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抢楼】假期见闻分享帖,顺便祝大家中秋快乐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16-9-14 15:00 | 只看该作者
中秋,我却想加班
17#
发表于 2016-9-14 15:15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6-9-14 14:17
中秋就是一个累。外地的亲人要回来团圆,今天就忙着采购、做饭,还得喝酒,

多开心的事,还说累。我家昨天就在我这里聚了,十一个人挤在我家的小客厅,热闹得不得了,非常快乐
18#
发表于 2016-9-14 15:22 | 只看该作者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6-9-14 14:59
王阳说算呢,你气不到我
我知道你主要是羡慕我买的那个大月饼,因为你买不到

月饼中秋节,小鱼缠着妈妈要吃肉馅月饼。鱼妈妈不耐烦地说:“吃什么吃,你姐姐的教训还不大吗?非要吃蚯蚓馅的月饼,结果怎么样?被渔夫钓上去了吧!”
19#
发表于 2016-9-14 15:25 | 只看该作者
一楠 发表于 2016-9-14 15:22
月饼中秋节,小鱼缠着妈妈要吃肉馅月饼。鱼妈妈不耐烦地说:“吃什么吃,你姐姐的教训还不大吗?非要吃蚯 ...

还是一楠版见多识广,佩服之至!连蚯蚓馅的月饼都吃过,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20#
发表于 2016-9-14 15: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楠 于 2016-9-14 15:32 编辑

  中秋节到了,一男同事约女同事开车出外郊游,车到一僻静处,两人相拥狂吻,突然一个警察咚咚敲开窗户,问男的:这车是你的吗?男答:单位的。再问:她是你老婆吗?男答:单位的。
  警察自言自语:奶奶的什么单位,福利这么好?可我们单位连个月饼也不发。

21#
发表于 2016-9-14 15:32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来抢楼
这两天下雨,气温下降得明显,冷啊。秋天了,该买秋装了......好期待......
:)最近有看到论坛关于点评回复的事,昨天刚看了篇文章和这个有点相关,可以看看:
http://bbs.zhongca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3934
:)最后,散文秋天同题写作开始了,大家去练练笔吧。
http://bbs.zhongcai.com/forum.ph ... id=1000264#lastpost
22#
发表于 2016-9-14 15:34 | 只看该作者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6-9-14 15:25
还是一楠版见多识广,佩服之至!连蚯蚓馅的月饼都吃过,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估计你买的那个大月饼就是蚯蚓馅的~!
23#
发表于 2016-9-14 15:35 | 只看该作者
一楠 发表于 2016-9-14 15:34
估计你买的那个大月饼就是蚯蚓馅的~!

你是嫉妒才这么说的,俺知道。看到你这么嫉妒,俺不是一般的开心
24#
发表于 2016-9-14 15:48 | 只看该作者
还没到假期,来围观一下子~~~~~~~~~~~~
25#
发表于 2016-9-14 16: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彦林 于 2016-9-14 16:28 编辑

写好了的帖子,突然不见了,真让人沮丧啊。
这个中秋节是个雨天,没了那轮皎洁的明月,想必中秋节会过得没有浪漫滋味的。
无奈,还是无奈啊……
26#
发表于 2016-9-14 18:33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6-9-14 14:17
中秋就是一个累。外地的亲人要回来团圆,今天就忙着采购、做饭,还得喝酒,

