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潭边老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寻找李祖国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7-5-8 07:00 | 只看该作者
采用现实主义与荒诞离奇的双重手法成就的《寻找李祖国》,让我再一次嗅到了文学种植在人骨子里的罂粟之毒。这也是我喜欢老桑小说的一个原因。一个女人在三个不同时期将爱情进行式,虚幻之美,也有浪漫诗人的情怀。那么,李祖国到底在哪?爱在,他就在。爱不在,他也在。这一切又似乎是一个无花却结出果实的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62#
发表于 2017-5-8 07: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瑕玉 于 2017-5-8 07:12 编辑

又读一遍。祖国和三只燕子的故事,读第一遍就明白,我只对小说设计感到困惑。作者桑先生解释为现实主义结合荒诞主义,也是很好的尝试。但是,读原文所感:一路与红衣女子同行基本写实,呕吐的细节,胖女人的设置是否别有用意,她还骂红衣女子“不要脸”,后面还要红衣女子在车站一起吃热干面喝蛋酒,十分细致的写实描写,用意何在呢?而李祖国的两条实线妻子和燕子,却又写得太虚了,仅凭一个倒叙的开头和文中间或穿插的短信交流草草搭建。结尾更是令人困惑,虚的红衣女子竟然跟到家和妻子见面了,如何解释这个小说设计布局的逻辑不通呢?文学审美和思想表达可以不完全需要符合逻辑,但谋篇布局似乎不能不符合逻辑吧?个人以为,作者应该深刻意识到了此文需动改之处,且交流态度十分谦和,是大气为文者。《寻找李祖国》题材和立意是有看点的,换一种写法,三条线,三个不同的女人乘坐不同的列车(可虚可实,可从南到北,也可从北到南),夹杂回忆各自心里的“李祖国”,想必会更精彩。纯属个见,与桑先生商榷!另:朋友与文友有区别,朋友者常偏,文友者唯诤,与先生会心一笑!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63#
发表于 2017-5-8 07:59 | 只看该作者
碣石清风 发表于 2017-5-8 06:27
我改变一下自己阅读点评的习惯,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 我喜欢真实的东西,所以对待事情的发生大多信以为真 ...

看到清风老师这样讲,我想起我自己的一个小说《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说,在虚与实的转换中,有时候 这个尺度很难把握。
“我”的一路上遇到的种种,其实都是假象(或者理解为想象),为了使假象更真实,我们往往采用真实的细节描写。在小说里,这样的做法其实不新鲜,凭桑老师的阅读量,这是早就明白的。在影视中,这种做法就更多。就是把虚象实化,最后笔峰一转,告诉你这些都是假的。
当然,一如作者自己所言,就是在处理上,没有那回头细看,因为虚幻的东西描写得过于真实,读者误会了,但是,如果读者不误会,那这种写法就失败了。我说没有细看修改,是在虚幻与现实的接口的地方,过急了。
纵看,本篇相当不错。
64#
发表于 2017-5-8 08: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李熙 于 2017-5-8 09:43 编辑

从上边大家的回帖和老桑的解释来看,是加入了荒诞与魔幻的表现手法。
但是我觉得,现实与超现实之间,应该有一个边缘,有一个过渡的地方,让人看完后能够明白哪部分现实的,哪部分是超现实的(哪部分是真实的,哪部分是虚幻的),否则就会让人(不知道是现实还是虚幻)陷入迷雾之中。
个见,问好老桑!
65#
发表于 2017-5-8 08:1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觉得就此篇的各路回复,也可以写一篇很立体的小说,很有意思!哈哈哈哈……难得作者是坦荡真实的。
66#
发表于 2017-5-8 10:45 | 只看该作者
从头至尾认真看了,老桑的笔法很细腻,而且一步步吊着读者的胃口。突然想起《人在囧途》,不过这个故事不囧,应该是《人在艳途》,一路有美女陪伴,艳福不浅。当然这个“艳福”下有隐含的另一个故事,另一个故事是什么故事?就是主题表达的《寻找李祖国》……
小说的两条线都很明确,也都很实在,最后的一句话,似乎告诫那些单纯的女孩子不要被温柔的善意欺骗,要面对现实,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真爱。不过整体理顺一下,抛开最后一句话的蕴意,这个结尾虚化了,而且与前边故事的发生发展有些格调不入,如果仅仅为了最后一句话做铺垫,也太牵强了。
这个故事给人的感觉就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身边的,如果以“梦”和“幻觉”来解释,有点扯谈了!
所以一个实在的故事必须由一个实在的结尾。其实依照这个《人在艳途》的故事下来,结尾有一个很妙的处理方式,抖开包袱,而不是以这种非常模糊的甚至有点“见光死”来结束。
当然,如果按照部分人认为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梦境,那么这个梦境就必须多些铺垫和环境的渲染,而且还应有一个载体介入,比如用手机信息来贯穿和带动整个梦境的递进,最后结尾也必须让“我”从梦境中走出来……
一管之见,与老桑商榷!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67#
发表于 2017-5-8 10: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戏笑九宫 于 2017-5-8 11:07 编辑

