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55|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商女不知亡国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5-20 17: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商女不知亡国恨
  
  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有一首《玉树后庭花》,其诗辞藻华丽,意境高远,不失为古典诗歌中的佳作。所以一经问世,便立刻传唱开来,成为秦楼楚馆的保留曲目。然而,后来陈亡于隋,这首诗也跟着倒了霉,因其中有“花开花落不长久,明日落红归寂中”之句,被视为“亡国之音”。杜牧有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王安石有词:“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因其诗其词,便给那些歌妓们定下了对于亡国无知无情,甚至没心没肺的基调。
  
  然而无知无情的仅仅是那些可怜的歌妓们吗?试看每当改朝换代之际,新皇“受禅”之时,跑得最欢的无非是那些士大夫们,无论其人学问有多高,也无论其人品行有多洁,在向新主子献媚这一问题上,都基本一般无二。比如因“割席断交”而闻名天下的华歆,不但满腹经纶,而且品德高尚。与另外两位魏初的元勋王朗、钟繇一样,在曹丕篡汉时,在为新主子忙前忙后时,并不见其有多少“恨”意。
  
  最典型的还有那位才华横溢的历史学家蔡邕,董卓初进京时还绷着脸不肯迎逢,然而一经恫吓,便立马乖乖出来做官。更可笑的是,他竟因此视董卓为“知己”,在董卓死后举国欢庆的之时不合时宜地抚尸痛哭。彼时的蔡邕,似乎早已把什么“亡国之恨”丢到了九霄云外,他满脑子里装的都是董事长卓的“知遇之恩”了,甚至不惜玩起“士为知己者死”那一套把戏。
  
  其实,这也正是中国古代士大夫们的真实嘴脸。什么忠孝节义,什么仁义礼智,都是骗人的鬼话,追求个人的名利才是根本的目的。当然,为此,还有一个说辞,叫“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择的什么木?择的什么主?还不就是有奶就是娘嘛!如果非要给这一选择加上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也不妨说成“为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那么,将这一理由加在那些歌妓身上,又有何不可?对于那些士大夫而言,其“人生的价值最大化”不过是“修齐治平”;而对于那些歌妓而言,其“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则是用自己的声色娱乐他人,或者说“给观众带来最大的艺术享受”。两者之间,“只有革命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何以厚此薄彼?
  
  事实上,“不知亡国恨”的又岂止那些歌女?又岂止那些士子?甚至连一些本该视贞洁为生命的贵妇也不例外。比如曹操父子,每攻下一地,便都会把别人的老婆据为己有,那些女人并没有谁拼死抵抗。比如董卓入长安宫中淫乱,并不见有几人以身殉国。而那位著名的“洛神”甄氏,甚至在成为曹丕妻子后又与小叔子曹植演绎出一段风流佳话。都到这时候了还有这份心思,可见对于家国之“亡”,并没有多少“恨”意。
  
  对于普通百姓,什么“亡国恨”乃至“建国喜”更与他们无关。史书中经常记录有“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可见那些百姓们对于故国的灭亡并没有觉得怎样可“恨”。如果故国统治者施的是暴政,甚至还会生出“时日曷丧吾及汝偕亡”式的诅咒,巴不得早点儿亡国呢!
  
  如此不难发现,那些大肆感叹“亡国恨”者,大抵不过是在新国新政中被边缘化,甚至被压迫、被迫害的群体而已。因为芸芸众生之中,如方孝孺那种宁愿以身殉国、以身殉主,喊出“纵夷十族又何妨”的缺心眼儿者毕竟是少数。而希望在新朝被重视、被重用,希望得到“良主”的“知遇”如蔡邕之流者才是其中的绝大多数,这也是人们趋利避害的本性使然。
  
  纵观历史,最为痛惜亡国之恨的顶数东晋、唐末、南宋、南明数朝,而将“此恨”喊得最响的,则基本是失去既得利益的权贵、士族阶层。这种心理,与民国时前清遗老的喟叹一般无二。不难想像,如果给那些亲王、贝勒们每人封一个官职,叫他们改头换面之后照样可以提笼架鸟、耀武扬威,如《阿Q正传》中说的,“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县长”,他们照样会把什么“亡国恨”彻底丢到脑后,转过来极力鼓吹新政权赞美新社会的。至于那位蜀后主刘禅,虽然名义上是一国之君,但真正属于他的不过只是皇宫中的声色犬马。而被俘之后封为“安乐公”,仍然有宴饮,有侍从,甚至连蜀地歌舞都欣赏得到,与在故国似乎并没有什么两样,所以也难怪他不但没有一点儿“亡国恨”,反倒觉得“此间乐,不思蜀”了。
  