我也买东西刚回来。。。
27#
发表于 2016-9-14 18:51 | 只看该作者
又是一篇十年前的文章。

别样中秋

1991年,我大学毕业,拎着行李兴冲冲往家赶,刚踏上社会的冲动与喜悦,让我像一只想振翅高飞的鸟。
    等我下了车,没看见妈妈等在路边的榆树下,觉得有些诧异,我已习惯她的呵护。等进屋才知道,妈妈因为胸积水刚动完手术。怕我惦记,这些情况都瞒着我。
    我承担起家务。光做饭就让我手忙脚乱,动员自己关于饮食的知识。唯一令人安慰的是,能够把米与蔬菜烧熟。饭菜的色、香、味只能在实践中慢慢摸索调和。
    秋天来了,地里的庄稼成熟了,妈妈的身体尚未恢复,干活的人手不够,怕赶上多雨天气,家里决定“抢前抓早”。
    今天秋高气爽,是秋收的好天气。爸爸去找车,姑姑也来帮忙,我与爷爷、弟弟、妹妹,拿着镰刀上地。
    地里大部分庄稼还安静地站着,贪婪地吸收阳光,有的藏不住喜悦,露出籽粒饱满的果实。云的影子投在远处,像舞台上变幻的灯光,在黄绿夹杂的“方阵”上投下暗影,瞬间有一只手拨亮“灯芯”,“方阵”又沐浴在秋阳之下。风的波浪漾开绿韵,掠过坡地,那种律动把一颗期待收获的心儿涤荡。
    我的心情神圣而庄严,望着金灿灿的庄稼,不自觉地弯起嘴角。
    姑姑站在三垄玉米前挥起镰刀,充任生产队的“打头”角色。只见她用胳膊一夹,四、五棵玉米就搂在怀里,镰刀贴着地皮一抹,几颗玉米应声而倒,顺手一放就朝前迈了几步,整个动作干净利落。我学着她的样子,随后轧着边垄的玉米。
    等动起来手来,才发现这个“动作”是需要力气与经验的。我每次手里只能握一棵玉米,还要注意镰刀别轧着腿,怕不小心“挂彩”,不能干活反倒“添乱”。为了归整和扒玉米“顺撇”,还要把轧倒的玉米顺着同一个方向放好。我每次只轧倒一棵不说,还多了“整理”的“程序”,时间与体力消耗很大。越着急,手脚越不听使唤。姑姑已经落下我好远,随着地势的起伏,站着的玉米几乎挡住她的背影。
    太阳耍起秋老虎的余威,晒得人皮肤发烫,我边干活边甩下衣服。可是汗还是顺着脸淌下来。手抓玉米杆都染绿了,只能抬起胳膊去擦,玉米叶子把手臂划出一道道白色的印子,一接触汗水,更是疼痒,火辣辣的让人难受。父母在这块土地上,干了大半辈子,流多少汗水才把我们养育成人,一种责任感再给我加油。
    想起关于乡村的小说,把劳动写得又美又欢畅,热火朝天的劳动大军像是交响乐,连聆听都是一种享受。等到身临其境,才明白这种体验需要吃苦耐劳而又高尚奉献的心灵。
    扒玉米穗就轻松多了,弯腰累了,还能跪坐在玉米上,看着天高云淡。遇见籽粒稀疏的穗,挑出来烧着吃,也别有风味。特别绿的玉米秸秆,用牙咬开,嚼着里面的汁液解渴。这种土气的“甜杆”,是劳动之中的忙里偷闲。
    收割黄豆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免得我们弄“炸”更多豆荚,造成浪费。几垄豆子就交给爷爷、姑姑。姑姑是下过乡的知青,这点活不在话下。爷爷是老庄稼把式,虽然将近80岁,可是割黄豆的速度,我们要小跑才能跟上。
    姑姑用来遮阳的红头巾,爷爷防晒的斗笠,随着他们弯腰的优美弧线,给秋天的蒙太奇画上眼睛。
    拉玉米穗的车开来了,我与弟弟、妹妹装车,抱着玉米穗,费力地抛入车箱,车用“小档”在垄沟里走着。为了跟上车,我们只能抱着玉米穗小跑,还要留神脚下,免得跌跟头磕着茬子。这样的流水作业,我们不能喘一口气。车走到地中间,我们就气喘吁吁地跟不上了。姑姑、爷爷过来支援,一起咬牙坚持到地头。
    下趟车拉黄豆,往车里挑需要好臂力。车箱那么高,这个活只能男人干,爸爸、爷爷、弟弟挥汗如雨地装着。我和妹妹,跟在车后,拣落下的豆枝,珍惜父母的每一滴汗水,争取颗粒归仓。
    天渐渐地黑了,地里只剩下用来吓唬麻雀的稻草人,还保持孤单不变的手势。等我停下来,才发现手划出几道口子,在紧张地劳动中竟浑然不觉。煮几斤挂面充当晚饭,还要把卸在别人家场院里的豆子连夜打出来,人家明天也要收割,急着用场院。
    月亮像一盏汽灯挂在空中,天空像藏青色的幕布,眨眼的星子像点缀的金粉。夜色像广阔的舞台,而劳动更像一次别致地演出。我们挥着棒子,爷爷抡着当地叫“镰加”的工具,有节奏地砸在豆堆上。听着“镰加”旋转落地的声音,在安静的夜里传出很远,很远……只是“观众们”进入睡梦,鸡鸭躲在窝里,圈里的猪也很安静,房子,柴垛只剩下一个轮廓……
    第二天,翻着日历,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昨晚的月亮那么大那么圆,原来昨天是中秋节!虽然没能和家人吃着月饼,同享天伦之乐。可那天的劳动场景,却让我多年不忘,在以后的日子里,激励我坚强面对人生的挑战。
28#
发表于 2016-9-15 04: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16-9-15 04:20 编辑

我抢着啦!
        过去,我只知道有一位月下老人,手拿红绳,如果他把男女二人的脚拴上,这两个人即便是远隔千山万水,即便是年龄相差很大,即便是贫富相差很大,也会更为夫妻。但不知道这个月下老人的出处。最近看《历代志怪大观》,才知道这个故事,是唐代的李复言在《续玄怪录》里,写了一篇《定婚店》,里面的月下老人,手持幽冥之书,向月检书。声称“掌生人之事”,介乎鬼神之间。杜陵人韦固,询问自己的婚事,月下老人说店北卖菜陈婆三岁女,是他的妻子。韦固不相信,且花重金刺杀该女。此女命大,只在眉心留有刀痕。十四年以后,此女果然成了韦固的妻子。

29#
发表于 2016-9-15 06:56 | 只看该作者
黑龙江小龙女 发表于 2016-9-14 18:51
又是一篇十年前的文章。

别样中秋

同龄人,我是1990年大学毕业的。中秋快乐!
30#
发表于 2016-9-15 07:05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相信,最圆的月在中秋,最醉人的酒是月亮酿造的。可惜今天晚上不一定见到,有些阴天。
中国人骨子里是浪漫的,对月亮的情有独钟就是一例,因而,与月结下了不解之缘。可能,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我们这样,对月寄予了那么多的遥望和遐想,月圆是诗,月缺是画。
月是游子的。月是故乡明,只一句就道出了游子的浓浓思乡之情。读大学时,离家在外,尝尽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滋味,苦涩如海。记得第一个中秋节,没有假期,不能回家。几个姐妹就买来月饼,在寝室说说笑笑,没有丝毫的伤感。不知谁说了一句,看,外面的月亮多圆啊,像我家乡的月亮。只一句,就勾起了千言万语,千回百转的惆怅,大家默不作声,眼泪亦无声……
一轮温婉的圆月,铺陈着遥远的期盼。因为中秋月总是与丰收相连,总是与团圆相连
祝各位文友们中秋团圆,节日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26 07:20 , Processed in 0.05461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