发了个主题贴:http://bbs.zhongcai.com/thread-1027610-1-1.html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68#
发表于 2017-5-8 10:54 | 只看该作者
妈呀,九宫,你的点评比他文章字多吧?赞!
69#
发表于 2017-5-8 10:58 | 只看该作者
这三个女人其实是一人,三个时空下的分身,植身于三种生活。这大概是“我”或者她们对生活的立体需求。如此理解对不对啊?
70#
发表于 2017-5-8 13:01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说老桑的文字,于我,是见血封喉的,这篇也不例外。

这篇老桑采用了虚实镶嵌的写作手法。主人公“我”与李祖国,燕子与红衣女子。虚虚实实,真真假假。

红衣女子或燕子,这两个人物,起首老桑就采用戏剧性的描写手法,一真一虚,可以理解为起首的红衣女子为虚,燕子是真实存在的。而后来与“我” 同行的红衣女子,逐渐清晰,变成了燕子的模样。为什么会如此,只因“ 我”的念念不忘。

起首,老桑的描写,与燕子的温存,是在故布疑阵,给读者先入为主的表象。火车上的红衣女子,便顺理成章地存在于主人公的意念间。思多,必虑。“我”在意念中让燕子存在更真实。

而对红衣女子起首的描写,衣着性感,妩媚,正是“我”想要燕子改变的。也片面地呈现出一个人的欲望。而燕子不愿意去北方,主人公“我”的遗憾,催生出了一个体贴的女子。

女子寻找的李祖国,一直与“我”的同行,无时不在的红衣,将整个故事情节披上了朦胧的色彩。每个人都会在偶尔遐想一个理想的伴侣,也会在自己的假想国里,去表现一种积极的,和善的态度。对红衣女的体贴,正是这一表象。

结尾,迷雾散开,每一个线条明朗起来。却给出了另一个大爱之举,一句“我们都失去了祖国”又将故事推向另一个疑点。每个人心中都有祖国的模样,我们该如何维护,该如何坚守?

大段留白,故事戛然,有些时候,留白即是美。以小见大的好小说。

老桑,小竹子胡话连篇了,别介意哈!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71#
发表于 2017-5-8 13:15 | 只看该作者
甄小竹 发表于 2017-5-8 13:01
我一直说老桑的文字,于我,是见血封喉的,这篇也不例外。

这篇老桑采用了虚实镶嵌的写作手法。主人公“ ...

挺好,砖家觉得竹儿的评非常到位。
72#
发表于 2017-5-8 20:54 | 只看该作者
遗忘之城 发表于 2017-5-7 17:49
作者最后没有按照一贯的套路来写结局。按理说,从我在火车上睡过去之后,后来发生的一切都是我的梦或者是我 ...

额,这样理解说得过去,我也是这样理解,否则,就是故弄玄虚了。
73#
发表于 2017-5-8 21:11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老桑觉得这样结尾可好?
  
  终于,在云梦县望城镇东方路24号门前,她停了下来,“就是这!”
    门虚掩着,她跑过去推开门,大声喊道:“李祖国!出来!”
    这时,我手机响了,是燕子的声音:“亲爱的,到家了没?”
    就在这时,跑出来一个女人,那女人先看了看红衣女人,又看了看我,猛地朝我扑过来,她悲愤地叫道:“李祖国,她是谁?”
    我捏着手机,没有回答,也没有关机!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74#
 楼主| 发表于 2017-5-8 21:41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7-5-7 21:41
这样的小说,如果你执着地追求真相,纠结于谁究竟是谁,那你就错了,往往走错了方向。
而读懂的人,读到的 ...

草舍老师太幽默了,这是我的一次尝试,可能做得很不够。草舍老师多多批评!
75#
 楼主| 发表于 2017-5-8 21:43 | 只看该作者
徐得荣 发表于 2017-5-8 05:53
请别误解,虚幻的东西允许瞎诌。

谢谢徐老师的批评指正!亲切问好老师,向老师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4 14:30 , Processed in 0.06173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