  商女为什么不知亡国恨”,因为这个国,本来就不属于商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亡”了,自然不会心疼。可以想像,如果属于她们的赖以谋生的“色艺”出了问题,比如不小心破了相,或是坏了嗓子,那她们不但会“知恨”,甚至还“恨欲狂,长刀所向”的。
  
  历史上,所谓的“亡国恨”除了在一些士大夫身上表现得明显外,最严重的则只有那些亡国之君。因为“朕即国家”,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是“一旦归为臣虏”,所有的这一切转瞬之间都没有了,如此“国仇家恨”,想要“不知”,想要不痛都难。可悲的却是,明明心里是“恨”,却连“恨意”都不敢表现,只好转着弯地说自己犯了“愁”。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如此由“恨”转成的“愁”,又怎能不如“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7-5-20 17:25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又是沙发,这都坐了好几次了。不好意思啊。
3#
发表于 2017-5-20 17:37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这观点时至现在也如此。没有直接利益,大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有了利益就奴性实足,还能忆起什么恨。
4#
发表于 2017-5-20 17:42 | 只看该作者
利益决定态度是多数人的做法。除非有崇高的理想……
5#
 楼主| 发表于 2017-5-20 17:59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5-20 17:25
今天又是沙发,这都坐了好几次了。不好意思啊。

应该加设一个“最多沙发奖”,因为沙发坐得多,说明持续关注论坛时间长,这个必须给予重奖。

点评

这坐沙发,就等待作者给个水奖励一下就行。(*^__^*) ……  发表于 2017-5-20 18:40
6#
 楼主| 发表于 2017-5-20 18:00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5-20 17:37
其实这观点时至现在也如此。没有直接利益,大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有了利益就奴性实足,还能忆起什么恨。:v ...

总结得咋这么到位呢!我只是摆出现象,你这是净挑干的捞。
7#
 楼主| 发表于 2017-5-20 18:02 | 只看该作者
文字闪耀生活 发表于 2017-5-20 17:42
利益决定态度是多数人的做法。除非有崇高的理想……

古代的儒家教育,其结果却使四书五经只成了“敲门砖”,崇高的理想大抵只是给自己开脱的说辞罢了。如加入美国国籍的科学家们,是背叛了自己的祖国,还是为了个人更好的发展,抑或是为了全人类科技的发展做贡献……我们如何评判这个?
8#
发表于 2017-5-20 18:16 | 只看该作者
如能真正的扫好自家门前雪,也不错。关键是模糊地带太多。
9#
发表于 2017-5-20 19:53 | 只看该作者
谁说商女不知亡国恨,桃花扇里的男人们,竟不如妓女哎。当然史可法有例外……
10#
发表于 2017-5-20 21:16 | 只看该作者
阐释得有些道理,帝王之家,家国臣民,你不忠就整死你;你不义就污辱你,无非为着一句话:这天下是朕的。
11#
发表于 2017-5-21 00:07 | 只看该作者
历史上,所谓的“亡国恨”除了在一些士大夫身上表现得明显外,最严重的则只有那些亡国之君。

历朝历代的君与臣,在大事大非面前能有几上不顾及利益而为之的呢
12#
发表于 2017-5-21 00:36 | 只看该作者
女人在中国历史中历来都是背锅的角色,国家亡了不去问责皇帝老儿的沉迷酒色,而说是狐媚祸乱内宫。千金一笑买笑和卖笑的都是那些男人却也要骂褒姒一个狗血,实在是没有卵!
13#
发表于 2017-5-21 09:18 | 只看该作者
在“家天下”的背景下,没有亡国恨的感觉也无可厚非,因为亡的是某人的国。
14#
发表于 2017-5-21 16:24 | 只看该作者
女权低下的时代,她们本身就是奴隶,所以没有亡国恨也是因为地位阶层的关系。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21:02 | 只看该作者
秦皇岛简枫 发表于 2017-5-20 18:16
如能真正的扫好自家门前雪,也不错。关键是模糊地带太多。

雪可以扫自家的,但草不一定吃自家门口的……除非是只有原则的兔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3 21:08 , Processed in 0.07134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