财气都给了周围所有人,就是没给他……如果把天地世人都骂遍了,此人也就自绝于人世了。
  
  骂人者不仅有粗俗的文盲,也有儒雅的才子文人。不仅有阎王小鬼,也有神仙皇帝。似乎骂人有粗俗与文雅之分。文人骂人不留痕迹,一语双关,明褒实贬,隐喻夸张,口蜜腹剑,绵里藏针,手法花样繁多,冷嘲热讽于彬彬有礼、幽默风趣之中。俗鄙之人骂得直率热辣,污言秽语异彩纷呈,如雷贯耳势如破竹。用我们这里的话说,那叫做“一嘴炉灰渣子”。
  
  鲁迅在他的《南腔北调集·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中认为,“其实好的工农之中,并不随口骂人的多得很”。辱骂、恐吓和无聊的攻击属于下作,君子是不屑此术的。“战斗的作者应该注重于“论争”……而且要“喜笑怒骂,皆成文章”,使敌人因此受伤或致死,而自己并无卑劣的行为,观者也不以为污秽,这才是战斗的作者的本领。”
  
  随便骂人的现象究其原因,“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恶习,封建落后思想的表现”,这个说法比较笼统。依我揣度,“穷山恶水出刁民”,这个“穷山恶水”不仅仅指的是旧时代恶劣的自然环境,还包括猛于虎的苛政,更有天灾人祸。老百姓对这样沉重地压在身上和心头的“穷山恶水”无可奈何,敢怒不敢言,只好通过咒骂来泄愤,缓解精神压力。当然,恶气压抑久之终会爆发。如此民风如何不彪悍?久而久之骂人成为风气,进入官场宫廷。久而久之骂人演变成了问候,成了圈子里的语言特色。一有不如意就骂上一句,哪怕是面对至亲近邻。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可见骂人在一生中的比重,呵呵。
  
  骂人现象习惯和普遍了,脏字就成了口头语,骂人演变成了一方习俗,作用发生了逆转。骂得豪放而会受人尊崇,被骂的则受宠若惊,备感亲切。在某些地盘,嘤嘤其鸣求其骂声,谁不骂人或接受骂,那就不算乡亲。由此骂人不但不视为恶习,反而还成了乡音、乡愁。
  
  我在外地求学时,同学也大多来自五湖四海,但从偏远地区来的大多很快与同乡的学长们玩到一起,同声共气。而我却在他们眼中入了另册。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口音的缘故,因为我说普通话。后来听同寝室的哥们聊天才知道,同乡入伙的投名状,竟然是会骂同一地区流行的脏话,犹如暗语、黑话、共同语言,尤其是来自远离城市的地方。越出自泼妇之口,越入得同乡之耳。他们还能从那些脏字的不同发音、表情,分辨出对方的家在自家的哪个方向,两家距离的远近。如果某人发现同乡的村子距离自家如此之近,甚或还有点亲戚关系时,会兴奋地互相捅上两拳,互骂一句来问候对方的母亲,或者先人板板,以表示关系的亲昵,打是亲骂是爱嘛。骂人骂到了爱的境界,听得我叹为观止,真要把成语“亲者痛,仇者快”反过来说了——“亲者快,仇者痛”,亲人挨骂会快乐,仇人挨骂才痛苦。
  
  这么多年过去了,就我周围或者说城市里的状况来看,那种随便骂人的恶习,令“亲者快,仇者痛”的反常现象已经少见了。就一些网文反映,比较偏远的地区,或者民风曾经彪悍的地方,依然声声在耳。仿佛满口污言秽语是做人的爽直,彬彬有礼、谦谦君子都是装×。
  
  骂人可以中伤,可以观赏,居然还可以示爱,骂人的现象终是难以绝迹。但无论如何,“仓廪足而知礼节”,在一定程度的物质基础上追求心灵净化,这是社会文明大道。



评分

11

查看全部评分

40#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23:17 | 只看该作者
叶小蘖 发表于 2021-1-29 18:28
私下骂骂还是可以的,公开那可是不敢的啊。你看,一个“草包”还不算很激烈的骂吧,就违法了。

这话比骂人有力。
真是草包才怕别人骂。
39#
发表于 2021-1-29 18:28 | 只看该作者
私下骂骂还是可以的,公开那可是不敢的啊。你看,一个“草包”还不算很激烈的骂吧,就违法了。:lol
38#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23:03 | 只看该作者
yugongjin 发表于 2021-1-26 20:13
在一定程度的物质基础上追求心灵净化,这是社会文明大道。说的不错

谢谢公谨老师赏读,安好!
37#
发表于 2021-1-26 20:13 | 只看该作者
在一定程度的物质基础上追求心灵净化,这是社会文明大道。说的不错
36#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16:04 | 只看该作者
善洁用 发表于 2021-1-22 15:10
我想起了作家柳青找骂的故事,看来版主平时没少体验和积累素材,然后触景生情写下美文。

我的写作境界比柳青差得远,所以也没有勇气体验找骂来积累素材。
很难想象,一个泼妇指着我的鼻子血口喷人,我会是怎样的反应。
35#
发表于 2021-1-22 15:10 | 只看该作者
我想起了作家柳青找骂的故事,看来版主平时没少体验和积累素材,然后触景生情写下美文。
34#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12:31 | 只看该作者
月牙 发表于 2021-1-21 21:20
现实世界太丰富多彩,瓜一个接一个,煮兄都来不及写了。。
这骂人与掌掴,有没有相通的地方呢?
提升境 ...

骂人与掌掴下属,人们议论很多,基本观点正确:不尊重他人,德行太差,德不配位。
我看这还不太全面。一个人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是没有管理能力的表现。
这就不仅仅是德不配位了,而是何德何能,他坐在那个领导的位置上。
此外,受辱者只敢回家跟老婆抱怨,可见官场潜规则多么森严。
党内政治生态的向好,给了那个妻子打破潜规则的机会和底气。
33#
发表于 2021-1-21 21:20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1-1-20 23:31
暴力解决,泄愤,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现实世界太丰富多彩,瓜一个接一个,煮兄都来不及写了。。
这骂人与掌掴,有没有相通的地方呢?
提升境界,豁然开朗。
32#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12:06 | 只看该作者
淡淡不如风 发表于 2021-1-21 11:09
在这边,臭不要脸的——被人使用的概率很高,但极少用于骂人。
多数用于亲密朋友之间的打情骂俏。

在单位里,领导要是对你客客气气的,多半是没有入他的眼。
31#
发表于 2021-1-21 11:09 | 只看该作者
在这边,臭不要脸的——被人使用的概率很高,但极少用于骂人。
多数用于亲密朋友之间的打情骂俏。
30#
 楼主| 发表于 2021-1-20 23:31 | 只看该作者
月牙 发表于 2021-1-20 21:13
嬉笑怒骂,痛快。。现实有升级版,动口不足得动手,掌掴下属书记,何如?

暴力解决,泄愤,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29#
发表于 2021-1-20 21:13 | 只看该作者
嬉笑怒骂,痛快。。现实有升级版,动口不足得动手,掌掴下属书记,何如?
28#
 楼主| 发表于 2021-1-17 09:07 | 只看该作者
鴳雀 发表于 2021-1-17 09:00
妈妈关照说:好小囡不骂人。

文明未来从小宁抓起。
27#
发表于 2021-1-17 09:00 | 只看该作者
妈妈关照说:好小囡不骂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 03:26 , Processed in 0.05411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